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尼特族”生存实录:我也迫切地想过平凡的生活
在我国社畜还在惨兮兮地加班,纷纷罹患“周一恐惧症”时,韩国有一个族群已经勇敢地喊出了“讨厌竞争,不上班更幸福”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地贯彻起来。
他们炒了老板的鱿鱼,搬回家里与父母同住,到处旅行,过上了令无数社畜眼红的生活,力证了什么叫“不上班一时爽,一直不上班一直爽”。
这个族群就是韩国“尼特族”(NEET, 指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的青年群体),他们与日本蛰居族、台湾鲁蛇、香港双失青年、大陆啃老族共同组成了东亚“垮掉的一代”。
只是有时让人分不清,垮掉的到底是这一代青年,还是这个社会。
24岁的韩国女生MEGI是一个典型的“尼特族”,她的梦想很平凡——做个富婆。她每周在油管更新vlog,标题大多为“真实的无业游民日常(无半点虚假)”。
在这些内容过于真实的vlog中,她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赖床-起床-看视频-吃午饭-看动漫-吃晚饭-看视频看到凌晨4点半-睡觉。一整天里,她甚至连睡衣都没有换下来过。
△ 无业游民的日常:玩着手机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四点半。图源:MEGI vlog
△ “无业游民起得晚的原因:就算起床了也没事情做。”图源:MEGI vlog
MEGI的废柴生活引起了评论区的广泛共鸣:“这是我看过的最真实的vlog”、“还以为看到了我自己”、“我也是无业游民,完全是我了”……
在油管上,像MEGI这样的无业游民up主不在少数,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似乎都无忧无虑:喝喝咖啡、做做饭,一天就过去了。就像一块石头只展示向阳的一面,只有当你翻开石头,你才能看到那潮湿腐烂、蚁虫横生的另一面。
△ 一名30代无业vlogger,午餐吃泡面,用泡面剩下的汤拌米饭就是晚餐。图源:Leedo vlog
△ 掉到桌面的泡面也不能浪费。图源:Leedo vlog
在一些无业游民交流论坛上,无数鲜活而苦闷的韩国“尼特族”露出了他们最真实的模样:
“我从小就和别人相处得不好,在学校经常被欺负,长大后也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无法就业,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凌晨5点睡觉,中午12点起床,因为不想和早上6点上班的妈妈见面。”
“每天玩电脑游戏消磨时间,有时连续玩超过8小时。也看电影,10年里看了1000多部。”
“出门就会花钱,所以只能待在家里。干脆不愿睁开眼睛,即使睡不着也会闭上眼睛。这样一来,不知不觉间就会睡着,时间也在流逝。闭上眼睛的时候是最好的。”
“我也很迫切地想过平凡的生活。”
……
△ 韩国把与父母同住的成年子女称为“鲑鱼族”。图源:东亚新闻
在韩国,深陷于生活泥沼的“尼特族”已达到了令人警惕的数量。根据韩国劳动社会研究所的数据,包括公试生(公务员备考生)在内的无业青年规模接近180万人。由于这些人放弃工作所产生的费用达23.8万亿韩元,占了总体GDP的1.5%。
然而,大部分的“尼特族”并非主动放弃工作,更普遍的情况是,他们找不到工作。
2017年,韩国15~29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了近年来最高峰(9.9%)。这意味着,每10个年轻人,就有一人找不到工作。
△ 15~29岁的韩国青年失业率为10%左右,全年龄则在4%左右。图源:KDI FOCUS
在韩国,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就业到底有多难?
今年34岁的权某毕业于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他向150家企业投递了简历,只收到了两个面试机会,甚至连这两个面试也落了榜,就业的艰难可想而知。
最后,他凭着一位大学前辈的人脉,进入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又因经济低迷,公司业绩恶化被解雇。自此,权某再也未能找到正式工作。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就业竞争激烈得如同原始丛林,韩国年轻人只好将择业标准一降再降,只为了能够尽快摆脱无业状态——不管什么工作,先就业了再说。
就业是“尼特族”爬出生活泥沼的最后希望。有人形容,终于找到工作的那一瞬间,就像是“在首尔地铁2号线循环到精疲力尽时,突然接到了到站下车的通知”。
△ 首尔地铁2号线是环形线路。图源:联合新闻
由于“尼特族”几乎不从事生产,靠父母资助生活,占用社会资源,因此被大多数人视为能力低下、情商堪忧,无法找到工作的“社会蛀虫”。而事实上,无业游民群体中也不乏高学历人群。
今年32岁的郑某毕业于韩国最高学府首尔大学,并顺利进入大企业工作,是人人艳羡的“人生赢家”。然而工作4年多之后,他觉得日复一日地在办公室消耗时间毫无意义,于是在经济宽裕的父母的支持下,他果断辞职,过上了到处旅行,没有苟且只有诗和远方的美妙生活。
他说,
“比起上班,什么都不做的现在幸福指数更高。对富家子弟来说,最好的理财手段是孝道。”
△ 韩国电影《燃烧》中,Steven Yeun饰演的Ben就是很典型的金汤匙“尼特族”,与刘亚仁饰演的土汤匙男主角形成鲜明对比。图源:电影《燃烧》
当然,像郑某这样的“金汤匙”无业游民是少数的幸运儿,更多的“土汤匙”阶层,即使拥有高学历,也依然难以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实现阶层跃升更是如彩色泡沫般虚幻的存在。
在金某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的这一年,他已届四十不惑之年,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他身上。为了考取博士学位,他此前已经欠下了一亿韩元的贷款。如今,他在首尔某大学担任讲师,月薪只有150万韩元(约9千元人民币),而一个四口之家的最低生活费标准是175万韩元。
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为了逃避残酷的就业竞争,纷纷选择考研、考博,于是形成了“博士洪流时代”。当这些高学历人群从漫长的校园生涯脱离出来时,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求职环境并没有因学历的提升变得更好。
据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统计,2016年,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就业率只有61%,即约4成博士生找不到正式工作。
除了继续升学,考公务员也是韩国年轻人逃避就业的出路之一。
今年29岁的熙珍第三次考公失败,面对即将到来的30岁关卡,她感到惶恐无助。年龄压力、经济压力、考试带来的挫败感一拥而上,几乎使她崩溃,“我多想让时间回到拿试卷之前”。
即使如此,熙珍还是决定继续备考公务员,明年再战。毕竟,考公是一个具体并且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许多年轻人宁愿将青春全耗在狭窄的考试院里,也不愿投身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 韩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姐姐住在狭窄的考试院。图源:韩剧《请回答1988》
于是你会发现,“尼特族”不仅是指代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废青,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博士生,甚至归国的留学生。也许“尼特族”的锅,不能全甩给那些对人生规划感到迷茫的青年们。
有时候,不是这一届年轻人不行,而是这个社会不行。
长期经济萧条的环境下,部分韩国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往往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工作,力求榨干员工身上的每一滴价值。
一位曾在中国交换的女大学生,由于中文说得不错,在一家航空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经常每天11点才下班,连周末也无法休息,“加班像吃饭一样”。终于在9个月后,她忍受不住辞了职,成为180万无业游民中的一员。
她说,
“我们这一代眼光不高,只是希望有一份与生活平衡的工作。”
△ 职场的“朝三暮四”:
老板:大家星期五晚加一下班吧
员工:不行啊,周五晚加班太过分了吧
老板:那就星期四晚加班吧
员工:可以的,没问题。
图源:곽백수
部分更无良的企业,只为员工提供非正规职工岗位,这种岗位意味着更低的工资、不存在的福利,以及毫无保障的雇佣关系。甚至有些职场人士在公司工作了几年,依然是非正规岗位,根本没有转正的机会。
非正规职工在韩国社会相当泛滥,但现实并没有留给韩国年轻人太多选择——不应聘非正规职工,只能失业。
由于非正规职业经历无法写进简历,许多上班族到了30岁,简历依然空空如也,就算好不容易跳了槽,也得在基层从头做起。正如大型扎心职场漫画《未生》中的一句话:
“做着像灰尘一样的工作,最后却变成了灰尘。”
△ 描写职场生活的漫画《未生》大火,后被改编成电视剧。图源:漫画《未生》
失业率高企,“尼特族”数量持续增加,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比想象中更为深远。有专家预测,经历过失业的人,由于没有机会累积必要的业务知识和经验,即使将来经济恢复,也有可能会继续失业。
长期处于无业状态的青年,也许的确会“一直爽”,但最终等待他们的仍是“火葬场”。
随着年纪渐长,“尼特族”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普遍会出现结婚推迟,甚至无法结婚的状况。同时,长期被社会排斥和隔离导致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据统计,近四成的就业准备生有抑郁的症状。
韩国社会如同一个不断运转的高压锅,大多数人都顶着巨大压力生活,被不知何时会爆炸的恐惧紧紧攫住,也难怪韩国的自杀率连续多年在发达国家之中高居第一。
“地狱朝鲜”名不虚传。
△ 韩国漫画一则。图源:김대중
某种程度上,“尼特族”就像煮在温水里的青蛙,置身于社会的大熔炉之中,明知未来会变得水深火热、难以忍受,却无处可逃。
毕竟,大多数人只是无力改变现状的小人物而已。万般挣扎,只为了在炙热的生活中,保留住最鲜活的自己。
参 考 资 料:
[1] “경쟁 싫어, 일 안 하는 게 더 행복” … 백수 선택한 청년들,중앙선데이
[2] 한 번 백수는 평생 백수? 경향신문
[3] 꿈만 같던 백수 탈출…기쁨은 잠깐이더라, 한국일보
[4] "백수 상태로 20대가 끝날까 봐 무섭다"
[5] 박사 홍수시대 10명중 4명 `백수`, 매일경제
[6] '니트족'이라 부르지마라, 우리는 '포기'로 저항한다
[7] 김기헌_한국 청년 니트(NEET)의 정의와 결정요인(노동패널171129수정)
[8] 공부도 일도 안 하는 청년 니트족 122만명, 한국일보
[9] 백수&백조 이야기, pann.nate.com
[10] MEGI, Leedo, Youtube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