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 | 毛浩然 高丽珍 徐赳赳:van 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2.1 宏观结构理论
尽管后续研究表明,仅从层次和线性的角度以及话语的语义结构去分析篇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van Dijk在40年前提出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在当时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正如钱敏汝(1988:130)所说,van Dijk“提出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之间以及各宏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相对性”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Louwerse & Graesser(2006:426-428)也认为,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基于理论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从篇章语言学视角把语言使用者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融入篇章中抽象的语义表征,极大地推动了话语研究的发展。
2.2 话语与意识形态
van Dijk(2000)试图从认知、社会和话语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意识形态。从认知维度看,主要关注意识形态的心理层面,包括意识形态在本质上表现为意见和信仰、意识形态与观念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社会共享表征的地位;从社会维度看,主要关注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方面,以及它在话语操纵再生产和反操纵方面扮演的角色;从话语维度看,意识形态不仅影响我们曰常的文本和言论表达,也影响我们对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理解。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van Dijk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了认知、社会和话语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群体成员在话语生产和再生产中如何直接或间接地把话语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条件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
2.3 话语与语境
总体而言,van Dijk的语境观对批评话语分析影响深远。首先,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认为语境和话语不是单纯客观、抽象的决定关系,而要从参与者的心理和认知角度对语境加以阐释;其次,这种认知动态语境观能够较好地解释交际参与者的宏观语境与微观语境、一般知识与个人知识、社会认知与个人认知之间的关联性。
2.4 话语与权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van Dijk(1993a)就开始探讨话语和权力的关系,指出权力涉及一个群体(成员)对其他族群(成员)的控制。这些控制不仅可以控制群体成员的行动,也可以控制社会成员的认知。不过当时他仅简略地从社会认知视角介绍了权力与操纵、话语和通道,并没有深入探讨权力的结构及其特征。其专著《话语与权力》一书专门探讨了话语和权力的关系,将社会权力定义为“一个群体对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控制”(van Dijk,2008a:9),如果这些控制侵犯了被控制成员的利益,便是权力滥用。如果这些行动是交际行动(即话语),这就涉及对其他人的话语的控制,即形成话语和权力的关系。话语权的控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实践,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控制,即对他人的知识、观点、意识形态及其个人或社会表征的控制。这种思想控制是间接的,是可能实现话语意图的结果。van Dijk(2008a:29-31)认为权力有四个特征:第—,社会权力不仅是群体、阶级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属性,同时也是社会个体之间的属性;第二,社会权力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得以体现;第三,权力可以通过行为或行动控制人们的认知,社会权力的执行和维持预设不同的意识形态框架;第四,对权力的分析离不开对被压迫群体各种反抗形式的分析。权力的结构主要有三类:一是权力机构或团体(政府、军队、公司等),二是职位、职衔或身份地位(主任、经理等),三是群体之间的地位(白人黑人、外国人本国人等)(van Dijk,2008a:40)。对于话语是如何通过引导人们的思想以达到滥用权力的目的,van Dijk(2008a:10-11)总结出三个步骤:第一,语境(通道)控制,比如一些交际事件的参与人、时间、地点、目标通常是由有权势的精英或机构来决定的;第二,话语控制,即决定什么可以说,应该怎么说,哪些言语或交际行为可以通过话语意义和形式得到实现;第三,思想控制,即对话语的不同理解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态度以及观念。如上所述,van Dijk在这一阶段对权力的定义、特征、结构以及权力控制的步骤解析,有利于人们了解社会权力以及权力滥用的本质,揭示权力阶级是如何通过掌握各种各样的话语形式和手段来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弱势群体的言语行为、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
2.5 话语与社会
van Dijk(2014:142)把社会看成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主体,是社会成员生活的共同体”,涉及种族、性别、阶级、社会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只有涉及这些因素,社会才是具体的。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群体,在社会群体中,话语是表现上述集体意识(即社会表征)和社会形式的工具,成员之间要拥有特定的共有知识才能进行话语交流,在交流中产生新的共享知识。换言之,拥有共同语言或话语是一个群体得以成立的基础之一。van Dijk(2014:144)认为,“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通过知识群体的社会共享知识体现出来的,之后便在具体经历的心智模型以及社会成员的行动中化为具体的模式”,这些模式把交际事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认知因素相结合,使社会、情境和话语相互关联。因此,社会和话语的关系要通过认知或语境得以联结,而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人们的话语表达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因为所有的话语都是在特定的情境语境中得以生产和解读的。
2.6 话语与知识
3.1 社会认知视角
van Dijk先后出版了《话语与语境:社会认知视角》(2008b)、《社会与话语:社会语境如何影响篇章与会话》(2009)和《话语与知识:社会认知视角》(2014)。这三部著作均强调从社会认知的视角建立一个系统的多学科话语理论,强调社会认知在话语和社会之间的媒介作用。其中,van Dijk(2008b,2014)的社会认知视角强调以下几点:首先,重视认知的作用,认为语境是主观建构的;其次,强调话语和社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认知是它们的媒介;再次,注重从社会情境中的各个层次去分析话语,而对社会情境中的各个层次的把握就是建构主观认知的过程。这种社会认知视角对话语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重视语境的认知属性,把话语的研究置于更为广阔的交际情境中去研究,进一步构建话语与社会、话语与知识、话语与语境等因素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认知将社会结构性范畴与交际参与者的认知心理模式结合起来,使话语分析者既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话语和社会的关系,也能够从微观的角度结合社会认知(如社会共享知识、意识形态、社会规约等社会表征)和个人认知(如个人知识、态度、经历等认知表征)来分析话语的内部特征。虽然van Dijk强调从社会认知视角分析话语和各相关维度之间的关系,但并未清晰地阐述社会认知与话语的关系,也未厘清认知与主观建构的语境模式的区别,其结论大多建立在相关假设上(如:在论述知识与其他社会信仰的关系时,把社会认知系统假设为具有认知和社会功能),因而尚未形成系统的社会认知理论。
3.2 批评话语分析
4.1 完善语境观
从上述可知,van Dijk并未区分语境和语境要素,而且明确否认语境的客观性,把语境当成是话语参与者的主观解读,就等于排除了交际活动发生时客观的时空背景环境。陈平(1987/1991:64-65)认为,语境可分为三类:(1)局部的上下文环境,限于同分析对象前后毗连的语句;(2)话语使用的环境,包括整段话的主题、目的、当时当地的情境、对话双方的关系,等等;(3)宏观使用环境,指的是范围更为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王建华(2002:7)也把语境分为三类:其一,言内语境,包括句际语境(如上下文环境)和语篇语境(如段落、篇章等);其二,言伴语境,包括现场语境(如时间、地点、场合等)和伴随语境(如情绪、语体、风格等);其三,言外语境,包括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与van Dijk的认知语境观相比,陈平和王建华的语境观既强调语境的客观因素,也涵盖话语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因此,语境既包括话语参与者建构的具体主观语境要素(如谈话主题、目的、对话双方的关系、说话者的认知因素等),也包括当时当地社会、文化、物理方面的客观使用环境要素。比如,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把教室的门关上。这个“门”既指我们主观认知上的门,同时也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门。林大津(2012:85-86)也指出,van Dijk在论述过程中,出现语境动态性与“语境给定性”相矛盾的表述,混淆了语境和语境要素的区别,指出“语境要素是给定的,至少是给定的‘假想集’,而选择给定要素是一个动态择定过程”。即语境是主观建构的动态过程,而语境要素是静态给定的,选择语境要素则是一个动态择定的过程。可见,语境不只是一个主观建构的“统一体”,语境包含交际者在内的客观存在;各语境要素也并不都能在动态中呈现,也有某些因素暂时或长期保持静态,如话语产生的自然环境。因此,van Dijk的语境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4.2 増强受众意识
一直以来,van Dijk的话语研究都从表达者或自身的立场,研究表达者话语行为的目的性、交际性、语言性和语境性。然而谭学纯等(2000:12)认为,言语交际是表达者和接受者共同参与的、以创造最佳言语交际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可见,接受者(受众)在话语交际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话语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分别对表达者和接受者进行考察,更要増强受众意识的研究,了解受众对话语的实际理解。从van Dijk对话语的分析可看出,他倾向于分析话语表达者的交际意图、社会认知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然而很少从受众的角度去分析一个话语交际事件,或者从微观角度去区分话语表达者和话语接受者。须知,在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话语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会发生转换。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要对话语参与者进行角色定位。此外,话语的分析不仅应包括在场的表达者和接受者,当交际双方在谈论另外一个人时,话语分析也应包括不在场的第三方,因为被谈论的不在场的第三方的社会地位、阶级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谈话性质。
4.3 关注弱势群体话语反操控
(参考文献略)
毛浩然(1972—),男,福建福清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执行主编。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Journal of Language & Politics, Discourse Studies,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AB类权威20篇,北大核心以上40篇),出版专著、编著和译著10部,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省社科等共9项课题,先后获评“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语言学丛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话语语言学丛书总主编、中国比较修辞学会副会长,10家CSSCI期刊审稿人和7家国际期刊编委。研究方向:话语修辞、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