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孙蕾曾在《中国民间传统吉祥文字初探》一文中指出:“中国民间传统吉祥文字隶属于中国传统吉祥图像这一综合型艺术,因其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淀的丰富的文化道德内涵、民众生活智慧、特殊的形象思维方式等,为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审美情趣和思维原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汉字作为中国传统图形中最富有想象力、最具概括性的抽象图形,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字意义,它可以变化成各种图形图像。”在中国民间求福习俗中,这一类汉字俯拾即是,暨南大学汉语方言学博士研究生黄高飞在《汉字与民俗》一书中为我们展示和解析了这些奇特而有趣的吉祥汉字。 一般人都会认为寓意美好的文字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这种心理使得人们对含义美好的字眼表现出特别的兴趣,长期以来他们喜欢将吉祥的文字写在器物或做成装饰物镶嵌在建筑物上,或者将吉祥的文字写成书法作品悬挂在家中,用以招来好运气。含义美好、吉祥的汉字在中国文字中显得非常特别,它们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表现出很强的审美特色和艺术价值,可以说它们是中华文化中典型的中国元素。民间的求福习俗往往会使得某些字的字体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汉字是方块字体,它们一般由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人们在书写寓意吉祥的汉字的时候就喜欢根据自己的愿望对字体进行组合或拆分。常见的合体字有“福禄寿”、“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它们由组成一句吉祥语的几个字拼凑在一起,共同使用某些笔画,粗看起来就像一个方块汉字,细看则大有意蕴。把它们装帧起来往往是一书法艺术作品。下图依次是黄金万两、八方见财来、日进斗金、只见财来、日日有财见、福禄寿、开门见喜。
常见的拆字要算清代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福”。该“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多、子、田、才、寿、福”六个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下图是康熙御笔的“福”字。
人们对福寿的追求,使得福禄寿喜等吉祥汉字在民间使用的频率大大增加,不同的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的写法,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最极端的例子是“福”、“禄”、“寿”三个字,每个字都有一百个以上不同的写法,当然这些写法并非都在使用,或许是为了附会“百福”、“百禄”、“百寿”的说法而臆造出来的。以下依次为百福图、百禄图、百寿图。
人们用吉祥意义的文字作为装饰物或书法作品,为了追求吉祥和避免单调,往往改变字体的形状,同时根据中国人对吉祥福寿的理解,设计成不同的造型。中国人喜欢圆形,圆形象征着团圆,所以很多寓意吉祥的汉字被写成圆形,例如“福禄寿喜”就有圆形的写法。(圆形的“福禄寿喜”)长寿也是人们的追求,所以“寿”字往往被写得很长,乾隆皇帝曾经写过一幅很长的寿字,寓意长寿。下图依次为圆形的福禄寿喜、乾隆御笔——长“寿”)
为了使得字体美观,体现吉庆色彩,人们往往用祥云、牡丹、龙凤、仙桃、鲤鱼、童子等具有吉祥意象的花纹对字体进行装饰和点缀,有时为了突出年节的喜庆,也有用十二生肖构成文字的情况。下面四幅图依次为用鲜花镶边的“喜上加喜”、用仙桃和鲤鱼装饰的福字(寓意福寿有余)、由祥云组成的福字、仙桃牡丹装饰的寿字、生肖鼠组成的福字。
此外,以寓意吉祥的汉字构成一个物体形象的做法在民间也比较流行,这种对汉字改造的方法可以叫做拟物,经过物化的汉字不仅可以表达美好的寓意,还可以让这些文字显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例如有人将“福禄寿”几个字组合在一起,画成寿星捧桃的形象,“福”字左上角的一点画作仙桃的形状,右上角的一横及口是寿星的头,“寿”字的长撇是寿星的拐杖。这种“画中藏字,字合成画”的巧思让人叹为观止。下面是隐含“福禄寿”的寿星图。
近代有人将“寿”的繁笔草体写成一只栩栩如生的猴子的形状,名之为“猴寿”。因为猴子喜欢吃桃,桃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民间有金猴献寿的说法;孙悟空是一只猴子,曾被封为齐天大圣,“寿”字写成猴形,有“福寿齐天”的寓意。
同样为了让字形美观,人们往往采用同音或谐音代替的办法,用实物象征来组合成吉祥语,蝙蝠与“遍福”谐音,因此蝙蝠可以用来指代“福”,五只蝙蝠环绕“寿”字称为“五福捧寿”;葫芦与“福禄”谐声,可以用葫芦来表示福禄,所以把“寿”字写成葫芦的形状便是“福禄寿”;鹿与“禄”同音,所以在一只鹿上面写上“福、寿”,合起来就是福禄寿;钱在古代也称为“泉”,与“全”同音,所以蝙蝠嘴里衔着双钱,中间挂个“寿”字,合起来就是“福寿双全”。也有采用民间传说的具体事物来做象征的,例如用寿星的形象表示“寿”,所以“福禄寿喜”就是在“福喜”之间画了一只鹿和一个寿星来表达这一寓意;民间传说麻姑献上仙桃给西王母祝寿,所以仙桃也表示寿,“福禄寿全”就是在“禄”字周围画上蝙蝠、仙桃和金钱的形状来表示。下图依次为五福捧寿、葫芦(福禄)寿、福鹿(禄)寿、福寿双全、福禄寿全。
本文来源:暨南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公众号。本文摘录自“汉字中国”丛书之《汉字与民俗》。作者简介:黄高飞,北京大学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暨南大学汉语方言学博士研究生。内容简介中华民俗内容非常丰富,本书主要抓住几项重要的、有特色的内容,如婚俗、丧俗、日常起居以及一些喜庆方面的习俗来展开,以民俗为主线,以汉字形体结构及意义特点为依托,将汉民族的风俗与汉字有机结合,揭示汉字背后隐藏的民俗的基因,为读者展示一幅幅民俗风情的画卷。目录总序前言一、汉字与生育礼俗(一)女性的生理变化与相关汉字(二)怀孕与相关汉字(三)分娩与相关汉字(四)难产、夭折及相关汉字二、汉字与婚俗(一)劫夺婚与相关汉字(二)表亲婚与相关汉字(三)合法婚姻与相关汉字(四)婚礼过程与相关汉字三、汉字与丧俗(一)葬俗的演变与相关汉字(二)叫魂与相关汉字(三)殓尸与相关汉字(四)报丧、吊唁与相关汉字(五)丧服与相关汉字(六)哭丧与相关汉字(七)停灵与相关汉字(八)陪葬与相关汉字四、汉字与起居习俗(一)膳食与相关汉字(二)坐与相关汉字(三)相见礼与相关汉字(四)洗浴与相关汉字(五)如厕与相关汉字五、汉字与求福习俗(一)福与相关汉字(二)求福与字形参考文献注:本文大部分图片来自《汉字与民俗》一书,文中个别图片和封面图片来自网络。语言服务微信号:Language-service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详情可回复“投稿交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