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再把我们儿时深恶痛绝的,加诸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2017-09-14 花时间 慢成长


昨天,幼儿园要求两个家长去接孩子,一个接孩子走,一个留下开家长会。于是中午时分,我和姥姥顶着大太阳站在长长的队伍里,一边等候一边聊天。就这样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我俩又“谈崩”了。


起因不过是,我随口说了一句,我新办了张健身房的卡。


因为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我一直是亚健康状态,老公、朋友都建议我抽空去健身,我最近终于狠下心好好调整自己了,挺兴奋。再加上这家健身房的年卡竟然意外便宜,我不仅讲价成功,还捞到了赠品,满心欢喜,兴冲冲和我妈说这事。


谁知我妈一开口,各种”质疑“和”教导“哗哗地涌来。


“这么便宜不是骗子吧?你去那里看了吗?你别再被骗了吧?”

“你一次买那么久的卡,用的上吗?有必要吗?”

“跑步在外面跑,空气还好,用跑步机多浪费!”

“你去健身房不好,不如去学瑜伽,好多人学,都说对身体可好了。”

“健身房也有瑜伽课?那还行,你就上这个就行,别的东西危险的少碰!”



中国式教育的“杀手锏”

——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



我心高兴的小火焰被浇得荡然无存,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你自己既不上健身房,也从来没上过瑜伽课,对健身一窍不通,在这里指手画脚什么呢?


尤其我们站在队伍里,周围都是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我妈一边“教育”我,一边夹带描述她坚信的“我的生活习性”,毫无忌惮地爆隐私(还不是真的),我愈发觉得尴尬,打断了她的话:“行了行了,你别管我。”


“呵!我管你不是为了你好吗?你要是不用管,下次别叫我来接孩子。”


你瞧,中国式家长最常用的招式来了: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我说什么都是对的。

“你不要我管,有本事下次别叫我啊!”——你找我来,就得听我的。



这两句话,一句苦口婆心,一句威胁恐吓,简直就是爸妈们的万金油,可以用到任何场景,只要有讲理说不下去的时候,随时都能跑出来当杀手锏。


然而明明,他们就没有和你讲理。例如,你为一个人好的初心,和你说的对不对,做得对不对,有什么关心?有事请你帮忙,为什么必须全都听你的,包括根本无关的事情?


我都那么大了,不是找你来管我,而是请你帮忙。”然后,我当下按捺着胸中涌动的“洪荒之力”,严肃说了一句:“中国家长之所以越位,就是因为分不清‘管教’、‘帮忙’和‘建议’的概念。


我妈不接话了,站在我们前面的几位家长,显然也听到了我的话,默默回头瞥我。


虽然刚才不太痛快,但毕竟我妈是好心,还是要给她台阶下,我又说:“其实果果现在才三岁,已经嫌我唠叨了。”我妈立刻用一种大快人心的表情看着我,快乐地说:“该!等你四、五十岁的时候就更知道了!”


那不会,我们这代人和你们可不一样。”我开玩笑的语气怼回去,心里却无比正经。



不要再把我们儿时深恶痛绝的

加诸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为什么“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只讲情不讲理的句子,会成为许多家长的口头禅?说到底,是缺乏尊重。


没有尊重孩子,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所以“我比你清楚什么才是好”、“我可以替你决定什么才是好”、“因为是为了你好,所以你都应该接受”……很多人当了一辈子爸妈,却没有意识到,为人父母最难的基本功,就是把孩子当个人看——他/她是个有独立的思想,独立人格的人,终将脱离你的庇护而去,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被误解、被评判、被羞辱、被胁迫、被强迫接受……我再也不想,将儿时深恶痛绝的那些,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1、不妄下判断


记得我小学时,有一年七夕,邻家奶奶的孙女从外地来度周末,我们一起玩了一天,成了好朋友。白天听老人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说好晚上八点一起出来看星星。但当晚我搬着小椅子要出门时,爸妈说什么都不放我走。我急哭了,不想失约于新朋友。


“看什么看!那么晚跑别人家干什么!不许去!”那天晚上我终究没能出门。第二天再去找朋友,她不肯跟我玩儿,第三天她就离开了。到现在我记不清她的名字了,但当时被迫食言的委屈、痛苦却一直记得。


许多我们成年人觉得没意义的事,可能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已经玩旧的玩具、丢失的绘本,和同伴之间的信任,都不是一句“别闹了,给你买新的”、“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不好,我给你更好的”可以取代。在孩子眼里,那比你丢了钻戒、刮坏了新车还要痛心。


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妄下判断,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想象她的心情,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



2、不要贴标签


这个话题咱们说过很多次了,我还曾经写了一整篇文章《这样很容易毁了一个孩子,不要再贴标签了!》。


“这孩子心眼真多”、“这孩子特别调皮不老实”、“这孩子就爱欺负人”……原本只是孩子的某个行为,一旦变成标签,反而会进行负面强化,久而久之没准真的就是你说的那样了。这就是墨菲定律——你担心的事情一定会出现。


事实上,孩子的某些行为没有特定意义,某些行为可以通过引导来改正。不论孩子做对做错,永远就事论事,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给性格、人格下定义。例如,


比起说孩子“懒”,不如说“你应该将自己的玩具收拾起来”;

比起说孩子“淘气”,不如说“你把沙子扬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是不对的”。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先在纸上留下印记的就是父母的投影。要知道,我们给贴标签很容易,孩子要撕下却难。


3、不侮辱、恐吓


我们小时候最容易遭受的,也是留下伤害最深的,就是语言暴力。


“你怎么这么差劲,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有你这样的吗!”

“再闹我打你啊!你在这样我打死你信不信!”

“你这样真是太讨厌了,没有教养,我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更甚于一场交通意外。因为身体上的伤可以痊愈,但心灵上的伤却可能会需要舔舐一辈子。


所以,无论孩子多么淘气,无论你多么忙碌辛苦,也请不要跟孩子说气话,更不要中伤和侮辱他,不论他听不听得懂。没错,爸妈也是人,爸妈也有情绪,但没必要发泄到孩子身上——你是因为他听不懂才发泄,还是想让他听懂?


我们一时的发泄,孩子的感受却是“爸爸妈妈不爱我、讨厌我”,甚至孩子大了,还会模仿家长的恶语相向,终生受到影响。


4、 不胁迫


“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闹妈妈就不要你了”、“你现在不好好吃饭的话,以后就不给你饭吃”……这些威胁话语描述出的场景,不是孩子哪里做得不对,而是一个个焦急的家长,想要让孩子尽快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因为“我都是为了你好”。


既然是好话,为什么不能正着说呢?你可以告诉他,不让做是因为这件事本身不对;要吃饭是因为吃饭才有力气,饭很好吃。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这样说,不是因为没想到,而是因为“太慢了”、“不管用”。


还是那句话,育儿没有捷径,选择快的那条路,就要承担未来无尽的后果。


5、不捉弄


在外面经常看到老人逗孩子:“你吃什么呢,这么香,给我来一口尝尝!”如果孩子不给,会开玩笑说:“哟,给我一口都不行啊,那么小气!”如果孩子当真递过来,又会说:“我不吃,逗你玩儿呢!”


还有个妈妈之前跟我说,过年回老家时有个长辈总逗儿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男孩啊?不对,放炮你都怕,你是小女孩!”


这些大人眼中无伤大雅的玩笑,对单纯的孩子们来说,却可能是一场认知混乱。孩子不分享会被批评、贴标签,分享了人家又不要,那么下次该怎么做呢?明明是男孩子,一直被嘲笑胆子小,是女孩子,他会不会心里受伤害,或者觉得“女孩”是个不好的词呢?


孩子们的心灵都那么澄澈,不要为了一点儿无聊的“乐子”,去混淆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概念和思想品格。



6、不要无视孩子的努力


“你怎么洗手还是弄得一身水啊?衣服又湿了!”、“你上次68,这次就70,怎么总倒着数啊?”、“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会!”……你看到孩子紧缩的眉头后,沮丧的心情了吗?


或许她一直在默默地努力,但依然够不到爸爸妈妈的要求,可是哪怕只有一小步,那也是进步啊!一直被无视和批评,孩子的心里是什么感受呢?回想我们小时候,随着长大,我们越少用哭的方式表达沮丧,而是将自己的不满、委屈、愤怒,埋藏在心里,甚至对着干,用叛逆的行为来表达自己。


哪怕两三岁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和孩子说话,要多用正面语言“今天你自己洗手做得真好,下次我们可以不弄湿衣服就更好了!”、“成绩没有下滑说明看书了,相信下次还能所有提升”、“这个说了很多遍都不会,是不是哪里漏掉了,我们一起找找原因”……用“慢慢走”代替“别跑”,用“让我们安静”替代“别吵了”,总之,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肯定


7、不敷衍,用心陪伴


话唠期的孩子,有时真的会惹人烦,我也会。尤其我如果需要开电脑工作,小家伙跑到我身边问东问西,我人在心不在,只会“嗯啊哦”地回答,她急了就喊:“妈妈你别看电脑啦!你怎么总工作呀!”甚至来关电脑。


我想在孩子心里,最嫉妒的对象一定是“工作”,是妈妈的“忙”。回想我小时候,父母是双职工,经常听到他们不耐烦的说:“大人这么忙,你别捣乱,自己玩儿去!”如果不愿意,还会被说“不懂事”。


现在我们长大了,状况却并没有改善——为什么妈妈一直在看手机?为什么爸爸那么累却有精神打游戏?为什么不能多给我讲个故事?


童年转瞬即逝,有些东西一旦我们错过,不会再回来。所以,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同时请放下你的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论是一起唱首歌,还是做个小游戏,只要孩子能与你一起玩耍,对他都是有益的。


 


虽然吐槽我妈一大堆,但随着自己养孩子时间渐长,越能理解年轻时的爸妈。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学习,让自己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不求居功,但求无过。只愿对她少一些错误对待,未来少一些内疚抱憾。


就像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的那样,
我们能给孩子的是爱,而不是管控他们的思想、灵魂,让他们来像我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本文作者:花时间。海归硕士,资深文化编辑,童书译者,心理咨询师。创立微信公众号“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不爱写鸡汤,只有亲身实践的经验分享和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共读知识。育儿文艺两不误,既要陪娃慢成长,也相信诗和远方。个人微信baby_hours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字,可以阅读300+篇原创育儿好文哦:

【哭闹】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闹、耍赖,除了吼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娇养】凭什么男孩就该粗养,女孩就要娇养?

【早教】烧钱的早教班值得上吗?怎么选?海归妈妈分享带娃早教两年的亲身经验!

【礼貌】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别再让误会伤害孩子了!

【引导】这3个问题想清楚,90%的育儿烦恼都不是事儿~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