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讲座 | 历史学也有性格?包伟民教授带你走进历史的世界
赫尔巴特曾说:“历史是人类的教师。”10月22日下午,在热烈掌声中,《历史学的性格》包伟民教授专题讲座在工教5号楼多功能厅举行。讲座由浙大城市学院讲座教授林天人主持。
在为什么讲述“历史学的性格”这个问题的发问中,包伟民教授展开了讲座内容。
他首先对“历史学科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作出了解读。包伟民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是一个类似于“职业培训机构”的地方,很多文科类,甚至是数学这类比较缺少应用、较为抽象、不太能与现代职业对接的课程在面临“淘汰”的命运。“但是,史学对于个人人格的培养有很大作用,其实史学对现在的职业也有很重要的应用功能”,包伟民教授这样表示。
之后,包伟民教授从历史学是什么及其变迁、历史学是否属于科学、什么是历史学思维方式这几个方面展开讲述。
历史学本质是一个反思的学科,是对历史经验的追求和对历史经验的再提炼,为的是向后代传授经验,其职业培训意味很淡,也未必有“用”,这是历史学的性质。
包伟民教授提出,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叙述历史的叙述史学、总结教训教育后人,讲历史讲故事得到经验教训的道德史学、供天下君王治理天下成“贤治”,“明乎得失之迹”的贤治史学以及近代以后,历史受到科学主义影响,从兰克史学到马克思科学历史观逐渐形成的科学史学。在讲述中,教授运用了很多生动丰富的例子,比如“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等等,都充分展现了包教授渊博的学识。
包伟民教授强调了复原史实,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在讲话中,包教授提出历史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历史知识时如何复原历史,训练分析和批判能力,培养学生拥有质疑既定知识的思维习惯。这种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在横行与纵向两个维度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全面衡量,在海量的要素中梳理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无论是分析历史,还是处理现实事务,都将是使人受益无穷的。
讲座尾声,包伟民教授对“为什么别的学科要学习历史学”和“什么是历史学思维方式”再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学习历史学是为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某个社会大背景做整体的观察。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不是迂腐的、古板的,他会秉有通达、坦然的心态,有熟悉科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的视野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这将远远超越狭义的专业训练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在浙大城市学院这样长期以来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里,完全有必要设立历史学科。
主持人对会议作出总结,林天人教授说,人文学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每个人对生命的经验都将成就个人的历史学习。
最后,讲座进入到提问环节,面对老师和同学们对积极提问,包教授展现了自己丰富深厚的知识积淀,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总结了自己对历史学的反思和看法。
附:包伟民个人简介:
包伟民,教授,博导。1988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宋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东南区域史等方面。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宋代城市研究》《陆游的乡村世界》等;主持编纂《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系列专刊。成果获得浙江省哲学社科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编辑:新闻部 平懿涵 林敬媛
图片:新闻部 徐菥谣
初审:俞律弘
审核:孙福轩 于骏
排版:媒体编辑部 谢金霏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