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在哪里?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

惜珍 档案春秋 2023-06-29

上海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在哪里?很多人可能说不上来。目前,市区仅存的两段古城墙,各不过30余米残垣。一处位于人民路露香园路口,另一处则是位于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大境阁老城墙。


大境阁老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迄今为止已经历了460余年的沧桑,曾是明清“沪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霁雪”。如今,这里周围高楼林立,“江皋霁雪”之景已难觅影踪了,但老城厢的厚重历史依旧存留在曾经守护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古老城墙潮湿的青苔间,那是上海历史的见证。

大境阁老城墙


“沪城八景”之“江皋霁雪”


建于古城墙上的大境阁是明清“沪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霁雪”景点。由于城外是空旷田野,遇冬日雪至,放眼望去,是一片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上海竹枝词中有诗云:“昨夜天公剪鹅毛,北风吹散遍江皋。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足见当年“江皋霁雪”的景况之盛。
清末大境阁
上海在元代建县,那时并未筑城,到了明朝,由于遭倭寇侵袭,于1553年仅花了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高达8米、长达4500米的环形城墙,(城墙上的齿状矮墙)的数量超过3600个。嗣后又在城墙上建箭台20座,北城有万军、制胜、振武、大境4座。箭台呈方形,凸出于城墙之外,战时供瞭望作战之用。
随着倭寇平息,筑城时建在城墙上的箭台也失去了军事作用,逐渐废弃,移作他用。先是利用箭台旁的石阶步上城墙和箭台,登高望远。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废台改建为庙,上海县人集资在大境台上建造了一座关帝庙。初建时只有几间房,以大境阁为主体,内主祀关羽,两侧附设财神殿、月老殿,香火很旺。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和四十六年(1618)重修时,将城墙先后加高1.6米和1.3米。外有5330余米长的城壕(护城河),设有6座城门,东为朝宗,今称大东门;南名跨龙,今大南门;北叫晏海,今老北门;西称仪凤,今老西门;为通往黄浦江沿岸方便,又辟朝阳门,今小南门以及宝带门,今小东门。
至嘉庆年间邑人再次集资,将原关帝庙拆除重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建造了一座3层庙宇式楼阁。它的东面有一大片空地(今白云观所在地),竹林、荷花池和菜田散落其间,一片田园风光。关帝庙是上海道教的重要宗教场所,因位于大境阁内,故又名大境道观。主建筑为3层关帝大殿,飞檐翘角、花格门窗,是当时上海县城最高和最壮观的建筑。
大境道观今景

关帝塑像位于2楼中间大殿,面西,朝向城外。2、3层设有供人行走的抱厦,并将一段明代城墙围于楼内。关帝殿前是一座古戏台,俗称打唱台,可演戏酬神。南首是财神殿,西侧是月老殿,故当时的大境道观又称“月下老人庙”。大境道观建成后,因其视野开阔,田园如画,故吸引了游人纷纷前往。
王韬在 《瀛壖杂志》中描述:城下“槿篱茅屋,古树丛篁”,“小涧平桥,迂回始达。旷土数亩,间杂桃柳,暮春花开,朱碧相映,时当祓禊,士女如云”,成为沪上踏青胜地。1826年,两江总督陶澍,为此阁题“旷观”两字;1836年,总督陈銮,在其东首建牌坊一座,题“大千胜境”坊额。两旁坊联为: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仙径别开云一线,世天此生阁三层。
清末在沪外国人寄送的上海名胜明信片,图中即为陈銮所题“大千胜境”牌匾


老城墙定格下历史记忆


1845年,大境道观旁增建了熙春台。熙春,意为和煦的春天,语出潘岳《闲居赋》:“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意为观看熙春台上的演出,会感到愉悦和满足。站在熙春台上,大境阁尽收眼帘。飞檐黛瓦,朱栏高阁,颇为壮观。
然而,在1853年的小刀会战火中,大境道观受到严重损坏,后道士诸锦涛募捐重建,故现在残存的古城墙留有咸丰年间的城砖。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同租界当局联合抵御太平军,英、法军队进驻县城。为方便驻军进出,在北城缺口处辟城门,李鸿章题额“障川门”,俗称“新北门”。
太平军东进后,此地一度作为洋枪队的兵营,再遭破坏。1865年和1892年又两次重修。到了1909年3月,上海城厢自治公所又重修大境道观,并将原“大千胜境”坊名易名为“大境”。这座石坊保留至今,也是老城厢最古老的石坊之一。

大境阁东侧的石坊


由于大境阁得天独厚的环境,近代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晚清至民国初年,大境阁3层楼曾是著名画家任伯年、朱屺瞻等以画会友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泼墨挥毫,为后人留下了传世墨宝。有诗云:“六龙寒急光徘徊,风卷沙汀玉作堆;闲上高楼时一望,了然便见画图开。”
1908年,英国画家李德尔绘制的大境阁水彩画作
上海开埠后,城墙作为安全的屏障作用已基本丧失,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城基砖泥不断垒积,城门低矮,经常拥堵不堪,城墙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阻碍。1909年,又新辟尚文门(小西门)、拱辰门(小北门)、福佑门(新东门),并增高拓宽宝带、朝阳、晏海3座城门,至此上海共有10座城门,但此举并未改变拥挤闭塞的局面。
1912年,上海拆城,改筑中华路和人民路,环绕上海县城已有三百六十年历史的古老城墙被拆毁。拆城指挥部设于大境阁内,因此大境道观及其下面的一段城墙得已保留至今,之后得以重修20世纪40年代,大境道观香火渐趋冷落。1949年后,沪南区道士以该庙为茶会处,每天上午道士在此聚会。20世纪60年代又改做工厂车间。1995年10月,大境道观和城墙终于被修复一新。
拆除城墙后筑路(图源见水印)

如今,古城墙和大境道观巍然屹立于人民路、大境路口,在已变成灰白色的城砖上,不少当年镌刻的字样还清晰可见,如“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等,在4块覆于墙面、边角磨损不太严重的小石碑上,详详细细地记载着明嘉靖年间上海为抵抗倭寇、破土修筑城墙时捐资者的名录。现城墙上的大境道观内供奉着关帝、财神和月老,此地也是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大境阁留存的清代咸丰年间城砖


拾级登上城楼,但见飞翼之阁矗立,雉堞成排,旗杆基柱上刻着的 “同治七年” 字迹犹在。漫步其间,仿佛看到上海人民抗倭时的金戈铁马。走进底楼暗廊,似乎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沪城八景”的年代,“江皋霁雪”之景虽已难觅影踪,但老城厢厚重的历史气息依旧扑面而来。


人民路露香园路口的老城墙


大境阁老城墙以及人民路露香园路口留存的另一段老城墙,也为后来的人们定格下了对于历史的记忆。




部分图片:黄浦区档案馆、上观新闻

杂志编辑:李红

新媒体编辑|排版:方亚琪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档案春秋”微信号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好文

推荐

天地冷暖、人间烟火:一位“五角场人”的情感记忆


“英雄”夫妻:与《觉醒年代》何孟雄共同书写革命传奇的,其实是她...


政务

速递

学深悟透践行:市档案局(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翰墨连中日,抗疫同风雨:村山富市、张国恩书画作品入藏上海市档案馆


扫码关注我们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