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以文艺青年的意志为转移
《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演了中国电影的离奇一幕,电光毒龙钻,冰火两重天:
三大奇观
票房:从预售一亿,首日票房累计2.61亿,第二天仅1139万,跌幅近95%,票房极速垂直跳楼。
口碑:豆瓣得分6.8分,猫眼评分3分,评分极端两极化。
△ 猫眼评分
骂战:观众明显分为两个阵营进行互相骂战,文艺青年骂抖音过来的看不懂,low滴。普通观众骂这片是跨年诈骗、装逼犯。文功武卫,不打不相识。
△ 文攻武卫,百家争鸣,盘活了局面。
出现这个奇局,很正常。
罪不在电影本身,而在于这种鸡贼的降维营销方式,杀鸡取卵,遭到了反噬。
《地球最后的夜晚》本质上是《路边野餐》的延续,风格是小众中的小众,小圈子文艺电影,适合在那种小西天学术影院放映,肯定坐不虚席,交口称赞,呱呱鼓掌。
△ 地球最后的夜晚,汤唯和小姨夫原地旋转
作为艺术电影导演,毕赣的能力是很到位的,他非常能阐述心中隐蔽和细腻的那个点。《路边野餐》我看了三遍,越看越感动。
△ 最感动的片段,座中泣下谁最多,三里屯东三街你发哥
《地球最后的夜晚》按照一个小众的艺术片标准评论,影片质量没得说。
但是要强行普及给大众看,要抓钱,就是难于登天了。
文艺青年爱反问一句,非常热血:“凭什么艺术片就不能赚钱呢?”。
△ 那他妈那么多为什么
说这话一看就缺乏被现实毒打的经验,涉及到赚钱,这就是一个纯经济话题,文艺片就是很难盈利,这是客观规律,不以文青的意识为转移。
就一个原因:受众太窄,中国没这个市场。
艺术片过于小众,网上的文艺青年虽然热闹,但根本支撑不起来票房。就是塔可夫斯基、伯格曼在中国街边蹲一溜都不好使。
就好比瞿秋白等左派文艺青年嘴上说的热闹,理论背的呱呱叫,靠他们支撑中国革命,等着瞎吧。
说句更扎心的,那些一惊一乍的鬼片;大奶女乱甩的网络大电影都比艺术片市场大,且大得多,嘿嘿,残酷吧。
好多文艺青年梗着脖子说:“这种垃圾是何等俗物,为何这么多人去看。”他们理解不了的事情多了去了,说这种话只能显示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
解闷儿、刺激、带劲儿。
△ 《京城81号》,很多文艺青年看不上,觉得是垃圾,最终拿到4亿票房。
△ 这部大多数文青都没听过的片子叫《超能太监》,由网络大电影届的地下皇帝彭禺厶主演,关键词包括皮鞭、制服、滴蜡,点击量爆炸,数钞票点到手软。
像《青红》、《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等在海外获奖的影片,内涵、艺术性没得说,但国内票房也就几百万。
近几年艺术片盈利的也就是2014年的《白日焰火》。
去年贾樟柯拼了,玩老命拉新用户,都和杨超越翩翩起舞了,《江湖儿女》票房也就6000万。况且,《江湖儿女》是有剧情的,叙事照顾普通人。
△ 少有人知道,宁浩早年是拍艺术电影的,拍的《香火》、《绿草地》都不错,但别说挣钱了,连名气都没有。被现实毒打过后,宁浩想得比较清楚,想抓钱,还得拍商业片,由此开始《疯狂》系列,大抓特抓,站着把钱赚了,还没使劲吆喝。
而且《地球》成本还特别高,7000万!(界面新闻报道)。
按照以往经验,这不明显是要赔钱嘛。
于是片方选择了弯道超车。
《地球》弯道超车的方式,就是降维营销,抓到了钱,也引爆了骂战。
光靠文艺青年肯定赔钱,得把三四线城市圈外用户卷进来,才成。
所以瞄准了跨年这一个时间档口,奋力猛干。不顾及文艺青年的口味,将其包装成贺岁电影。
最明显的是拉抖音、微博用户,抖音上有大量的一吻跨年的tag和热门视频。
仪式感的顶峰,12月7日,发行方写给全国各院线、影院一份跨年活动声明:
这是2018年的最后一部电影,影院可选本片做跨年活动,可选择在12月31日21:50开场,影片结束时恰好就是0点0分跨年那一刻。观众可以与最重要的人一起度过一个最有仪式感的夜晚,一吻跨年!
被营销拉来的用户,都觉得这部片子类似于《北京遇上西雅图》、《前任》、《超时空同居》。数据显示,《地球最后夜晚》的用户绝大多数是三四线城市年轻观众,而不是一线文青。
所以大家都憋着看一部女神主演,倍儿轻松浪漫的爱情故事片,可能还有一定的科幻感。特适合带着对象或者暧昧对象在里面腻味腻味,增加情趣。
△ 数据显示,《地球》观众大多来自三四线城市,很多之前购买过《前任》电影系列,显然他们心目中预想看到的是类似这样的片。
这种宣传特像《顽主》里的一幕:
观众:“哥们,今儿晚上节目怎么样?”
宣发:“这个不能说,您可以自己去看,不过可以透露一点,节目相当精彩!”
“是吗?哎呦!太好了,哥们儿就喜欢俗的!”
进去一看,我操,艺术电影大联盟,催眠电影寒冰洞。
转头出来开始疯狂diss,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觉得自己心头肉被侮辱的文艺青年也开始反击。
《地球最后的夜晚》成了文艺青年的马德里保卫战,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文艺青年捍卫者们抬出伯格曼、费里尼、塔可夫斯基的棺材给毕赣做理论支持。
比如一位豆瓣网友这样理论论证:
《地球》在处理故事的方式上,跟《路边野餐》完全不一样,它是师承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前后两部分互文的故事是需要用符号串联的叙事拼图,骨子里其实是诺兰那种理工科的叙事编排方法。2D现实部分里,导演先给了各种散落的符号,蜜蜂,火把,胎儿,苹果,乒乓球,照片、野柚子、白猫、老鹰、扑克……
千言万语一句话:说不好是因为你没看懂,潜在台词儿:你,太LowBee。
这种话让普通观众心中骂娘。他们的思路是:我们只想在晚饭和开房的中间,找个气氛加速器,加大力度,你跟我扯什么臭氧层话题。妈的,我才不关心像不像塔可夫斯基。
当然愤怒。
△ 豆瓣上最经典的是这个评价,被点赞最高。
片方的强行串联,把两个审美趣味不一样的部落关一个笼子里,可不得争夺话语权进行斗争嘛。
很正常,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观众来自五湖四海,这也是不打不相识。
这种局面赖谁?
赖片方,他们之前就预见到这种结局了,但还是选择了这种透支型打法,因为片子成本太高了。
精神上想要脱离大众,钞票上又脱离不了大众,就会造成大劈叉的状况。
但是作为商人,什么痛苦都比不上赔钱的痛苦,什么快乐也比不上抓钱的快乐。
即使是再骂战激烈,过几日人们也把此事忘了,反正钱到手了,片方没什么损失。
实话实说,《地球》不烂,营销也成功,就是副作用太大。
损失最大的可能是毕赣,这两年对于他简直是一场奇遇记,有美梦有噩梦。
△ 人生不一定是夏加儿式的美梦,可能还是安德列耶夫一样的噩梦
他从一个无名导演,平地惊雷,花了几十万就拍出了《路边野餐》,被捧为天才、未来大师。
人生的顺利让他周边多了很多的名流、大亨、明星、掮客,各种各样心思的人。
那烟盒中的云彩, 那酒杯中的大海。
人们都夸着、推着他赶紧再跨上那么一大步,直接登顶。
使得他第二部加大了一百倍的资金杠杆,拍出了《地球最后的夜晚》。这种杠杆是很可怕的,资本多了一百倍、收入可能也多了一百倍,观众多了一百倍、议论也可能多了一百倍。
一百倍的收益也可能是一百倍的亏损。
这次毕赣被资本透支才华,被不相关用户透支了口碑,一下精神负债太严重了。
△ 多少怀揣文艺梦的青年羡慕毕赣啊
不过他年纪不到三十就在电影圈掀起这么大风浪,见识和资源也足够有了。成龙成虎先忍住这一波,闷声发大财,文体两开花。
一个伟大的导演除了才华,还要有强劲的意志力,禁得起风浪。
是当伤感的瞿秋白还是不断革命的托洛茨基,一切的命运选择都是性格的反射。是时候看毕赣是什么性格的人了。
上回采访,毕赣对我们记者说,笑谈下部片子想拍中年版《霹雳贝贝》。
我看这个思路就不错,期待,请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