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 | 李冬梅、何自然译《文化的进化》:文化进化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李冬梅 何自然 语言服务 2020-01-19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英]凯特·迪斯汀/著李冬梅  何自然/译卓新贤  刘录山/审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9月

编者按
2015年9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李冬梅副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何自然教授所译的《文化的进化》(英国独立学者、哲学家凯特·迪斯汀博士著)一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在本书中,凯特·迪斯汀提出了一种文化进化的理论,并表明了它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迪斯汀运用了本书中所概述的文化进化理论,并将其与经济学、语言学和发展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她对人类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独到的理解视角。



作者简介


本书著者 凯特·迪斯汀(Kate Distin)博士,独立学者,英国哲学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并在剑桥大学获奖学金资助取得科学史及科学哲学学位。主要研究语言作为文化信息承传机制所起的作用,并提出研究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间的差异问题。著有《自私的模因》(The Seltisb Meme,2005)和《文化的进化》(Cultural Evolution,2011),均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译者 李冬梅,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模因论等。何自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用学创始人,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国际知名语用学家。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凯特·迪斯汀提出了一种文化进化的理论,并表明了它如何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按照迪斯汀的观点,人类分享信息的渠道不仅有口语和手势语等自然语言,也有人工语言,即文字和乐谱等人类自身创造的媒介。所有这些语言均使人类能够接收和传递文化信息资源中的各种变异,并为文化的进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机制。人类的这种元表征能力——对自身思维的思考——加速了文化的进化,因为它可以使文化信息从各种具体语言的概念约束中解脱出来。迪斯汀运用了本书中所概述的文化进化理论,并将其与经济学、语言学和发展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她对人类文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独到的理解视角。



本书特色

1.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类的文化是如何传承的:最初通过符号,进而发展到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是如何发展的2.本书指出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使人类能够接收和传递文化信息资源及其变异,这是人类所独有的。3.作者用人类早期使用的黏土盒、货币、音符,以及欧洲歌曲大赛评选等为例,讲解了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元表征能力的关键作用。4.作者在书中将文化进化理论与经济学、语言学和发展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独到视角。建议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及进化理论的学者和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学者推荐

为何只有人类的文化是累积性的,依旧是个谜题。作者认为人类的大脑可以表征信息(即所谓的元表征能力)使人类独有的复杂文化的加速增长成为可能。她认为,元表征首先在句法知识上得以表现,接着通过人工语言形成的信息的储存和传递得以扩张。作为信息的存储器,人工语言有很明显的长处——稳定、耐久,且可近乎无限扩展,这些特征也使文化信息的增长和多样发展成为可能。作者迪斯汀的方法给人类进化这个难题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和见解。——Robert Aunger, 生物人类学家,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
作者将她的观点和证据在本书和她的上一部著作《自私的模因》中清晰地罗列出来。本书的章节分布清晰,很多引文都引自最近的语言学、模因论、生物学和文化进化理论研究,对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非常有帮助。——Rebecca Wells-Jopling,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个普遍规律产生的几个小结果”第一部分    文化信息的传承第二章    信息是什么?第三章    信息是如何被传承的?第二部分    文化信息的传承:自然语言第四章    自然语言与文化第五章    自然语言是如何进化的?第六章    语言、思想和文化第三部分    文化信息的传承:人工语言第七章    人工语言是如何进化的?第八章    人工语言、表征和文化第九章    货币:一种人工语言第十章    货币:人工语言的解释力第四部分    文化信息的接收第十一章    人类的多样性是如何影响文化进化的?第五部分    文化信息的表达第十二章    文化生态的面面观第十三章    文化分类的模式第十四章    结论:文化进化的表征性理解附录:模因论是什么?参考文献译名对照表


文摘
我们的基因是固有的。我们不能只选择偏向于遗传父母一方的完美视力,而不遗传另一方的散光,或者选择比我们现在更高的身高。这并不是说相同的基因总会有完全相同的表示方式:营养的改善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教育的改进会影响她在智商测试中的表现;同卵双胞胎也不是完全相同——他们可以选择改变他们的外貌或培养不同的技能、学习不同的科目、实践不同的宗教,但通过这些方式他们也不能选择改变他们的基因。关于文化我们可以进行选择,但关于自然我们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简单地进行选择。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基因的遗传。我们不能选择天生没有视力缺陷,然而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很多选择的国家里,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是戴有架眼镜还是戴隐形眼镜来纠正我们的视力,或者甚至选择做手术。我们也可以选择如何应对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选择不出生在有特殊宗教信仰、讲特殊语言或有特殊教育理念的家庭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是否也接受那个宗教,是否要去学习讲一种不同的语言、是否也认同那种教育理念。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文化传承的反应也会传递给我们的子孙,而我们对基因遗传的反应却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子孙。眼科手术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基因:无论她是在做手术之前还是在做手术之后怀孕,她的孩子们都同样有可能遗传她的弱视力。然而,如果她反对她父母的无神论,而成为基督徒,那么她的孩子将可能被培养成基督徒而非无神论者。她的父母不重视教育,以致她还没有学会识字和计算就离开了学校。如果她对此感到遗憾的话,那么她可能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也会向她的孩子传递一种与她父母给她的、完全不同的教育态度。这种文化是人类独有的。非人类物种,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用语言或工具,能够学习彼此并形成一种所谓的文化,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仍在继续,但毫无争议的是其他物种都不能形成像人类文化那样博大精深的东西。很多物种的遗传倾向是由接触环境刺激所决定的:例如,刚孵化的小鹅或小鸭有一种遗传倾向,即与它们遇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建立社交性联系,而这种倾向取决于任何可以提供适当环境刺激的移动物体。基因引起了这些遗传倾向,就像物种在它们的基因中所携带的信息一样,很多物种在它们的大脑中也携带着信息:它们能过形成并记住事件之间的联系,随后它们的行为会受到这些联系以及环境和生物学的影响,就像巴甫洛夫(Pavlov)著名实验中的狗一听到铃声就流口水一样,因为它们已经知道把铃声和食物的到来联系起来。除了像这些它们自己学会的信息之外,一些物种成员还能够模仿同种个体的行为:这些生物的行为受其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它们大脑中的信息和其他生物行为的影响。目前据我们所知,仅有一种物种成员携带着周围的外在信息以及在它们大脑和基因中的信息。人类的行为受其基因和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我们自己大脑中的信息和其他人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同种个体大脑中信息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语和书面符号接触那些信息。在使信息免受基因和大脑的限制方面,我们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才有了人类文化。

注:以上信息为本书译者李冬梅副教授和何自然教授授权发布。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当当网购买此书,开启阅读之旅。

语言服务微信号:Language-service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详情可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