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荣誉是给平庸之辈的酬劳 | 人物词典

2017-06-21 身度文化 余世存工作室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未接受)

6月21日出生,乾卦  


1929年,萨特二十四岁,波伏娃二十一岁。那年萨特拿了法国中学哲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第一名,波伏娃考得第二名,他们很自然的成了情侣。某个午后,看完一场电影,萨特心血来潮的说:“我们签一个协议吧,成为不必结婚的伴侣,真诚相爱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波伏娃竟欣然同意了,两年后,他们签署了另外一个协议——双方不应互相欺骗和隐瞒。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年)。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法国两任总统密特朗和希拉克都把她的才华和成就印为法兰西的骄傲


在萨特和波伏娃契约式婚姻诞生的第七十年,也就是1999年,法国政府通过了一项“亚婚姻”立法:男女只需正式签订契约合同而不必办理结婚手续,就可以成为契约式生活伴侣。有人说,今天法国的数以万对亚婚姻生活伴侣,应该对萨特和波伏娃道一声感谢,也许牵手去巴黎墓地朝拜的人群中就有他们的影子,虽然他们的关系不见得比那对爱侣经营得更好。


年轻时的萨特和波伏娃


1933年,萨特28岁时,研究存在主义现象学的雷蒙-阿隆对萨特说:“小兄弟,你如果是一个现象学家的话,就可以对一杯鸡尾酒大做文章,从中弄出一些哲学来。”萨特闻言激动得脸色苍白,因为“依据自己对事物的接触与感觉来认识事物并从中弄出哲学来”正是萨特梦寐以求的目的,他决定步阿隆的后尘,赴柏林专攻存在主义,从此开辟了他的哲学之路。


萨特与波伏娃终生未曾结婚,靠一纸契约相偎51年


余世存在《背叛》一文中提到,80后的朋友曾经质问他,中国的假阿隆们不说也罢,现在还有萨特那种坚守的人吗?萨特一生都没有什么财产,住在租来的两居室里,几乎没有一天不工作。有一次在他网上看到一个大概是同龄的朋友谈曾经如何崇拜萨特,说自己已成功小康,住在200多平米的房子里,突然想起了萨特,心里明白了自己的背叛。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法国重要思想家。萨特的同班同学


萨特在剧本《间隔》之中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剧中男主人公加尔森在与他人相处中,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悟出了一个道理:“提起地狱,你们便会想到火刑、烤架、……啊,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萨特和加缪因为思想问题发生了论战和决裂。加缪在1960年1月4日遭遇车祸身亡时,萨特发表悼念文章表示,“我与他曾经失和、反目,这不妨碍我想念他”,萨特赞扬加缪,“永远是我们的文化场的主力之一,永远会以他的方式代表法国和这个世纪的历史。”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法国作家、哲学家,“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拒绝任何奖项。1964年,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如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有人就提议给我颁发荣誉勋位勋章,我拒绝了,尽管我有一些朋友在政府部门任职。同样,我也从未想进法兰西学院,虽然我的一些朋友这样向我建议。”“这种态度来自我对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个对政治、社会、文学表明其态度的作家,他只有运用他的手段,即写下来的文字来行动。他所能够获得的一切荣誉都会使其读者产生一种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让-保尔·萨特还是让-保尔·萨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决不是一回事。”

 

萨特


当年轻人对萨特有些敬而远之时,萨特却乐于接近年轻人,因为年轻一代能给他带来青春活力,他需要这种活力。一个有趣的现象是,1968年5 月风暴中,当“结构不上街”时,年老的萨特却来到占领巴黎大学的年轻大学生中间,满腔热情地申明与他们站在一起。尽管在有识之士看来,萨特又做了一件错事,“有失尊严”。


1980年,萨特去世,万人空巷,巴黎好几万人给他送葬,福柯也参加了葬礼。张汝伦一直记得 1980 年央视转播萨特去世、巴黎五六万人给他送葬的壮观场面,他说,总统国王的葬礼也没这么多人。左派右派都去了,其中一定有人不同意他的政治立场,但作为知识分子,他够格。他能写出那种东西,背后是有理想支撑的。

 

萨特葬礼 


有学者说,萨特生前就获得了“一贯错误”的声誉,但人们似乎认可、宽容了“错误”的萨特,甚至有些欣赏萨特的“错误”。当年法国青年中流传一句话:宁与萨特一起错,不与阿隆一起对!


相  关  书  单 

1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作者::让·保罗·萨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杜小真 (注释 解说词)

译者: 陈宣良等 

内容介绍

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 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2



第二性


作者:西蒙·波伏娃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郑克鲁


内容介绍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第二性2》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同性恋、成为知识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际花等)作出判断和评价,深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及其性质。作者还分析了自恋女人、恋爱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过程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原因,最后提出了女性走向解放的唯一道路就是成为独立女性,也强调了只有当女性经济地位变化的同时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后果,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3


未竟的往昔:法国知识分子(1944-1956)


作者:托尼·朱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  王绍祥


内容介绍

“二战”之后,法国知识分子在欧洲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着独特的重要角色,托尼•朱特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就分析了这个知识分子圈最大的冲突:如何回应共产主义的许诺及其背叛;以及在面对斯大林领导下的前苏联、共产主义的新东欧及法国本身的伪善时,如何维系对激进理念的坚持。

朱特向我们展示了,这批处于时代先锋的知识分子如何在战后为某些“作秀式审判”辩护,如何忽视共产主义背后的暴政和恐怖,甚至向民众传播苏联式道路是通往解放的必经之路的理论。此外,本书还对当时知识分子间逢场作戏、争权夺利的情况进行了细致描绘。其关注的对象不仅包括时髦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加缪和波伏娃,还涉及到了重要的天主教哲学家、中立的报界人士、文学批评家和诗人等。
虽然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但它并不是一部叙述史,而是始终以知识分子独立性这一命题为线索,是一本表达朱特对知识分子角色和责任理解的文集,是一份关于战后法国知识界的道德状况的研究报告。


人  物  词  典


川端康成: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

保罗·高更:离开文明,是离开了众多的敌人

玛丽莲·梦露:6月1日出生,她本是一个快乐无忧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


欢 迎 关 注

余世存工作室

商务合作或转载

请联系微信号:yushicun005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余世存作品签名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