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mo 布道师】春小喜 - 我在读书时如何使用 flomo
本期介绍:小喜相信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之前陆续多次分享过 flomo 使用方法。而作为一个重度书虫,同时又在经营着自己的读书频道的B站UP主,她在读书时具体是如何使用 flomo 的,又有哪些独特的技巧呢?且听本期分享~
Q:和大家讲讲你的背景或者经历?
我是春小喜,马来西亚华人,一个自媒体工作者,经营自己的视频频道已3年。没有经纪公司或团队,一人包办所有工作,目前收入够养家糊口,工作和生活状态是自己喜欢的。我主要在B站和油管发布视频,搜“春小喜”就是我啦。
我的大部分视频会写逐字稿,脚本基本上都写得像文章。同时也是一个重度书虫:读书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方法。
最近也在用 flomo 写我的小报童专栏!
Q:最近在读什么书、以及为什么选择读它们?
我读书比较杂,虚构类以科幻、推理、经典文学为主,非虚构类以政治、社科、科普为主。最近在看《成长的边界》、《混沌》、《洞见》、《望向星空深处》、《费曼手札》,重看《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读书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做视频。我的视频主题以生活和读书为主,政治和社会话题为辅。同时,读书也是为了娱乐和修身。
Q:在读书的过程中,怎么使用 flomo?
之前已经在视频里提到过一些使用方法:
我个人的习惯是一边读一边记。一张卡片的长度大概差不多后就开新的卡片,这样读下来的话你就可以把一本书拆分成很多张卡片,当然信息密度比较小的可能一两张卡片就完事儿了。
读书笔记的一级标签是书,下面是书名、章节名,有必要的话你还可以把页数标上。
我会有批注,批注有两种形式,短的就括弧(展示),长的就单列一点,注明是批注。
批注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分清什么是你收到的信息本身,什么是你对这个信息的反应和理解。
春小喜,公众号:flomo浮墨笔记【flomo 布道师】春小喜 - 卡片笔记实战视频!用 flomo 搭建我的个性化知识系统
另外,我读书会有“在电脑前”和“不在电脑前”的区别,在电脑前也会有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区别。
在电脑前是很方便的。比如读电子书,一个页面开电子书,一个页面开 flomo,两个页面并列,在flomo 中打开那本书的标签,输入框内就会默认出现那本书的标签了。在阅读中的摘录、笔记、感想、批注、联想,都可以直接在 flomo 写下来。
在电脑前读纸质书的话区别不大,打开那本书的标签,就可以一直记笔记了,会有心流的感觉。纸质书一般就不做大段摘录了,小段的直接打字(虽然有拍照扫描的app,但我懒得用)。
不在电脑前的话,我一般是在房间里,睡前看看书。手边会有本活页笔记本,会把重点或联想的笔记写在活页本里,也会在书上做划线和批注,之后再把书和笔记本拿到电脑前把笔记整理进 flomo 里。
Q:可以分享一些你的读书笔记吗?
以下这张是我的读书笔记,括弧里头的代表是自己的感想。
我也可以把在一本书中找到的、我感兴趣的线索都集中在一张卡片中,方便遍览,激发想法。
类似《读书百法》这张索引卡片。《读书百法》这本书主要是它自己完全没有分类,有一百种方法,我就想说那我自己分类看看吧,就把相似的方法分类在一起,放在一张卡片下。有了几个分类之后就想: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让我用一张卡片集合看看,于是就有了这张卡片。
当然更多时候这样的线索是跨书的,跨书的时候我就用 #书/0/连接 ,或者收到 #永久/连接 里。
flomo 君:一般是啥时候,或者说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会去做这种索引卡片呢?
春小喜:灵感的火花 —— “让我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试试看,可能会很有趣”,大家也可以尝试看看~
Q:在flomo写的读书笔记后续有什么用处?
1、有时候是记笔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主题或领域的想法,那就在记的时候就打上标签。如果只是写了书名,说明是未分类的,后面会再安排回顾。
回顾的时候,还是不会去分类它,除非我已经有了一个主题的想法.看到一张笔记,“就是它了!”,就会把它归到相关的主题下。
如果回顾是为了想要考验自己的存储与提取,就会单开一张卡片,迅速地写下“关于这本书我记得什么”,然后再根据我之前的笔记进行核对补缺:这个记错了,这个没记住。
如果是为了找资料来写永久笔记,就用关键词搜索或自己仔细浏览。
其实如果你很清楚某张卡片的内容应该归进哪个领域或主题里,那就直接归进去就好,就不用 #书 或 #文献 了。从这个角度来说, #书 和 #文献 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分类。因为一张卡片来自哪里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在哪里有用处。只按照来处来分类笔记,有盲目收藏的嫌疑。
但问题在于,我关心一段内容的真正原因,往往当下的我自己也不知道,那张笔记卡片会起用处的地方当下的我是不知道的。意义从表象中涌现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如果强求当下的我马上分类,那效果反而不好。
#书 和 #文献 对我来说起到了一个收容“还未被整理分类的内容”的作用,它们述说的是:就算没法分类我也没关系,我会一直在这里。
春小喜,公众号:flomo【flomo布道师】春小喜:我怎么用7个主标签分类我所有的笔记
2、读完书之后,我可能会再去相关的解读,或者其他资料。比如我在读完《变形记》之后,就去找了相关的解读视频,进行了补充。
3、笔记可以作为后续思考和写作的材料,可以说是创作者的素材库了,很多灵感和想法能从这个庞大的笔记群中涌现出来。
4、做笔记本身也是能让人进入一种积极阅读的状态的。因为你不可能记下你完全看不懂的内容,所以做笔记本身也会让阅读吸收得更好。
Q:有什么 flomo 使用心得或者经验和大家分享?
1、有时候读书笔记里会写序号,一是为了方便阅读,二是从这里引用出去的时候也可以标注引用的是此条笔记的第几条。
(PS:上面这张卡片实在太长了,只截了一部分过来)
2、之前我不会把读书笔记记得很长,卡片与卡片之间的断章也非常随意。现在实践比较久了之后,一张卡片我可以允许它长到好几百字,有些很复杂的、难以简化的、我不熟悉的概念我甚至允许它超过一千字。
简述笔记、原文摘录、我的批注和理解、发散思考我会全部放在一张卡片里。如下所示。
在回顾笔记的时候,我会去删减部分字句,补充自己的理解,将不必要的卡片删除或合并。
3、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在浏览器上同时开好几个flomo网页,一个记日记,一个读书,一个写永久笔记,等等等。所以在写笔记的时候,就会去添加笔记之间的关联,有时候后续也会进行补充。
Q:flomo 对你的工作或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吗?
当然有!可以把所有需要记录的内容记在一处是很让人安心的。永久笔记培养了我“记录思考并按主题分类”的习惯。之前是习惯写在日记里,但没有按主题分类,所以也就缺乏可持续发展性。
另外,用 flomo 之后感觉自己旁征博引的能力悄然变强了。
最近的一个11分钟的视频里,最后列出来将近20条书目参考,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可能就是知识复利的力量的初步显现吧。我本来看书就很多很杂,flomo的好处在于,一本书我记一条笔记或记几十条笔记,它都能包容我,所以读书时越发有信马游缰、花间采蜜的自由感。
目前也在学习更好地分类资料和笔记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这些都是通过 flomo 实现的,很高兴能遇见 flomo 这个工具。
如果你也有一些故事想和我们分享,可以点击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我们会主动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