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说丨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安石遗梦)

小数81 海曙统计 2019-05-05


河姆古渡的骨哨吹响七千年的浙东苍穹;

扶桑遣唐使在贾舶交至中领略大唐繁荣;

桅帆云集的江厦街上物货丰溢人潮涌动;

耕读传家孕育出半朝衣冠人物引人称颂。

宁波文化,精简到极致,就是四个字——

江海商贾


来宁波,必要游一游千年海曙,

来海曙,必要登一登千年鼓楼。



相传,宁波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句章故城,始建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到了秦朝,句章县(今余姚大隐城山渡)古鄞县(今奉化白杜)同谷县(今鄞州同岙),共同鼎立于浙东,同属于会稽郡。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 刘裕将句章县府迁移到小溪(又称光溪,今海曙鄞江镇),据考,县府设在今鄞江镇东一里凤凰山一带。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句章县合并了古鄞县和同谷县;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小溪成了明州的州城。 小溪,一跃成为宁波平原的政治中心。


唐长庆元年( 821年),时任明州刺史的韩察将府治从小溪移至三江口, 建官署、筑子城。而子城的南门——鼓楼,就此成为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


晚唐时期,县还治小溪, 州治和县治分设。直到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县治移至三江口,与明州合治。自此,鄞县成为再无异议的附郭县,与州府缠绵千年不休。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的某一天,一位稍显邋遢的年轻人登上鼓楼,为鼓楼的刻漏作了一篇《新刻漏铭文》


戊子王公,始治于明。丁亥孟冬,刻漏具成。

追谓属人,嗟汝予铭。自古在昔,挈壶有职。

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勿棘勿迟。

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如之。

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

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


此刻,这位年轻人站在雄奇巍峨的鼓楼上,大概不仅仅想为刻漏作铭文。他是借刻漏为隐喻,表示自己处理政事的决心也要像刻漏一样“勿棘勿迟”,要以刻漏勤于报时的精神来管理政治,“革弊维新”。这分明是一封决心改革的誓言书


这位年轻人,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



深入乡野、格物致知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王安石《天童山溪上》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从扬州淮南节度判官任上,主动放弃“馆职京城”的机会,要求到地方工作,朝廷就调任王安石为鄞县知县,成为鄞县建县以来最年轻的县官。


去往鄞县的路上,路过杭州,年轻气盛的他,登上飞来峰,写下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后来成了传世名句。


宋时的鄞县,地域辽阔,江河密布,濒临东海,却连年干旱。王安石走马上任,向当地老农请教,才明白鄞县并不缺水,只是因为水道和堤防年久失修,既不能蓄水又无法排涝。



为了尽快熟悉鄞县的地形,他一到任就登山临水,尽可能快地熟悉当地民情和地理。他跋山涉水,日以继夜,十几天行程数百里,沿路劝导农民除葑草,浚湖泥,砌堤堰,置碶闸。晚上,睡在寺院里;累了,靠在凉亭里休息一会儿;渴了,问老百姓要一口水喝,甚至掬一捧山泉。他衣裳粗粝,不修边幅,不让人接待,也没有人认出他是当地县令。谁也不会想到,堂堂一个县太爷,竟然在荒郊野岭里穿梭。


他走遍了鄞县的“东、西十有四乡”,写下了堪称经典的巡视工作日志——《鄞县经游记》



心系民生、勤政为民


王安石知鄞三年,始终心系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重视经济发展。治理东钱湖需要大量经费,一半的工程费用得向东钱湖的灌溉受益田户收取,可是这笔钱,对佃农家庭来说,难以承受。王安石发现,在东钱湖的不远处,比如邱隘、五乡、潘火等地,有许多大财主,他们明明是受益户,却总是隐匿不报。


怎样办呢?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看到有个妇人正在淘洗谷米,只见河埠头下,糠屑浮在河面上,缓缓地向下游漂去。他忽然灵光一闪,吩咐手下人在东钱湖的堰塘口抛洒大量谷糠,再命人去邱隘等地查看。谷糠漂浮的地方,就是受益田户。如此一来,他不仅知道了东钱湖的灌溉面积,受益田户的负担也减轻了。


经三年的建设之后,鄞县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成就,高田不怕旱,洼地不愁涝,青黄不接不挨饿,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致力于文化教育。1048年,他将县治附近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的鄞县孔庙改造成学校,自此“鄞县始有县学”。据考,当时鄞县县署设在开明桥北(今海曙开明街与中山东路十字路口西北侧),孔庙就在如今的宁波市第一医院附近。


他遍访当时的鄞县名士,请杜淳、楼郁、杨适、王说、王致这五位学问深厚的先生来学校讲课,使鄞县乃至宁波的学风为之一变。自此后,鄞县进士数量直线上升,尤其到了南宋,更有“满朝朱衣贵,尽是四明人”之说。据《鄞县进士录》记载:北宋129人,南宋601人。



关注民生疾苦。王安石善于思考,他在调研中了解到:年成好的时候贫农可以勉强糊口,一旦遇灾,只能借高利贷,因为利息高,最终往往家破人亡。王安石思考出“贷谷于民”的办法,就是在贫农青黄不接之时,向政府借贷粮食,到收获时以低息偿还。



勇于革新、施政务实


王安石主张“三个不足论”:一是“天变不足畏”,指不必畏惧自然界的灾难;二是“祖宗不足法”,指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顾虑;三是“人言不足恤”,指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他的理论不止在纸面上,而是付诸行动。治鄞期间,他施行低息贷谷于民,是日后“青苗法”的雏形;以雇役代差役,百姓出“免役钱”,官府雇人服役,就是日后“免役法”的雏形;设专司,平物价,打击投机,就是后来的“市易法”;整顿田赋,使乡绅不能偷赋漏税,就是后来的“方田均税法”……可以说,王安石把鄞县,当做了变法的试验田。鄞县这块土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改革实验区”之一。



清正廉洁、恪己修身


北宋时期的文官地位高,生活也很奢侈。但是王安石不爱财、不爱官、不爱色,被老百姓誉为“三不爱官员”。


知鄞时,他位高权重,能力出众,总有人巴结讨好,可是王安石偏不吃这一套。有人送来一方砚台,一脸谄媚:“这个宝贝,呵之即可得水。”王安石听了以后,笑着反问他:“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那人窘得无言以对,只好灰溜溜地收起砚台,起身告辞。他也不爱色,将夫人为他“物色”的小妾送回了娘家……由于王安石清廉得有些不近人情,有人在背地里偷偷称他“拗相公”。


虽然王安石到鄞县任知县仅三年左右,但是他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治理钱湖,贷谷与民,复严保伍之法……一系列的改革实措让鄞县切切实实的富裕起来,深受鄞县百姓的爱戴,明嘉靖年间,为祭祀王安石治理东钱湖的功绩,鄞县老百姓建造忠应庙,俗称“王安石庙”。


治鄞千日,影响千年


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了,但是他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革新务实的改革精神,却深深影响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为之后近千年的历史中注入了务实创新的因子。


在王安石之后,鄞县的执政者大多继承了他的治理模式,使素有商贸传统的鄞县形成农商并重的社会氛围,并为十九世纪后宁波商人成为天下第一商帮——宁波帮的主体奠定了先决基础。



岁月更迭,此刻的鼓楼,历经修葺,王安石明志的刻漏早已不复存在。


千年沧桑,鼓楼脚下的这块土地的区划归属也是几经变迁。

就说新中国成立之后吧:

1949年11月,昔日的明州府治、鄞县县治所在地设海曙区公所;

1951年5月,设海曙人民政府。

1984年3月,镇明区并入海曙区,成立新海曙区。

2016年9月,原鄞州西乡并入海曙区,成立新海曙区。

这一刻,始于东晋时代的小溪府治县治与三江口府治尽归海曙。



新故相除、薪火相传,这块土地上的执政者接力奋进,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艰苦奋斗,将富民利民、以民为本的县政治理思想潜移默化,传承并发扬光大鄞县人民务实创新的精神特质,进而逐步演变出独特的海曙精神: 

博纳兼容、诚信崇德、开拓务实、追求卓越


千年之前,记忆犹新。一代名相王安石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变革帷幕,政治抱负恩泽四明;


千年时光,弹指挥间。这里的人民秉承中华儿女的优秀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风流辈出,还看今朝。站在新征程起跑线上的海曙,高举改革大旗,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以“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勇气和决心,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的目标砥砺前行,撰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灿烂篇章。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数说丨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漫步古道)

数说丨一个不一样的海曙(最是书香能致远)

数说∣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院士知多少?)

数说︱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古城访贤)(文末彩蛋)

数说 | 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桥乡遗梦)

数说 | 一个不一样的海曙区(寻古篇)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分享出去,并给小编点个赞哦!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