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上方“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可订阅!
文明书写与文明互鉴·重写文明史
曹顺庆,刘诗诗
重写文明史
[比利时]西奥·德汉
重写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学史:由编撰《文学:世界史》引发的思考
杨 清
英美“世界文明史”编撰述评
中国哲学研究
李景林
道与学——孟子圣道传承论及其现代意义
黄玉顺
论自由与正义——孔子自由观及其正义论基础
戴森宇
“本体之寂”与“本然之寂”
——中日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寂”论
历史学研究
韩 琦
天主教修会传教中心在西属美洲殖民地开拓中的作用
车人杰
地方自治中的统一诉求
——北洋时期四川“省自治运动”研究
文学研究
左东岭
清閟阁雅集的品格与倪瓒的诗学观
蒲柏林,莫砺锋
金陵·秣陵·孝陵:地名入诗及其近古衍化
罗昌繁
北宋石刻题名的常与变——兼论石刻题名的唐宋转型
法学研究
谢 晖
论法律预期能力的立法预设
周 赟
立法表达的司法面向及其反向要求
张婷婷
立法方法论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性重构
政治学研究
张贤明,张力伟
互鉴与对话: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
冯 刚,武传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化结合
管理学研究
刘继同
宪法财政学:中国现代财税制度基础地位与国家社会福利责任承担主体角色
汪 梦,赵曙明
中国人才管理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 (1979—2022)
本期论文速读
重写文明史
曹顺庆,刘诗诗
摘要:
怎样建立中国话语及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界一直在奋力探索,然而效果却不甚明显,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抓手,无法做到“踏石有印,抓铁留痕”。话语是在言说中呈现的,或者说,话语最先是在对文明史(包括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经济史、法律史、科技史等各学科史)的认知与言说、叙述和阐释中形成的。例如,中国的“春秋话语”,是孔子撰写《春秋》,从历史叙述和言说中建立起来的;同样,西方的话语权,也是从撰写世界文明史中确立的。无论是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对东方文明的贬低,还是雅斯贝尔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正式提出了“轴心时期”这一话语,都是在文明史的叙述和阐释中展开和形成的。然而,长期以来,“文明”概念的定义、文明观的全球输出以及文明史的书写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致使当下的(包括西方的和中国的)文明史书写存在严重的西方中心倾向,对东方文明,尤其是对中国文明的书写存在史实不符、歪曲贬低、盲目跟风、亦步亦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写文明史”这一重大命题,是期望中国学者以文明史实为基础“重写文明史”,在重写文明史中对西方错误的文明观进行拨乱反正,对西方文明史和中国相关文明史研究中不实的书写进行有力的纠正和批判,对本土文明的世界文明级的贡献做到充分自信和自觉,在重写文明史中建设中国话语,并借助文明史重写之势,推动各个学科史知识体系的重构与话语建设。“重写文明史”是一个号召,是从文明史话语叙述、话语言说、话语阐释这个根柢上面,着手建立中国话语的一条重要路径和一个重大举措,是推进文明互鉴的时代新课题。我们期待中国学者携手国际学者,团结全世界学术界,以实事求是的作风重写文明史,重新研究文明互鉴史实,并在言说与阐释中进一步确立各个学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明观,书写符合人类历史原貌的文明史,并进一步以文明史实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史实洞鉴国际形势百变的全球治理格局,以中国话语揭示文明互鉴演进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
文明史;话语言说;文明冲突;中国话语;文明互鉴
重写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学史:由编撰《文学:世界史》引发的思考
[比利时]西奥·德汉
摘要:
在这个全球化甚至是星球化(Planetarity)的时代,《文学:世界史》代表了世界文明/世界文学写作的一种有趣实践。《文学:世界史》的作者之一西奥·德汉教授将谈论他开展这一实践的初衷与深层动机,回顾撰写其中欧洲文学史章节时的经验,并思考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德汉教授认为,全球化和星球化的问题正在决定性地改变着整个文学景观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学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重写”人类文明、文学的过程中,阐释上述变化并迎接挑战,推动生成一种属于人类共同文明的世界/星球文学。
关键词:
世界文学;欧洲文学;文学史;《文学:世界史》
英美“世界文明史”编撰述评
杨清
摘要:
随着文明互鉴理念的深入阐发与实践,国内学界开始重新审视甚至极力改变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观,文明成为我国当前讨论的核心问题,重写文明史势在必行。重写文明史的首要任务,即要清晰把握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整体文明史著作的编撰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全球问题提供“中国视野”“中国方案”,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传播中国的理论话语。自19世纪英美编撰整体文明史以来,至今已有近百部著作问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总结有所贡献。但英美世界文明史编撰存在诸多问题:早期文明史书写缺失印度、中国等东方文明;极力贬低东方文明或亚洲文明,将其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幼年期”以衬托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西方与非西方文明失衡,西方文明是主要内容;存在史实错误,认为东方民族非文明的源头;缺乏历史书写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将中国王朝的衰退归结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复杂性,将印第安文明的毁灭归结于其不适应西方文明。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即是西方霸权式的文明观始终存在:或大肆宣扬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或将16世纪以来的时代统称为“西方统治时代”,甚至将人类从古至今的文明完全置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一种新型欧洲中心论日渐凸显。
关键词:
世界文明史;文明观;民族中心主义;欧洲中心论;文明互鉴
道与学——孟子圣道传承论及其现代意义
李景林
摘要:
儒家“传道”之义,肇端自孔子,孟子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圣道传承论。此圣道传承,包括“道”“学”两面的统一。在传道的谱系中,“闻而知之”的圣人,以内在性的倾听独知天道,凸显了“道”的超越性意义;“见而知之”的贤人,将圣人得自于天的创作落实为制度典常,凸显了“道”的实践品格。此“道”既有理性人文义的开显,亦保有个体证会独知的超越性意义,而不陷于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孟子自觉担当圣道之传,其“学”的一面,乃由子思、曾子而上溯宗本于孔子,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学术新统建构的意识和自觉。孟子继孔子集“圣”“学”为一体之学统建构,不仅是“学”的接续,更是一种道义的担当。“道”落实于“学”,乃以一种名言逻辑和理性自觉的方式十字打开,引领社会的精神生活,展开为一种可大可久的活的文化传统。孟子的圣道传承思想,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当代建构,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道统;学统;传统;孟子;闻而知之;见而知之
论自由与正义——孔子自由观及其正义论基础
黄玉顺
摘要:
贡斯当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分,逻辑地蕴含着作为上位概念的普遍“自由”概念,其内涵是:个人的意志行为在正义的社会规范内不受他人干预。按照这个普遍概念,孔子具有自己的自由观念。这种观念不是境界论的自由观,而是人性论的自由观。“个人的意志行为不受他人干预”是这种自由观的主体性维度,即个体主体具有天然的自由意志;“正义的社会规范”(礼)是这种自由观的规范性维度,即它是以孔子的正义论为基础的。这就是说,自由的规范条件来自两条正义原则,即源于博爱精神(仁)的正当性原则和适应于特定时代基本生活方式的适宜性原则(义)。因此,孔子的自由观念具有两个层面:遵守规范是保守性的自由,而重建规范是建设性的自由。
关键词:
孔子;自由观;正义论
“本体之寂”与“本然之寂”——中日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寂”论
戴森宇
摘要:
“寂”作为东方哲学与美学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范畴,在中国和日本文化中都有重要意涵。日常语境中,中文与日文汉字均以“寂”表示寂寥、寂寞、孤寂等义。从哲学层面考察,中国哲学话语中的“寂“多表现本体义或描述本体之状态;而在日本思想的语境中,“寂”则多为一种审美之境——既是一种雅致、闲适的意趣,又具有虚、淡、幽、古等审美意境,是排遣人心与人情参与而呈现的物的本然之姿。究其缘由,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较早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人为天地万物之心;而与此相对,日本则产生了以神道为代表的泛神信仰,将人融寄于万物的自然神性中,而非重视道德的振扬与修养。于是导致了“寂”这一中日共用的哲学词汇具有了截然不同的向度。
关键词:
本体之寂;本然之寂;物境;人心
天主教修会传教中心在西属美洲殖民地开拓中的作用
韩琦
摘要:
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西班牙国王从罗马教皇处获得了保教权,西班牙成为事实上的政教合一的国家。西班牙对美洲的征服和殖民是剑与十字架同行的,天主教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天主教修会更是充当了先锋。与在俗教会不同,修会传教的对象更多是农村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完成了对西属美洲中心地带定居印第安人的传教工作之后,修会的传教工作又转向了西属美洲的边疆地区。在新西班牙的北方地区和南美洲的拉普拉塔地区,都分布着大量的修会传教中心。修会传教中心在边疆地区发挥了多种功能,在文化上传播天主教信仰和欧洲文明,在军事上防御外国人和敌对印第安部落的侵扰并加强内部纪律管理,在经济上从事生产和贸易,在政治上为建立新的社区和行政单位打下基础。尽管修会传教中心对印第安人的剥削及其带来的疫病导致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激起印第安人的反抗乃至起义,其对印第安人的宗教皈依和文明传播的目标也未完全实现,但修会传教中心的确与西班牙国家一起塑造了一个与军事、政治边界平行的精神文化边疆,修会传教中心是西班牙殖民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西班牙美洲;教职人员推荐权;委托监护制;修会;传教中心;归化区
地方自治中的统一诉求——北洋时期四川“省自治运动”研究
车人杰
摘要:
北洋时期中央政府权力式微,国家陷入分裂。由于中央推进“武力统一”受挫,以“省自治”实现地方统一,进而联络数省实现区域政治一体化,成为“武力统一”的替代方案。处于南北交锋地带的四川,在北洋政府“武力统一”过程中呈现分裂战乱局面。为结束地方分裂,四川在驱逐“客军”后脱离南北阵营,收束地方军队,制订省宪,初步实现省自治与局部统一,并与湖南等省联合推动旨在抵制北洋政府“武力统一”、自身却同样包含“统一”取向的“联省自治”运动。然而,由于支撑自治的地方军人缺乏统一实力,以“省自治”整合地方进而建构统一国家的尝试难以实施。随着省自治失败,北洋时期的政治整合最终重回“武力统一”轨道。
关键词:
省自治;联省自治;局部统一;武力统一
清閟阁雅集的品格与倪瓒的诗学观
左东岭
摘要:
倪瓒的清閟阁雅集与顾瑛的玉山雅集显示出诸多不同特点,诸如不追求盛大场面与轰动效应,雅集成员多为性情相投的知己好友,雅集内容多为清赏山水景致与论诗品画,雅集目的乃是为了获取朋友间的情感慰藉与审美愉悦,这与顾瑛玉山雅集的追求场面豪华与感官快适形成鲜明区别。清閟阁雅集的这种特点,是倪瓒坚持其个人操守与高雅艺术品格所决定的。如此的操守品格也决定了其诗学观念的内涵,即融“性情之正”与“冲淡闲逸”于一体,从而展现出“逸品上”的独特诗学品位。
关键词:
文人雅集;倪瓒人格;气节操守;诗学观念
金陵·秣陵·孝陵:地名入诗及其近古衍化
蒲柏林,莫砺锋
摘要:
地名是凝结着历史记忆且能激发语词联想的文化符号,典型如金陵有数十种别称,并且因其不同的语词特点、典故来源、称名性质构成复杂而庞大的表意系统。其中,“金陵”一称影响最大,“秣陵”因构词法相似而与之成为成对地名,受语言机制、历史情境、现实事件等多重因素作用,衍化出不同的意象偏好、题材选择与情感色彩。地名丰富化与金陵组诗规模化同步,文化内涵的累积使诗境更加饱满,但也因此陷入典故繁复、意象空洞的创作困境。明清时期,“孝陵”作为极具象征意味的新地标使怀古诗更具临场感,相似的词形使其得以部分继承“金陵”“秣陵”的表达传统而没有宋代以来金陵怀古诗肤廓之弊。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的关键词类型,以地名为远读的切入口,还原背后的历史空间、诗人心态,对古代文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名入诗;金陵怀古;文化符号;地方书写;远读
北宋石刻题名的常与变——兼论石刻题名的唐宋转型
罗昌繁
摘要:
文人石上濡毫志岁月的传统发展至北宋初、中期,题刻方式由唐人“就旧碑之阴及两旁书之”转向了宋人“别求一石”的碑刻另题,且宋人还扩大了摩崖题名由北向南的延伸发展,以致摩崖题名主题发生了由公到私、由人文到自然的转向,逐渐导致题名数量激增,故可将此视为石刻题名的唐宋转型现象。一般而言,题名多由士大夫与僚友、子弟、僧道等人同游时生成,多是寻幽探奇、追慕前人、抒发政治期望等心态催生,其产生多具有计划性,多能及时刻石,且题名拓本常成为士大夫与好友传阅赏玩的对象。以北宋中晚期黄庭坚等人为例,可见题名多产生于士大夫的出外宦游生涯,且其生成颇受限于任职的地理环境,党争时期的谪宦频迁促进了士大夫的题刻频率。崇宁党禁时期,卷入党禁的士大夫普遍惧题,说明出游留题行为可能受到政争因素促进与制约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
北宋;党争;石刻题名
论法律预期能力的立法预设
谢晖
摘要:
作为人们交往行为预期机制的法律,其预期能力的大小与立法预设息息相关。立法过程有三个位阶的立法方法,其中一阶立法方法用来认识和解决事物关系的规定性,并把所认识到的规定性赋予法律预期;二阶立法方法用来在多元对立的价值和事实中,通过交涉辩驳,借助或包容、或选择/排除、或设定价值与事实的效力位阶,安排法律的价值和事实预期;三阶立法方法则针对既定法律预期的缺陷(模糊、冲突或空缺),在立法上设置救济方案,进而在实践中逐渐完善法律预期,提高法律预期能力。显然,一阶立法方法通过“真”来“加持”法律预期;二阶立法方法通过“善”来“加持”法律预期;三阶立法方法则通过“美”来“加持”法律预期。
关键词:
法律预期能力;立法预设;一阶立法方法;二阶立法方法;三阶立法方法
立法表达的司法面向及其反向要求
周赟
摘要:
历史地看,立法者制定立法之法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制约法官等用法者的专断/主观能动性。但这种认识预设了一个错误的前提,即立法者可以单方面完成法律的创制。而实际上,立法之法注定只能是法律的一种原材料,它的真正完成内在地需要法官等用法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意味着,立法表达必须保持司法(用法)面向,以一种相互合作、相互成就的立场看待司法能动性,进而通过一定的举措主动而预先地为法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留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
立法之法;法条主义;司法面向;主观能动性
立法方法论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性重构
张婷婷
摘要:
作为立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方法论长期被遮蔽在“司法方法论”范畴之下,甚至一度被学术界和立法实务界忽视。当前关于立法方法论的研究,主要分化为“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观点,其本质是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间的冲突,缺陷是停留于静态立法方法的形式差异,而忽略了立法方法的动态应用(立法实践)分析。实际上,在动态应用视角下,实践论就是对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立法者“从实践出发”诠释立法方法的理论结果。它表现出强烈的“立法/法律二元化”倾向,并被看作是动态的方法选择和立法优化的方法策略。而实践论下的立法方法论体系构造,也以“归纳”概念及其逻辑为依托,凝结出“方法有效性+结果有效性”这一复合型结构,由此形成一套集合价值型方法、技术型方法和创新型方法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
立法方法论;实践论;归纳逻辑;方法正义
互鉴与对话: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
张贤明,张力伟
摘要: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需要走互鉴与对话之路,这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文明之间的互鉴与对话。中国政治学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国际学术界政治学研究的新观点与新方法,推动国际交流,全方位加强中国政治学和世界的广泛对话,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国际认同度。其次是学科之间的互鉴与对话,即合理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以政治学为中轴的交叉学科体系,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提升政治学回应当下复杂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方法之间的互鉴与对话,打通历史研究、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对政治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不同的研究特色构建中国政治学研究版图并推进不同研究流派之间的交流合作。互鉴与对话旨在本土诉求和全球视野中,既遵循政治学普遍的学科逻辑又彰显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互鉴与对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化结合
冯刚,武传鹏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明确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的基础上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和制度化结合。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长远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行动,应着力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贯通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生态治理逻辑,不断推动党和政府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自觉转化为政策体系、各界共识和行动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中国实践。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治理;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制度化
宪法财政学:中国现代财税制度基础地位与国家社会福利责任承担主体角色
刘继同
摘要: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现代社会制度主要由政治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多元文化制度四大制度组成,现代政治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均服务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通过界定宪法财政学内涵外延、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区分宪法财政学与财政宪法学的异同。明确限制国家公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发展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政治责任与宪法制度目标。国家政治民主与宪法制度现代化是依宪治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与关键。现代宪法观与国家政治责任主题是财税制度现代化,核心在于宪法财政化,宪法财政化的关键则是社会福利财政制度建设。中国正由“政治化宪法”向“法治化宪法”,“宪法财政学”向“宪法化财政制度”,“个人义务为主”向“公民权利保护为主”,“国家本位兜底救助”向“宪法权利社会本位福利”转型。
关键词:
宪法财政学;财政立宪主义;国家福利责任;政府职能;现代财税制度
中国人才管理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 (1979—2022)
汪梦,赵曙明
摘要:
为提升中国人才管理研究的社会影响力,立足新时期人才管理实践利益相关方的业务需求,基于人才价值理论,梳理、分析和总结发表于1979—2022年间中国人才管理相关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的热点及其趋势变化,科学预测未来研究方向。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40231个中英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整合发现,应基于中国情景进一步明晰人才管理概念的内涵维度,开发测量工具,完善和发展中国式人才管理理论体系;应立足数智时代,紧跟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拓宽研究对象范围;应以人才价值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和人才数据为重点,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产品和服务;研究设计与方法应更好平衡科学性与实用性,不断创新和拓宽实证数据采集渠道。
关键词:
中国人才管理;研究热点与趋势;CiteSpace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官方微信平台 SCDXXB-ZSB
长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
编辑:浅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