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赠书 | 石进芳: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
WORLD BOOK DAY
2021年4月23日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但多义词各义项间并不是彼此独立,而是互为联系的。从共时角度来看,一词多义是一个以原型义为核心的、由多个具有原型义相似特征的边缘义项构成的语义范畴网络。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多义化是一个漫长的原型义分裂及非原型义衍生的过程,隐喻和转喻是词义衍生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认知机制。
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
(语言服务书系 · 二语习得研究)
作者:石进芳 著
ISBN:978-7-5668-3007-4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定价:59.80元
世界读书日限时折扣价:44.85元
出版时间:2021/03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隐喻性词义就是多义词受隐喻机制作用而生成的词义,是源域的某一概念特征向目的域投射后形成的新概念,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相似性关系的映射。转喻性词义是事物某一显著特征指代事物整体的视觉焦点转移,是同一认知域中两个概念邻近性关系的体现。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思维方式,但隐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大于转喻,隐喻性词义的语义延伸范围更大、类型更多,因此多义词的词义大部分是隐喻性的。
一个词在不同语言中的隐喻义存在共性和个性,共性是人类对类同的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个性是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印痕。语言、文化、认知等差异使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并非易事。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探究了二语多义系统的习得,发现二语学习者对多义词义项间习得程度的不均衡,对核心义项或高频义项的掌握明显好于隐喻性词义等边缘义项,所以多义词的语义深度知识发展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而,目前学界尚没有对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展开专门研究。据此,本研究采用经典语料库数据分析和词义联想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高频多义词的隐喻性词义习得进行考察。
基于语料库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以英语本族语者为参照,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的使用和发展:①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多义词义项数目并不少于本族语者,但使用的转喻性词义比隐喻性词义多,与本族语学习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隐喻性词义知识习得上;②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隐喻性义项使用频率上表现出非本族语特性,会超用或少用多义词的某一个隐喻性词义义项;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性词义知识发展缓慢,没有随着其二语水平的提高同步增长;④隐喻义产出数目和比率都远远低于转喻性词义,隐喻性词义是二语多义词习得的难点。
基于词义联想实验的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以母语汉语的语义知识为参照,考察二语隐喻性词义表征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①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多义词的语义知识少于母语,但一语和二语多义词隐喻义的提取概率和义项数都大于转喻义;②二语隐喻性词义和转喻性词义的表征和发展共性少、差异多;③从二语水平的影响来看,隐喻性词义的联想频次和义项数都受到二语水平高阈值的影响,但转喻性词义的义项数未受到二语水平的显著影响;④从发展路径来看,二语隐喻性词义经历了“U”形发展路径,而二语转喻性词义发展相对稳定;⑤从跨语言影响来看,母语语义知识仅对二语转喻义联想产生显著影响,而二语多义词语义知识仅对一语隐喻性词义联想产生显著影响。
两项研究从多义词使用和心理表征两个维度证实基本义是双语者一语和二语词汇语义范畴中的原型成员,心理表征也最稳定;而隐喻性词义源于原型成员(基本义)的分裂或非原型成员的衍生,在二语心理词库中很难与词形建立紧密联结,心理表征不稳定。二语水平和母语语义知识是影响二语隐喻性词义表征、使用和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首先,两项研究一致发现,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汉共享隐喻性词义的效果都好于英语独有隐喻义。然而,关于二语水平的影响,两项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语料库调查显示,二语学习者的隐喻性词义与转喻性词义知识差距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变小,而连续词义联想实验发现,本科组、硕士组和博士组的隐喻性词义的义项数都高于转喻性词义,而且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隐喻义和转喻义的义项数差异越来越大。
笔者认为,两项研究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不完全匹配是造成结果分歧的主要原因。如果将两项研究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看作从高中英语、大学英语、英语本科、英语硕士到英语博士阶段的连续体,本书揭示了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的全过程:在初期阶段,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依靠母语语义知识习得英汉共有义项,隐喻性词义知识发展缓慢,且滞后于转喻性词义的发展;在中期阶段,学习者开始关注二语特有隐喻性义项,同时母语语义知识开始干扰二语心理词汇的表征和发展,但转喻性义项在此阶段快速增加,并在中级水平以后进入“高原期”;在高级水平阶段,随着大量接触和使用二语独有隐喻义和英汉部分对等隐喻义,学习者开始逐步摆脱母语特有义项的干扰并建立二语独有隐喻义表征,在此阶段隐喻性词义习得效果与前期(初期和中期阶段)相比呈现显著差异。因此,与转喻性词义相比,二语水平对隐喻性词义习得的影响阈值更高。
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和心理语言学领域以不同的研究范式和视角描写分析隐喻性词义的使用、加工和认知特点,本书将语料库方法与心理实验研究相结合,不仅克服语料库方法只反映隐喻性词义实际使用的局限,还从心理词库层面深层挖掘隐喻性词义习得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因素,系统整合了这三个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范式,促进不同领域相关理论的融合和进一步发展。此外,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是多义词习得中的难点,可以全面揭示多义词语义习得的微观图景,为二语/外语词汇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注:本文节选自本书的前言)
作者简介
石进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基于语料库与心理实验的跨文化隐喻。2016—2020年攻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语言科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及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在《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及Metaphor and Symbol等国内外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江西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
本书导读
隐喻性词义习得是二语多义词习得的难点,是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然而,隐喻性词义习得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本书将语料库方法与心理实验研究相结合,系统整合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这三个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范式,从中介语—目的语、母语—外语、英语—汉语三个层面认知对比隐喻性词义,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习得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促进不同领域相关理论的融合和进一步发展,为外语词汇教学、词典编撰、机器翻译等语言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目录
前 言
第1章 绪 论
1.1 什么是隐喻性词义
1.2 隐喻性词义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本研究的意义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一词多义与隐喻性词义
2.1 引 言
2.2 一词多义的语言学解释
2.3 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
2.4 英汉隐喻性词义认知对比研究
第3章 二语多义词习得研究概述
3.1 引 言
3.2 语言教学视角下的二语多义词习得研究
3.3 语言加工视角下的二语多义词习得研究
3.4 词汇联想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
4.1 引 言
4.2 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的使用
4.3 中国学习者多义词隐喻性词义的发展
第5章 基于词汇联想的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研究
5.1 引 言
5.2 词汇联想对词汇多义现象的研究
5.3 研究问题
5.4 研究方法
5.5 研究结果
5.6 分析与讨论
第6章 基于语料库和词义联想的二语隐喻性词义习得对比研究
6.1 引 言
6.2 语料库调查与词义联想实验的一致性发现
6.3 语料库调查与词义联想研究结果的分歧
6.4 二语隐喻性词义的习得路径
6.5 本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推荐 | 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度十大语言学好书推荐 | 暨南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经典书单宅家福利 | 暨南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电子书免费读
如果您有语言文字等研究成果
欢迎添加黄编辑微信洽谈出版
语言学著作出版
今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
语服君送福利啦
即日起至4月27日20:00
在本文的留言处写一段走心的话
(你想要阅读本书的理由)
集赞数前五位的读者将获得包邮赠书
没能获得赠书的亲们不用灰心
本书已在出版社微店上架
可享限时折扣7.5折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即可购买
后续还会有更多赠书活动
敬请期待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11万+语言学人已关注微信号:Language-service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欢迎后台留言
获取更多语言学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