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与坚守,她是全国模范教师

请点赞 西安科技大学
2024-12-25


 

2024年10月

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西科化工学院刘向荣教授获评

“全国模范教师



她是一位自称“普通”的教师

在教学中敢于变革、积极创新

在教育中严格要求、关爱学生

二十九年

上好一堂“金课”

写出数本“宝典”

在平凡的岗位上

刘老师以“普通”之名,践行伟大


 

手捧获奖证书和荣誉勋章,刘老师说:“全国模范教师这份荣誉不仅是国家给予我们教师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们教师教学生涯最充分的肯定!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这个成绩是《物理化学》教学团队所有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应该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在热爱的教学岗位上,能够为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对于这份荣誉,她显得非常平淡。

01

与西科的29年情缘,从一次让座开始
30多年前,刘向荣老师第一次来到西安求学。从故乡到西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路程,却没有座位,正巧,有两位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采矿系的大四同学为她让座。
她说“我来西科29年了,相比我求学时的两个母校西工大和西北大,时间长多了,西科大早已成了我心中虽不是母校,却如母校般温暖的地方。我和我们学校非常有缘,我第一次来西安上大学,在火车上给我让座的两个年轻人就是西安矿院采矿系的,当时他们大四,十几个小时的路途中,他们给我讲矿院知名的老师、有趣的同学、食堂的美味,还有当时西安高校中唯一有暖气的学生宿舍,满满的自豪感,真是很羡慕他们!”

29年的长度,刘老师在西安科技大学大展宏图:


基于学校煤炭院校的背景,她开展了煤炭及其煤基固废的生物转化原理及其产物的高值化利用研究,其中“低阶煤微生物转化制取矿物源腐殖酸肥料”已顺利完成成果转化。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4项以及校企合作攻关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67篇,其中有20篇发表在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高层次期刊上,授权专利20多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02

“像妈妈一样关爱我们”


“如妈妈般关心爱护学生,教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能在大学中接受刘老师的教诲,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刘老师的学生这样评价她。在课堂上,刘老师旁征博引,经常用易于理解的实例授课,对待学术问题,又极为认真、负责,严谨地回答学生们的每一点疑惑。这样认真对待工作、教学的态度,来自于她对教育的远大理想:
“希望自己只要站上讲台,就只将自己最积极向上的一面呈现给学生,以自己爱校、爱国、爱党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希望自己能够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带领课题组年轻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们与校内外、国内外同行交流,积极参与企业攻关项目等,激发课题组年轻人的智慧碰撞,以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开展为社会服务的变革性科学研究。”
刘老师许下的每一点希望,都用十分的干劲拼搏。无论是面对学生还是年轻教师,她都拿出百分百的热情,用自己积极的态度,为学校和社会,不断培养优秀人才。


她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教学、申报一流课程等教学研讨活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传授给青年教师,经刘老师指导过的部分青年教师现已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团队赵顺省副教授,2018年获校第二届教学新秀奖,2024年获校级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现为化学系主任;杨再文副教授,2023年以第一完成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4年获得校级教创赛一等奖。


近5年,刘老师培养的博、硕士研究生(20人)中有3人获得徐精彩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1人获孙越崎优秀学生奖,6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校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校优秀硕士论文,研究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47篇。

03

课堂未动,教师“先动”


29年来,刘老师一直承担着《物理化学》基础课的教学。然而,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强,对学生来说,既抽象,也难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她构建了“教师先动,带动学生后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


在课前剖析教学内容,把重、难点设计成与学生互动的思考题,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带着思考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上还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见解,从而明析理论,学透知识。



《物理化学》教材中共出现了74名科学家的名字,刘老师对这些科学家的事迹稔熟于心,她不断挖掘他们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通过介绍科学家如何处理科学问题、发展科学理论的实例及科学发现中的逸闻趣事,给学生们呈现物理化学家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坚毅品格以及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并鼓舞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历炼品格,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解,刘老师每年都会邀请至少一位国内外物理化学名家,走进课堂,为学生们精讲经典理论。有学生说:“真没想到,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名字,居然真的站在我们面前了!”


刘老师还积极参与教改项目,主持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2024年,由她参与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驱动融合模式构建及在化学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改项目,为《物理化学》这一枯燥的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该课题也因此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刘老师主持参与的教改项目成果曾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2项。


“教材内容要反映时代发展的最前沿,要结合地矿特色与学生未来发展”是刘老师编写教材的一贯原则。她作为主要编写人员编写了《基础化学实验》,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工科化学》《物理学实验》和《矿物精细加工概论》,其中《工科化学》突破了传统框架,构成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课程新体系,多年来在诸多院校得到采用。

04

把课堂上的分歧点写成论文



在一次讨论课上,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杨纯与靳恒集在对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材中的一道习题解答上产生了分歧。随后,刘老师与他们进行了两次深入的讨论推演,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指导他们将讨论结果整理成论文,并投递给了《大学化学》杂志。令人惊喜的是,该论文经《物理化学》教材作者姚天扬教授亲自审稿并推荐发表。截止目前,她所带学生已经发表10余篇物理化学课程研讨论文。


刘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课程团队教师的科研案例,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物理化学的学习中。


有一次,在学习化学动力学部分时,刘老师以团队承担的煤低温热分解研究课题为例,给学生们展示如何求解煤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如何判定煤自燃的倾向性。这些精彩的科研案例,宛如一块块磁石,吸引着学生纷纷加入他们的科研团队。该教改举措,推动《物理化学》课程先后获批陕西省“物理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陕西省物理化学本科一流课程”


刘老师所创建的《物理化学》课教教学团队承担了全校4个学院8个专业全部《物理化学》课,近三年学评教统计中,团队10人中6人优秀、4人良好,受到学生普遍好评。近5年,她带领团队获批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荣获陕西省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为主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在看到学校印发的《西安科技大学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后,刘老师就萌生了要开设微专业的想法。她认为,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加快清洁、高效、绿色、低碳转化利用,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意义重大,经过深思熟虑并与团队其他老师商量后,她决定开设《富油煤生物转化技术》微专业。


“《富油煤生物转化技术》微专业以其聚焦特定领域、高效精准的课程设置,将生物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煤炭清洁加工和利用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中,拓展了我们在煤炭绿色加工利用方面的知识面,更加符合国家双碳目标下绿色加工新技术的发展对于该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该微专业的同学这样评价道。


截止目前,微专业已培养两届共计67名学生,涵盖化工、安全、能源、地环、测绘、材料5个学院。


她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对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号召,开展新形态的教学探索,先后进行了物理化学慕课、微课和数智化课程的建设和实践,目前已在智慧树平台建设了物理化学慕课,提供教学视频和习题,还配有科研案例库(1套,20个),师生共建思政案例库(1套,20个)和试题库(1套,1000道试题)。



刘老师还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和科技竞赛。她连续17年共计指导85名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5项,校级2项,已结题的16项均被鉴定为优秀,其中一个项目获得国创年会入选证书;连续17年指导55名本科生参加了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以及二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连续8年指导67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8项和铜奖10项。近5年指导的45名本科生毕业论文,31名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论文,17名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人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


“我们的学校,西安科技大学,是我成长的基石;我们的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是我成长的起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是我成长的精神支柱,因此,我希望自己只要能为学校、学院的发展做点事情,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一次偶然的邂逅,造就二十九年的奋斗历程,她是无数师生敬重的教师,也是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更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模范。面对鲜花与掌声,刘向荣老师初心不改,她说,“我们都是普通人”。


· 人物名片 ·


刘向荣,女,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负责人,陕西省物理化学课程团队带头人,“挑战杯”竞赛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陕西省化生教指委委员,陕西省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指委委员。




↓往 期 推 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首届创新班,开班!


宝藏团队,藏不住了!

不等了,就现在!

宣传第一线,他们是谁?



来 源 | 化工学院 宣传部

文 稿 | 孔瀚民排 版 | 李月涵编 辑 | 王少博 胡智焜
责 编 | 刘光林审 核 | 曹雪梅

党委宣传部网络与新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号:XUST-195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安科技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