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廿八,贴花花

研创媒介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20-02-27

距离春节还有两天啦

今天小研君跟大家一起来看看

腊月二十八的一些习俗


一、腊月二十八,洗邋遢


北方称“扫房子”,南方叫“掸尘”。扫房子的起源很早,但在古代,扫尘是一种祛除病疫的宗教仪式,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演变成今天的年底大扫除。另外,“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因此这一习俗也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期盼。



但在今天,腊月大扫除

已不只是为了驱邪避灾,祈福降祥

而是发扬传统文化中

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良好习惯




与日常的家庭清洁工作不同,扫房子寄托着人们除旧布新的期盼。因此年底大扫除不再只是女性的工作,而要全家出动,一起打扫,共同为新年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没有人可以偷懒。而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之下,年底大扫除也将全家人聚到一起,赋予人们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二、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就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山西省的人们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省的人们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省的人们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北京的人们在这天则是“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三、腊月二十八,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在此,小研君也跟大家分享一副有趣的春联。



最后
祝大家假期都吃好玩好
但也请记得不要暴饮暴食哟!


-END-

来源 | 网络

编辑 | 邹小敏

审核 | 黄亦鹏 郑晓淇 杨露敏

看了这篇文章的你还可能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1)迎小年,再期待过大年

(2)推免生风采录 |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