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苑 | 陈新仁: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
陈新仁
语言服务
2023-04-16
收录于合集 #学苑
193个
点击上方
“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提要
与话语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不同,语用学研究身份与话语关系的宗旨或目标并不在于身份或其建构本身, 而是试图探究交际者如何在特定交际时刻基于特定语境通过选择、建构特定身份传达特定的说话人意义,实施特定的施为目标,维持、调节或巩固人际关系,获取特定的交际效果。基于这一思路,笔者认为,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注身份的交际属性而非社会属性或心理属性。为此,本文结合国内外一些已经开展的研究成果,从语用学的研究目标出发,梳理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的关键问题,勾勒出几种主要路径,旨在深化关于语言使用的意义、动因、合适性等方面的认识,为在语用学领域开展身份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身份;社会建构主义;语用学
1
引言
随着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或后现代转向(postmodern turn)(Benwell & Stokoe 2006:4),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social constructionism)研究身份在话语中的动态建构、磋商、管理与传播。他们提出了关于身份的一系列新主张以及用来分析身份建构的方法论,认为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先设的、单向的,而是在交往中通过话语动态、积极、在线建构的,进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身份本质观(essentialism)。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会由于志趣相投,走到一起, 合编或合著关于身份话语构建的成果, 如Antaki & Widdicome(1998)(前者为社会学家,后者为心理学家), Bucholtz & Hall(2010)(前者是语言学家,后者是人类学家,也是语言研究者), de Fina et al.(2006)(前二者为语言学家,后者为心理学家)、Benwell & Stokoe(2006)(前者为语言学家,后者为社会心理学家)。可见,当今身份研究不仅反映了建构主义趋向,而且还体现了学科融合。与在其他相关学科中一样,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开展身份话语的研究同样是语用学(包括话语分析、会话分析、社会互动语言学)领域的热点之一(见冉永平2007,2011;陈新仁2009;江晓红、周榕2009;陈新仁等2013),主要表现至少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国内外语言学期刊近年来刊登的研究身份与话语的文章层出不穷,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 年甚至刊载了专栏文章,此后该刊又继续刊载有关身份与交际的文章;2)身份建构的话题是国内外语用学大会的重要话题;3)有相当数量的语用学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以身份建构作为选题。与在其他学科里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研究身份建构不同, 在语用学领域开展身份建构研究虽然共享一些基本的社会建构主义理念,都以话语作为分析对象,但却有着不同的研究主旨,回答不同的研究问题,关注不同的交际维度。然而,纵观现有与身份建构相关的文献,笔者发现,无论从国际语用学大会上的论文发言还是从Journal of Pragmatics,Pragmatics等专业期刊上登载的文章来看,学界并没有严格区分语用学视角与其他学科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从积极角度看,这样有助于不同学科的融合、互参,但从消极角度看,这不利于建构属于本学科的身份理论,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相当大的范围内“身份理论”(identitytheory)是一个宽泛的、无专指、无系统内容的说法,无法与特定的提出者或倡导者挂钩。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拟从语用学学科目标和特点出发,结合现有相关文献,尝试指出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梳理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的主要路径,为本学科中相关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启发。
2
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
在考察语用学视角下身份话语的研究之前, 笔者有必要先概述对语用学的身份研究具有重要启发的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是相对于传统的身份观而言的,二者对身份的界定有着显著的区别。Grad & Rojo(2008)认为,“身份”可以采用强式定义,也可以采用弱式定义。前者认为身份是根本性的、持久性的自我,后者强调探究多重身份(identities)而非单一的身份(identity),具有流动性(fluidity)、非永久性(impermanence)、复杂性(complexity)和语境敏感性(context sensitivity)。前者代表了传统的身份观,后者代表了当代的身份观,即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身份的强式和弱式定义涵盖了关于身份的一系列区分:核心自我/多元或杂糅自我;身份的连续性/流动性和变动性;社会结构决定论/身份建构中的创造性和能动性(Grad & Rojo 2008:5)。传统的身份观把身份看作是人们或社会的相对固定的自然特性,假定身份词语是社会和心理现实的简单反映,认为身份是持久的、不变的、先设的、自然的。这些观点被描述为本质论, 现实论和自然论是本质论的两种形式(Joseph2004: 84)。例如,上世纪60 年代兴起的角色身份理论(role identity theory)凸显身份的社会性,将身份看作是不同社会角色的自我分类,强调社会角色的意义和社会期望(Burke & Tully 1977)。随后,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凸显身份的认知性, 认为身份是个人对其所在群体及其他成员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的认知(Tajfel 1981,1982;Turner 1982;Tajfel & Turner 1986),身份被看作是一种对群体的认同倾向,社会中的个体一旦倾向于认同一个特定群体,就会保持自己作为该群体成员的高度自尊。这些被称为传统的身份观的理论将身份看作是个体或社会的一种属性,是划分社会世界的工具,认为身份与社会结构对应。它们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们拥有什么身份?依据什么标准来区分不同身份?身份在维持社会、协助社会结果和机构运作中发挥什么作用?(Widdicome 1998:194)随着社会建构主义思潮的涌入,身份观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转变(Hall 1996; Kroskrity 2000; de Fina et al.2006),经历了从对语言与身份的静态反映关系研究到对话语与身份的动态建构关系研究的转变。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见Hall 1996;Kroskrity 2000;de Fina et al.2006)具有一些共识,主要包括:1)身份既不是给定的,也不是一个产物,而是一个过程。Antaki &Widdicome(1998:1)将身份看作是一种“成果”(achievement)、一种“工具”,考察“身份是如何在谈话中被加以利用的”。在他们看来,身份是共同行动和语言行为主体间组织的结果。身份在会话中被调用并被共同生产,认为社会自我嵌置于社会行为和互动中。2)身份发生在具体、特定的互动场合。研究者不事先假定身份的相关性,而是考察会话者是如何定位身份的。根据“萨克斯假设”(Sacks Hypothesis),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创造并利用社会范畴和身份(见Grad & Rojo 2008:14)。Sacks 提及说话人如何调用一系列话语资源来设计会影响交际进行中关于自己与他人的描述。3)交际带来多种身份而非个体的、单一不变的身份。社会学家Sacks(1972)提出了“成员身份分类”(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的概念,认为日常言语互动中充满了各种身份。社会建构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自我观,认为自我不是人们拥有的东西,不代表人的核心本质。4)身份不是简单地源自个体,而是来自磋商的过程和语境化,研究者不关注界定身份类别的标准,他们尽管注意到特定身份类别与一些特征、活动、权利、义务具有常规的联系, 但他们更关注说话人如何或明或暗地在身份建构中诉诸这种常规知识。这种常规知识可以被唤起,也可以被挑战、改造。5)身份需要通过话语来实现。社会建构主义强调话语产生的积极过程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潜在生产和转变,关注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策略传达、建构身份,研究互动中冲突性不同自我的呈现,研究各种身份的存在,考察交际对方、听众及其他社会主体对社会场合下身份展开的影响。通过对分类和成员身份界定过程的分析,他们发现,身份建构往往与自我和他人的界定有关,与一些典型的活动和程序有关,这带来了对传统的身份界定方式的反思,身份不再仅被看作是在话语中再现的,而且被认为是在话语中通过各种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实施、执行、体现的。6)身份是参与者的资源,而非简单的人口统计事实。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不应关注人们拥有什么身份,而是关注身份是否、何时、如何被加以利用。他们关注身份如何在特定时间、场所被引发而具有相关性以及如何对相关应对和说话人的当前目标产生影响(见Widdicome 1998:195)。一些研究(如Widdicome 1998:192)发现,身份经常被交际者用作行事的资源,他们通过构建特定的身份,可以支持商业活动、分配责任、指控或辩护、调用其他身份等。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开展身份研究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 即研究者更多地关注与(身份相关的)社会行为而非心理建构,强调身份是一个始终嵌置于社会实践中的过程(见de Fina et al. 2006: 2-3)。
3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纵观现有国外一些文献(如Piller 2001;Kong 2003;Chiles 2007; Haugh2007;Schnurr et al. 2007; Spencer-Oatey 2007;Blitvich 2009;Esbensen 2009;Ho 2010)以及一些国内文献(如Ren 2012;袁周敏2012;陈倩、冉永平2013;陈新仁2013a,2013b,2013c,2013d;陈新仁等2013;王雪玉2013;袁周敏、陈新仁2013),笔者不难发现,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一般都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观的一些基本观念,如身份是通过话语建构的,身份是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身份是在特定语境下为了服务于特定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结果。然而,笔者发现,语用学学科中关于身份的研究从关注问题及研究路径上看仍然比较单一。最主要的一种做法是探讨身份建构的语境制约,比较宽泛地讨论身份建构的目标或动机;另一常见做法是探讨身份构建如何作为一种交际资源被用来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如Ho 2010;袁周敏2012;王雪玉2013),还有一种比较理论化的做法是通过身份构建研究反思既有语用学理论(如Kong 2003;Spencer-Oatey 2007)。为了拓展本学科中相关话题的深入研究,笔者弃用综述性文章中一般采用的“叙事”和“展望”方式,而是结合语用学的学科特点和目标,直接勾勒出本学科中体现社会建构主义观的身份研究问题,接着,通过梳理既有研究,尝试提出一些主要的研究路径。笔者认为,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应该主要关注身份的交际属性而非其社会属性或心理属性。“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身份,不能只关注身份的类型、建构的话语方式与构成,不只关注话语与身份的关系,更要关注交际者为何选择与建构特定身份、如何将身份选择与建构作为实现交际目标的手段、通过身份选择与建构传达什么样的(说话人或听话人)意义及取得什么样的交际效果、选择与建构特定身份对交际双方人际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身份选择与建构的动态过程中体现什么样的人际策略等”(陈新仁2013a)。上述做法有助于语用学研究者在借鉴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的同时形成本学科关于身份研究的目标和特色。
3.1 关键问题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身份问题,其实质是不为研究身份而研究身份;换言之,在语用学视角下, 研究交际者身份的选择与建构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标或归属。那么,相对于其他视角,语用学研究身份要回答哪些关键问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研究路径?我们知道,语用学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语言形式在相关语境中的意义(如Yule 1996:3)及其表达与理解(何自然1997:2);2)语言使用对满足交际需求的作用或影响(Verschueren 1999:61);3)语言使用对人际意义的传达或对人际关系的建构的影响(如Locher & Graham 2010: 1);4)特定语境下选择特定话语方式的原因(Levinson 1983:7);5)特定语境下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和合适性(Levinson 1983:24;何自然1997:5)。考虑到身份、话语与交际的内在关系,笔者认为,从语用学角度开展身份研究,需要探究的问题至少也需要包括下列五个相对应的方面:1)特定身份的建构如何影响到语境中语言的意义生成和理解?2)特定身份的建构如何影响到交际需求的满足?3)特定身份的建构如何影响到人际意义的表达与理解?4)特定身份的建构如何影响到特定语言方式的选择?5)特定身份的建构如何影响到特定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和合适性?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属于对身份的语用意义的分析;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属于对身份的资源属性的分析; 对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属于对话语的身份认同分析;对于第四个问题的回答属于对话语的成因分析;对于第五个问题的回答属于对身份话语的批评语用分析。相应地,语用学视角的身份研究意味着采纳:1)身份的语用意义观(一方面,身份是话语意义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身份影响对话语的解读);2)身份的交际效用观(交际中的身份可以构成行事的资源,交际者建构合适的身份有助于推进行事目的的实现);3)身份的认同作用观(身份具有认同作用,建构特定的身份可以达到纳己排他的人际效果);4)身份的动态选择观(交际者根据交际需要动态选择建构特定的身份,身份构建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5)身份的交际得体观(特定的语境对身份的选择具有默认性,错位的身份选择会带来消极的交际效果)。
3.2 主要路径
参照之前笔者基于语用学研究目标而提出的五大关键问题,结合现有文献来看,笔者认为,从语用学视角开展身份研究至少可以沿着五条主要路径展开,分别是:路径一:将交际者选择、构建的身份视为一种解读资源(interpretive resource),从身份角度解读话语的意义,如话语的施为用意,当然也包括其中的词汇意义。例如,Graham(2007)研究了虚拟空间交往中如何通过表示异议来传达一致看法,表明相关身份期盼对解读特定话语的施为用意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总体来看,文献中这类研究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拓展。路径二:将交际者选择、构建的身份视为一种施为资源(illocutionary resource)或行事资源(transactional resource),考察交际者如何通过构建特定的身份达到实施具体交际目标。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例如,Ho(2000)探讨了香港一些英语教师负责人如何在给下属的电子邮件中建构合适的身份以达到劝说对方接受其指派的目的。Ren(2012)以中国语境下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建议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专家实施建议时为满足特定交际需要而建构了多种语用身份。又如,王雪玉(2013)通过考察三个时期的《扬子晚报》登载的广告,发现广告主越来越偏爱使用身份建构作为说服受众、推销产品的手段。袁周敏、陈新仁(2013)探讨了医疗咨询顾问如何根据不同咨询阶段的交际需求动态调整自己的语用身份,在顺应相关语境因素的基础上达到实现交际的目的。路径三:将交际者选择、构建的身份视为一种体现认同取向的人际资源(interpersonal resource),探究交际者如何选择、建构特定的身份以达到亲近或疏远交际对方的目的。例如,Esbensen(2009)通过语料库检索及分析,发现英美人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fuck 作为建构和谐关系的策略(rapport managementstrategy),尤以美国人为甚。这一路径下的研究仍然不多,有待进一步加强。路径四:将交际者选择、构建的(语用)身份视为一种阐释资源(explanatory resource), 用来解释特定话语特征的形成原因。例如,在2007年Journal of Pragmatics 发表了Helen Spencer-Oatey 和ükriye Ruhi 联合组织的Identity Perspectives on Face and(Im)Politeness 的专栏,从身份角度阐释言语交际中的面子与礼貌话语的使用,表明事务性交际目标和人际性目标对身份建构具有重要影响,而这反过来又对话语的礼貌评价产生影响。其中,Haugh(2007)在研究中指出,在日本文化中,对位置(place)的理解会影响对礼貌、面子等范畴的认识。Chiles(2007)考察了职场情境下人们是如何履行师傅身份和职责的,发现不同职场下非工作类谈话(Non-work Talk)的使用频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指出职场下履行师傅的目标直接影响了师傅们在建立与新手和谐关系中对非工作类谈话的使用。陈倩、冉永平(2013)的研究揭示了有意不礼貌与身份构建之间的密切联系。吴珏(2014)的研究则表明,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而构建特定的身份是新闻标题主观化的根本动因。此外,陈新仁(2013b,2013c)通过历时比较,从身份角度解释了汉语广告用语中呈现的话语个人化趋向。路径五:将交际者选择、构建的(语用)身份视为一种评价资源(evaluative resource),考察特定交际情境中的话语是否具有适切性、得体性、正当性等。例如,Schnurr et al.(2007)从身份建构角度指出,在一个组织中被认为合适的话语行为在另一个组织中未必是合适的甚至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Piller(2001)分析了德语电视广告中语码转换等的使用,指出其对消费者的多重定位方式,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指导,认为相关身份建构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构建了差别与同类(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的身份关系。陈新仁(2010)聚焦由一幅有关打击XX籍犯罪团伙的横幅引起的一场争议,从语用-语言学角度剖析争议的产生机制,指出横幅中不恰当地凸显了“XX 籍”身份,进而在批评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中透视深层隐蔽的社会意识。陈新仁(2013d)以一位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段话语为例,从语用身份视角剖析该公共人物的身份选择,解读了该话语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背后的语用失调。上面,笔者概述了从语用学视角研究身份可以采取的一些主要路径。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从五个路径分别论述,其实有时候同一个研究可能会同时考虑两个甚至更多的路径,如袁周敏(2012)和Ren(2012)。另一方面,同一个交际片段也可能从两个甚至更多的路径加以分析。交际双方构建的身份在取得了人际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被作为施为资源使用,实现某个行事目的。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个路径的总结不是穷尽性的归纳,未来研究还可以发掘更多的可能路径,但无论如何,在语用学框架内开展身份研究必须与本学科的主旨、目标一致,需要注意:1)不能只关注身份建构的类别;2)不能在身份类别与特定交际功能或效果之间建立直接、单一、机械的联系;3)不能关注身份或其建构的社会属性而非身份或其建构的交际属性;4)不能忽视对身份建构动态性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身份的语用研究的关键和精髓所在,才能与其他学科视角下的身份研究有所区别,才能彰显语用学在身份研究话题上的学科贡献。
4
结语
本文在身份研究发生话语转向或后现代转向的思潮背景下, 为了彰显语用学对身份研究话题的学科贡献, 试图厘清语用学与其他学科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研究身份时存在的异同。在综述了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的身份研究成果和思想之后,笔者基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尝试指出了一些可以体现语用学学科主旨的身份研究问题,呈现了一些语用学视角下身份研究可以采纳的路径。笔者期望,本文的一些想法能给语用学领域中未来的身份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本文来源:《现代外语(双月刊)》2014年第5期。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作者简介:陈新仁,1967年出生,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East Asian Pragmatics及《外国语文研究》主编。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参编30余部教材、教辅或词典,独著、合著11部,入选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语言服务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