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部回应中国在美留学生毕业演讲

2017-05-24 外交之声

近日,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引发争议。在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做负责任表态,这是有行为能力的人能够做到的。只要他们最终还是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国家,愿意为祖国做出贡献,我相信中国政府是鼓励、支持和欢迎的。



问: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周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演讲,在中国国内引发愤怒情绪。中国政府是否认为中国留学生、特别是赴美留学生有义务发表负责任的涉华言论?中国驻美使馆是否介入此事?中国政府是否就中国留学生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发布指导性意见?

  

陆康: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说,任何中国公民、对于任何事的表态都应该负责任,不仅是有关中国的问题,对任何问题都应该如此。

  

关于你提到中国驻美使领馆是否介入此事,以及中国政府是否因此发布针对留学生的指导性意见,我没有听说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你的问题不是一个外交问题,但既然你问到了,网上也有很多评论,我可以说两句。我想可能很多网民都认为,任何国家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一面,同时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一个公民在评论自己国家时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以什么样的方式作评论,相信所有人都不难从中感受出他/她对祖国是什么样的感情。

  

我也注意到,你提到的这位学生后来又作出公开表态、或者说是一个道歉。她说自己热爱祖国,也愿意在学成之后回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我想说,当前中国在国外有很多留学生,这些年轻学子出国以后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认识可能都会经历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但只要他们最终还是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国家,愿意为祖国做出贡献,我相信中国政府是鼓励、支持和欢迎的。



背景:5月21日,美国马里兰大学举行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来自昆明的中国留学生Yang Shuping作为毕业生代表之一受邀演讲。她在演讲中说,“她当时在国内每天出门都要戴口罩,来了这边才呼吸到又甜又新鲜的空气”。演讲经过互联网传遍留学生圈,引发热议。



5月22日晚,杨舒平改掉了自己的微博名,取了一串乱码,并删光之前所有微博,回应此次事件,称“我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深感自豪,也希望今后用自己在国外的所学弘扬中国文化,为国家做积极贡献。”


打动人心的留学生演讲是怎样的?


同样是美国留学,同样是毕业演讲,在哈佛大学毕业的江河,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也获得了上台发言的机会,但是他却说了这样一番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06fsl1c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江河,在哈佛大学中,学习了多年的生物学,毕业时他收获了什么?


收获了新的医疗技术手段,在自己专业领域收获了新思路和启发,也同样收获了现场师生的掌声。


同样的国家和天空,同样的高等学府,同样的掌声,却是不同的结果,不用过多赘述,二者一比,高下立判。不知这是哈佛大学与马里兰大学之间的差距,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距?


他说:“我从家乡走出来,感受到家乡的差距,但是我要回去改善她,用在这所学的知识去改变更多人的生活,只要我们愿意为此努力。”



他既没有贬低祖国,也没有盲目夸大祖国。尊重别人的进步,也对自己的家充满希望。


他承认了祖国和家乡存在的问题,但这就是自己的家,有发展也有困难,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因为他出来的目的,就是取长补短,学以致用。


真正有本事的人,喜欢放低自己的姿态,去肯定别人,而一无所有的人,却擅长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此时此刻,看到江河,突然想起一句话:“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愤然无悔。”



知识,是用来改变命运的,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就算你不是为了改变家乡,也没关系,毕竟出国留学的理由千千万,但请别选择最令人羞耻的那一种。



如何获取《外交之声》公布的工作机会、活动、项目信息、申请材料及报名表格?


请添加微信xiaoka365,加入《外交之声》微信交流群,注明”外交会“获取详细资料。(广告、微商等不能证明身份者禁入)



《外交之声》自外交部网、中国日报、视觉志等

外交之声

Voice Of Diplomacy

直通使馆 放眼世界


长按二维码关注 转载须注明出处

转载及合作:xiaoka365@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