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2015-05-28 慢成长
觉得好请点“慢成长”订阅!


慢成长:

  最近网上流传一篇患儿死于重症手足口病后家属和医院发生纠纷的帖子。事情无论孰是孰非,最受罪的、最令人惋惜的是孩子。

  手足口病是不是真那么可怕?还是像有些医生说的可以自愈?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怎样就医和护理?夏天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后台留言询问这方面知识的家长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应对疾病,首先应该了解疾病。下面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以下资料来源于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


病原体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疾病,通常由肠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和肠病毒71型引起。肠病毒71型(EV71)引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较有可能引致严重并发症(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类小儿痲痺瘫痪等),甚至死亡。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亦有机会于冬季出现小高峰。


慢成长: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并非所有的手足口病都是重症疾病,如崔玉涛医生所言,大部分都可自愈。


病症如何


  大部分患者病征轻微,并在7-10天内自行痊愈。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或喉咙痛。发烧后1-2天,口腔会出现疼痛的水疱,这些水疱初时呈细小的红点,然后会形成溃疡。溃疡通常位于舌头、牙肉以及口腔的两腮内侧。另外,手掌及脚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会出现不痕痒及时会带有小水泡的红疹

  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没有病征,或者只出现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病征。患者在病发首星期最具传染性,而病毒可在其粪便中存活数星期。患者痊愈后,会对相应的肠病毒产生抗体,但日后仍可感染由其他肠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慢成长:食欲不振、没精神、疲倦,往往是孩子生病的征兆,家长应该引起注意。此外,有些宝宝只会出现口腔疱疹,有些还会在肛门周围发现疱疹,家长也要提高警惕。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透过接触患者的鼻或喉咙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疱和粪便或触摸受染污的物件而传播。

潜伏期

约 3 - 7 天

治理方法

  现时并没有药物治疗手足口病。患者应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同时亦可用药物治疗征状,以纾缓发烧和口腔溃疡引致的痛楚。

  为免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的儿童应该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直至所有水疱结痂。如感染是由肠病毒71型引致,患者完全康复(即发烧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 )后应留家休息多两星期才回校上课。

  父母要细心观察儿童的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神情呆滞或病情恶化等情况,患者应及早求诊。

预防方法

  现时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因此,良好的卫生习惯最为重要:

  1. 保持良个人卫生;

  2. 用清水及枧液洗手,尤其是:

  • 在接触鼻和口前;

  •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 接触水疱后;

  • 如厕后;

  •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咳嗽及打喷嚏后;

  • 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件后;

  • 打喷嚏及咳嗽时,用手巾或纸巾掩着口及鼻。纸巾应包裹好放入有盖垃圾桶内;

  • 不要共享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享物件。使用适当的消毒清洁剂(如用 1 比 9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与 99 份清水混和),待 15 - 30 分钟后,才用水清洗;

  • 用吸水力强的即弃抹巾清理可见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然后用适当的消毒清洁剂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邻近各处(如用 1 比 4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与 49 份清水混和),待 15 - 30 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

  • 当学校或院舍爆发手足口病期间,避免集体活动。此外,应减少人手调动,尽量安排同一组员工照顾同一组学生;及

  • 避免与患者有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

(点击图片,拉大看文字)


足口病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如果孩子被传染了手足口病,是应该马上去医院,还是在家继续观察呢?医生会如何诊断并医治呢?在孩子的护理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下面就是对这些常见疑问的解答,受访专家: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徐翼医生。以下资料来源于《羊城晚报》。


Q
A
&


1、什么时候该去医院?

  如果孩子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长都应该带宝宝去医院,由医生来确诊是否手足口病,如果确诊,医生则会做传染病登记。对于症状较轻的宝宝可以在家中隔离护理,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怀疑是重症倾向的则可能留院观察或者住院治疗。

  如果孩子在家护理期间,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手脚发凉,特别是四肢抖动(该症状提示病毒已侵犯了孩子的神经系统),则应当立即就医,提示有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对于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内的孩子更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

2、医生会开什么检查?

  如果是轻症的宝宝来就诊,医生一般开具血常规或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查。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绝大多数引起的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不过若是由EV71型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对于其他来说比较容易出现重症。所以说,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查主要针对这两种病毒,来评估宝宝是否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对于需要住院或留观的宝宝,说明属于(疑似)重症,所做的检查会更多些。

3、没有特效药为何还开药?

  有妈妈提出,对于手足口病并没有什么特效药,那么为何手足口病宝宝在门诊就医时医生还会给开药?


  宝宝出疱疹可能会很痛或很痒,发烧也会使宝宝非常难受,医生一般会开具一些中成药,对症解决问题,宝宝没有那么辛苦,精神愉快,对于对抗病毒,身体尽快康复都是有帮助的。

  对于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宝宝,医生还会开具丙种球蛋白、激素等药物,甚至需要上呼吸机,费用则高很多。

4、为何宝宝要留观两天?

  一位妈妈在网上讲述,她的宝宝出现疱疹就医后,医生就要求他的宝宝在急诊留观,开具了一些检查。两天之后告诉他们,宝宝没有发烧可以出院了。这位妈妈很不解,为何让我的宝宝白白留观了两天?

  徐翼解释,他不清楚这位宝宝具体病情,不过高危人群(5岁尤其是3岁以内)并有危重倾向的孩子确实是需要留观或住院的。由于这种病的病毒最易侵犯神经和肺部,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出血、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病情瞬息万变,可以说是以分钟计算,如果孩子在医院则可以及时接受治疗或抢救,如果是在家中有可能送到医院就已经来不及了。宝宝并非“白白”住院,而是医生不希望漏掉一个真的重症宝宝。

5、为何一年得两次手足口病?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他们之间是没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再次染病。另外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宝宝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不过他提示,妈妈们对待手足口病的态度应该是“不要过分紧张,不要掉以轻心”,毕竟90%的宝宝都是轻症的,仅有10%左右才可能是重症的。

6、大人会传染手足口病给宝宝?

  有妈妈反映,她在护理患病宝宝时,自己的手上也出现了疱疹,她很惊讶,大人也会得手足口病吗?


  大人也会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不过大人的免疫力强,症状也较轻,一般只是手足出现疱疹不会发烧,有的甚至没有症状。但是这些大人会成为手足口病致病病毒的携带者,是可能传染给孩子的。

  他提示,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孩子,负责护理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触别的孩子;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从外面回来,最好先洗过手,尤其是接触孩子的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7、什么消毒最给力?

  不少妈妈询问,现在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不知该如何进行家庭消毒才最“给力”?


  手足口病消毒用的消毒剂就是含氯消毒剂,不过家庭中应少用,因为对皮肤的刺激较大。用普通的洗手液虽然不能杀死病毒,但可以减少病毒的附着。对于玩具和衣物可以清洗后经常放在阳光下晾晒,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紫外线非常敏感,可以很容易杀死。而常用的75%的医用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没有杀伤力。


您现在看到的,或许正是朋友需要的。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的莫大鼓励!


回复001查看

“让我们一起陪宝宝慢慢长大”

回复002查看

“怎样教1岁宝宝说话?培养2-6宝宝阅读能力?”

回复003查看

“0-6岁婴幼儿身体发育标准全表”

回复004查看

“婴儿米粉辅食,你给孩子吃对了吗?”

回复005查看

“孩子便秘怎么办?宝宝大便全书来了!

回复006查看

“宝宝湿疹长期抗战总结帖”

回复007查看

“婴幼儿出牙问答手册+磨牙工具一览”

回复008查看

“有用和没用的辅食工具!妈妈们的口碑用品一览”

回复009查看

“实用宝宝餐椅攻略,贴心点评+吐槽!”

回复010查看

“香港家庭药物‘红黑榜’,你了吗?”

回复011查看

“崔玉涛:如何让宝宝和家长获得良好睡眠”

回复012查看

“宝宝何时与家长分床睡比较好?”

回复013查看

“小儿推拿穴位大全,为宝宝留着少去医院”

回复014查看

“给宝宝选辆好用的伞车吧,口碑伞车大点评”

回复015查看

“如何给宝宝选衣服,按月龄分款式+品牌点评”

回复016查看

“怎样挑选哺乳衣,从内至外详解+身材恢复利器”

回复“早教”查看

“要不要上早教?怎么选早教班?全攻略”

回复“玩具”查看

“根据宝宝视力发育规律总结的玩具”

回复“辣妈”查看

“全职新妈的鸡血人生”

回复“生日”查看

“周岁生日怎么过?中西式策划随心选”

回复“吃手”查看

“怎样让孩子戒掉过渡吃手的习惯”

回复“断奶”查看

“不要让错误的断奶方法伤害宝宝”

回复“疫苗”查看

“儿科专家宝宝疫苗全方位解答”

回复“cui”查看

崔玉涛讲座:认识和提高儿童免疫(上)

回复“yutao”查看

崔玉涛讲座:认识和提高儿童免疫(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