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苑 | 陈新仁: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值得强调的是,上述关于语用能力的阐述应该不只是涉及特定方面(如语用-语言形式、语用规范等)的知识或能力,还包括元语用意识,体现为对交际场合的敏感性、交际双方关系的敏感性、打破常规情况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策略能力原先被忽视)等等。而且,上述语用能力不只是涉及表达和理解的能力,还包括宽容、共情等态度。3.2分析方法探讨带有社会建构主义色彩的语用能力,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选择是话语分析法(discursive approach)。该方法得益于话语语用学(discursive pragmatics)(Kasper 2006)的发展。从话语语用学角度看,语用能力是“参与者在话语过程中共同构建的一种浮现状态,而不再是个体学习者所掌握的单一、孤立的语用特征”(Taguchi 2011:304)。显然,话语语用学关于语用能力的这一观点与笔者基于社会建构论提出的语用能力观是十分吻合的。事实上,话语语用学在许多观点和方法上都与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是一致的。例如,话语语用学强调话语意义是通过回应获得的。“言语行为语用学解释的是某个话语是如何根据其意义而得到回应的;会话分析方式解释的则是话语意义是如何通过回应获得的(Bilmes 1986:132)”,话语语用学认为,意义是在言谈序列组织中参与者表现出来的相互理解。也就是说,第二个说话人通过其回应来显示他是如何理解第一位说话者话轮中的行为的;而第二个说话人的话轮又为第一位说话者提供了认可或修正对方理解的机会(Kasper 2006:296),这样的意义观显然带有社会建构论色彩。又如,话语语用学认为,语境既不存在于客观社会结构外部,也不在参与者主观感知内部,而是互动-内部语境。因此,话语语用学不仅关注会话的序列结构,还考虑会话的时间结构(如延迟、重复、打断等)。每个序列中当前的行动都为某一后续行动提供了最直接的语境(Kasper 2006)。显然,这样的语境观也带有社会建构论色彩。话语语用学关注自然发生的、“互动中的言谈”,强调分析交际者之间的互动,包括话语的相互回应以及对交际伙伴认知、心理等的感知,为我们研究交际者在具体交际事件中展示的语用能力情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我们可以:(1)聚焦完整交际实例,以整个交际事件而非单一行为为分析对象;(2)采用当今语用学研究中较多使用的定性分析法(孙莉2014),考察交际目标、意义、身份关系、礼貌建构的整体、前后一致性;(3)关注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及其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