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苑 | 何自然: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

何自然 语言服务 2021-04-26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摘要
社会语用涉及社会及公共话语的话题,其覆盖面很广,本文只讨论日常交际中人们的社会身份建构与认同问题。“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日常交际的重要策略。人们在日常的对话中往往会根据话题和话语内容改变自己谈话的身份或角色,以不同的语用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相互理解,达到相互沟通。为此,人们的话语往往是看人说话,看事说话,看环境说话。在交谈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角色、身份和话语内容,做到所谓“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除了讨论如何按该策略原则调控话题之外,还特意就有关语用身份错位导致的受骗,以及有关与讲话人身份不相称的公共话语进行评论,同时评论语码混用的现象对社会及公共话语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及公共话语;身份;角色;身份错位;语码混用

1引言

社会及公共话语的话题复杂而广泛,它包括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交际和交流。近年来,随着社会公共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社会上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人们可以在那里发表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发挥出正能量的积极建议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论,给社会和国家都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杨风:2012)。由于社会及公共话语这个平台广阔,话题涉及很广,我们不准备从这方面讨论,而是集中在社会及公共话语实际操作中的语用问题做一些探索,特别提出来研究的是在社会及公共话语平台上如何实践“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个日常交际的重要策略。所谓“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策略,其实就是社会交际中说话双方语用身份的建构与认同。人们在日常对话中必须根据话题和话语内容以及话语内容涉及的动态语境改变自己的身份和语用方式。恰当的语用方式会产生和谐效应,使说话人的身份与话语内容和语境相适应,使话语交际取得预期成功;不恰当的语用方式会让说话人身份与话语内容和语境相悖,形成身份错位或偏离,即使短暂取得某种交际效果,但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只会带来消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要讨论这里提及的有关问题。

2角色与身份

“角色”是一个大家熟悉的概念。一个人在戏剧、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不同人物,就说是扮演不同的角色。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角色指个人在特定社会关系和特定社会场合中所处的地位,这种角色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扮演的,可能是长久的,也可能是临时的、短暂的。至于“身份”,按传统的定义,它是人们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真实资格,也指在特定环境、场合或事件中所处的地位。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表明他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Burke, 2009:1-4)。从上面有关“角色”和“身份”的简单定义中我们可以认为它们两者是有细微的差别的,但是,如果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动态地去看待这两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发现,话语交际中角色的变化也可以说是身份的变化,以什么身份说话其实就是扮演着什么角色说话。(见新浪博客)关于角色和身份的概念和认识在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以及文化学界都有过很多的讨论。但角色、身份、甚至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等概念,根据学科交叉的原理,人们会将身份、地位、角色等概念综合在一起,跟随话语过程的状况来变化。Tracy (2002:17)认为身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任何交际发生前就已拥有的稳定特征;二是身份可以通过话语实现,它可以随着交际场合变化而变化,这时的身份是动态的、情景化的。由此可见,我们称为“身份”的概念,有时也可以称为地位或角色。当代语用学注意到角色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将它作为动态的身份表现引进社会语用学的研究范畴,于是,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一个人在交际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他建构的动态身份。根据上面提及的Tracy (2002:17)的见解,身份就有一个包容性的、属于社会语用学的定义,即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和文化学等有关身份的概念而给出的一个关于语用身份的论述。陈新仁等(2013:3)从社会语用学角度提出一些研究身份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在这里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以下的语用身份论:语用身份指交际中说话各方对身份的自我选择或设定, 在交际过程中他们的身份建构是动态的,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说话各方在特定话语过程中所选择的身份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语境设定的;身份建构过程的语言形式和语用选择须与建构的身份相一致;语用身份建构的目的就是交际各方在日常对话中为了实施“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策略,做到看人说话,看事说话和看语境说话;只有在对话中不断因应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调整说话人的身份或扮演的角色,做到相互配合,交际才会成功。

3社会及公共话题的调控

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社会及公共话语中的语用表现,着重提及为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交际各方的话语应对特征。3.1 语用身份认同策略在社会与公共话语交际中要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必须注意语言使用过程中语用身份的认同策略。身份认同,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指的是社会身份在动态的语境中通过具体行为扮演或建构的角色。当一位教师被任命为校长后,就出现了角色的变化,他若以校长的身份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建构的角色就是一校之长,他的言语行为是作为学校领导给与会人员的发出勉励或指引。这时在座的师生和教职员工都会认同自己是聆听学校领导讲话的听众,但当校长的讲话内容涉及教师的职责或学生的任务时,听众中的师生就不只限于听众,而且还会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师或学生的身份。语用身份的建构和认同在交际中往往秉持“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原则,它是一种语用策略,运用这个策略交际就得以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个身份变化的故事:(1) 英国女王和她的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来敲门,丈夫里面问是谁。女王以正式的口吻回应:“女王”。结果是一片沉静。她只好再次敲门,里面又问是谁,女王改用自己的名字回应:“维多利亚”。可是还是没有应答。这时女王耐着性子第三次敲门,当听到里面问是谁时,女王这次更是柔性地回应:“你的妻子”。这时门终于打开了。两人最终得到和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王调控了语用身份认同策略,通过语言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建构了从君主到妻子的不同身份来适应局面,最终取得丈夫的谅解。下面是一个小孩子保身份的趣例:(2) 母亲(A)问儿子(B):A: Tell me, darling, what did Daddy say when he fell off the ladder?B: Will I miss out the nasty words, Mum?A: Of course, dear.B: Nothing.在这个例子中,B 的身份是儿子,但他知道,说脏话的孩子会被认为是一个没教养的坏孩子。对话中显示,父亲从梯子掉下来时说的没有一句不是粗鄙的骂人话。当妈妈问儿子他爸爸都说了些什么时,儿子得先问妈妈能不能说脏话。当他确实知道母亲不许他说时,他就无法从父亲当时的话语里找到任何一句可以向他妈妈报告的了。这里证明,即使是孩子,他也想保住自己语用身份的认同:做不说脏话的好孩子。正因为孩子为建构自己语用身份的正面价值而变得无话可说,从而营造出一段令人沉思的幽默。下例是一封来信的摘录:(3) [*]“什么是语用学”大稿收到,多谢多谢。[**]序言事我以为不必,因为足下现在创业时期,一切宜自创新义。[***]倘使我于语用学有权威性见解,又当别论,但我所知不如足下,装样不如藏拙,谅为足下谅解,否则沐冠于市,反为识者所笑……这是许国璋先生生前给我本人来信的摘录。信中讲两了件事,一是他作为刊物主编收到向我约写的文稿;二是他作为学界前辈婉拒为我的书稿撰写序言。摘录的第一段[*]是许先生作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编身份说的话;第二段[**]是他婉拒写序;最后一段[***]许先生为婉拒写序找理由而突然变换了身份:他放下作为资深老教授的身段,刻意与收信人的地位持平,谦虚地为拒写序言做出解释。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的策略。许老建构一个与收信人平等的身份,让收信人感到格外亲切,其谦逊态度更让收信人不但不会因索序不成而失望,反而产生对许老的无限敬意。身份不同可以观察到说话人的不同心态:(4) a. What a bit of luck that I’m placed next to you.b. What a bit of luck that you’re placed next to me.这个例子说明身份的认同和建构策略还可以调控语用移情,表现说话人的不同心态。如果比较上面a, b 两句话就可以发现:a 句是移情说法,语用上表示说话人有意压低自己的身份,抬举对方,让对方感到高兴:说话人说他被安排在对方的旁边就座是一种荣幸。b 句不但没有移情,而且语用上大言不惭,趾高气扬,俨然抱有上级或长者自居的心态。如果说话人不是上级或长者,这样说简直就是无礼之言,让对方听了感到不快。身份认同策略是多元的,我们不准备在这里做全面的论述。总之,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人际关系,个体会按照自己的阶级、地位、角色、民族、文化、宗教等从自己的身份库中确定一个身份或几个身份跟别人交流(周明朗:2014:16)。在交际中, 说话人要根据场合和人际关系,从自己的多重身份中建构一个身份或角色,这就是身份建构与认同策略,也是我们常说的“什么山上唱什么歌。”3.2 语用身份错位与偏离1. 语用身份错位:所谓身份错位,说的是说话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建构了一个虚假身份,该虚假身份或被交际方识破,或误被受骗方认同。在社会及公共话语中,语用身份错位会导致误会、受骗或出现一些有悖于正常交际的现象。下面的幽默对话是人称指示出错(何自然,1988:21),其实,这是说话人语用身份刻意错位被识破而引起:(5) Voice on phone: “John Smith is sick and can’t attend class to-day. He requested me to notify you.”Professor: “All right. Who is this speaking?”Voice on phone: “This is my roommate.”语用身份错位其实也是另类的“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人建构一个虚假身份(构成一个骗局),让听话人误以为真的认同(被引入圈套),于是,听话人作为误认的一方上当受骗了(陈新仁,2013:69):(6) 背景:刘先生的电话响起,话筒里传来一位女性的声音。女:(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猜猜我是谁?刘:不知道啊。你是?女:(用很熟稔的语调)老同学,这么久没见面,连我的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刘:(想了一会儿)是XX 吗? 你不是在加拿大吗?女:是呀,我已经到厦门了,帮一个朋友买房子,但是现在手头缺钱,想向你借1 万块钱。……(第二天)女:老同学,真不好意思。钱还不够,想再和你借5 万。你放心,过两天到了上海马上就还给你。(《猜猜我是谁》,《今日说法》2006 年6 月11 日播出)例子中一位女子给自己建构了一个虚假的身份:刘先生的老同学。其目的是为了引诱刘先生上当受骗,给自己汇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遭的朋友因类似的虚假身份事件而被骗或险些被骗的事例,的确时有发生。如果我们警惕这样的欺骗行为,不良分子的算计就不会得逞。社会语用学认为,身份认同、身份选择、身份建构,包括传统的角色和地位,都是动态的,它时刻左右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进程,或真或假地变换着身份来上演“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策略。2. 语用身份偏离:Brewer & Gardner(1996)认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个体身份、人际身份和群体身份。个体身份指他本人的属性:性别、民族、年龄等;人际身份指他的人际关系,如为人父母、子女、上下级等;而群体身份则与他的职业、职务、地位有关。所谓身份偏离,它与身份错位稍有不同,说话人因身份偏离而说出的话语与他以正当身份说出的话语会出现差距。明明是长辈,但因身份的偏离,竟然会不合时宜地与听话人处于相同地位说话;又或处于相同地位的双方,其中一方竟然以长者自居来说话。由于身份偏离,必然导致言谈不当,所说话语与说话人身份不相称,让对方或诚惶诚恐,或反感不服。在社会及公共话语中,有一类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它往往取材于社会,认定某个接受对象(听者或读者),运用接受对象习惯或喜爱表达的词语,让接受对象感到亲切,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如果说话人建构的语用身份合适,又得到听话人的普遍认同,这种语用现象会充分表现出说话人的个人魅力。但是,如果说话人给自己建构的语用身份有所偏离,如说话人将自己身份刻意降低,过度谦卑,或用逢迎的语句图在场听众一时的喝彩;或说话人将自己的身份盲目提升,出言不逊,其傲慢语气凌驾于众人之上。两种身份偏离的话语,尽管会有听话人力挺,但如有损说话人原有的社会身份或地位,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下面的例子也可以算是语用身份偏离:2010-2013 年的夏天, 国内某些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典礼上,校领导们发表的是他们偏离了身份的另类讲话。学子们听到的竟然像他们私下“哥们”说的网语。我们这里试引述校长们讲话的几个片段(引文来自网络):(7) a. 有校长在讲话中问学生是否“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是否记得他们“初吻时的如醉如痴”。b. 在谈到毕业生的未来时,校长表示的是一片同情,说他们未来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他们“也许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c. 有校长在毕业生面前,自问自答地说:“什么是母校? 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d. 有校长在毕业典礼的庄重场合想到要使用网络流行语,他要求毕业生把在校园里“二在一起”的幸福、微笑带走;要在“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多一点耐心,还建议他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e. 有校长还在讲话中学着日本的动漫语言,将女生称“萝莉”、称男生为“正太” ,并且来个中-英语码混用,要同学们“hold 得住”,要“将所有的美好和……伤不起的遗憾一股脑统统打包,有的储存,有的干脆把它out 掉。”人民网及一些大报的记者也因校长们的另类讲话而活跃起来, 他们也跟着直呼校长们为“X哥”、“Y 叔” 。从他们的报道里人们似乎只嗅到调侃的气味,而丝毫不觉察对校长地位的尊崇。不过校长们偏离了语用身份的现象从去年起在社会公共话语中越来越少, 变得不那么时尚了。身份偏离是违反“ 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社会及公共话语策略原则的,所以只过了两三年,到了今年这种现象就基本消失,从社会和公共话语中出局,被淘汰掉了。从社会语用的角度看,庄严的毕业典礼上领导的讲演充斥着时尚的社会流行语、民俗的口头语、网语,这会使我们奉为圭臬的文体学、修辞学失去了光彩,让听众失去衡量适切话语的准绳了。对此,我们呼吁:庄严的场合须说端庄得体的话,特定的山上还须唱特定、合适的歌!

4对社会及公共话语若干现象的评论

4.1 社会身份的尊重问题我们在引言中提到,社会及公共话语的问题复杂而广泛,它包括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交际和交流。人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发表见解,其中一些足以发挥出正能量,提出积极建议和表达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论,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社会及公共话语存在一些误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没有意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策略原则。结果影响到他们在公民意识中忽视了对某些社会人士身份的尊重。其实,只有尊重才可能建构良好的社会及公共话语空间,树立起社会的普遍文明。下面是我们关注到的事例之一:(8) 我们有“残奥会”和“亚残运会” ①等称呼。可是,我们对“残奥会”、“残运会”参与者的身份如何认同? 现在我们普遍地称呼他们为残疾人。突出“残”字,必然导致他们心理上的黯然与无奈。如果我们在社会身份方面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去掉“残”字,分别改称他们为肢障、体障、智障人士,是不是会更文明一些? 同样,我们是否也可以为了尊重这些人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不对失聪、失明的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学校称为“聋哑学校”、“盲人学校”呢? 事实上国内已有不少地区注意到这个问题,将这类学校改名为“培智学校”、“育智学校”了。最近我们取消了劳教制度,从尊重失足青少年社会身份的角度看这也是一项正确的措施。前两年,公安部的一位领导甚至说过,“以前叫卖淫女的,现在可以叫失足妇女。特殊人群也需要尊重。”(《新京报》,2010-12-12) 这正好说明,在社会及公共话语中注意到人的社会身份十分重要。我国现行的语言政策应该具体指导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这对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弘扬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大国的风范具有积极意义。以上分析可见,如果社会语用问题得到重视,如果有一个深受拥护的语言政策,注意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文明、礼貌、和谐的社会效果就会得到彰显。4.2 缩略词语与语言政策词语缩略是语言语用特色之一,它在汉语社会公共话语中更为显著。词语缩略作为语用策略常见于日常交际,某个概念被缩略词语概括、简化,方便人们交流与记忆,便于宣传,成为不同时期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语用现象。例如有很多至今仍沿用的缩略语:“少先队”、“共青团”、“三好”学生;也有如今新流行的“海归”、“三高”、“白骨精”,还有一些国际上广为接受的拉丁字母缩略词GDP,CPI,APEC,SARS,PM2.5, 以及最近流行的MOOC 等。由于缩略词语是社会语境化的产物,一旦离开当时的社会语境,这些词语就可能被弃用,或被遗忘,走进历史,不复存在。然而,我们对缩略词语的缩略法和使用规则似乎还缺乏明确的语言政策指引,人们在社会语用中也不大注意词语缩略的规范,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对这种语用现象往往是任意的,即兴的,或只求方便,不讲究推敲,因而可能出现不该省的省了,可以省的却不让省。例如有这样的一条标语:(9) 大家都来努力创文!这个标语显得让人有点费解。“创文”是什么呢? 创什么样的“文”?文化?文学?文明?都不是!原来那是说“大家都来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又如(好搜百科):(10) a.中国“三高”火爆唱响人民大会堂。b.“三高”严重危害现代人健康。c.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有“三高”。d.《盛女爱作战》讲的是五位“三高”女性渴望爱情的故事。“三高”,这个缩略代表的意思很不稳定:人们最初谈论“三高”,指的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意大利的帕瓦罗蒂(2007 年去世)、西班牙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例a 的中国“三高”原来是指我国的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魏松和莫华伦。例b 谈论的“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谈论“三高”经济时,它多指高房价、高库存和高利率;而例c 说的“三高”强国则是经济学家刘福垣提出,但备受争议的“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至于例d,那是一个电视剧提到的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三高女性,然而也有女性谈论择偶要求时提及“三高”男士,指的是高学历、高收入和高身材的理想对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前面提到的“残奥会”、“亚残运会”更是一个听起来并不悦耳的缩略词。4.3 汉英语码混用与汉语的“纯洁性”汉英语码混用在当前的社会及公共话语中十分普遍。汉语中夹杂拉丁字母缩略词也是一种语码混用。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是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话语分析的课题(Gumperz, 1972,1982;何自然、于国栋,2001),是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是话语交际中的谈话策略,它在语言接触中能发挥多种功能: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对新事物的认识,可以用来显示身份、角色的转变,表现说话人的双语能力,也可以用来缓解分歧、避免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和谈话气氛等(于国栋,2000)。可是,这种语言现象最近却受到国内某些报刊和网站的批评,坚称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必然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其实这种责备是过分的。有文章甚至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可以译成汉字,而iPhone、iPad 就没能翻译过来。还说英语吸收汉语时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要夹杂大量英文? (参见《人民网》2014/4/25)其实,汉语里出现一些拉丁字母缩略词早就有了,没有必要都译成汉语。有些译语需要时日才能得到普遍接受。如果译名不统一,使用上常会造成混乱,有些译名还可能会因为过于冗长、拗口,使用起来极其不便。在必要的场合直接使用几个全球普遍使用的拉丁字母缩略词语,加上广大群众和传媒又都乐意接受,那就不至于影响汉语的“纯洁”,反而增加了汉语的实用与时尚。我们前面提到最近流行的缩略词MOOC, 那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意思。有人将它译为“慕课”! 不过这个怪名并没有多少群众和媒体跟进与仿效,人们大都习惯直接使用MOOC 这个缩略词(见《南方都市报》2014/10/19, A06)。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既然人们不喜欢用"慕课",也不愿用冗长的全称,那就应该宽容一点,顺应民意,允许大家说MOOC 好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往频繁,各国语言、文化中必然存在很多共享的因素。英语作为一种表音文字,自然可以将外来语用拉丁字母加以转化,而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很多英文及其缩略形式无法转化,以零翻译方式来处理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这不是翻译工作者“偷懒”,而是我们的批评者可能因为缺乏或忘记社会语言学中语言接触领域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的常识而错怪下来吧。我们直接说MOOC 好呢,还是称之为“慕课”好呢? 说iPhone 好呢,还是将它译为“爱疯”好呢? 要将iPad 译成“爱拍”吗? 作为语用学者,我提倡做一个社会语用规范的引导者,而不做监控语言使用的“警察”。为填补汉语中的某些“词汇空缺”(lexical gaps), 给一些科技新发现、新命名来个零翻译,总比乱给一个译名要合理得多,而且不会因乱译而引致误解。中国文化是在兼收并蓄中发展的,我们要警惕过分强调“纯洁”,最终会阻碍我们文化的进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文化和语言已越过国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学习和使用;而在我们自己的汉语言中容纳区区几个外来词语和偶见某些语码的混用,丝毫无损我们的根基深厚的汉语言,反而有助于我们汉文化和汉语言的现代化及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发展。

本文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1期。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作者简介:何自然,1937年出生,广东中山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用学创始人,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国际知名语用学家。自1978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两百篇,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语用学著作——《语用学概论》(1988),出版其他有关英语语法及语用学的译著、论著及合著十多部,入选2008年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文学学科)。

语言服务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