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EDIA | 非遗文化与传播思想的碰撞,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当传统的非遗文化遇到新媒体传播环境与新生代的目标受众,如何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带着这个问题,19级广告学专业的两个科研团队在指导老师孟茹的带领下,于2021年3月27日下午前往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文化馆)进行实践调研。


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非遗中心一楼的展厅,近距离接触、了解到杭州的一些传统文化藏品。大家都被雕刻精美、色彩丰富的蒋村龙舟惊艳到了,只见龙头霸气十足、气宇轩昂,颇有腾云驾雾的神采,最妙的是龙头之上还站立着一只金鸡,权当凤尾以保护龙头。展厅里还有各种木器藏品,我们被传统手艺人的匠心巨作与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深深折服。

非遗中心的涂文军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待了我们。涂老师首先对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他指出,非遗中心从2018年就开始致力于创造“互联网+非遗”模式,保护非遗文化的理念也在这一年发生巨变,从“守真性”转化为“流变性”,采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着力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社会。

两个科研团队分别向涂老师汇报了研究思路,计划从广告学专业知识去思考如何助力非遗文化传播的问题,一个准备从事杭州非遗文化的抖音传播效果研究,一个致力于策划杭州非遗文化的体验活动方案。涂老师对两组团队的课题内容与可行性都予以肯定,并表示非遗中心会密切关注项目后续发展,提供相关支持性工作。科研团队进一步向涂老师咨询关于杭州非遗文化抖音号等自媒体账号运营、已积累经验、成功项目以及未来计划等相关疑问,涂老师分享了“富阳纸伞”、“一笛一箫”、“奇人匠心”等成功案例,使团队成员深深认识到自媒体在传播非遗文化方面的惊人生命力和巨大潜力。同时,大家更加确定了两个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有了更为清晰的研究思路。

两位老师也探讨了目前杭州市非遗中心抖音账号存在的问题,例如抖音“短、平、快”的特点体现技艺底蕴和非遗历史文化的效果不佳;非遗作品很难渗透到年轻用户群体当中;从视频数据来看,播放量虽多,但账号粉丝和点赞量却遇到瓶颈等问题,双方也表达了在理论研究与传播实践中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杭州市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非遗藏品参观后也产生了对非遗传承人、文化传播者莫大的敬意,更加坚定了我们以专业知识创新传播非遗文化的决心。我们两个科研团队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从申报校创课题开始,在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之路上贡献一己之力。

文字:孙园景、夏晴

摄影:邱培凌

指导老师:孟茹

排版:传媒记者团 许耀月

往期回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