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生没验血就给孩子开抗生素,对吗?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办?

2016-05-09 元元妈 慢成长


慢成长·花时间说

      过去的这几天,慢成长的吉吉一直忙着照顾发烧的孩子,我对她的心力交瘁特别感同身受,相信你也一样。

  孩子生病发烧的时候,最脆弱的就是妈妈,疼在宝宝身痛在妈妈心;最坚强的却也是妈妈,在体力上和精神上都要保持无限的坚韧才行,一分一秒都不能倒下!所以当妈以后,我们都揣着一颗学霸的心在带孩子,学育儿知识、了解医学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今天的文章就是来自经历了孩子生病的元元妈,她是慢成长的一位粉丝,上个月孩子得了支气管炎,医生没有验血直接开了抗生素,引起了她的疑惑:我是否遭遇了“过度医疗”?我该怎么办?她向两位医学专业人士咨询,决定和大家分享这些他们回复的专业信息

  为了感谢她的分享,慢成长已经为宝宝送上一份特别礼物欢迎更多朋友投稿给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成长,还有礼品可以拿哦!


文:元元妈


事情还要从4月初的某一天说起。因为感冒前期没有得到妥善的护理,我的宝宝元元在凌晨因鼻塞堵痰呼吸不畅,睡着哭醒,同时还伴有发烧,我们无法淡定了,立马带他上医院急诊。


接诊的医生甲用听诊器听了宝宝的胸前,判断是支气管炎开了药。医生开的一大包药品里面有一个叫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商品名希舒美),是一种抗生素,我在再三确认元元的病情需要使用的情况下,给他吃了三天。

 

但依然心存质疑。

 



用药三天后我换了一家医院复诊,接诊的医生乙认可宝宝是支气管炎,同时告诉我,支气管炎的病程大约都在10天左右,有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急不来。本来医生乙想查个血常规确认一下,但当得知我们已经用阿奇霉素,就作罢了“都已经用了,那就不查了。应该是之前的医生认为宝宝是个细菌感染”。


“认为”?我听着医生话里有话啊。突然一下反应过来,用抗生素的前提是确认细菌感染,那就应该通过血常规指导用药,而医生在没有血常规报告的前提下,就给了阿奇霉素,是不是过度医疗?是不是滥用了抗生素?是不是对宝宝造成了伤害?


当下我认定就是!惶恐和内疚又在我的玻璃心里,升腾起来。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消息抱怨。




没想却迎来两边倒的言论。


一些朋友指责我没有护好宝宝,批评医生不负责;






另一边的观点却认为偶尔用用没关系:

 





到底谁是谁非?第二天,抱着当妈必须好甚解的心态,我寻找到身边的医生资源,就这个事情进行了采访。


A:准医生,我的表妹,医学院大五的学生。


以下是跟她的交流实录:


元元妈:妹纸,是不是任何一款抗生素使用之前都必须有血常规报告?确认是细菌感染才能用?

医生A:是。

元元妈:那为什么医生一说是炎症,就开抗生素?炎症应该不等于细菌感染吧?

准医生A:白细胞跟中性粒升高才是细菌感染,有些时候感冒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就不用抗生素,细菌感染只是炎症其中一种。

元元妈:意思是有炎症可以怀疑是细菌感染么,但二者概念并完全等同?

准医生A:对,大部分患者炎症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要查血,有时还要做培养。

元元妈:查血的话,指尖血准么?还是必须静脉血?

准医生A:静脉血(准确)。

元元妈:那我们是不是被过度医疗了?一说支气管炎就上抗生素,这个是啥逻辑?

准医生A:呃,其实不管啥病,都不能不做检查就直接用药的,但是我看外面很多诊所一般感冒都要开抗生素……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尤其是儿科,很多检查大人都不愿意做,心疼娃娃,血抽多了家长也要闹。我没呆过儿科,但听同学说儿科检查都做得少,因为很多家长不愿意,怕起冲突,所以有经验的医生有时候就依靠主观判断。

元元妈:是啊,检查也很复杂。有些不仅是抽血,还要拍胸片。

准医生A:胸片主要看肺部有没有感染,现在很多娃娃都是肺炎,但是肺炎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只是说大部分,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病毒都有可能。

元元妈: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是不是抗生素都没有用?

准医生A:对,不同的病原体用药不同,抗生素并不包治百病。

 

 B:在职医生,我的学霸同学,南京医科大学本硕连读毕业,有海外学习经历,现就职于成都某三甲医院,拿起外科的手术刀多年,是一个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都丰富的青年之秀。


以下是跟他的交流实录:


元元妈:学霸,是不是任何一款抗生素使用之前都必须有血常规报告?确认是细菌感染才能用?

医生B:最好是有血常规报告指导用药,但如果有明确的感染表现也可以在血常规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用药。

元元妈:我儿子去急诊,医生用听诊器听了说是支气管炎,就开阿奇霉素。这个用药算是合理吗?

医生B:他听诊能确诊的话是没问题的。如果患者是成人,一般除了抽血还要照胸片,但是对小盆友都有影响,所以医生可能从照顾小朋友的角度出发,减少了检查项目。

元元妈:但是对我来说,孩子这么小就在没有血常规报告的情况下用了抗生素,总觉得很后怕,而且后来复诊换了医生判断说,可能是病毒性的,而非细菌性的。

病毒性的感染是个自限性的疾病,单纯的病毒性感染即使不用药7-10天也会自愈。但是很多病人在病毒性感染的期间因为免疫力降低,有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出于一种预防性用药的考虑的话,是可以用一点抗生素的。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听诊可以得到比较多的信息,提前使用抗生素可以防止这种后期可能发生的感染。并且短期阿奇霉素的使用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大的副作用。

元元妈:我希望的是不要产生副作用,不管大小。

医生B:这么跟你说吧,其实我们平时吃的很多肉类里面都有大量抗生素,这个现在还没有监管程序,吃几天安全范围内的抗生素跟这个日积月累的比起来,反而不算什么,可怕的是防不胜防的东西~真正的滥用抗生素的地方,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医院!

 



事情已经过去多日,随着宝宝的逐渐好转,我的心情也平复下来,而对医生甲的一味的否定也发生了扭转,我认可医生甲的果断,也感谢医生乙的严谨。但这个事件却在我的心里慢慢发酵,引来了很多思考,和妈妈们分享。

 

孩子病,先自问:我的医学常识够用吗?


首先,从对准医生A和医生B的采访言论,应该就代表了医生里面的“学院派”和“经验派”。


对于非医学背景的局外人来说,我们接受的医学科普,更多是教科书式的,非黑即白没有变通,就像准医生A,作为医学院的学生缺乏临床经验的时候,她对抗生素的使用观点更接近我们的常规认知。这种“学院派”式的严谨的态度至少说明了她是一个好学生,未来也是一个好医生的苗子。我们做妈妈的,懂这些知识肯定也能更好的保护宝宝。


医学是科学,又不仅是科学,因为加了太多“人”的因素进去,使得这门学问更是复杂的,辩证的,越有经验的医生,就越明白其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掌控性,医生的经验就显得更重要。我的学霸同学医生B,在经历了多年的临床历练后,即使是做科普,也知道分析更多的可能,更倾向于“就事论事”,而不是一刀切地让病情和药理“绝对化”。


因此在不完全理解医生的用药意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先问一下,我的常识足够准确吗?




怀疑时,再自问:我的思考够理性吗?


说个题外话,上文提到的表妹(准医生A)面临毕业,她原本是有个儿科梦的,但实习之后放弃了。她告诉我,老师都不建议她去儿科,儿科辛苦收入低还特别容易被误解,喜欢小孩子和当儿科医生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尚且这么“现实”,在我们这些当妈的天天说找不到靠谱儿科医师的背景下,我想,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错位了。


反思自己,我尚且只是在朋友圈发的牢骚,不但丝毫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烦恼,而前文提到的医生甲,如果他能看到我的朋友圈,也许他也会委屈吧?


生病的小朋友一般都娇气,看病也不是一个舒服的经历,很多心急如焚的家长更不会在医生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表妹和学霸同学都提到了为什么儿科的客观检查少,更多凭经验,我想人文关怀和医生自保的双重角度,都是原因。


任何时候,相信医生比我们更专业,不讳疾忌医,更理性一点,不要把自己和孩子推到能给我们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的对立面。




不忿前,求甚解:我们更该注意什么?


学霸同学医生B在最后提到的场外信息,才是真正让人细思极恐的。


“真正的滥用抗生素的地方,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医院!”


我们都像惊弓之鸟一样与医生理论和抗争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无非都是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哪怕只是一点点。而更多的,在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抗生素却在大肆滥用,并且日积月累在我们的日常悄悄渗透……纵使妈妈们有铜墙铁壁,又如何去保护?


抗生素的话题之所以被广泛关注,也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已经科普了多年,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太阳照不到的阴暗面在哪里?呼吁食品安全端口的监管,我想和对医院的管控一样重要,甚至更迫在眉睫。

 



希望所有的医生都不忘初心,希望这个世界少一些隐形的伤害。


最后,祝愿所有的宝宝都健康。


慢成长作者介绍

元元妈,房地产行业。爱生活,爱阅读,什么都想懂一点点。当了妈更怕走弯路,坚持学习和分享,坚持科学带娃,用一颗做学问的学霸心做妈妈。个人微信号:yajuan_52555828。

这些原创你可能也感兴趣哦:

你真的会给孩子洗澡吗?这些安全事项和实用妙招你知道吗?

儿科医生教你:怎样让宝宝正确的刷牙?

我家孩子中招疱疹性口腔炎,当妈不小心就会操碎心!看看是啥病怎么办吧!


公众号已经有置顶功能了哦!

简单一步,让你第一时间收到精彩育儿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