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速递 | 劳动教育承载中国梦——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曾天山、顾建军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12-23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劳动教育在我国具有优良的传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困惑和难点。《劳动教育论》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具体行动。在劳动教育的政策、理论、实践、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各有所长的国家教育智库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共同开展了多单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独特价值、历史演变、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实施方式、素养评价、质量监测、长效机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劳动教育论》新书发布会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研讨会即将在2020年11月20日举行,特摘录书中片段以飨读者。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要使人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与技术,获得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社会经验,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与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情感,培养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引发职业兴趣、发现职业倾向、规划职业生涯,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行业分工,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 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的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应当明确劳动教育的概念,认清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回归实践育人的本位,避免造成实践上的弱化、虚化、窄化、泛化、异化。

劳动教育不能弱化为可有可无,不能虚化为形式主义,不能窄化为生产劳动,不能泛化为社会实践,不能异化为惩罚手段。新时代更加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劳动无以为人,不创造无以成事,没奉献难成大器。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要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从中学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进而完善人格、造福人民。

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德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解决德育虚化问题,在德育中引入社会公益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端正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智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做中学,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提高劳动的技术含量,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精神。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可爱、劳动成果最珍贵。

落实劳动教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核心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谁负责,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 等问题。一是以社会公益劳动为要点,融合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结合创新创业等创造性活动,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二是以学校劳动教育为支点,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扣好日常劳动教育的第一颗纽扣,发挥社会的支撑作用,开拓劳动教育的大课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作育人的劳动教育体系,体现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三是以中小学为重点,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培育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青少年劳动意识、能力、习惯相统一的终身发展,体现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四是整合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相关课程,形成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等相关联的劳动教育综合课程,体现劳动教育的整体性。五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带动社会、家庭投入,辅之以商业保险,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迫切要求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这些都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实践上的盲目,防止评价的单一和效果的弱化,推动劳动教育成为一种授人生活技能、播种幸福的教育。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也培养大国工匠,还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


本文节选自《劳动教育论》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PS: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把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哦!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啦!




往期回顾

项目化学习何以成为教育的风向标?田慧生:全面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再上新台阶——在首届全国教材工作暨培训会上的总结讲话为一个一个具体的学生提供教育《教育未来简史》有声导读 | 培养未来世界的合格公民新书速递 | 从布卢姆到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演进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