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蒙:一个被中国人玩坏了的词语

schola 后现代牛虻 2021-10-12


启蒙,enlightenment,是外来词,指光明驱散黑暗的意思。但就像无数外来词的命运一样,启蒙在中国变成了知识分子,或者自认为有知识的人,教育普通大众的意思。
 
语言败坏,在中国是普遍现象。例如,自由,liberty,这个词语,始终都有一种唯我论、完全不需要约束的色彩在内。所以,严复在翻译密尔的自由时,用的是“群己权界”。很显然,这个用法在字义上比较严谨,但由于在字数上不够简约,而且在中国的典籍里抠不到对应的字眼,所以被弃用了。以至于,今天中国人在自由的观念上,始终模糊不清。
 
以我不多的阅读,就知道自由的含义,是极为丰富的。例如,英语的free,源自日耳曼原始部落人的prii,是整体关联的意思。也就是说,自由最早的含义中,没有自我中心(individualism)的意思。大哲学家尼采认为自由就是责任。
 
再如共产主义,communism,齐泽克就建议改成commonism,common是日常的、公共的、普通的意思。齐泽克意在鼓励人们成为真正的无产者,而不要成为资本和权力的奴隶。这样就回归到了马克思的本意。英美普通法,即the common law,就是普通人的法的意思。普通人造法,并参与法的运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所以,语言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我们如何说话,我们就成为怎样的人。特别是现代人,被各种各样的“知识”“真理”等等意识形态肢解了。人们一张口,就可以看出他受到了那些污染。
 
按照阿甘本的看法,人类没有语言,而只能学习语言。相反,动物是有语言的。实际上,一个人如果只是接受一种语言训练,那么,他也就失去了其他语言。这就像意识形态,在长期的灌输之后,可以对一个人起到洗脑的作用。被洗脑者只好一辈子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其眼前的世界。
 
我们有“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说法,是指这些知识拥有者并没有健康的常识。而且,体制也将这些人吸纳殆尽。所以,让这些人启蒙普通人,基本上只能适得其反。因此之故,稍有道德自觉的人,都不轻易言及启蒙大众:自己享受着体制的好处,怎么好意思叫普通人去与命运抗争?

萨古鲁,当代瑜伽士,下面黑底图片文字,都是他所说

 
西方文明意义上的启蒙,是无可指责的。因为其本义是驱散黑暗,树立人的主体性。但,启蒙运动的同时,西方还有一股对应的反启蒙运动的思潮,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全面的社会革命。启蒙理性最后导致了各种意识形态的兴起,并最终形成了“民主的独裁”这种极权主义怪物。其中的意蕴异常复杂,这里不多加讨论。只是指出一点:单纯依靠工具理性,依靠知识,人,并不能获得救赎。
 
但启蒙运动已经彻底塑造了现代社会!真理和权力的联姻,让个体生命失色。在各种启蒙话语下,人们变得无所适从,人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死结。而在某些处境下,权力更是无孔不入,完全支配了人们的生活。
 
在西方,启蒙运动是一场社会革命,它终结了绝对君主制、教权垄断,确立了社会契约、个人权利。但在中国,启蒙则成了知识分子教化大众。这一点,倒是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互契合。只是现在的启蒙,越来越成为一种概念游戏。它停留于批判,沦为一种虚假意识。它是强者向弱者喊话。启蒙者将自己幻想为有资格、有权利改变他人生活的人。这样的启蒙,其实绝缘于现实生活。
 


实际上,弱者的道德,并不输于既得利益者。人们需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尽可能公平的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够各得其所。因此,真正的启蒙,其对象肯定不应该是弱者。弱者已经失无可失。所以,启蒙话语对于弱者来说,不过是一吹即破的肥皂泡。躺平,就是对这类话语的不屑一顾。通过躺平,弱者站在了自己做人的底线之上。

 
现代政治总是企图将人变成“赤裸生命”——权力的祭品。所以,从世界范围来看,驯化权力,是反启蒙的共同使命。通过反启蒙,人们重获主体性,政治不被单一权力所控制,而成为阿甘本所说的“随时来临的共同体”。人们在反启蒙中,重新立法,悬置旧法。法成为普通人的游戏。撕开“知识-真理-权力-私利”的伪装,人性才得以绽放。

 
所以,真正的启蒙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表示自我立法的动词。如果你不愿意打开真实的自己,那么,启蒙又有什么用呢?一个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人都心安理得地活着的社会,才是好的。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普通人不需要知识分子的启蒙。在不正常的社会,普通人更不需要知识分子的启蒙。知识分子如果能够自我审视,就已经足矣。

————————
其他:
为什么要反对启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