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未央:打造检察公益诉讼检校合作新机制
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执法对象职能交织重叠、办案力量不足、干警知识结构单一等核心问题,深度发挥检校合作机制优势,有效应对工作制约因素,促进公益诉讼理论探索。2016年4月,该院启动与西北政法大学“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课题以来,逐步实现了工作局面突破延展、执法权威规范提升、工作机制程序完善、检察高校互利共赢等四方面效果。他们的做法和成效有:
➤ 共享优势资源,互为做长补短。从西北政法大学选拔优秀在读研究生到民行部门长期实习,参与民行检察辅助性工作和公益诉讼案件探索。既弥补了办案人员不足的短板,又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法律实践。合作至今,共有5名不同专业方向研究生参与该项工作。
➤ 明确职能分工,形成配合模式。日常办案中,民行部门干警负责案件办理的具体工作,实习学生参与辅助性工作,课题组专家负责专业知识咨询。同时,民行部门与课题组定期座谈总结,随时分析、讨论、解决具体问题。逐步形成干警依法承办,专家、学生组合参与的基本模式,同步开展专业咨询20余次、座谈交流6次。
➤ 强效智力支撑,促进规范发展。邀请专家授课。由合作高校专家专题讲解行政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充分融合先进司法理念与一线检察实务,先后共有西北政法大学彭涛教授等多名高校专家进行专题授课5次;开展案件研讨。强化专家咨询力度,针对办案中遇到的争议性法律问题,专家教授与民行干警共同分析研判。一年来,共开展专题研讨12次,参与的高校拓展到中国政法大学、西北大学等;规范司法活动。就该院已经办理的国有土地、国有资产、环境与资源保护三类案件,从线索查找、立案审查、案件调查核实讨论、文书制作等环节进行梳理,形成类案标准,规范司法行为。
➤ 多层调查研究,注重转化应用。联合申报课题。由西北政法大学牵头,与未央区院共同申报省级以上课题研究项目,积极寻求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的契合点,深化公益诉讼制度理论研究;自主确定课题。针对办案中遇到的新型问题和疑难复杂案件,由未央区院拟定调研课题,引导实习学生参与,解决办案实际问题;推动成果转化。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将课题研究从实践领域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为顶层设计贡献地方智慧。一年来,共形成调研文章6篇,发表2篇。
试点以来,未央区检察院成功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件,起诉1件,案件类型涵盖国有资产、国有土地、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等领域。恢复耕地20多亩,挽回国有资产1200多万元。目前,该院正在积极探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工作。合作过程中,该院紧紧依托专家咨询小组,针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疑难、典型案件反复论证,不断破解难题,拓展了办案思路、保证了办案质量,增强了检察工作的权威性和执法公信力。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都认识到纠正行政违法与提起公益诉讼之间存在着广阔的诉讼外解决空间。2017年6月,未央区院与国土未央分局会签了《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衔接办法》。
来源:法制网、检察公益诉讼
文字:杨林丛
编辑: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周杨夏愚
陕西检察
shaanxijiancha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趣味普法|权威发布|检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