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西汉至今,七夕节的两千年演变史
以下文章来源于语言学科普 ,作者语素君
公众号:语言学科普
(yuyanxuekepu@163.com)
世间最有情怀之事,莫过于仰望星空。浩渺银河,巍巍苍穹,总有几颗星,会让一个人,抑或一个民族,一辈子,甚至几千年,牵肠挂肚,遥寄遐思。
一. 星名的由来
二. 爱情的渗入
三. 曝晒的旧俗
四. 祈愿的诞生
五. 乞巧的出现
六. 情人节来袭
七. 传统的没落
谨以此文,献给历代田夫和蚕女!
三. 曝晒的旧俗
夏季雨水较多,尤其是南方,衣物多潮湿、霉变。而进入阴历七月,时已入秋,雨水减少,日头也变好,最适合曝晒。所以,七月初七,作为一个节日,其最早的风俗便是晒书、晒衣裳。
西汉武帝时,皇家大院就专门修建了“曝衣阁“,以便在七月七日,曝晒皇家的藏书和衣物。
这一曝晒风俗,本平淡无奇,但发生在魏晋名士身上,就变得趣味十足。我们在此择两个来说,一个是阮咸,一个是郝隆,都是狂放不羁之人。
话说阮咸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困,七月七之日,家中竟无甚可晒,而同村其他阮姓人家却十分富裕,锦罗绸缎满满铺了一庭院。可是,阮咸小童并没有自卑,反而找了一根长竹竿,把自己平时穿的大裤衩绑在了竹竿顶上,高高地竖在了庭院中。邻居见状,惊问何故如此,阮咸笑答:“未能免俗!”
同是七月七,另一位名士郝隆,家境也不殷实,没什么可晒,竟撩起衣服,露出肚皮,美其名曰“晒书”,就是这么任性!
可见,魏晋时期,这一风俗已然流传甚广,以至人人不能免俗。
四. 祈愿的诞生
民间流行曝晒的同时,七月七的风俗习惯也在慢慢发生演变。早在东汉时期,七月七日在白天晒书之后,晚间还继续有活动。
夜晚在庭院设香台,置瓜果、酒肉、针线,焚香祈拜牵牛和织女二神,许下自己的心愿。这就是后世流传的七月七“守夜祈愿”,这就跟牵牛与织女联系在了一起。
三国时期吴人周处(238年-299年)所撰的《风土记》对此风俗记载得十分详细。
《七月七日咏织女诗》
晋·苏彦
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到了南北朝时期,“七夕”的叫法开始出现,逐渐取代了“七月七日”。名称的改变,也暗示着这个节日的重心,已经从白天过渡到了晚上。大概白天晒书和晒衣服没有多大乐趣,而晚上望月语星,寄私愿于牵牛织女,满满的情怀哦!
这个时候,文人坐不住了,“七夕作诗”很快成为节日应景的一大文学潮流。据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记载,上到帝王,下到普通文人,都争作《七夕诗》。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五. 乞巧的出现
织女虽然是天孙,也有其神职,但她的看家本领毕竟是纺织。所以,七夕之夜向织女祈愿,五花八门的个人私愿估计织女也帮不上忙,她可不是观音菩萨。但有一个愿望祈求织女绝对没有问题,那就是女红的技巧。
与此同时,因为皇宫也极为热衷七夕风俗,可帝王又绝不允许宫女们祈求爱情之愿,所以,宫女们只能祈求女红之技,帝王家也乐得支持,毕竟帝王服饰可不是一般的裁缝能够胜任的。
民间百姓似乎也觉得七夕只是祈愿还不过瘾,还得搞出点好玩的东西出来。所以,在祈愿的同时,“乞巧”的风俗逐渐诞生了。
七夕乞巧之风俗,于西汉时期在长安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传承,唐宋开始风靡。上至皇宫,下至黎民百姓,七夕之夜都会于庭院内扎制一彩楼,祈福,观月,引线,穿针,蔚为壮观。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乞”乃央求也,求之非必得。所以,万千少女,于七夕之夜同向织女央求,织女可没那么有耐心,不会满足所有人的心愿。
可是,怎样才算得到了织女的女红智巧,祈愿成功呢?当然是有一定的判断标准的,最常见的就是在彩楼内用五色线穿七孔针,能够顺利穿过的,方可得到织女的祝福。
可是,对熟练女红的古代女性而言,穿针引线还不容易吗?其实不然,因为七月初七是上弦月,月色灰暗,线穿七孔,着实不易。
还有的方法,是抓一些小蜘蛛,放入锦盒内,第二天,谁的蜘蛛在盒内结了网,便是得到了织女的智巧。那些都结了网的,还要观察蛛网是否圆整。结网越是完美,得到织女的祝福就越多,技能就越厉害。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有趣的地方也在于此。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谓之乞巧楼。”
“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提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与此同时,因七夕前后,民间所需乞巧之物甚多,“乞巧市”应运而生,通过贩卖各种瓜、果、酒、炙、针、线等物件,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东京潘楼前有乞巧市,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日为始,车马喧阗。七夕前两三日,车马相次,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其次丽景、保康、阊阖门外,及睦亲、广亲宅前,亦有乞巧市。”—— 宋·吕原明《岁时杂记》
乞巧的风俗,一直绵延至明清,热闹程度虽不及唐宋,却也衍生出了一些别样趣味。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记载了广州地区的乞巧风俗。
清朝还衍生出乞巧是否灵验的其他鉴别标准,比如“丢针儿”,即把小针儿投入盛满水的瓷碗中,在太阳下观察其水底的投影,根据投影的形状就可以判别祈福是否应验。
六. 情人节来袭
清亡,迈进新社会,国门被砸开,西方之风倏然而至,情人节趁势袭来。
情人节(Valentine‘s Day),又名“圣瓦伦丁节”,是西方为了纪念公元270年2月14日为爱情而亡的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而设立的传统节日。情人节的主题和风俗习惯非常明显,关乎爱情、浪漫、玫瑰、巧克力和烛光晚餐。
当情人节在中国大陆所向披靡的时候,国人忧患意识萌生,试图从中国传统中也寻出一个关乎爱情的节日,以与之抗衡。
国人选来选去,最终相中了七夕,因为牵牛与织女正是脉脉含情的绝佳人选。商人早就嗅到商机,也极力推广,各种七夕主题活动铺天盖地。媒体也开始跟风,推波助燃。最终,中国情人节就这样诞生了。
七夕传统风俗的转变,跟2002年由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石家庄市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七月七爱情节”密切相关。
此次声势浩大的爱情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理论与实践并行,不仅举办了大型主题活动,而且召开了“七夕节文化研讨会”,广邀各界专家为七夕的更名寻求历史依据。会议成果由袁家骏编成《七夕文化论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然而,这是七夕的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孰对孰错,没有公论。但不管怎样,中国情人节,总有些不伦不类。
首先“情人”一词,汉语和英语的差异着实不小,汉语的“情人”始终带有些许不光彩的贬义,而英语则无。这种差异,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很难消除。况且牵牛与织女,是已婚夫妇,与情人节十分不和谐。
其次,任何一个节日,都必须有稳固的行为习惯来支撑,否则便无法长久。七夕在蜕变之前,曝晒、祈愿、乞巧等行为,一直在支撑着它。
然后,七夕蜕变成中国情人节之后,它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呢?在这一天,全民可以一起做些什么呢?总不能人人都去买玫瑰和巧克力吧!没有全民风俗习惯的依托,这种节日就只能活在商家的促销活动里,无半点民族向心力。
所以,今天的七夕,托牵牛与织女之名,行西方情人节之实,着实不雅。
七. 传统的没落
七夕,从曝晒,经祈愿,到乞巧,走了两千余年,最终却落得个情人节的下场。
今天的我们,似乎离传统越来越远,先民创立的风俗习惯,很多都已经在今天的生活中黯然失色,甚至在记忆中也寻不见踪影。
传统的流逝,悄无声息,即便惋惜,也无能无力。
其实,七夕的蜕变,并非情人节的袭击,而是因为在今天的汉人生活中,牵牛与织女根本不再重要。
现代社会早就不再将女红视为衡量女性是否贤良的标准,耕牛也早已从田间走上了餐桌,男耕女织已支离破碎,小农经济也时过境迁。
所以,今天的七夕,要么蜕变,要么死亡,想要延续农耕情怀,只能一厢情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于后台留言联系。
1.中国的“黄色”是如何堕落的?
2.文学女青年与语言学男青年的初恋
3.父亲节,“爸爸”的江湖
4.听说她们要拗断语法的脖子
5.关于“夏至”的科普文
6.欧洲语言的战争(第一篇)
7.面对语言暴力,是否应该将对骂进行到底
8.语言研究要下得了田野和江湖
热烈欢迎学术留言或情绪吐槽
(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