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几万犯罪嫌疑人都在这个贴吧里问“判几年”

你的外星小姨子 地球人研究报告 2023-04-27



「取保候审」是一种特殊的法律措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犯罪嫌疑、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者,如其涉嫌情节并不严重,且能满足一定条件,便能申请进入「取保候审」的状态。


如申请成功,当事人便可不被关押至看守所,但不得擅自离开原籍和居住地,除此之外,便能过上和常人大致一样的生活:正常吃饭、出行,甚至上网闲聊。


唯一的不同是,法律的审判注定会到来。


在百度贴吧「取保候审吧」内,就聚集着大量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人。他们均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也因情节并不重大,而有「取保候审」的机会。



在远离看守所的日子里,这些人总是长时间混迹在这个贴吧内,互相诉说自己的案情,只为获得一些微薄的参考性。因为出于法律的复杂性,即使同一罪名,所获实刑的程度也天差地别。


「没想到这也是犯罪」「后悔啊」「我这种情况会不会缓?」「大概多少年?」……之类的话语,是「取保候审吧」里最常见的主题。



在琳琅满目的犯罪纪实背后,这里正上演着的,是“年轻人最鲜活的普法教育”。





「没想到这也是犯罪」,是吧里人最常说的一句话。


在我国的刑事法律诉讼程序中,「取保候审」是常见的强制性措施。在调查机关对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收集证据的同时,犯罪嫌疑人如申请成功,便可放回家中,不被拘留。


但其人身“自由”只能是相对的:「取保候审」者不得离开居住地,且要做到“随传随到”,必须任何时刻都能配合调查。


根据案情进展情况不同,这一阶段有可能会持续数月到一年之久。


于这段漫长的时间中,被调查者往往会因关心自己的最终获刑,而长期处于惴惴不安、提心吊胆的情绪里。


在「取保候审吧」的五万余成员身上,这是最常见不过的状况。



除去寻找专业的法律援助,留给这些人的路几乎只有一条:向有类似境遇者取经。


这也让「取保候审吧」,变得像一部犯罪者的“自白书”。



从盗窃,到诈骗、洗钱,各式犯罪在这里并不罕见。只不过由于“「取保候审」只有程度轻、危险性低的嫌疑人才可申请”的特性,新型网络案件相较而言更加常见。



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网络传播淫秽。



他们大多是我们常在社交网站评论区见到的“麦片哥/姐”,以“加群,加好友”的方式,用几元钱一部的价格贩卖淫秽视频。


因这项罪名的处罚与传播部数和牟利正相关,所以这些人会如实讲出自己的情况,等待其他人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般情况下,部数少或者未盈利的,都会被安慰道“小事”或“也就X个月”,情况严重的,就会被人郑重地评论“你这个事大”。



相较而言,涉嫌“制造淫秽物品”的会更加罕见,“协助卖淫”(拉皮条)可能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各种擦边陪聊软件的案件也在近期异军突起。这些软件会以软色情聊天的方式,让陪聊员用诱导、欺骗的手法,促使男性用户刷礼物。


在类似诈骗案频发之后,大量软件被查封,而这些职业聊手们,也正在被清算。



“涉黄”显然是最主流的犯罪原因。而其次,则是各类通过网络进行的非法贩卖。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烟、用户信息、精神类药物等违禁品——甚至还包括外挂软件。



就在不久前,吧中就有一则热贴是关于“贩卖微信朋友圈辅助软件而被起诉”的事件:贴主通过网络售卖一款自己找到的朋友圈辅助软件,该软件能一键转发朋友圈。他因此获利三十万,最终因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而被查。


在帖子的末尾,他写道:“现在才知道,这个东西违法!”



这也是「取保候审吧」中常常出现的一句话。很多人都会表示,自己直到被逮捕那一刻,才意识自己已经到触犯了法律。


只不过对于更多的「取保候审者」而言,最普遍的态度还是“当初觉得是小事。”





「到底会判几年」,「能不能缓刑」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逛「取保候审吧」,最直接的体验就是扑面而来的焦虑感。人们在吧里频频发帖,只为大致推测自己会遭受怎样的处罚,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人的经验并不适用。


例如,“跑分”于近年在各地遭到严打,于是大量涉嫌“跑分”的嫌疑人,都纷纷涌进吧内求助。



所谓“跑分”,是指通过银行卡或网络支付账号,为赌博、诈骗等犯罪行为提供资金转移的渠道。简而言之,就是协助洗钱。


而因“跑分”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处罚程度也有较大的浮动,所以他们十分迫切地想弄清自己的情况——尽管这对最终结果并没有任何影响。



这也导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吧里首页总会被“PF”等字眼刷屏。


“PF”是“跑分”的简写。在「取保候审吧」中,类似的加密示交流已成惯例,人们更倾向于用缩写来交流,尽管其中大部分都并非违禁词:


“Zp”=诈骗;“Kss”=看守所;“FL”=法律;“Ga”=公安;“Wd”=网赌;“HL”=获利。



如果并非事先了解,外人很容易看得一头雾水。比如在不久之前,一位单亲妈妈就发帖求助,她自述在某平台本来是“绿播”,后来没能禁住诱惑,成了“彩播”,但是又强调自己没有“大秀”。



而这些都是相关者的专业暗语,“绿播”意味着正常直播,“彩播”是擦边球,“大秀”便是淫秽直播。


在吧内,也有“新来的”曾质疑过“总用缩写暗语来交流”的这种习惯,之后有老用户做了解答:因为对于他们大多数而言,缩写是自己最后的一层遮羞布。



犯了错,却不愿承认现实;不想面对,可传唤和开庭会如期而至。没有一位成员,不在承受这种煎熬。


这也导致,只要检察机关有所动静,他们都如惊弓之鸟,赶忙跑来吧里询问“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判实刑”。



而在这种心理高压的情况下,发帖来看看“有没有一样情况的老哥”,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慰藉的手段。


曾经在吧里,也有人建起了群聊。一位用户还曾说过,“加了群,看这么多人都在取保候审,心里舒服多了。”





几乎所有发帖人,都会用到「后悔」这个词。


吧里有个奇特的现象:在其他论坛中,如果有人遇到“犯了事”的状况,往往会用长篇累牍地叙说自己的动机、境遇,或是事件背景。


但在这里却很难见到:人们只会精准地描述自己的案情——涉嫌什么罪、获利如何。与此同时,围观者也并不会因好奇而过多询问,只是机械地回答“大概X年”、“小事”、“大事”。


偶尔有人会倒一两句苦水,也不见得有人安慰。而实在有人情况太糟糕(如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最多只能得到一个接一个的“哎”。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取保候审吧」里也总是会有人坚持不懈地“忏悔”。他们的话术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过去XX天了,还是睡不好/自己像行尸走肉/这辈子完了。



案件有消息的情况下,他们会焦虑于揣测调查机关的意思;没消息的情况下,就是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而很多人的“忏悔贴”,则总会突然在某一天断更,这种情况,多半就是“进去了”。



与之相对,也有人最终拿到了不起诉的通知,这在贴吧里算是天大的好事。如果有人表示自己最终没被起诉,那他的帖子多半会成为热门,因为成员们会排队在下面回复“接不起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情况天差地别,但几乎所有人都会在书写自己的境遇时,用到「后悔」两个字。


这也或许正是这个「取保候审」吧的主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做了危害性并非重大,但却彻底踩到红线的行为,并且最终只因一些蝇头小利,而抱憾终生。


这样的氛围,也让这个吧显得尤为特殊。通常情况下的百度贴吧,无论主题如何,都充斥着插科打诨的内容,轻松诙谐,而在「取保候审吧」里,这样的帖子从未出现。


就像存在一条分界线,把这里和其他地方区别开来,泾渭分明。


正如现实生活中,「法律」所做的那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