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知识焦虑?——读《智慧的居所》
人是宇宙万物的一面镜子;人不仅是一个小宇宙而且是大宇宙,也即整个实在的一个形象;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反映着上帝和世界的命运。这是人无限的甚至属神的尊严,实在的所有维度兼备于人。
——雷蒙·潘尼卡《智慧的居所》
一个人无法体验智慧,除非他视整个世界为他自己的家园。
——雷蒙·潘尼卡《智慧的居所》
这些年,知识服务越来越多。得到、三联中读、B站、刘擎、罗翔,等等。想学习的话,只要花点钱,到处都有知识服务。但知识服务的确有贩卖焦虑之嫌。
现在,都是成年人在学习。大学毕业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而中小学生在忙着对付应试教育。今天看了一份公务员考试的测试题,我的天,我无法相信,90分钟100道题,如果不靠考试技巧,怎么可能拿高分!
中国人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缺乏的东西太多。一是没有通识教育,一是没有公民教育。这两点就决定了中国人走向社会,如果不想成为半文盲,还真得自学,或者交学费,通过上面那些APP听别人传授一些知识。
但,很遗憾,即使你学了再多,往往也没有一种很好的言论自由的环境,让你能够贡献这些知识。中国人的所谓成熟,就是不说话,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上面这些花钱买来的知识,如果不进入实践、经验的层面,往往是学了也白学。所以,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对待知识问题。
今天,拿以往的读后感“滥竽充数”一下。雷蒙·潘尼卡的《智慧的居所》是哲学书,也是一本令人解渴的灵修著作。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哲学是爱智学。但在西方,后苏格拉底时代,哲学成了自知其无知的哲学。然而,自知其无知,仍然是一种“知”。庄子说:圣人愚芚。
自知其无知的哲学,导致了两种不利后果:一,哲学成了个人主义的,人人都是哲学家、博学者。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人被海量信息淹没。二,哲学离开了参与存在的经验和实践的整体关联性,进入到了个人的悲剧性的冲突之中,它带来了无休无止的战争状态,人因此而痛苦、焦灼。
这种哲学病引起了西方文明的重大危机,尤其进入到现代社会后,人成了无根者。海德格尔的思考就是基于此的。幸运的是,在海氏之后,一大批哲人开始寻找解围之道。
但,依赖知识,人无法得救。而且从根本上讲,人无法获得智慧。人只能在纯粹的恩典中被拣选。此时的人,是彻底无知的。即,人如其本然地居于智慧(家园)之中。就像夜卧茅屋,听着风雨声,并无任何不快,而惟有喜乐。
当然,一个人不应该陷进知识、技艺、法律的无视中,而是要看清醒它们的局限性,不能有心障,而要敞开心扉,成为智慧的栖居之所。只有出(世)入(世)无碍、知识和行动不分离、梵我合一、非彼(没有你就)无我,人才能真正参与存在、经验实在。
仅凭此书,作者即可进入思想大师之列。其工作和沃格林的很像,都是在历史和经验中,弥合不同哲学、政治(城邦)、宗教、伦理和文化传统等人为制造的撕裂,将它们引入到智慧的路上,实现宇宙—神—人的共融。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潘尼卡比沃格林更加清醒,他认为具体的某种宗教都是危险的存在物。他认为智慧有多个居室,真正的神学思考应该创新。
这本书估计悄悄地影响了不少大陆学人。如谢文郁的《自由与生存》强调纯粹恩典,我也是通过尚文华的《自由与处境》得知此书的。可以说,他是借《智慧的居所》将整个西方哲学史重新诠释的。
读本书,令我激动,仿佛遇到知音。启发良多,例如,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学说,就已经显出了现代政治危险性的端倪。笛卡尔寻找自我的确定性,可以对应着政治上的安全感。而当代哲人福柯、阿甘本等正是围绕着安全感、权利神圣等展开批判的。
潘尼卡说:“存在并不存在: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实在本身不是抽象的,而总是具体的。实在即‘我是(am)’、你是(are)、它是(is)。”这跟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此起来”意思差不多。就是一个人得走自己的路,让自己成为智慧的居所。
潘尼卡推荐了自己冥想的九条法则:
1. 从自己着手(不试图去改变他人)。
2. 从自己内心着手(因而无需来自外部的推动力)。
3. 让自己向整个实在开放(不是一种“专业化的”灵性)。
4. 从自己现在所在的地方开始:不等待最佳、最理想的起点。如“一旦我有了钱就······”,“一旦我结了婚就······”,“一旦我做到了这个或那个就 ······ ”,“一旦我成了一个更好的人就 ······ ”!
5. 不问结果。在这里一个人要有一颗单纯的心,否则会害怕。没有人能提前算计一切后果,就是计算机也不能;一旦我把信心寄托在一台计算机上,我就不再是自由的了。
6. 处于关联之中——因而无需与世隔绝。隐居不一定意味着与世隔绝;关联可以指团体、家庭、朋友,诸如此类。
7. 自我激励——因而无需外在的帮助,无需外来的资金支持,无需预定,无需固定目标。真实的自我决不能靠目标来激励!
8. 非暴力——不滥用意志,不想着去压服任何东西。否则一个人就只是不断压抑。
9. 起点恒新!
这样的建议,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算是不近人情了。中国人都是彻底的世俗主义、功利主义者。但潘尼卡这里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提升视野、从知识执着中稍微解脱一些,还是能有不少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