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从《教育的情调》谈起
今年教师节,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起“用专业阅读与写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系列活动,获得了广大教师们的热情支持,从众多教育专业好书中投票选出了两本最希望深度解读的书,《教育的情调》入选其中。
10月22日,活动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慧教授围绕备受广大教师喜爱的《教育的情调》一书,跟大家谈一谈那些儿童生命成长中的需要。让我们再次重温活动的精彩内容吧!
▲识别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问
在现在这样一种被数据和技术裹挟的时代,《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似乎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您是怎么看待这本书的呢?它是不是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魅力呢?
刘教授:在这个时代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技术性和工具性的思考与行动可能占据着主流,但这本书却给人打开了另一扇窗,它能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每一个人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似乎不经意的事情。这些不经意的事情当中蕴含的内容,看起来对我们来说好像是“擦肩而过”的,比如简单的对话、外出的一次郊游…… ,但是在交流过程当中的这种生活化的日常性的一种状态,却被作者捕捉到了它背后的一种意义:为什么孩子兴高采烈地出去而回来不高兴呢?父母意识到了吗?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中间蕴含着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这些事情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我们并没有引以为意,而作者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件事情背后的一种价值或者意义,或者说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陪伴儿童成长的父母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在学校的场景当中也是如此。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从教育学的角度去看、去想它所能带来的不同的意义。答
问
回顾自己这么长时间的教育教学和教师教育的经验,您是否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共鸣呢?
刘教授:太多了。虽然这本书是一本小书,不到10万字,但是由它的每一个章节或者故事所唤醒的过往的记忆可以说比比皆是。比如在书的开头,就有一个关于两个孩子把学校里的锁弄坏的故事。第二天老师批评其中的一个,并且让他来揭发另一个同伴是谁,但这个孩子却坚决拒绝。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出现。为什么孩子会拒绝呢?他在保护什么呢?这个故事在彰显什么呢?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孩子遭遇了什么?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体验到了什么?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怎样去走进孩子,去跟孩子有一种适切的交流。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孩子真的是在有意破坏公物吗?有没有另外的原因呢?这又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能从一个孩子一系列的表现当中去读懂孩子某种行为背后的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在跟孩子交谈之前,陶行知先生还去做了调查,去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去打架、为什么要去打人。通过调查,通过发现孩子在接受他训话之前的一系列的行为,陶行知先生看到了孩子积极的、正向的一面。这其实就呼应了马克斯·范梅南先生和李树英先生在这本书当中所说的——什么是教育者。什么是教育者?老师是教育者吗?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严格来说当了老师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教育者,教育者其实还是有一个门槛的。在这本书当中,教育者要能够用教育学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的。父母是教育者吗?父母可能也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但是他能不能成为教育者还要看他是否具备教育学的眼光。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他们都可能是教育者,也不一定,关键要看他们是否具有教育学的眼光。答
问
关于如何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您能再具体聊一聊吗?
刘教授:好的。我读这本书以及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生活体验研究》和《教学机智》时,会去思考教育现象学中的教育现象,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育。我把它做了一个梳理。书里说教育学指向的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这其中包含着美好,更包含着一种深意。教育学是一种学问,但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呢?——“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我们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讲为什么教师或者父母有时未必是教育者,因为他的视角、站位和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并没有体现对他人成长的迷恋,他可能只是回应了外界的一些要求或自己的需求,却并没有关注到这个孩子本身的一些需求。比如书里的一个医生,他按照自己的专业的流程,把孩子当成一个物品来对待,而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对待。这本书又进一步对什么是教育学进行了阐释。它说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接着它又指出,教育学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地分辨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这句话就很具体。对应之前的“复杂”与“细腻”我们就能明白,说它复杂是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我们不可能用同一种方式去对待他;说它细腻是因为生命体或者人有情感体验,这是其存在的方式,他通过体验、通过生活去感受外界和自己的内心,他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他的悲欢,有他的需求。作为教育者,就要关注人的复杂性或者独特性,具备理解孩子或他人的这种细腻的能力。最后,我想落脚在成人如何具备这种能力上。成人怎么能够分辨出对孩子来说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这里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能够从教育学的眼光看待这个孩子。答
问
关于这点您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呢?
刘教授:我前天还在做一个节目,节目里请来了一位家长,他有一对双胞胎孩子,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他发现这两个孩子没有按时写作业。男孩儿把作业扔在一边,自己读书去了;女孩儿跳舞去了。一开始他觉得两个孩子都是“不听话”,他会用同一种方法把他们揪回来,再看着孩子们写作业,但总这样又会觉得很疲惫。当我们谈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时,他就明白了,对于这个男孩儿应该给他陪伴,引导他从读书中获得,然后再来完成他的作业,而对于这个女孩儿也许就要先去赞美或者欣赏她的舞蹈,然后再让她回来写作业。这就是说在现实生活当中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提供适合他的教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成为自己。这个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多种可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在多种可能当中去选择,去实现一种对他个人来说,也可以说对家庭、对社会来说是最好的那种可能。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说的:我在库克小姐班上的学习对我影响很深。当时我是一个内向的、害羞的、上课从来不发言的女孩儿,老师也从来不叫我回答问题。有一天,老师留了一个作文题,让我们写关于个性的内容,我就写了: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即它是如何被风吹起的。上课后,库克小姐轻柔地走到我的面前,低下身跟我说:“你能够把你的作文读给全班听吗?”她是那么温柔,那么尊重我,我真的不好意思拒绝,我就站起来,用颤抖的声音读了我的作文。下课的时候,当我走到门口时,库克小姐叫住了我,她说,你未来可以从事与写作相关的工作,你要坚持写作。这两点我都做到了。这个故事虽然短,但是它太经典了。它向我们展示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的表达方式。比如这个孩子,她不张扬,也不出众,但是她有自己的优势潜能,而且这种优势潜能在她小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来了。但是,很多成人发现不了孩子的这种优势潜能,更不知道怎么帮助她。而这个老师的了不起就在于她发现了,她首先尊重了这个孩子的个性,然后帮助孩子确认这个是她的长项,让她自信、给她机会,让她做她能做好的事情。不仅如此,这个老师还给这个孩子的未来提供了建议。我们现在很多人说你要好好学习,你真的很有才,你真的很棒,但这样对孩子来说,太空泛了,帮助太有限了。我很棒,但我到底棒在哪呢?我要好好学习,但我要向何处去呢?未来我该怎么做呢?而这个老师她用简单的两点就把这个孩子未来可能的走向指明了,说这个孩子可以考虑未来从事和写作相关的工作,还给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坚持写作。这就是教育学的眼光。让一个孩子从他懵懂的状态,走向实现自身优势潜能的一种状态。这就是一个教育者能给予孩子的一种切实的帮助。答
问
库克小姐回应了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每一个孩子在他的生命成长中可能都有很多不同的需要,具体来讲孩子有哪些生命成长的需要呢?《教育的情调》中的观点可不可以说也呼应了孩子的这种需要呢?
刘教授:谈到需要我们可能最清楚的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个理论揭示了所有人都会有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看作人的本能,认为人本能地就有生理、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等等。还有一个英国的研究者,叫普林格尔,他在1975年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儿童的需要》。他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提出了儿童六个方面的需要。其中有和马斯洛相似的,比如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也有不同的,比如新体验的需要、责任感的需要、被赞美和认可的需要。在我的研究中心,我发现孩子有被关注的需要,还有就是对规则和游戏的需要。对于为什么把对规则和游戏的需要放在一起谈,我可以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小朋友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妈妈问幼儿园好不好。有小朋友说好,也有小朋友说不好。不好在哪儿呢?小朋友说:“我到了学校一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这个学校里面,老师并没有告诉孩子具体该怎么样去做。当然也有在执行规则上比较过分的,比如考虑到安全等因素,把孩子都禁锢在一个特别有规矩的状态下。这时孩子也会觉得上学太可怕了,规矩太多了,他还要玩,还要游戏。对规则和游戏来说,我们要回到他的天性当中去看。天性是需要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产物。在孩子的天性当中就有游戏性。同时,孩子虽然从出生到发展是开放的,但他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的时候,他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比如说刚出生的婴儿,你不用襁褓包裹着他,不给他一点拥抱,他就会觉得不安全。人在成长中,既需要规矩,也需要游戏。在规矩和游戏之间怎么样去平衡这个度,也很重要。这就要从儿童的天性、儿童发展的需要入手。这本书当中很多地方谈到了儿童的需要。我的一个博士生就围绕这个话题做了一个导图,说明书中的每一章都涉及了儿童的哪些需要。简单举一个书中的例子,爷爷奶奶带孩子出去玩,但是他们一路上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孩子说话的时候也没有怎么听,没有太多的反应。孩子一开始很高兴,后来越来越沮丧,回家后就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了呢?他在这过程中的体验是什么呢?他的话没有人去接,他想要表达,没有人去懂。比如我的女儿,小时候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她会在旁边一直叫:“妈妈,妈妈。”我说我要跟姐姐说话,让她别说了。一开始她只会觉得我没有抱她。她会要求坐在我的腿上,我和客人说话的时候她就不高兴。她有一种非常强的要我关注她的需求,她不想我把心分给别人。你也许会觉得很烦,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但是孩子不会这样想,她会觉得这是我的妈妈,我要和她讲话,这是孩子的一种被爱的需要。爱是什么呢?就是关注到她。这就呼应了书中的“身体在,但是心却不在”。我们成人总是在做别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在、孩子的需要,表面上在了,实际上却不在。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手机时代,我经常会看到,孩子在寻求父母的关注,但父母只顾着玩手机。我们对待孩子要有一种爱在里边才行。那么什么是爱呢?这里的讲究就比较多了。有一本书叫《爱的艺术》,弗洛姆说爱就是给予。从我的角度具体地说,爱就是要付出你的时间。因为时间是生命啊。今天我在这里了,我就不可能再做别的了,我在这儿我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要把我的时间放在这儿,还要把我的生命力放在这儿。这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育的情调对你有要求,你需要机智,你需要敏感,你需要能够去共情。答
问
在您看来,到底什么是教育的情调呢?
刘教授: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这本书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情调”这个词。回到词源上来说,情是指情感、情趣、情意,它是和生命相关的。根据我的理解,“调”可能是节拍、节奏,强调了和谐,它有一定的韵律在里面。所以要谈教育的情调,其实就是谈教育,但不是冷冰冰的教育,不是规规矩矩的教育,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情感,充满了这种节奏的。生命本身有节奏,是流动的,而且是美的、和谐的。书里在谈教育的情调的时候,还谈到了气氛。情调能带来一定的气氛,气氛也在营造着情调。这个气氛,不仅仅是人和人交往的气氛,环境中的摆设也在营造着一种气氛、有着一种情调,体现了人内心的情感和他的“在”。从生命的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在强调生命是关系性存在。如果说要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更加关注了孩子的这种独特性和需要,那在讨论气氛和情调的时候其实是在讨论关系性。每一个生命都是关系性存在,他不可能只是他自己,他一定会和他的周围形成一种关系。我们也可以用大一点的词——“生态”——来说这种气氛。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这种气氛不仅包括我们的语调、表情、用词、身体的姿势,还包括周围的这些环境,它们其实营造了一个“场”,这个“场”是有能量的。每一个“场”都有它自己的一个状态。每一个班级,你一进去就能感受到这种“场”。答
问
具体到日常实践中,您觉得对于一线老师或普通家长来说,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教育的情调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让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变得更好呢?
刘教授:我们以往可能更注重通过有形的,比如知识、教具这些资源,来对孩子施加影响。但教育还是要帮助人,帮助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个人的成长。《教育的情调》让我们意识到了一种无形的东西。这种无形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这好像有点抽象,有点浪漫,但我们要回到如何去施加影响这件事上。第一,我们要对一言一行里的状态,也就是你的生命状态有一种意识。你的生命状态是带着不同的能量的,有正向的有负向的,有高的有低的。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然后,我们要去营造一种气氛,或者形成一种情调。第二,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教育者。教育者心中要装着他人,为他人的成长考虑,去倾听、去走近、去发现、去感知、去理解。第三,我们还要有能力,比如有能力去调控自己的情绪。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不可能天天快乐,总有不高兴和沮丧的时候。作为个体这些都很正常,但是作为教育者就要去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和孩子身上。正如书中写的,教育者要有机智和敏感性。我认为敏感性就是一种判断力,它是一种知性,而不是感性。具体来说,可以用三个词来描述敏感性。第一个词是态度,教育者要有关注他人、心中有他人的这样一种对待他人、让他人成长的态度。第二个词是能力,敏感性是一种能力,我们要有能力去回应孩子的独特性。第三个词是责任。我是教师,我必须教书育人,这不是因为承诺,而是因为发自于生命内在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责任:有责任对另一个人的需要进行反应。这个需要可能是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未表达的。当孩子不说话、不表达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你对此必须要有反应。我们做教育要知道是为了谁,知道满足的是家长的目的,还是社会的目的,还是个人的目的。我们不提倡个人主义,也不只谈个体目的,我们也要关注社会目的,关注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的结合。这个结合的点在哪儿呢?我想回到生命的角度去谈。生命既是独特的个体,有其自身的需要,同时它又是关系型的存在,它也需要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那他就不能建立很好的关系,他的生命状态也就不会太好。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律的状态,进入小学孩子就需要他律,就需要监督。在孩子需要他律的时候如果我们不给他好的他律,就违背了他的发展历程。这个发展历程有自己的规律,人不能一厢情愿地生活,而是需要和环境合作。答
问
其实这和“工具性”与更实质、更基础的观点的关系有关。那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去阅读这样一本“非工具化”的书呢?
刘教授:这样的一本书,我觉得它首先是难的。为什么说这本书不简单呢?因为这是一本教育现象学的书,强调本质直观,强调哲学性的写作,而教育现象学本身是有方法论的,理解透了,这本书是能够带给你方法论的指引的。但它又是容易的,因为它是用故事来呈现的。对于这样一本书我们应该怎么读呢?我觉得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学术的书来读。你需要透过它去理解何为教育、何为教育者、什么是人、什么是儿童。同时,你又可以把它当作枕边书去读,因为它比较轻松,又是美的。它讲的故事好像没有答案,但是能给你提出很多问题。它能教会你去发问,通过发问引导你去思考。所以我说它打开了一扇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最需要的是用心读,读的时候要眼中有人、心中有爱。在读每一段文字的时候,你想到的要是具体的人,是人性,是人的需求,人的成长和生命。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不要想着去操控别人,因为这里的爱不是占有之爱。我们很多时候的爱是变形的,是占有的,其背后的观点是“你是我的”。有时候孩子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会难过,但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怕父母和老师。这时候他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渐渐地他就会开始逃避,不再去和父母互动,这就会成为他成长中的一个问题。这种占有之爱实际上扼杀了你所爱的对象的自我成长。所以我在推荐语的前面写:爱不是一厢情愿。我们常常太一厢情愿了,太自以为是了。这同时也是一种关心,用诺丁斯的话就是关怀伦理。这种关心能够建立良性的应答:我给你,你给我;我的好意,你能接受,你反馈过来的,我也知道,而不是用我的方式爱你,不管你的需要。生存之爱和占有之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当中要学习分辨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够误认为占有之爱就是爱,最后弄的两败俱伤。同时,我们还要自我理解。人对世界的理解,可能是他自我理解的一种呈现方式。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他人的理解,其实是建立在对自我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去做才能做成我想要做的样子?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有很多烦恼: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自己做好,然后就想当然地去对待孩子和学生。在生命教育中我们说眼睛要向内。我们往往太向外了,而这本书能够帮助你静下心来,去共情。这个时候你就能找到它的意义和价值,也能够发生改变了。答
问
最后,请您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提一点教育或者阅读方面的建议吧。
刘教授:好的,我是家长,也是老师,还在研究教育的问题。我在读《教育的情调》《教学机智》等书中,获得了很多能量。我认为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在助人的过程中,首先要使自己有力量。我们说教师是个终身的学习者,其实我们的家长何尝不是呢?我们的这种榜样的力量,这种营造教育情调、教育气氛的能力,也源自于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地释放的能量。第二,在对待孩子、对待自己的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回到生命的这个视角。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孩子可能是你生的,但生出来之后孩子就不属于你了,他属于他自己。老师也一样,你不能认为孩子在你面前是一张白纸,等着你去描绘,他是带着自己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经验来的。我们也不要以为教育是万能的。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需要教育,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教育,但成长是自己的事,别人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当中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空间,给他提供更充分的、充足的或正向的能量,比如充满着爱意和期待的眼光、表情,温和的、有力量的又充满信任的语言,等等,这都是在为他赋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在这样的一个氛围当中,他自然会去吸收、去成长。我们应该相信生命,相信生命是有智慧的,生命是向上的,生命是向善的。长不好,那是环境给的能量不够。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他是有能力的,或者说他是有智慧向善的,我们要给他提供能量。第三,关于读什么书。我觉得现在的书很丰富,咱们教科社就出了很多好书。我想我们今天要克服的是一些表面的、短视的视角,走得更深一些。比如像《教育的情调》这样的书,它就能帮助你去审视、去体验,帮助你去领悟什么是人、什么是孩子、什么是自己。然后我们也能慢慢地将自己的这种获得感传递给孩子。希望大家选择一些有深度的、有厚度的、能触及灵魂的、能回到本源的书。最后呢,也是我最愿意讲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只能成为自己。但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是有着多种选择的,我们每个人应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去追求、去成就、去实现优质的自己,把自己的优势潜能实现出来,活出生命的精彩答
(以上内容根据刘慧教授在10月22日“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从《教育的情调》谈起”活动上的分享整理。欢迎大家转发!)
“推荐阅读”
查看专家、名师们推荐的十本教育专业著作!▲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教育的情调》有声书上线啦!
欢迎前往喜马拉雅APP
关注“教育科学出版社”
即可收听本书哦!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
往期回顾
●活动通知 | 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从《教育的情调》谈起●回归教育本质:核心素养下的深度学习解读●活动通知 | 回归教育本质——核心素养下的深度学习解读●李煜晖教授: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写作能力●活动通知 |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写作能力?●教师节福利 |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听听这10位教育名家的建议!“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