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通报:我国本轮疫情已基本结束

今天(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继续完善“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压实“四方责任”,盯紧关键环节,继续完善“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进一步提升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密切跟踪研究病毒变异和传播情况,提升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和应急响应能力。优化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持续做好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托幼机构、学校等疫情防控,强化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提升群众防病意识,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3年多来,国家卫健委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梁万年:我国本轮疫情已基本结束,感染零星局部散发疫情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又该如何理解“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2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大流行的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一类是散发,也就是说这个疾病、这个疫情在人群当中处于散发的状态,也就是常态化的状态;第二个是暴发,在局部的地区或者是单位,或者在某些特定的人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病例;第三个强度指标是流行,即疫情的播散范围很广泛,实现了跨市、跨省的播散;最强的强度是大流行,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态势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梁万年表示,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着。“但是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我们创造了一个典范。”关于走出大流行的标志,梁万年表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指标。从疫情防控,特别是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这种疾病的感染率到底处在什么状态,其中有两个关键的感染率:一个是累计的感染率,也就是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定人群当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总的感染率;另一个感染率的指标是新发的感染率,比如说每日有多少人新发,在特定的人群中新发了多少人群的感染。第二个指标是人群对它的免疫水平或者是免疫率,指标就是判断其体内抗体的水平,也就是抗免疫屏障、免疫保护率达到什么状态。第三个指标是看病原体,就是新冠病毒有没有发生质的、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第四个是从医疗卫生供方的角度看,每日的接诊门诊量、住院情况、重症情况、死亡情况,以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的能力。最后是看整个防控能力,从机制到控制疾病的手段和能力是否基本具备。谈到“决定性胜利”,梁万年说,对我国来说,它意味着我们已经经受住了这一轮疫情的冲击和考验,建立了比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从疫情本身的特点来看,可以说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不能说是完全结束。现在的感染在我国来看,还处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中疾控:

我国已监测发现7例XBB.1.5输入病例

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今年1月8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我国已监测发现7例XBB.1.5输入病例。2月3日采样发现了1例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关联XBB.1.5病例,为核心密接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密接人员健康监测及专家研判,没有再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美国CDC网站数据显示,2月12日至18日,XBB.1.5在美国流行株中的占比为第1位(约80.2%),同时在欧美的几个国家流行毒株中占比较高,如加拿大(37.8%)、英国(32.9%)、德国(25.7%)。虽然XBB.1.5传播力较强,但目前数据显示,个体感染XBB.1.5后出现的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症状相似,没有发现其致病力增加。
目前,我国在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的(包括输入和本土)、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者个案调查、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旦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或毒力增强的新型变异株,及时按照相关方案采取措施。同时,我国刚刚经历了疫情大流行,人群体内留存的中和抗体会在短期内提供免疫保护作用,专家研判分析认为,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目前人群整体免疫水平较高,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风险较低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当出现发热、腹泻症状时,应重点考虑是否为急性胃肠炎等肠道疾病,尤其目前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近期,疾控机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了诺如病毒感染健康提示,公众可按照相关提示做好防护。目前各地仍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发生,既往未感染者中仍存在被感染的可能。学校是人员集中、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未感染者存在感染风险,但由于目前人群整体免疫水平较高,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低。当学校发生疫情时,要平衡好疫情处置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关系,由专业人员根据学生既往感染水平、疾病严重程度、疫情所处阶段、感染的病毒株等进行综合研判和风险评估,作出处置。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

                 


编辑/排版:罗皓、黄袭玲

一审(校):廖茂铮

二审(校):曾毓霖

三审(校):钟玉平


卫健融湾 | 温海带队调研深圳、广州卫生人才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2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2023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现场资格审核材料清单


期待您的分享、收藏与点赞

右边给我一朵小花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