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 | 情绪和自己

小曼 慢文化与心理工作室 2022-10-20


越来越珍视自己的负性情绪。

 

我嫌弃跟风点赞的自己,

可偶尔,仍然不得不那样做,

那是融入一个圈子的标志。


于是,我特别珍视那份厌恶,

像是窒息后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气,

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

 

我嫌弃自己吃地沟油的命、

操中南海的心,

为世事不公而愤懑、

为路人遭遇深感心痛、

无奈又无助……


在这些情绪里浸润着,

被迫接近真实的生活和人性,

去为他者,

也更为自己寻找“出路”,

这是探索自我和他者的阶梯。

 

我讨厌自己的圣母心,

总是深感内疚与自责,

辜负了谁、又没满足到谁,

哪些事情本可以做、可还没能做到,


于是,跟着这些遗憾,

去筛选自己要完成的事,

人生苦短,

我总要对得起一些人、一些事,

——那些自己格外珍视的。


久而久之便觉察到,

让我踏实下来的,

都是身体上的苦痛;

让我沉思的,

都是些负性的情绪。


欢喜雀跃让我飘飘然,

而哀伤痛楚让我扎根。




人们走上歧途,

都是从封闭自己的感知觉开始的。


逃避,

自我安慰、

或是自欺欺人,

让自己麻木,

从感觉到身体。

 

然而,

短暂的欢愉,

填不满内在的虚空;

集体的狂欢与庆典,

蚀刻出自我的黑洞。


逃避和自我安慰,

终使人远离真正重要的问题。 

也远离了真正重要的答案,

也在远离达成自由的可能。


情绪最真实,

身体最坦诚。


情绪和身体反应,

是最忠实的引领者,

带人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经由这一层,

我们就能探知宇宙的奥妙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发现世上那些为人敬仰的智者,

都说的是同一件事。

 

只是因了各人的因缘,

或生命体验的差异,

大家采用了不同的语言、

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核心,始终都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经由这些智者,

发现真正重要的议题和答案,

或经由智者的敲击

达成觉悟。


这样的人,

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

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 

只要有心,想要遇见。


[后记]最近密切的跟所里的同事们接触,阅读ta们的学术作品。其中,和Karen Litfin的交流直击我心。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来所里短暂访问,作了题为“Body Politics”的报告。


简而言之,她认为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在于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内在,感受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经由自身,体会个体与自然的关系,如此,方能达成从“知识”到“行动”的转化。


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将内在探索和政治直接相联的学者,而且,她还在其课堂上进行冥想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其中体会人类给自然带来的影响,同时,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们的情绪在课堂上流动起来,从而唤醒个体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幸运如我,得以与她在同一个办公室共处一周,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讨论、一起去公园散步,短短的时间里,如她所言,我们联结至深,她说,能遇到我,来一趟德国也是值了;于我而言,她是最珍贵的圣诞节礼物。


这篇随笔,是Karen给我的灵感。以后,会开专题介绍她的研究。

我们散步的Neuen Gart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