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傅佩荣:人生就是在问值得不值得

傅佩荣 中欧EMBA 2024-04-30

在哲学课堂上,曾经有学生问老师,人生有什么意义?老师回答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去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哲学家方东美也说过:「 哲学不是面包,但它是蜂蜜,可以让面包增加甜味。」

人为什么要学哲学?学了之后才知道生命是怎么回事,生死攸关时该如何选择。

时隔三年,傅佩荣教授再次作客中欧EMBA人文讲座,与我们探讨「哲学与人生」的话题。

● ● ●

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系专任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

1

难觅答案的痛苦、罪恶和死亡

乔布斯曾说,他愿意用一生财富,换取跟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苏格拉底是西方大哲学家。哲学为何有如此大魅力,让乔布斯愿意倾其所有换取与大哲学家共处的一个下午?

西方人认为哲学之于人生,就像罗盘之于航海。但这是一个虚的形容,要了解哲学的具体内容,先要解读人类文化的内涵。

人类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器物。我坐飞机从台北到上海花了一个半小时,孔子当年周游列国14年只跑了3个省,古人的远行充满离愁别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就是器物层次。器物层次是现代人最大的成就,很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是指从风俗习惯到法律到政治制度的各种规范。这同样非常重要,却不完全解决问题。欧洲高福利国家物质丰富,所谓器物层次很理想,制度也很「完善」,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保障,可自杀率很高。人为什么不想活了?就要看文化内涵的第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理念。具体一点,理念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哲学和其他理念有何不同?文学和艺术是抒发情感让人欣赏,快意恩仇,满足人心。

宗教和哲学的方向是一样的,方法不一样。方向都是探讨宇宙万物跟人类的生命,最后的真相是什么。但哲学的方法是理性思考,是开放的,不断地讨论,甚至没有结论。宗教的方法却很简单,加入就好了,加入就得救了,不需要你再多做思考。

「哲学」一词最早在古希腊出现,原意是「爱好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人生只剩下两样东西:一样是信息,每天在变化的消息,没有任何逻辑就发生的许多事情,即使你追逐,它们永远也停不下来;另一样是知识,它有一定范围,范围之内有许多复杂的事物经过研究整理变成有规则的整体。但知识存在一个问题,隔行如隔山,分门别类的知识分而不合。

智慧却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完整,其二是根本。智慧牵涉到一个人生命的整体,你到底整个人生有没有目标,你这一生有意义吗?请问人生最根本的是什么问题?主要有三个奥秘:痛苦、罪恶和死亡,都跟智慧有关。

先说痛苦。没有饭吃是痛苦,可什么都有了,心里还是不踏实,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众生皆痛苦是怎么回事?没有人可以回答。

第二个更麻烦叫罪恶。好人为什么会受害,坏人又何以逍遥法外?我们谁都做过错事,伤害过别人,同时也不能理解别人的罪恶,不能说清什么是罪恶。

真正困难的是死亡。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赴死之前,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周围的人忍不住悲泣,他却嘱咐学生:不要忘记,我还欠医神一只鸡。

苏格拉底明明要死了,却认为活着等于有病,死亡意味着痊愈,因此要向医神还愿。

回到爱好智慧,请注意,爱好并非拥有。每个人在追求智慧的时候不能脱离身体,身体是存在所必要的,同时身体也构成了许多障碍。好比我们为何看不清楚一个人呢?虽然有眼睛,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2

哲学的运作

哲学的第一步是澄清概念。学了哲学之后跟别人来往谈任何问题,先不要吵架,先不要辩论,概念没有澄清的话,吵成一团没有结果。

中国文化的传统有儒家,孟子的书里面出现过「性善」,荀子比孟子晚了大约50年,他的书里却说「性恶」。麻烦了,都属于儒家,为什么孟子说性善,荀子却说性恶,这不是针锋相对吗?

研究发现,他们所说的「性」,概念不一样。孟子说的「性」是人生下来本来的状态,还没有跟社会接触。荀子所谓的「性」,是指有眼睛想要看、有耳朵想要听、有口想要吃的本能。

所以荀子为什么说性恶,你把本能发展出去,僧多粥少自然闹成一团。而孟子说你只要真诚,内心里都会不忍心别人受苦,推出来的结果是做善的事,这就是性善。

第二步更难了,叫设定判准。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凭什么成为西方近代哲学之父?在他之前的1300多年基本上是欧洲中世纪,中世纪信仰宗教,不喜欢你多做思考,所有的真理都在《圣经》里面,敬畏上帝就是智慧的开始。

笛卡儿曾经连续三晚都做了同一个梦,梦境以一句话概括就是:用理性探讨真理。这个梦改变了西方哲学史。

笛卡尔说:「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要怀疑所有能被怀疑之物。」他要怀疑的,是上帝的存在。最后发现唯一的真理是什么?不能怀疑正在怀疑的自己。如果怀疑自己的话,那是谁在怀疑?所以笛卡儿又讲了一句话: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一出来,整个西方哲学就重新进入不同的世界了。

分析「我思故我在」要特别注意两层意思。第一层,我思等于我在;第二层更重要,我等于思,我就是我的思想。身体怎么办?身体跟「我」其实没有必要关联。

笛卡儿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把世上的东西分成两部分,叫做二元论。一边是有长宽高、有三维的,包括身体,包括万物;另一边是思想,思想没有三维,没有占有空间,是属于人的心智的作用。这样就变成「心和物」的二元论。

西方从笛卡儿开始才真正出现了唯心论,但是,笛卡儿在设定判断标准的时候,把所有的焦点拉到人的思想,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上帝在。

哲学家的上帝跟宗教的上帝是不一样的。宗教的上帝要以《圣经》来解释,哲学家把上帝作为保障,保障人类跟这个世界的存在,保障这个世界跟我们所想的是一样的,是可以对照的。

最难的是第三步,建构系统。所有伟大的哲学都在建构一个大系统,大系统的特征是2+1。人类跟自然界是2,之上需要+1,1就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来源以及归宿。怎么界定1,是康德要面对的问题。

在康德之前有两派的思想陷入了困境。从笛卡尔开始的欧陆理性论认为知识是先天的概念,给我的,这样保证知识的普遍性。来自英伦三岛的经验论认为,是后天的印象造成观念,继而产生了知识,它就有实用性。两边都有立场,争执点在于知识的来源。

到康德这里才摆脱了理性论的独断,也摆脱了经验论的怀疑。他说,任何一种认识的活动都是两边相结合。一方面我有天生具备的框架和形式;另一方面,我如何看待世界也提供了材料。「形式+材料」才构成我们有效的认识。

先说康德的结论:第一自我不可知,第二世界不可知,第三上帝不可知。

因为你所知道的一切都经过主观的形式加工。请问这里的空间是椭圆形,桌子是长方形吗?人类看到的才是椭圆形、长方形,其他生物看不到。换句话说,我所看到的是我能够看到的部分,我所知道的世界是能够被我知道的世界,能够被我知道的世界不等于世界本身,所以世界不可知。

康德的思想很具有破坏性。不可知不等于不存在,存在又不可知,人类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一套哲学叫形而上学。你看到的宇宙万物的花开花落、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都是现象,而形而上学要寻找本体,在有形可见的万物背后是什么?

形而上学从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开始,他写过一本重要的书,书名就是《形而上学》。这种对于万物背后的探讨却不可能成功。康德说了,人的探讨无法脱离感觉能力,而感觉能力都经过了主观的形式加工,所以根本看不到真相。

于是康德转一个弯,既然无法了解世界,那就设法先了解人类。形而上学是要探讨现象背后的本体,那自我背后的本体是什么?他提出了「道德形而上学」。

做一件事,做对了觉得安心,做错了感到后悔,这是道德。既然后悔是人类普遍的经验,代表过去你一定有自由可以选择。没有自由就没有道德问题,同时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和自由的后果连在一起。

康德认为,人有道德上的「应该」,由此设定,自我是自由的。接着第二个设定是灵魂不死。你死后灵魂继续存在,以便接受你这一生善恶行为的后果报应。

而灵魂不死需要有上帝来主持最高正义,所以上帝存在。这是康德的存在,一边把门封住,自我、世界、上帝三个本体不可知。同时又打开一扇窗,自我可以通到上帝,都是必须存在的,否则人的道德是幻想。

这是康德建构的系统。西方所有一流哲学家的哲学系统就是2+1,探讨人类和自然界(2),加上来源与归宿(1),如果只有2却缺少1,这个哲学不成系统。

3

认知的三个层次

回到中国哲学,从诸子百家到九流十家,能符合2+1标准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儒家,一家是道家。

道家最明显。老子提到自然界用了 「天地万物」四个字;提到人类,最伟大的就是圣人,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而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6个字打遍天下无敌手。

所谓的道,类似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存在本身。宇宙万物叫做存在,存在的东西没有用,因为常常在变化,重要的是存在本身。

老子的「道」后面再发展出有关「德」的部分,就和人有关了。什么是德?道家《道德经》中的「德」跟「获得」的「得」相通。换句话说,「道」是万物的来源,万物从「道」那里所获得的是各自的本性。所以说树有树的德,花有花的德,人有人的德,没有德等于没有本性。

请问老子和庄子认为人的德是什么?就是一个简单的词,认知能力。道家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首先是区分。从小开始,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父母就会说这个食物很好,可以吃,那个不行,有毒。如果不能区分,我们的生命没有保障,所以区分是生存所必要的。

但是区分之后就会产生欲望,我要好的,不要坏的,大家都要的我也要,就出现了竞争和争夺。区分之后造成天下大乱,需要向上提升。

认知的第二个层次叫做避难,避开灾难。我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我不要跟别人争。老子多次提到不争,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无心而为。

人做事的态度有两种:第一种有心,第二种无心。你如果有心去做,就会有压力,心就是刻意的目的。

道家讲求智慧,这一切的发展趋向是如何,结果可能是如何,看清楚了之后我就不要勉强了,不要有太强的主观意愿。所以老子的思想发展出来用在人类身上,把人的认知能力从区分提升到避难。

认知的最高层次是启明。如果只停在避难,有可能变成厚黑学。大家知道厚黑学,要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再进一步,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老子讲的超越了这一点叫做启明。启明就是庄子说的对万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来看万物,没有贵贱之分。

道家会强调,中年以前,不要学道家。你在之前的人生很努力学儒家在社会上奋斗,却发现善没有善报,恶没有恶报,没有公理,也没有正义,怎么办?

学了道家之后就放得开了,一切都在道里面。你以前成功,之后才会有失败的感觉;你以前失败,也就很容易觉得自己最近成功了。这些价值判断在道家那里都是相对的,因为在道里面,没有得也没有失,没有成也没有败。

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像佛教了,道家跟佛教属于类似的系统,都需要靠智慧的觉悟。一旦觉悟之后,从整体来看,从永恒来看,你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的成败得失根本不是问题。

学了道家会心胸豁然开朗。我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都是道家的思想。

庄子更厉害了,他更进一步说:我活着不是我要活的,我如果死也不是我愿意死的,那妥善安排我出生的,也将妥善安排我的死亡。

庄子这样看,没错。你看一朵花开了你很高兴,花谢了你很难过。其实花开花落随着季节而变化,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情绪上的反应。遇到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状况,你又何必太在意呢?

4

心之所欲、性之所向、天之所命

再来看比较积极的儒家。儒家长期以来被我们误解,一讲到儒家大家就觉得人性本善来了。事实上如何?我们看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他说:「你要当君子的话,请注意,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小心,不要好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小心,不要好斗;老年的时候血气既衰,小心,不要贪得无厌。」(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血气就是身体,本能、冲动、欲望都带来问题。所以,孔子怎么可能认为人性本善呢?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个字:修养。修养,再修养,要不然随时出问题。

第二句话是孟子说的,他说:「在尧舜的时代,老百姓怎么样?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很悠哉。而没有受教育,就接近禽兽。」(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怎么样才可以不是禽兽呢?接受教育。孟子接着说要教育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称为善。有了这样的教育之后懂得什么叫善,你这一生就有路可以走,这便是人性向善。

绝对没有人生下来没有受教育,什么都不懂,他是可以行善的,即使行善也是碰巧而已。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从人性论往上提升到天论。

孔子曾用38个字把他一生70年的修养过程讲清楚了,没有见过如此短的自传。也有人说海德格尔描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只有9个字:他出生,他工作,他死亡。很抽象。

孔子不一样,他一生的38个字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思想从人性论提升到天论时,是50岁。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顺天命之后到70岁,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孔子的哲学有2+1, 1就是天和天命,既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类。要了解孔子的人生哲学,记得三个词:心之所欲、性之所向、天之所命。这三个词,也是我最近这段时间的心得。

孔子是一位哲学家,他两次提到「吾道一以贯之」,是哲学家用一个原理来说明所有的现象。统合起来,孔子这一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叫做仁义的仁。所以孔子最后会说,可以「杀身以成仁」,你要为仁而牺牲生命。

把西方哲学的思考模式转到中国来,只有儒家和道家合乎「2+1」的要求。如果没有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就像在航海,一片汪洋大海中,最根本的问题是需要一个罗盘,你才知道且放心往哪个方向走。学了哲学,你得到某些价值观,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牺牲的。人生就是在问值得不值得。

但是,哲学不能脱离人生。我讲康德那一段,你会觉得学这个干什么?没错,脱离人生,哲学是空洞的。但你不要忘记康德所说的这些讨论的过程,没有一句话是真正抽象的,很具体、很实在。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了解的世界,是能够被我们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不等于世界本身,世界本身不可知。就好像我们想了解自己,自我的本质同样难以可知,因为你常常在变化,听到一个观念,看一部电影,读一本小说,马上就变了。

我把这些复杂的、多样的思想,用简单的方式说出来,希望给到大家一个基本的观念。


播客上新
欢迎扫码收听

/ 延伸阅读 /

中欧EMBA新生观察:不确定下的长期主义者们

当艺术开始改变商业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 管理者的书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