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团队,藏不住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发挥好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是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新时代西安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层面“德育共同体”的基层基础,构建更加卓越的研究生培养生态和一体化育人体系,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开展了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推荐与风采展示活动,第二批共推荐展示18个导学团队。一起来看→
——能源学院西部煤炭绿色低碳智能开发导学团队简介
来兴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先后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第八届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日本Kyushu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西部矿山动力灾害预报与科学采矿,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973前期专项等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6项,校企联合攻关课题30余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02团队基本情况
西部煤炭绿色低碳智能开发导学团队由来兴平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西部矿区动力灾害预报与科学采矿研究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导师11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68名。
团队作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由一支教学名师、资深专家、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梯次合理的导师团队。团队内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
团队长期致力于西部矿区动力灾害预报与科学采矿研究,面向我国西部煤炭资源开发主战场,围绕服务西部煤炭绿色开发使命,依托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团队注重传帮带培养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氛围。通过内部交流互学,构建传帮带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现场、微信等多种交流形式,提升导学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团队还紧紧围绕当下煤矿需求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形式的改革创新,定期开展大团队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最新动态与凝练的差异化科研方向高效衔接例会,以更符合社会需求、应用实际的导学内容和更生动的培养形式提升培养效果。
04团队育人成效
团队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和主渠道作用,将采矿人学煤、爱煤、奉献煤的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实践,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关注团队发展建设,带领新生参观重点实验室,为同学们介绍采矿专业的发展历史、煤炭在当今能源的地位、智能绿色采矿的前景及应用等,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团队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循环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能力培养,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的育人功能,研究生直接参与国家或省级重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在解决基础科学重要问题或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项目制”培养新模式,以“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指导研究生学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企业项目牵引,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增长才干。
团队高度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积极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近三年,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100%。毕业生许慧聪同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连续两年申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多名博、硕士研究生赴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双一流院校继续深造。
05近五年优秀毕业生
—— 能源学院岩体变形测试与光纤传感创新导学团队简介
柴敬,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岩石力学及光纤传感智能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面上项目,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省部基金等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厅局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获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1部。指导2名博士获评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岩体变形测试与光纤传感创新导学团队由柴敬教授领衔,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岩石力学及光纤传感智能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5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19名。
团队导师与学生们携手并肩,紧密结合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能源战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科研实践中。通过思想引领、教学相长、实践创新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为煤矿安全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团队始终怀揣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团队成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面上项目、省部基金和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5项,陕西省科技论文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1部。
团队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和品德与担当,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紧跟教育发展的前沿,引导成员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推动学生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树立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团队导师始终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理念,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学术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学术能力,通过开放式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师生深入科研一线,在新街集团、神东集团、宁煤集团等矿区进行实地交流与学习。团队成员在“首届IJCST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煤炭科学技术五十周年创新发展论坛暨《煤炭科学技术》创刊50周年大会、第一届陕西高校岩土类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各类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论坛与竞赛中作汇报,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及加拿大女王大学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学习。
毕业研究生选择到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煤矿企业、能源公司、地质勘探局等基层单位,参与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工作,积极投身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设,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安全学院工业火灾与爆炸防控创新导学团队简介
罗振敏,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煤炭教育先进个人。主要从事工业火灾与爆炸防控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60余篇,ESI收录7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70余人。带领“工业火灾与爆炸防控”团队获批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
工业火灾与爆炸防控创新导学团队由罗振敏教授领衔,主要从事工业火灾与爆炸基础理论及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10名,博士生22名,硕士生75名。
团队秉持“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爱岗敬业、追求真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徐精彩精神。在罗振敏教授的带领下,团队获批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所有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研究经历,是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教学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
团队通过“传、帮、带、引”的作用积极引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团队骨干王秋红先后入选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和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程方明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与应急管理领域为陕西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团队立足西部,服务国家安全生产与应急事业重大需求,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40余项,政府和企业委托横向项目5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10余部。
团队坚持科研融合思政实践,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夯实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和科创能力。68%的学生服务于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如:2015届女硕士任军莹就业于西藏日喀则市应急管理局,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
团队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开放交流”的理念和“送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将一批又一批学生推荐到更优势的平台上继续深造,近3年先后将6名硕士研究生推荐到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并先后推荐苏彬、刘利涛、周尚勇等博士生赴德国联邦材料研究院(BAM)、弗莱贝格工业大学(TU Freiberg)、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KIT)和慕尼黑工业大学(TU München)进行联合培养。
团队学生获国家奖学金、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等50余人次,涌现出了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刘小术、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马挺,山西省劳动模范汪进宝等一批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
率先垂范 德术兼资 育才展能
——安全学院西部矿井瓦斯精准抽采导学团队简介
李树刚,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仪器专项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2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EI收录近百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煤与甲烷共采学导论》等5部专著,主编《灾害学》《安全科学原理》等11部教材。
西部矿井瓦斯精准抽采导学团队由李树刚教授领衔,主要从事矿山瓦斯防治和瓦斯智能抽采方面的研究。现有导师6名,博士生19名,硕士生46名。
在团队带头人李树刚教授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煤矿一线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长期深入煤矿生产一线,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难题。近五年,团队以打造一流创新团队为目标,获批建设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成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平台、西部矿井瓦斯智能抽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团队成员协同发展,“传、帮、带”蔚然成风。青年成员获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荣誉。教师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累进创新奖等竞赛奖160余项,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团队始终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怀和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带头人李树刚教授的“三自方针”已成为判定团队学生论文撰写优差的标准之一。导师们均能悉心指导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实验方案、具体实验、现场实践和论文撰写与答辩。
团队以学科优势构建一流课程教材体系,实现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思政融入、前沿导入、创新思维培养、工程实践导向”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应用,综合运用讲授、多媒体展现、网络和动画情景再现等手段,实现了创设情景,突出重点,分解难度的目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团队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毕业实习,主动与科研合作单位联系拓展实习基地,带领学生深入煤矿一线,“真刀真枪”做毕业论文,注重创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团队教师长期带领学生深入煤矿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危险区域开展教学与科研攻关,多名教师被煤矿授予“荣誉矿工”称号。
团队教师关注学生成长发展,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引导学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毕业生中169名在西部地区及煤矿和石油等行业建功立业。
砥砺前行 铸就卓越
——建工学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及结构加固方法研究导学团队简介
李强,男,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及结构加固方法。主持与参加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4项、陕西省13115项目1项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十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1篇;参与编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标准,获批或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指导硕士生13人。负责完成近20万平米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的检测鉴定和改造加固工作。
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及结构加固方法研究导学团队由李强老师领衔,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锈蚀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退化、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2名,其中校外导师1名,硕士生6名。
团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团队成员紧密围绕混凝土结构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攻坚克难,承担了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包括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先后发表学术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1篇。
团队创建“西安科技大学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研究所”,并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房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施工等”社会服务工作,得到了协作单位的一致好评。团队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团队始终秉承 “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念,形成了“尊师爱生好”“教学相长好”“同学互助好”“文化传创好”“团队发展好”的导学育人生态。
团队的导师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团队导师在学生进校之初,为学生指明研究方向,制定科研目标,激励学生通过导师引导、自我努力、团队协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企业实习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就业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团队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
在团队的培养下,学生们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现毕业生在中交上海航道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机械学院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导学团队简介
杨来侠,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North Dakota State大学、Auburn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3D打印材料开发、煤矿机械复杂零件的修复及成型、医工结合领域成型件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秦创原春种基金等教学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2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导学团队由杨来侠教授领衔,主要从事3D打印材料开发、煤矿机械复杂零件的修复及成型、医工结合领域成型件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12名,其中博导2名;在读博士生4名,硕士生43名。
近年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杰出青年基金、秦创原春种基金、省级教改等各类教学科研项目50余项。在各类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30 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TOP期刊论文2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团队成员多次获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为社会输送100余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技术能力优秀的硕、博士毕业生,均已成为中科院研究所、高等院校、中国路桥集团等单位的骨干力量。
该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根铸魂。导师组成员坚持思政教育与培养育人深度融合,做好研究生科研道路和生活上的指引者和榜样,营造开放交流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与导师协作共同成长。团队坚持以新提质、赋能成长,焦距3D打印新材料开发、基于3D打印的煤矿机械复杂零件的修复、医工结合领域成型件的设计及应用领域,带领研究生深入企业、煤矿一线,开展调研实验和技术攻关,开发了用于激光熔覆的高熵合金、提出了电弧熔丝新工艺、完成了液压缸的原位修复等工作,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子课题的研究。研究生李一欢作为港珠澳大桥CB04标段的预制场机材负责人圆满完成了任务,研究生王勃发表研究成果论文10余篇,周文明开发了多种适合 3D打印的新材料并获得校优秀学位论文,目前已成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坚力量。
——机械学院智能设备评价开发技术及系统导学团队简介
龚晓燕,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与英国皇家学会国际合作项目及煤炭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多项奖励。“综掘面风流动态调控降尘技术及装备研发”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
智能设备评价开发技术及系统导学团队由龚晓燕、薛河、方秀荣教授领衔,主要从事煤矿智能通风技术及系统研发、重要机械机构完整性评价、装备成形工艺及研发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研究生导师20名,博士生11 名,硕士生98名。
团队导师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煤炭”的科研定位和“学煤、爱煤、务煤”的煤炭精神,将“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瞄准国内外一流水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涵养研究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务实求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5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际领先成果鉴定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SCI/EI 收录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级金课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科研、教学成果奖近 20 项。近五年已为社会输送138 名优秀博硕士毕业生,均已成为各单位技术骨干。
团队采用“大团队引领+精细小组”的管理模式,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文化氛围,推动科研与个人成长的双重飞跃。团队导师带领博、硕士研究生深入煤矿生产一线调研实验,合作撰写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煤联合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项目,参加第二届中国智慧安全环保型矿山建设与发展大会等领域内高水平国际会议20余次。团队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机会,4 名博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指导学生获“互联网+”、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近10人获得优秀毕业论文。
“五好” 引领,点亮科研之光
——电控学院电力电子导学团队简介
刘树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电路与装置及其控制技术、新能源功率变换技术及其应用、本质安全开关电源及本安防爆理论等方面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陕西省创新引导计划项目等60余项;申请及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2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次;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
电力电子导学团队由刘树林教授领衔,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电路与装置及其控制技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新能源功率变换技术及其应用、本质安全开关电源及本安防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导师8名,博士生9名,硕士生98名。
电力电子导学团队始终秉持着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与高度热忱,以其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在电力电子领域默默扎实耕耘。团队导师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创新的科研精神,积极探索电力电子电路与装置及其控制技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新能源功率变换技术及其应用、本质安全开关电源及本安防爆理论等方面的前沿课题,为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贡献着坚实的力量。
团队导师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与科研中,既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团队将思想引领视为重中之重,精心组织专题讲座、深度研讨交流等活动,引导研究生深刻认识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意义和科技发展动态,明晰责任与使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创新动力。团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复杂的项目攻关中,导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营造积极融洽的导学氛围。团队导师紧扣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常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索创新之路,带领研究生团队勇攀开关电源技术重点和难点的高峰。近五年来,团队勇挑重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荣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共计 47 项,成功申请专利 37 项,发表高质量论文 96 篇。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家电网、研究所、科技研发企业。
合作与创新一直是团队的底蕴和目标
——通信学院智能视觉检测实验室科研创新导学团队简介
赵谦,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无损检测与数字化智慧城市服务技术的研究。主持纵向科研10余项、横向科研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SCI收录5篇,EI收录16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30余项。
智能视觉检测实验室科研创新导学团队由赵谦副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英坩埚透明层检测,石英坩埚损伤检测与识别技术,文物探伤检测,文物修复建模和仿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5名,硕士生40名。
团队将合作与创新作为团队的底蕴和奋斗的目标,团队各成员通过合作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攻克科研难题。定期举行团队会议,分享研究进展、讨论问题、互相学习,通过良好的协作与交流,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时,团队高度重视创新。在各位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敢于突破,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团队秉承“合作与创新”的主题,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追求创新,也在团队建设上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良好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研究生,为团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团队导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心履行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能力培养相结合,为研究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参与学术科研和创新实践。团队导师注重营造良好的导学氛围,关心学生的生活,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定期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团队导师注重学术研究,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研究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展示研究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
——计算机学院矿山工业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导学团队简介
董立红,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信息化顶层设计、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开发以及智能矿井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陕西省智能矿井验收标准1项,主持承担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项,横向科研项目26项。2018年筹备成立西安科技大学“矿山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中心”,近三年带领团队承接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单项合同过千万元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8篇,EI18篇),著作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科技成果鉴定4项。
矿山工业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导学团队由董立红教授领衔,主要从事智能矿区建设、矿山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55人。
矿山工业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导学团队着力打造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导师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在共同的科研项目中,师生们携手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攻克难题。近年来,累计发表《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构建》《基于YOLOv7-SE的煤矿井下场景小目标检测方法》《基于递归门控卷积和上下文注意力的煤块检测算法》《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数据集》等多篇本领域代表性论文;面向数据-云服务体系架构的区域协同自动化平台建设研究与应用、主煤流智能管控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与控制方法研究,荣获2024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团队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为培养煤矿工业智能化研究人才不懈努力,为推动煤矿工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该团队始终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核心使命。导师们以身作则,用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每一位研究生。团队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定期召开组会、师生谈话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为煤矿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贡献力量。深植家国情怀是团队的又一特色。团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煤矿企业实践实习、了解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煤矿工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不负时代使命 培育优秀煤炭地质人才
——地环学院煤炭开采地质保障导学团队简介
侯恩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中国煤炭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煤田地质与矿井地质、矿井水害防治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企业重大委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专著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煤炭开采地质保障导学团队由侯恩科教授领衔,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探测评价、矿井水害防治、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该团队现有导师7名,博士生13名,硕士生59名,指导毕业博士生7名,硕士生74名。
团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煤炭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为研究核心,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形成了勇于奉献国家煤炭地质事业的思想引领、和谐融洽的导学氛围、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锐意进取的科研梯队。五年来,累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80余人,毕业后多分布在西部地区煤炭行业科研院所和大型国有企业,多数成长为业务骨干。近年来团队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SCI/E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等。
团队始终铭记 “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坚守为国家培育新时代煤炭地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育人使命。坚持不定期开展理论学习、谈心交流、文化调研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爱岗敬业、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团队导师作风正派,严慈相济,以身作则,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和实验工作,并经常与学生一起野外调研、井下采样、探索钻研,形成了教学相长、和衷共济的良好导学共同体。
团队成员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崇高的科学精神,从事的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相关研究瞄准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团队师生一直奋战在煤田地质与矿山灾害领域,共同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SCI/E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等。
团队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2020届博士叶桢妮获陕西省煤炭科学技术二等奖(R3);2021届博士张卫国获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22届博士谢晓先后获2017年第一届全国煤炭大赛学术版块二等奖、“杰瑞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R2)、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R17)、2022年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R14)等。
团队培养毕业学生的表现在工作单位均受到积极赞誉,其中1人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获得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已经获得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20余人。
德智并重 为国育才
——地环学院非常规油气地质导学团队简介
鲍园,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访问学者,曾先后获得自然资源部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煤炭学报青年编委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1部。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1项。
非常规油气地质导学团队由鲍园教授领衔,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富油煤地质和微生物地质学等方学科交叉方向研究,团队现有导师5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8名,指导博士毕业生3人,硕士毕业生9人。
团队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低阶煤微生物辅助转化与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主导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导师组成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和面上基金项目2项。
团队教师坚持“德智并重、为国育才”的理念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团队学生活跃开朗、积极向上、动手能力强,团队学习氛围好、温馨和谐。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定制培养方案,注重交叉学科,为国家人才重大需求工作输送新鲜血液。
团队注重培养学生深入探索、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指导青年教师王亚亚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研究生和本科生获能源装备创新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团队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团队已培养学生12人,毕业生积极投身地质勘探、西部煤炭开发、煤炭研究院所等重点工程及单位,社会贡献及认可度较高。
团队导师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奋发图强,牢记使命”,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每月召开一次组会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和学业上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科学规划研究方向上坚持一人一策,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发展感兴趣的方向、调配团队资源、设计发展路径。每年带领数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并了解其他课题组最新动态。
团队寓教于乐,坚持师生共同学习、互相成长,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团队氛围轻松愉悦,师生互动融洽。导师们坚持深入学生,全面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与生活的困惑。导师亲自带领学生做实验、讲解细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团队注重师生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坚持运动、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师生开展文体活动,放松身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和指导学生就业问题,往届毕业生发挥自身优势成功就职于研究院所、地质局和国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事业。
——测绘学院近地空间水环境导学团队简介
赵庆志,男,副教授,项目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入选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西安科技大学徐精彩青年教师奖和科技新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其中行业顶刊2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SCI TOP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励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项、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20余项。
近地空间水环境导学团队由赵庆志副教授领衔,主要从事北斗/GNSS高精度导航定位、多源组合导航、北斗/GNSS与多源遥感卫星的大气水汽探测及其在气象水文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该团队现有老师4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19名。
团队导师及成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坚定的意志品格,多人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安全,着眼制约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发展及其创新应用的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技术攻关。
团队导师以身垂范、因材施教,学风严谨,严格自律,以师生共研模式为核心,注重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近年来团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1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相关科研成果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团队负责人获评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荣誉称号。
团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问题导向,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担当意识、科研能力为核心,以紧密型导师组建设为基础,追求“学生、教师、学科”共赢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团队积极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近5年毕业学生中4人考取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其他就业学生扎根西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团队不断创新育人理念,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开展产学研,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北斗/GNSS与PIE-Engine云平台的气象数值预报实验室建设研究》、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专项、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等。团队不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学院电子铜箔及应用导学团队简介
刘二勇,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材料表面新技术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创客中国三等奖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4篇、ESI热点1篇;申报专利18项,授权11项。担任Applied Surface Scienc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摩擦学学报和中国表面工程等国内外期刊论文审稿专家。
电子铜箔及应用导学团队由刘二勇副教授领衔,主要从事高强极薄锂电铜箔、复合集流体、高频高速电子铜箔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5名,硕士生25名。
电子铜箔及应用导学团队成立于2020年,导学团队包括2名教授、3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在读研究生25名。团队聚焦新能源电池安全性及能量密度和高频高速铜箔对铜箔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高强极薄锂电铜箔、复合集流体、高频高速电子铜箔等研发与成果转化,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一般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等项目资助,承担了龙电华鑫、陕煤集团、宁波康强、楚江合金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课题。团队毕业研究生成果突出,生均SCI论文1.5篇,多名研究生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等高校博士研究生、进入陕西电子、凤华高科、中国航发、龙电华鑫等行业龙头企业,充分体现产教协同育人的优势。
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将原有学术组会调整为“学术与思政同行”组会,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国家政策导向,通过分享行业前辈的奋斗历程和家国情怀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团队构建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的协同培养体系,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紧密追踪行业前沿动态,指导研究生参与相关领域引领性的研发工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术能力。近年来,团队研究生在涵养家国情怀、参与学术科研和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名研究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西部计划”“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项目。张佳豪、张海瑜同学实地深入神南产业发展的再制造车间,研发新型液压油缸表面强化,为煤矿装备延寿贡献力量。团队研究生在SCI、EI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生多次获得互联网+、挑战杯等省级竞赛银奖等。
——化工学院煤基功能炭材料导学团队简介
张亚婷,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带头人,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先进功能炭材料开发与应用,以及能源化工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80余篇;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出版专著、教材6部;荣获2023年陕西省第五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表彰。
煤基功能炭材料导学团队由张亚婷教授领衔,主要从事煤基功能炭材料的创新转化与高端功能化应用研究,形成了以煤炭精细加工和新能源材料为代表的特色研究方向。该团队现有导师10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2名。
团队起源于2011年以张亚婷教授为负责人的功能炭材料实验室。团队立足于煤炭深加工利用,以煤炭高值化利用为目标,专注于煤基功能炭材料的创新转化与高端功能化应用研究。2015年团队获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计划支持,2019年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团队建设项目等20余项,开展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团队深植“五好”核心理念:以优秀导师为舵手,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倡导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强化学术研究对科研探索的助力,确保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涌现;精心培养研究生,大大提升其独立从事科研创新的能力。近年来培养博士毕业1人,硕士毕业30人,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EI 检索80多篇),授权专利20余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石化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团队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和不懈努力,打造一条集立德树人、科研创新、个人成长于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路径。制定“导师责任清单”,明确了导师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多重职责,不定期开设了系列特色讲座,强化研究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恪守学术道德底线。坚持研教并进,因材施教,项目锤炼,基于每位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和兴趣特长,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确保人才培养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坚持每周一次的研究生组会汇报,年均开展约40次、200人次汇报;每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不少于10场,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校友来学校交流,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研究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团队建设项目等20余项,开展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3人获优秀硕士论文,7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各类比赛中获奖20余次。
——理学院非线性动力学科研创新导学团队简介
李自刚,男,副教授,项目博士生导师。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学术带头人,工程力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校优青项目等6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秦创原春种投资基金首轮融资;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3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奖励。
非线性动力学科研创新导学团队由李自刚副教授领衔,主要从事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方法与交叉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4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28名。
团队以动力学与控制学科方向为牵引,以基础研究实现交叉驱动融合。在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旋转机械振动与控制、智能材料与结构设计、交叉力学理论与应用等学科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团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研态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师生的学术交流和创新思维的碰撞,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优秀学生。团队成员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军军地合作项目等横纵向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团队教师创新性地提出“理论指引、工程应用、实验验证、思维开拓”的研究生育人理念,针对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研究生开设《非线性振动》《前沿导论》等课程,结合课题实例化介绍学术研究方法和前沿发展,并围绕具体课题的不同视角系统地教授学生分类、分解和分析问题,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研素养的竞争力。研究生邓志凯在读期间发表SCI收录论文在内的8项突出成果,现就职于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团队始终注重开放、合作的科研环境和多元化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年均组织近10场主题学术报告会,资助学生30余人次赴国(境)内外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团队成员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军军地合作项目等横纵向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生参与“离散边界导向的机器学习方法”“子空间扩展和合成方法”,“海洋洋流动力学”和“地缘冲突演变”两个跨学科工程应用等领域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力学顶级学术期刊《力学学报》、Physica D和国际Top期刊AMM、IJBC等发表。
应急管理筑牢安全根基 创新实践勇担时代责任
——管理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导学团队简介
李红霞,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陕西省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14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1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规划教材9部。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外观设计3项。
安全与应急管理导学团队由李红霞教授、田水承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行为安全管理与安全人因工程、险兆事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控、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导师8名,博士生25名(留学生4名)、硕士生37名。
团队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等70余项。团队与多家矿业企业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矿山安全与应急管理。团队带头人联合主持的重大企业委托项目成果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被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得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团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其中ESI高被引1篇(被引598次)。
团队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与学术能力提升计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研与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伦理与社会责任感。
团队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与创新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前沿科研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团队注重构建高效的导学共同体,导师与学生密切协作,共同推动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创新,确保每位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中获得全面发展。
团队通过定期的集体讨论会和学术分享会,形成了互助、创新、责任的团队文化氛围。团队文化的核心是“合作、创新、责任”,通过导师与学生的紧密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基于传统手工艺的美育实践
——艺术学院传统手工艺赋兴美育实践导学团队简介
杨惠珺,男,教授,项目博士生导师。设计学学科负责人,兼任陕西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类委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年艺委会主任、中国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专家、陕西省美术学类教职委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讲《设计审美》等课程,长期致力于美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美学研究和教学,主持负责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1项,获得第十六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西安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传统手工艺赋兴美育实践导学团队由杨惠珺教授领衔,主要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转化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导师6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20余名。
团队秉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赋兴手工技艺的文化使命,基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城乡互动等国家战略的背景,提出探索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设计实践理念,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教育传播,创新转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先后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3项;研究成果围绕“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大战略,聚焦西部多元地域文化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CSCD等来源期刊论文6篇。
团队充分挖掘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探讨分析了陕西地区秦绣、秦腔、社火等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特征与创新发展途径,撰写《基于GoogLetde的秦绣纹样的识别与分类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秦腔“耍牙”数字设计与推广研究》等相关调研报告与学术论文。发挥手工技艺的多元性艺术特征,创新设计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形式,传播红色文化题材故事,引导学生在红色艺术作品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中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团队积极推动秦绣的理论与综合研究,依托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秦绣的推广展览》和“秦绣珍藏馆”美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构建“环境”与“主体”相互滋养的可循环的美育生态体系,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养一批批运用现代知识技术推动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获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余项。
↓往 期 推 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首届创新班,开班!
专家云集,共话采矿岩层控制!
11月4日开始,西科等你网上确认!今年有新要求→
超20余万人次观看!被这群西科老师“粉”住了!
来 源 | 研究生院
编 辑 | 王少博 胡智焜
责 编 | 刘光林
审 核 | 曹雪梅
党委宣传部网络与新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号:XUST-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