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 | 陈新仁:《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仪式——群内仪式互动研究(中文导读注释版)》导读

陈新仁 语言服务 2023-04-16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匈]丹尼尔·卡达尔

(Dániel Z. Kádár)    著

陈新仁    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导    读

陈新仁


《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仪式——群内仪式互动研究》(Relational Rituals and Communication: Ritual Interaction in Groups)(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本书”)的作者是来自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跨文化礼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匈牙利人Dániel Kádár。Kádár教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语用学专家,主要从事语言礼貌研究,近年来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代表作包括《礼貌新解》(Understanding Politeness,2013)(与Michael Haugh合著)、《东亚礼貌研究》(Politeness in East Asia,2011)(与Sara Mills合编、《(不)礼貌术语研究》(Terms of (Im)Politeness,2007)、《历史(不)礼貌研究》(Historical (Im) Politeness,2010)(与Jonathan Culpeper合编)、《历史(不)礼貌新解》(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Im)Politeness,2011)(与Marcel Bax合编)、《跨文化礼貌研究》(Politeness Across Cultures,2010)(与Francesca Bargiela-Chiappini合编)、《古代汉语信函研究》(Historical Chinese Letter Writing,2010)。本书是Kádár教授的最新力作之一,英文版于2013年由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是挑战一些历史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所持有的西方语言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宗教信仰的退化发生“去仪式化”(deritualization)以致已经没有多少仪式可言的观点,通过分析交际者在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语境中的行为,捕捉带有仪式特点的会话现象,呈现“关于仪式的基于话语的人际关系分析框架”(p.1)。作者发现,交际者往往会通过带有仪式特征的行为或话语实践,建构、维持或解构人际关系,任何面向人际关系的带有仪式特征的会话行为都具有人际关系功能,因此,关注带有仪式特征的互动行为或话语实践对于交际者的影响比关注交际者如何实施仪式行为本身更有价值。


1. 内容简介

全书由图表清单、正文(共七章)、各章注释、术语表、参考文献、索引等部分组成。下面重点介绍正文七章的内容。

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仪式的由来及本书中对仪式的界定,呈现本书运用的方法论和语料情况。作者首先从人际关系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仪式现象给出工作定义。作者将仪式看作是人际关系沟通的行为,由会话者在会话互动中通过事先存在的模式加以建构。从传统上看,仪式的概念包括各种仪式行为,从宗教洗礼过程中的祈祷,到使用诸如Well done(“干得好”)的话语来对某人的行为或成就予以认可。在大众文化中,该概念一般指某种规定性的、古老的行为形式,其中很多形式非常庄严,有固定的话语及次序,与特定的“仪式性”活动或事件相关联。作者在本书中对仪式持一种更为宽泛的定义,认为日常会话中存在各种带有仪式特征的话语实践现象,在互动中由交际双方或多方共同建构,可以独立成段,与互动的其他部分有明显的分界。

作者基于话语语用学,从人际关系视角,指出群体内部的仪式话语是参与者之间使用的“形式化/图式性的、规约化的语言用法”(formalized/schematic and conventionalized language usage)(p. 13),具有下列重要特征:(1) 性质上,这种仪式是一种群内话语实践,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具有约定俗成性。该用法不是当下使用者发明的,但却是当下使用者首先把它用来作为仪式表达方式的。(2)频率上,这种仪式话语行为具有反复实施的特征。(3)功能上,这种仪式话语用法具有特定的人际关系功能,可以用来促进群内特定问题的讨论。该功能是情感性的。该仪式表达能够构建一种临时性的仪式“框架”或基调,让交际对方感到当前的基调不同于平时默认的、非仪式的基调,一般具有较好的互动效果。仪式互动可以(重新)塑造、强化人际关系,借助仪式,个体可以传递自身的社会依附性,表达自己希望在特定交际群体中寻得位置的想法或愿望。(4)来源上,该仪式的功能源于交际双方的交往关系史(之前彼此曾使用该表达方式开过玩笑),因而具有历史性(historicality),当前使用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再次激活,与彼此过去的情感相联结,对彼此没有任何伤害。(5)特征上,这种无害特性源于其模仿特性。特定仪式表达的使用原本并非当前说话人的个人声音,而是模仿了所在群体的声音,该仪式表达方式是交际双方的共同“财产”。

第二章“人际关系视角下的仪式界定”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人际关系角度详细界定仪式,区分人际关系仪式与(不)礼貌等其他人际关系现象。在人类学等领域,仪式常被描述为一种独立的分析范畴。然而,从人际关系沟通角度看,仪式隶属“带有图式特征的行为”(schematic acts)以及“带有规约性质的的人际行为”领域中的范畴,如图一所示。

 


图一:带有仪式特征的人际行为的位置


作者重点区分了人际关系仪式与(不)礼貌,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关键差别,即(不)礼貌源于解读和评价,而人际关系仪式需要从行为视角加以考察。人际关系仪式的发生需要通过实施某种之前业已存在的交际图式。只有当交际者实施特定图式时人际关系仪式才会产生。评价虽然在仪式中也起一定的作用,但不及在(不)礼貌实施中那么关键。研究(不)礼貌重在关注评价,而研究人际关系仪式重在关注行为本身。在第二部分,作者从语用学角度讨论各种带有图式特征的行为,然后聚焦图式性人际关系的规约现象,从具体的、话语的角度界定规约。与一般做法不同,作者从人际关系角度阐释言语交际中的规约现象,认为规约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话语实践现象,凡是遵循各种模式的、与人际关系沟通相关的、反复出现的图式行为,如涉及礼貌、幽默、讥讽、反语等的表达与理解,都可以界定为(人际关系)规约或规约类人际行为。在第三部分,作者通过比较方式考察人际关系仪式,将其与其他各种规约区分开来,指出一般规约行为与仪式行为的关键差别,即实施一般规约行为的前提是要强调遵循,需要遵守关系网络的期盼,而实施仪式行为的前提则是强调模仿。

在第三章“群内仪式的运作:两则个案研究”中,作者分析了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借助两类个案(匈牙利语电子邮件以及中国古代信函),呈现了人际关系仪式在形式和功能方面的主要互动特征。作者指出,人际关系仪式与标准化的社会仪式之间有较为显著的相似性,虽然不总是拥有惯用的语汇、组织方式和功能,但也有可加以明确辨认、相对严格的形式和功能特征,观察者往往也是很容易捕捉到这些特征的。接着,作者在第二部分探讨了群内人际关系仪式的建构性人际关系功能,指出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实践通过激活群内道义情感,有助于建构或强化人际关系网络身份。用来建构人际关系网络身份的人际关系仪式,不仅包括特定的语用行为(如选择使用明显带有人际关系仪式的表达形式),也包括多轮展开的话语或互动行为(如具有人际关系仪式特征的、涉及特定图式话题的反复讨论)。此外,如一些案例分析所示,交际者在一些场合下也可以借助仪式实践,刻意将自己与其他社交网络或人群区分开来。

在第四章“人际关系仪式的分类体系”中,作者将群内概念纳入基于人际关系沟通概念的仪式分类体系,把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实践置于人际关系仪式“家族”中。之前关于仪式的分类一般不会考虑人际关系功能,而是基于其出现的社会事件语境加以分析。本书采用互动视角来界定人际关系仪式,就可以不考虑群体的大小,而是关注群内仪式相对于关系网络局外人的“透明性”和“可及性”。人际关系仪式现象包括那些对许多人而言易于辨认、理解、任何语言使用者都可以参与的话语实践(因而是透明、可及的仪式),也包括那些交际者刻意隐蔽、模糊、(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难以辨认、理解的话语实践(因而是不透明、不可及的仪式),二者处于连续统的两端,具体包括下列四类:(1)隐性仪式;(2)个人仪式;(3)群内仪式;(4)社会仪式。在作者看来,由(1)到(4),透明性和可及性依次增强。作者通过个案分析,对上述四种仪式实践进行了阐述和辨析。

在第五章“识别、情感性和情绪性”中,作者从认知角度探讨了群内人际关系仪式的识别与理解问题。作者首先聚焦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实践的识别问题,指出此类仪式作为规约化行为具有变异性,对于说话人而言可能是默认的,而对于听话人而言则可能是有标记的。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可能会通过元话语加以提及或评价。接着,作者考察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对于交际者的情感和情绪影响,指出群内人际关系仪式没有机构性仪式惯有的目标(如丧礼上相关仪式的作用是引发悲伤),因此,难以预测群内人际关系仪式的情感效应。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往往对互动双方而非其他参与者或观察者产生情绪性或情感性效应,也正是这些效应提升了相对于互动者而言的人际关系功能。

在第六章“破坏性人际关系仪式”中,作者从反方面进一步探究人际关系仪式理论,重点剖析了(针对具体对象的)破坏性人际关系仪式行为,尤其是,考察破坏性人际关系仪式,有助于将交际者的感知和评价纳入到人际关系仪式的理论框架中。作者根据相关话语实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性质,区分了建设性的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实践和破坏性的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实践。前者是“强化关系的”(relation forcing),通过实施该行为能激发人际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至少可以维持好的状况,后者是“腐蚀关系的”(relation corrupting),也就是说,实施该行为会导致实施者(以及整个关系网络)与被羞辱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恶化。作者在介绍了Goffman关于stigma(“骂名”)的概念后,借助不礼貌研究案例,探讨了最具代表性的破坏性群内人际关系仪式实践,表明破坏性仪式实践的运行往往遵循之前不礼貌研究者发现的一些模式。不过,如同作者强调的那样,破坏性仪式实践与不礼貌之间存在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前者的破坏力来自该仪式实践的反复实施,而后者只与表达方式有关。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区分二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从参与者的感知视角,进一步考察了群内人际关系仪式的破坏性和建设性。

在第七章“结论”中,作者总结了本书所构建的群内人际关系仪式框架的优势与不足(如未吸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的客观性问题),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如跨关系网络之间的人际关系仪式实践研究、古今关系网络中人际关系仪式实施方面的质性差异研究),尤其是跨文化语境中研究人际关系仪式的必要性,并尝试性地为此类研究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式。


2. 评价

2.1  本书的主要理论贡献

本书的贡献之一在于,作者秉持话语实践观和关系建构观,提出了人际关系仪式理论(theory of relational ritual)(p. 21),是对人际关系理论(relational theory)的重要发展。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一些学者开始超越语言(不)礼貌本身,关注语言使用对更为宽广的人际关系的建构、维持、破坏等作用,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如Helen Spencer-Oatey (2000, 2002, 2005, 2007, 2008)的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Janet Holmes et al(2011)的neo-politeness theory,Miriam Locher and Richard Watts(2005)和Watts(1989, 2003)的theory of relational work,Robert Arundale(1999, 2006,2010)的face-constituting theory。学者们尽管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rapport management, relational practice, relational work, relating, relationality,但都是在探讨语言使用与人际关系的问题,而非传统的礼貌模式(关注的是个人单方面的礼貌实施行为)。在新的理论框架下,礼貌被视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非全部。作者所建构的人际关系仪式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1)基于话语而展开;(2)从人际关系视角切入;(3)融入交际者和分析者分析视角;4)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跨学科性,兼顾关于仪式的规范性、大众性的理解和动态性、互动性的认识;(5)兼顾人际关系仪式的实施与识别、感知及其效应;(6)不仅探讨了建设性人际关系仪式行为,而且探讨了破坏性人际关系仪式行为;(7)将人际关系仪式置于更宽广的图式行为框架中,厘清了人际关系仪式与(不)礼貌、一般规约行为等之间的区别。

本书的贡献之二在于,作者发展并拓宽了仪式的概念。首先,在界定上,引入话语语用学理论和人际关系视角,将言语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仪式现象与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现象(如礼貌)一同加以考察,并予以明确区分。仪式的概念源于Goffman(1967)的《互动仪式》。该概念进入语用学研究领域后,相关研究一般都采用源于Goffman的传统定义,用它来概括语言使用中各种规约化、形式化的部分,往往与特定的言语行为(如命名、宣誓)有关。这一做法忽略了仪式话语实践具有的复杂的互动和人际关系功能。为此,作者聚焦人际关系仪式,即从人际关系沟通角度界定的各种仪式,这些仪式是由互动话语实践触发的社会行为,包括那些通过话语互动来建构、维持或解构人际关系的仪式话语实践,但不包括暗自发出的诅咒、祝福等,因为后者不是通过话语实践实现的,也看不出其对人际关系会产生什么外在的影响。所研究的仪式必须对实施者有意义、有影响,不包括空洞的、无效果的话语行为。作者从人际关系角度,将仪式看作是社会行为这一点,与Collins(2004)把仪式看作是带有情感或思想的实体有不同之处。其次,在分类上,作者以透明性、可及性为标准,区分不同性质的仪式。这样的仪式分类方式是作者的创举,一方面有利于洞察所有人际关系仪式的共同特征,即具有人际关系功能(如建构、强化关系网络身份),另一方面有利于阐释为什么特定的仪式话语实践易于辨认、理解,而另外一些仪式话语实践则难以被识别或易被误解。再次,作者探究了(人际关系)仪式的互动感知,填补了之前研究只关注其实施的局限性,丰富了关于仪式的认识。最后,作者探讨了破坏性仪式行为,这同样填补了一个研究空白,因为之前的人类学、社会学、语用学文献始终关注的都是仪式行为的建构作用。通过相关讨论,作者明确指出,人际关系仪式的实施不仅可以建构、强化积极的人际关系,也可能会削弱甚至破坏人际关系,从而让我们对人际关系仪式的社会功能有了更完整的认识。总之,作者从人际关系角度、基于话语建构的理念重新界定仪式,将其纳入人际关系这一宽广的理论体系,打破了传统研究范式(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博弈学、心理学等)的藩篱,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新框架由于强调仪式的人际关系维度,可以融合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


2.2  本书的方法论特点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多元视角,既有语言使用者的视角(又分为交际参与者与解读者或当事人),又有观察者视角(又分为语料分析者和理论建构者),前者代表了当事人路径(emic approach)或第一阶视角(first-order perspective),后者则代表了局外人路径(etic approach)或第二阶视角(second-order perspective)。尽管前者在诸如礼貌、身份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仿佛是一种潮流,但本书作者认为后者同样重要,可以与前者互参、互补,相得益彰。其次,作者以社会关系网络(可大可小,可以是二人组,也可以是多人组成的群)作为分析单位,认为群内仪式指的是在社会关系网络内形成的人际关系实践仪式,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区分微观层面上的群内人际关系仪式与宏观层面上的(超越单一关系网络的)社会仪式,另一方面有助于捕捉更多场景下相同仪式的使用情况,比把实践社区作为分析单位更具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语料使用上同样体现了多元性,既有口语语料,又有笔语语料;既有当下语料,又有历史语料;既有对话性语料,又有独白性语料;既有纯文字语料,又有多模态语料;既有交际语料,又有访谈、回溯语料。上述语料分别来自英语、匈牙利语和汉语,体现了多元语言性和多元文化性。


2.3  本书的主要不足

纵观全书,笔者认为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论述较充分,结构较严谨,但仍然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主要包括:

(一)作者对人际关系仪式对了非常细致的界定(p. 12),但略显繁琐、晦涩。诸如“or historicity in general (and related social ethos)”“emotively invested”“as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has shown”等可删。该定义的优点是包容性,但缺点也是其过于求全,应突出重点。此外,需要说明该定义所采用的人际关系视角与现有的定义方式是互补而非取代关系。

(二)尽管区分了人际关系仪式与(不)礼貌(p. 18),对二者的联系虽然也提及但讨论明显不够。其实,仪式使用本身也会被评价为(不)礼貌。换言之,实施仪式有时是实施(不)礼貌的一种手段。在讨论人际关系仪式与身份的关系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如作者在第七章中指出的那样,本书没有对言语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仪式进行跨文化比较或对比研究,而是作为未来研究的话题予以提出。笔者认为,本书缺少这样的跨文化比较是一大缺憾,原因是人际关系仪式带有很强的文化个性。诚如作者本人指出的那样,不同社会文化对仪式的预期和评价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作者同时使用了三种语言的语料,由于缺乏比较分析而显得有点混杂、随意。此外,作者同时使用了当下语料和历史语料,由于缺乏历史比较,因而也是一大缺憾,毕竟人际关系仪式会随历史发展而有很大的变化。作者原本就是要挑战英语中“去仪式化”的观点,仅采用一种宽式的仪式定义也许并非是最好、最有力的挑战方式,原因是作者与前人对仪式的定义并不等同,因而有偷换概念之嫌。

(四)标题使用及行文方面仍有完善的空间。不同章节之间行文偶尔存在简单重复的问题。一些例子的背景知识交代不够充分。个别标题的使用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如1.1.2会让读者期盼作者会在此节给出自己关于人际关系仪式的定义,而1.1.3易让读者以为作者会给出另一种定义,而实际上,作者是在后一节中才给出自己的定义。个别小节的序号编排欠妥,如第3章只有3.1.1而无3.1.2,第7章只有7.1.1而无7.1.2等。

当然,瑕不掩瑜。希望本书能给中国读者带来尽可能多的启迪,对中国语用学的研究起到应有的推导作用,引发更多的中国学者更加深入探究汉语中的人际关系仪式。


本文来源:《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仪式——群内仪式互动研究(中文导读注释版)》导读。

作者简介:


陈新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East Asian Pragmatics及《外国语文研究》主编。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参编30余部教材、教辅或词典,独著、合著11部,入选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本书导读

本书是英国Lancaster University(2014年语言学全球排名第9)语用学课程首推的购买书目,是语言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语用学课程的必读书目,里面有30篇本领域最著名专家的经典之作和最新成果,内容丰富,涵盖语用学研究的所有主要领域和最近的发展趋势。该书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Linguistic pragmatics; Post-Gricean pragmatics; Indexicality; Historical 该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多学科理论,考察了语言交往中人际关系构建的各种模式。视角新颖,语料真实,分析方法具有示范性。

本书导读


目    录

图表清单
致谢

第1章    导论
1.1  本书目的
1.1.1  仪式:窄式定义
1.1.2  仪式的各种定义
1.1.3  基于“人际关系”的定义
1.1.4  群内仪式:示例
1.2  方法论及语料
1.3  本书结构

第2章    人际关系视角下的仪式界定
2.1   引言
2.1.1   仪式及人际关系视角
2.1.2   聚焦仪式与(不)礼貌界面
2.1.3   结构
2.2   图式行为与规约
2.2.1  人际关系沟通中的图式行为
2.2.2   规约
2.3   人际关系仪式
2.3.1   模仿
2.2.2   模仿的运作
2.2.3   模仿的可视性
2.4  结语

第3章    群内仪式的运作:两则个案研究
3.1  引言
3.1.1  范围
3.2   群内仪式的形式与功能特征:关于匈牙利语电邮的个案研究
3.2.1  语料
3.2.2  形式特征:形式、序列与激活
3.2.3  概念特征
3.3   群内仪式与社交网络身份的构建:关于汉语古代信函的个案研究
3.3.1  语料
3.3.2  第一类:非对比性身份的形成
3.3.3  第二类:对比性(反社会规约)仪式实践
3.4   结语

第4章    人际关系程式的分类体系
4.1  引言
4.1.1  关于仪式行为的既往分类体系
4.1.2  基于人际关系的分类体系
4.2   人际关系仪式的类型
4.2.1  隐性仪式
4.2.2  个人仪式
4.2.3  群内与社会仪式
4.3   结语

第5章    识别、情感性和情绪性
5.1  引言
5.1.1  识别
5.1.2  情感性和情绪性
5.2  互动中仪式的识别
5.3  人际关系仪式的情感效应及情绪性
5.4  结语

第6章    破坏性人际关系仪式
6.1   引言
6.1.1   破坏性人际关系仪式的定义
6.1.2   分析该类仪式的意义
6.1.3   语料及结构
6.2   骂名
6.3   各种特点
6.3.1   反复该做不做
6.3.2   反复隐性冒犯
6.3.3   反复提及骂名
6.4   对仪式实践的不同感知
6.4.1   对破坏性仪式的公众评价
6.4.2   参与者/旁观者视角
6.5  结语

第7章    结论
7.1  分析框架
7.1.1   跨文化仪式研究课题
7.2   研究展望

注释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本书序言


语言服务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详情可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