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玩淘气堡,国外家长却带娃逛博物馆?
这次去美国,我这个博物馆迷算是值回了票价。
从全球顶尖的纽约大都会The Mets、MoMA,到《博物馆奇妙夜》的发源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从全美最著名的芝加哥艺术学院、现代艺术博物馆、当代摄影博物馆,到建筑本身就是瑰宝的芝加哥艺术中心……
从收纳美国黑暗历史的印第安纳洲际博物馆,到世界最大的儿童博物馆……
当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千变万化,以各式瑰丽的面貌呈现眼前,自己不过是一尾小鱼,被惊艳到徒张着嘴,却说不出话,只暗下决心,下次也要带着孩子再逛一趟!
是的,在美国,虽然各大博物馆的主题、藏品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每间博物馆都热闹非凡,随处可见抱着小宝宝,甚至推着婴儿车逛博物馆的父母。
这么小的孩子看不懂恐龙化石,那为什么要专门带他来呢?
这点和国内太不一样了。在许多家长看来,学龄前的孩子更适合在公园里跑,在淘气堡里撒欢。博物馆?那是“大孩子”适合的地方,怎么也要上小学吧?
但在美国的博物馆里,你却能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嘴上嘬着奶嘴的孩子,或者是干脆在婴儿车里呼呼大睡的小婴儿。
难道,他们的爸妈不会觉得孩子看不懂,是白来一趟吗?不会担心博物馆的幽暗光线、骨架展品会吓坏孩子吗?不会担心孩子乱跑乱叫、不遵守秩序吗?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展的爸爸
和美国老师闲聊时说起这事,对方笑着说:“是不是'白来',要看你预先期待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乱跑乱叫的确可能打扰到别人,不过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她学习秩序的好机会呀!”紧接着她又补了一句:“也是你实践管教她的好机会!”
这番话真让人茅塞顿开!如果孩子太小看不懂,外国爸妈为什么还爱带娃逛博物馆呢?换个角度看看,原来答案这么简单!
1、不盲目求“懂”,而是相信体验的积累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太小了,去博物馆也看不懂,没必要去”,是因为我们预先设定了目标——到博物馆就要看懂。但其实,博物馆给我们的价值不止于知识,更是一种浸润式的体验。
还记得我刚搬到巴黎,第一次踏足卢浮宫时的震撼。那些难得一见的“世界名画”铺满了墙面,在宫殿里随便一瞥,看到的就是人类艺术史上巅峰之作。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群小朋友,正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观察莫奈的一幅《睡莲》。卢浮宫的讲解员讲完莫奈的生平,又分析色彩、笔触和光影的运用。孩子们时不时举手提问,讲解员就会耐心解答。
我心里充满了羡慕——我小时候,这些艺术品只在美术书上出现,不过是豆腐块那么大的一张,色彩如何还要看印刷质量,而这些孩子却是从小就坐在真迹面前,听最顶尖的艺术研究人员的讲解(卢浮宫的讲解都是科班出身,研究生起步且要求严苛),这差别未免太大了!
纽约MoMA,妈妈在给孩子讲解梵高的真迹
和我当时的邻居、一个在巴黎学电影的台湾女孩聊起自己的感受,她也深有同感:“在巴黎住得越久,越觉得我们是真的‘输在起跑线’——他们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美的感知是无孔不入的,长大以后这个差距就很大。”
我们总说,美育很重要。可“美”是如何被传递的?孩子是如何建立起“美”的观念呢?
其实,一个人的审美,往往离不开他的阅历、视野,更根植于他童年的生长环境。从出生起就每日相对的妈妈如何打扮,到每天面对的常家居环境,再到自己的衣着服饰,从小就“凑合”的家庭环境,很难培养出孩子精致的审美。
同理,带孩子逛博物馆,尤其是艺术博物馆,并不是一定要追求孩子能“懂”,或为了走学艺术的路,而是对个人气质和修养的培养和浸润。孩子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些体验中慢慢积累,内化成他自己的一部分。
卢浮宫前的草地上,用面包喂食小鸟的孩子,在世界顶尖的艺术殿堂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童年?
同样的,带孩子逛科学博物馆,我们也不需要聚焦于孩子这次学会了什么知识,而是更关注他的兴趣有没有被调动?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不是被激发了?回到家我们怎么引导孩子,继续观察和挖掘生活中的神奇之处?
当我们想通了带娃去博物馆的意义,孩子多大、多小,有没有必要去都不重要了,我们会更多地去想,怎么带孩子逛?怎么逛体验才更好?逛完了回家能做什么?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2、人生没有“准备好”的时刻,允许在犯错的过程中学
我第一次带果果去博物馆是在今年开春,我和好友两人,带着两个2岁多的孩子,一起去美术馆看达利的画展。
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大多像梦中的世界,场馆里调暗了灯光,幸好两个孩子都不害怕,但头疼的是一会儿喊妈妈,一会儿满场跑。
临时展览没有导览机,现场每隔15分钟有一位讲解员引导观展,我们俩也领着孩子凑上去听,可是孩子一开口,就会有人回头瞪我们,满脸嫌恶。所以后来我们就不听讲解了,尽量远离人群,自己慢慢看。
那次之后,我也有些犹豫了,是不是孩子太小,还没有准备好?两三岁的孩子恐怕还不如婴儿车里的小家伙好应付,画展比较安静,是不是等孩子再大一点才适合呢?
今年春天带果果看达利的画展,孩子还是很高兴的
可是这次美国老师的话,给我提了醒——与其头疼孩子不遵守秩序,不如将这看成一个教孩子的契机。重新审视后我发现,其实我有很多可以改进,让逛展览的体验更好,而我之所以忌惮孩子的表现,是因为潜意识里不允许孩子在人前犯错。但事实上,人生根本没有“准备好”的时刻,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从中学习到更多。
不仅孩子在学规矩,我也在这份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例如:
如果孩子会走路了,担心孩子看展时乱跑、乱摸,可以带上防走失带或背包;
进展厅前先去一次厕所,许多展馆是迂回的道路,中途不好迅速出来;
观展前提前告诉孩子一些规则,例如看画展时不能大声喧哗,我们交流也要压低声音,展品不可以用手摸等;
如果有导览机,尽量租导览机,大家都可以避免互相干扰;
当然,许多博物馆的主题更容易吸引孩子,例如恐龙、玩具,画展的话也可以选择风格更轻松的。例如我们从达利的展览出来后,路过丰子恺的画展,孩子们明显更适应。
这次丰子恺画展的主题就是“记住童心”,孩子和大人都爱看
3、既能学得有趣,又能玩儿得充实
上周,我们从美国发了《比迪斯尼还好玩,世界第一的儿童博物馆如何嗨翻孩子和家长?》这篇文章,带大家逛了位于世界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好多爸爸妈妈直呼大开眼界,盼着咱们家门口也能有一个这么棒的地方!
我也对这个博物馆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那些为孩子们考虑而设计的细节,深受感动。拿恐龙展来说,常见的博物馆就是陈列恐龙化石、复原骨架,最多配上一些3D复原视频,或是会动会叫的恐龙模型,大孩子看个热闹,小孩子可能彻底吓哭了。
但在美国这个儿童博物馆里,连一岁的小宝宝也能和恐龙亲密互动!有一个展厅布置成恐龙的洞穴,地上都许多恐龙蛋模型,旁边还有一个服饰箱子,里面都是特别可爱的“恐龙装”。孩子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尺码,穿上衣服假扮成恐龙,玩儿过家家的游戏。我路过时,一个1岁多的小男孩和一个3岁的女孩,正穿着“恐龙装”趴在窝上“孵蛋”,把我笑得不行。
儿童博物馆里孩子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转盘的设计增加了趣味、提高了孩子的动手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参观了这么多博物馆之后,我发现,不仅是儿童博物馆才这样,即使是面对普罗大众的展馆,往往都有配套给孩子互动的区域。
在纽约MoMA,建筑设计展出来后,是专供人们自己亲自动手体验的 The People‘s Studio。
这里有个缩小景观,提供各种形状的地势、植物和建筑模型,无论大人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体验做一名建筑设计师。
在印第安纳州立博物馆中,有一个关于“儿童科学玩具历史”的展览,展厅中散落着许多桌子,给孩子们提供不同的科学玩具,包括磁力片、齿轮等,看完展览就能动手。
这些年,STEAM教育从美国火遍全球。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这种理念早已经深入人心——学习应该是有趣的,不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枯燥地学,而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在能动自主的探索中,“玩儿”着学起来。
对家长来说,带孩子逛博物馆,不仅玩儿得充实,简直是一种最经济方便的STEAM学习方式了!
4、只有多开眼界,人生才不会狭隘
在参观世界第一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时,正逢中国展,布展特别有趣、用心,连我们这些看展的中国成人都觉得赞。然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转身离开展馆时,门框上的这句话:
“当我们知道,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如何生活,我们就可以接受人与人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没有‘好’和‘坏’之分,只是不同。”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更让我感动的是背后的教育理念——孩子来到博物馆,并不是看场热闹、玩儿个游戏,而是学习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和包容其他的文化及价值观,成为一个开放思维的、有胸怀的人。是不是很多时候,连我们成年人都忘记了这个道理呢?
就在同一天,我还看了这个关于“儿童力量”的展览,它通过讲述不同时代背景下,三个孩子不同的感人故事,鼓励孩子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改变世界。
有著名的《安妮日记》的作者Anne Frank,还原了二战中的场景和犹太人遭屠杀的黑暗历史,鼓励孩子们相信和平和自由的力量。
安妮的真迹
一名六岁的小女孩Ruby Bridges,如何到白人的学校就读,顶着同学甚至家长的咒骂、其实,最终冲破黑白种族藩篱。
有因为罹患艾滋病而遭受校园凌霸的Ryan White,讲述他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和疾病、和歧视做斗争,唤起人们对艾滋病人的平等对待。
展场中有一棵模仿安妮家窗口前的树,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电脑上留言,这些留言会化成一片片叶子,为大树注入生命力。
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妈妈的帮助下“许愿”。
展览现场有一些例子引导,从小宝宝做起也并不难,却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的能力,例如“让别人先走”、“与新来的同学一起坐”。
甚至还有给家长的示例,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许愿”、一起“承诺”——我们想让孩子成人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能先做到吗?
即使是带孩子逛着玩儿的家长,看展后自己也一定深受触动。
在芝加哥的文化中心里,我路过这样一条狭长的走道。这是看完黑白文化碰撞的历史摄影展后,必经之路。芝加哥有着特殊的历史,种族冲突也曾经很严重,在看完沉重的黑白照片后,右边铺了满地的彩带特别吸引人的目光,让人的心情渐渐转好。
照片左边的小女孩,正在往墙上放一张纸。
走近了我才看清,原来这些彩带都是看过展览的大人和孩子,写下的留言穿成的,人们把自己的感动带走,把感悟留下分享。
而刚刚那个女孩留下的纸片,原来是回答了墙上的一个问题:“Who do you respect?”这是一个旨在呼吁社会公平,尊重不同文化的展览,小孩子们能看懂吗?
我看了看孩子们的回答,有的人写了自己朋友的名字,有的人写了“我的妈妈”,有的人写了“来自所有地方的移民”,而我拍下的这个女孩,她写的是“Everyone!”
看了这个答案我真是感动极了,如果这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非常骄傲!直到我离开,这一家四口还在制作彩带。孩子们在不停地写,妈妈在帮忙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为了开眼界,而开的眼界到底是什么?不正是这份让我们不狭隘的的价值观,和充满勇气的智慧吗?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国外家长这么爱带娃逛博物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成了一种生活态度——
我愿意和孩子一起,不断地开阔眼界,不断地学新东西,不断地提高自我,甚至从每天陪伴孩子的时光中,和孩子相互学习。
这不就是最理想的亲子时光吗?
搜一搜近期家附近的展览,带着娃逛起来起来吧。欢迎大家文末留言分享和推荐,你觉得有意思的展览,或者适合带孩子逛的地方,也许还会在慢成长,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同城妈妈呢:)
本文作者:花时间。海归硕士,资深文化编辑,童书译者,心理咨询师。创立微信公众号“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不爱写鸡汤,只有亲身实践的经验分享和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共读知识。育儿文艺两不误,既要陪娃慢成长,也相信诗和远方。个人微信baby_hours。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字,可以阅读300+篇原创育儿好文哦:
【挑选】0-6岁玩具剁手指南!买得多不如买得对!
【积木】玩遍各种积木后选出9大类经典!适合什么月龄?如何挑?怎么玩?看这一篇就够了!
【拼图】这种玩具能让孩子越玩越聪明,培养逻辑能力和策略思维,你竟然不知道?
【日本】和日本父母比带孩子,我们的差距在哪儿?
【娇养】凭什么男孩就该粗养,女孩就要娇养?
【标签】够了!别再给孩子贴标签了!
【礼貌】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请别再逼孩子了!
【吼叫】面对孩子犯错,不发脾气有那么难吗?
【惩罚】“孩子不听话,惩罚一顿就好了?”“呵呵……”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