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隆平最后的工作日程曝光!请告诉孩子,他才是真正的“精神首富”

雪梨妈妈 教师吧 2022-03-22

投稿:1069077003@qq.com 郑老师
商务合作:yuqinghao666 于老师(注明合作)

 

因微信公号改版,为防错过教师吧的推送,请星标我或文末点在看哦~

作者:雪梨妈妈  来源:雪梨妈妈说(ID:xuelimamashuo)


很多人现在还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群众自发来到现场悼念送别



他是最担心我们吃不饱饭的爷爷,

也是把一切都给了我们的爷爷,


接受了一天采访,累倒在沙发上,但听到孩子想来合影,他立马站起来:“你们是中学生吧”,



最后还笑眯眯地送走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再也没机会跟课本里的那个英雄合影了,

 

那个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路上的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明天还要到田里去

 

今年年初,这位91岁的耄耋老人,还在三亚南繁基地搞科研,


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

 

3月10日,袁老在基地不慎摔了一跤,在海南当地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

 

后来身体每况愈下,因病情需要,转至湘雅医院接受治疗,后转入ICU病房。

 

据家人介绍,袁老在去世前两个月仍在工作,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


病危之际还关心稻子的长势。



而就在12天前,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的崖州湾和三亚两个示范点对外公布最新试验结果:

 

两基地亩产量分别达到926.5公斤和1004.83公斤,


 

此举,被视为全球粮食种植的又一个历史性突破。

 

去年9月,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当记者问他,拿完奖后想做什么?他说:“明天还要到田里去”

 

 

这个几乎每天长在田里的老人,生于1930年,大饥荒年代,他饿得把米饭蒸两次,吃草皮和树根,亲眼目睹5个饿殍,倒在田埂和路上。

 

这给他极大的震撼:“你们年轻人不懂啊,肚子饿起来真的难受。”

 

1961年7月,他在田里找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穗子大、谷粒竟有230多粒,是普通稻的一倍多。


 

灵感开始在他的头脑里闪现,如果可以人工培育杂交稻,那么水稻必将大大增产。

 

太多失败的经历使国际同行并不看好他,很多人断言:此路不通。

 

但袁隆平说:“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他视水稻为自己的孩子,十几年如一日在田里研究,1974年,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杂交水稻,那一年,他44岁。

 

对于中国来说,杂交水稻意义在哪儿?


 

曾担任美国总统顾问的美国农业学家唐·帕尔伯格说:“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

 

通过水稻育种技术的不断推广,中国使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3%的人口!


他才是真正的“精神首富”

 

在纪录片《时代我》里,袁隆平的三个孙女袁友晴、袁友清、袁友明说,

 

“根本不知道爷爷是干什么的,小时候还一度认为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


 

她们并不知道,爷爷如此坚持,是为了观察各地的下雨情况,判断水稻的生长状态。


 

后来在课本上学到一篇关于爷爷的课文,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神,她们才发觉自己的爷爷跟别人不一样。

 

一份知名的外媒杂志曾报道:

 

“中国目前最值钱的人就是袁隆平,单他个人的品牌价值就达到数千亿”,

 

美国人来中国,想买杂交水稻的专利,


问中方工作人员:“杂交水稻发明权的享有人是谁?”

中方答:“属于中国国家。”


袁隆平把专利捐了,捐给了全部国民。


拿了世界粮食奖的奖金,12.5万美元,当时能在北京买两套房,也捐了;


第二次拿国家科学技术奖,100万奖金,也都捐给了科研;


他说:“理想可以高雅一点,可以不用向钱看” 。


 

视察稻田时,看到田间的鸭子,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学鸭叫“嘎嘎嘎”,


 

下田做实验,都是骑着自行车,年纪大了,才购置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车,

 

这么多年一直在一家路边的理发小店剪头发,发型也是自己设计的,


 

穿的衣服也都超市几十块钱买的,丝毫不在乎自己的面子问题,非常务实,

 

走进他的家,更让人诧异,家具十分朴素,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旧房子。


 

虽是功成名就,但袁老心甘情愿居于一隅,淡泊志弥坚,

 

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正如《感动中国2014》给袁隆平院士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喜爱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他是中国的脊梁,是孩子们的榜样,是真正的国民“精神首富”! 

 


“东方魔稻”风靡世界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

 

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从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来看,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更是达到470公斤左右,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不仅让中国吃上了饱饭,袁隆平院士还让八十多个发展中国家享受到了先进技术的实惠。


 

中央广播电视台的邹韵曾采访过袁隆平院士团队在非洲的工作,

 

饥饿在我们看来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但在非洲,每几秒钟就有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世界。

 

2006年,当袁隆平团队来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时,当地人不相信水稻产量可以翻倍,把杂交稻称为“魔稻”,

 

他们一粒米一粒米地教当地农民播种收获,将当地的水稻产量从每公顷2.5吨提高到7吨,

 

2017年一场水灾爆发,马国农业专家划着船去察看灾情,发现当地的秧苗都倒了,只有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还屹立在那里!


 

当地人称杂交水稻是“最好的东西”,杂交水稻还登上了马达加斯加最高面额的纸币!


 

袁隆平院士曾在电影中出演自己,他用英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梦想:


“我曾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我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面乘凉……

 

我把这个梦称为禾下乘凉梦。”


 

他的梦想造福了中国几代人,也真真正正造福了全人类! 

 


很骄傲跟您生活在一个时代

 

昨天是一刷微博就想哭的一天,眼泪一次次突破防线,却不想错过每一条关于袁老的信息, 


节约粮食不是抠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会告诉我的孩子,这个爷爷喂饱了中国人,珍惜餐桌上的每一粒粮食。


 

5月22日下午5时许,应家属要求,运送袁老遗体的车驶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老最后一次看了看他毕业钟爱的“杂交稻”,看了看他的育种实验室。

 

长沙市民自发为袁老送行,医院门口摆放的水稻,还带着泥,有着土地的味道,

 


送行的队伍,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司机自发鸣笛,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袁隆平,很骄傲跟您生活在一个时代,

 

我们与您都有一面之缘,在课本,在饭桌,在人间,

 

谢谢您让我们吃饱饭,

 

高山仰止,音容犹在,袁老千古。


作者:雪梨妈妈,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未来树》总编,二宝妈妈,关注雪梨妈妈说(ID:xuelimamashuo),和百万父母一起,做学习型父母,给孩子优质的爱。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去右下角给教师吧点亮“在看”呗!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也许你还想看



河北献县5名孩子溺水身亡!警钟再次敲响!请老师务必转给家长和孩子!

沉重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那个“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人走了

国家统计局公布平均工资!教师年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可实际……

10多名小学生未捐款被拍视频发家长群“通报”!校长免职!涉事老师调离!

魏书生:教育孩子最省力的办法(建议老师转给家长收藏)

中高考电脑阅卷流程这样的!读完可多拿20分(转给考生,这对他们有用)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教师吧:关注人民教师

微信号:jiaoshilaile

欢迎扫码加入教师社区(备注:我是老师)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