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脂饮食的中国年轻人,肠道有益菌都跑了……
如何才能吃的健康一直是营养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比如,高脂肪和高碳水孰优孰劣就有不少分歧。
一项在中国健康年轻人群中开展的研究为高脂饮食潜在的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由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哈佛大学等多所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今年早些时候在GUT杂志刊发。研究结果表明,高脂饮食人群中,肠道细菌种类和数量,以及体内炎症因子都出现了不利变化,长期来看可能影响代谢疾病的风险。
▲研究通讯作者,浙江大学李铎教授
近年来一些西方研究认为,高脂肪低碳水的饮食结构影响糖代谢指标和相关疾病风险因子;大米作为典型的碳水化合物主食,可能是引起某些代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引发了最近越来越高的低碳水饮食的呼声。
传统来看,西方饮食结构偏向高脂肪高蛋白;而东方地区,比如我国,由于主食大米而偏向高碳水低脂肪的饮食结构。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世界文化融合,目前我国的饮食结构也已经向高脂肪低碳水发生着转变;与此同时,肥胖率、二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患病人群也更加年轻化。
高脂肪和高碳水饮食,哪一个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更大?
图片来源:Unsplash
该研究为一项为期6个月的全餐供给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217名BMI<28 kg/m2的18-35岁健康受试者,其中52%为女性。受试者被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低脂肪(脂肪占20%总能量)、中等脂肪(脂肪占30%总能量)以及高脂肪(脂肪占40%总能量)的饮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进行相应调整以维持各组受试者摄入总能量一致;蛋白质摄入各组维持一致,约占13%-14%。
试验结束时,3组受试者体重均减轻,而低脂组的体重减轻最多。通过对试验前后采集的受试者血浆和粪便样品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各组肠道菌群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低脂组受试者肠道菌群中,两种通常意义上的“有益菌”丰度增加——Blautia和Faecalibacterium菌帮助产生丁酸盐,为肠道细胞供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反,高脂组中,有益健康的Faecalibacterium菌丰度降低,但另两种菌群丰度增加——Bacteroides和Alistipes菌。研究团队指出,在中国人群中,Bacteroides和Alistipes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丰度比糖代谢正常的人群丰度更高,提示这些菌群可能和糖尿病有所关联。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还发现,相比低脂组受试者,高脂组受试者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增加,如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栓素B2升高;而三组受试者中,低脂餐组血浆白三烯B4和前列腺素E2下降最多。此外,低脂组受试者粪便样本中吲哚和对甲酚水平降低,高脂组受试者吲哚水平升高,吲哚指标通常反映了慢性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对甲酚则具有基因毒性。
研究团队表示,“这是比较不同比例膳食脂肪对健康成人肠道菌群和血浆炎症因子影响的首个随机对照试验。”值得注意的是,因受试者来自中国,对指导我国饮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的发现对于其他具有高脂饮食习惯的国家可能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柳叶刀重磅:中国超4500万成人哮喘患者,70%未确诊!迄今最大规模哮喘研究发表
石榴成分抗衰老?首个人体试验证实,恢复细胞“发电”,有望改善肌肉功能
一直吃一直爽?“吃掉”的是大脑!研究发现不健康饮食可致大脑退化
神刊CA:2/3癌症幸存者确诊超5年!2019美国癌症生存统计报告出炉
点个“在看”,分享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