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南开大学《国学概论》

《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 2023-01-05


2021年,教育部启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确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线学习》特设专栏,优中选优,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批展播、报道。


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南开大学《国学概论》


课程简介


“国学”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术,就是自上古以来对中华民族有着持续影响的系统性的知识。“概论”是整体性、概要性的阐述。这有两层含义。第一,要有概括性和全面性,不是仅仅某一部分内容。第二,应该简明扼要,得其精髓。简言之,国学概论应该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重要学术或重要知识。基于上述考虑,本课程由六部十四章组成。第一部分“小学”,即第一章,讲述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经学”,即第二章、第三章,讲述五经、四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第三部分“史学”,即第四章、第五章,讲述传统的史籍体裁和历史理论。第四部分“子学”,即诸子之学,自第六章至第十章,分别阐述儒、法、道、墨、名、阴阳六家学说。第五部分“集”,即文学,自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分别阐述诗歌词曲、辞赋散文、小说戏曲。第六部分“科学技术”,即第十四章,内容包括天文历法、算学、物理学与机械工程等。经过我们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上述内容已经全部完成。本课程在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的结构性方面,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


思政元素:文化自信;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中国特色;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名师和团队



张荣明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思想史教学与研究近40年,主讲的“中华国学”课程,先后被评为“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的“诸子的智慧”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的“国学概论”课程,被评为国家“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本课程总体策划,并具体负责诸子和文学部分的教学任务。



李晶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2014至2015年曾任日本爱知大学中国交换研究员。研究兴趣集中于先秦史、经学史、出土文献研究诸领域。学术代表作有《〈尔雅·释亲〉王父王母考》(《历史研究》2016年第6期),《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问题》(《古代文明》2016年第3期),《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等,古籍整理著作有《定盦文集》(《儒藏》精华编第二七八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在本课程中负责第一章“小学”和第二章“经学”的教学任务。



朱洪斌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专长为中国史学史及学术史。专著有《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四卷)、《康熙传》(合著)等。论文有《梁启超胡适的初晤与“研究系”的思想转向》、《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建制及治学精神》、《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存废之争及其现代启示》、《中国史学史经典范式的传承、演变及创新》及《走向历史的记忆》等。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研。在本课程中承担史籍、史学部分的教学任务。



方万鹏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环境史。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及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等多项研究工作,在《文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在本课程中负责“科学技术”部分的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与实践


1.课程现实意义

四个自信,文化自信乃其中之一。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此后国家又成立历史研究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在此背景下,国学概论课程孕育而生。本课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课程性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通识必修课/选修课。

3.课程类型

慕课(MOOC)和SPOC。上述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采用。前者简便易行,后者教学效果更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4.课程目标

建成一门形式规范、内容完整、科学严谨、具有思政功能的国学概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宏观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概貌,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培育民族品格和爱国情怀。

5.课程大纲

导论阐明课程定位与内容、教学方式与环节、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等。课程主体内容由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科技六大部分构成。

小学部分:字形字义,语音演变,音韵学,甲骨学,金石学,简牍学,版本学,目录学。

经学部分:经与经学,《易经》,《诗经》,《书经》,三礼,春秋经传,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史学部分:纪传体,编年体,本末体,典制体,纲目体,传记,地理,史学起源,史学兴盛,多民族史学,新史学兴起。

诸子部分:阴阳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论,阴阳五行与中华医学;道家——道为何物,社会理想,人生智慧,蝴蝶之梦,生命修行,马之非马,真人与真知;墨家——兼爱与非攻,尚贤与尚同,节用与节葬,天志与明鬼,非乐与非命;法家——人的本性,依法治国,以术治臣,强国之策;儒家——人性论,学习论,仁学,礼学,中庸之道;名家——墨家经验逻辑,名家唯名逻辑,白马非马论。

文学部分:诗歌词曲——《诗经》,汉乐府,东汉五言诗,六朝诗,唐诗,宋词,散曲;辞赋散文——楚辞,汉赋,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六朝骈文,唐宋古文,清代八股文;小说戏曲——六朝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清代短篇小说,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

科技部分:农学,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与机械工程,炼丹术与火药,造纸与印刷术,科学思想,典型工程成就。

6.课程设计

每段视频以1个知识点为中心。围绕知识点,首先提出一个贴近生活的知识性话题,激发学生兴趣与思考;然后围绕此一话题,步步深入,层层剖析;最后进行总结并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简言之,课程设计基于逻辑分析,尽量避免平铺直叙。

知识点的确定,力求切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通识课,选课学生遍及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文学、哲学等各个专业,因而选择的知识点应该具有普遍性或通识性,以期引起绝大多数学生兴趣,并使学生受益。比如汉字的特点是基于视觉的表意文字,与基于听觉的表音文字不同。

在教学手段上,力求形象生动。在PPT的制作上,避免出现大段文字,尽量以示意图或动画形式呈现,并对画面进行生动地阐释。视频制作也是如此,充分利用动画和录像,使画面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十分有益。

7.典型案例

案例之一——“马之非马”一节,知识点是《庄子》的知识论。首先展示一副马的图片,向学生提问:这是一匹马吗?学生回答种种,由此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提出《庄子》的观点:马非马,指非指。为什么呢?学生很惊奇。教师从现代心理学、物理学、动物学、中外哲学等多角度,阐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自身生理条件有关,人类所认知的仅仅是人类能够认知的,进而阐明知识的相对性,以及什么是知识论。

案例之二——“阴阳五行与中华医学”一节,知识点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首先是一个引子。有一位教授不信中医,认为中医不是科学,他从来不去中医院看病。然后提出问题:这样的看法、做法,对还是不对?随后,教师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德国人爱丽丝学习中医的故事,阴阳与人的体质,五行与人类生理机制的相关性,食物的寒凉温热与保健。通过此节的讨论,既可使学生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思维工具性质,也能增长实际生活中的健康知识。


基于继教特点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在保证基本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基于继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特点,本课程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第一,内容深入浅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死板,注重内容本身,而忽略学生水平的差异。一个知识点,怎样讲得明白易于理解,这需要教师钻研课程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寻找课本知识与当下生活的交叉点,这对继续教育的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很关键。第二,形式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同样的一堂课,内容是否生动效果大不一样。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课程素材,与时俱进,我们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与精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安排在线与学生的学术互动,随时回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课程成效与规划


1.专家点评

视频制作精良,内容系统完整,学风严谨,科学性与生动性兼顾,是当前所见国学类课程中的精品。每段视频是一个知识点,几段视频构成一个知识领域,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本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允公允能的人才,润物无声,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学生反馈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形式新颖,带入感极强。老师用博学的知识通过对课本的独到深入地讲解,传授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增强了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了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对工作、生活、做人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未来规划

本课程由集体讲授,教师之间授课风格各异。就内容而言,有人习惯于事实叙述,而非逻辑分析。这需要总结经验,逐步调整。就教学手段而言,对PPT的制作和动画的构思,涉及到新的专业知识,需要补充新的技能。总之,教学改良,永无止境。


相关阅读

《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

更多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展示,欢迎关注在线学习的持续推送。

来源: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南开大学《国学概论》教学团队供稿
统筹:徐杏
监制:张冠华  何曼

精品悦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