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虚拟社交,颠覆微信的唯一方式!

开叔 新浪VR 2022-10-14

干掉微信

撰写:开叔 | 图源:互联网 | 排版:潇飞




社交的乐趣才是生活的根本。--莫洛亚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让“社牛”和“社恐”都能接受的社交方式,那么这必然是“虚拟社交”!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虚拟社交指的是借助互联网和VR/AR技术,在虚拟环境里体验接近现实中面对面交流的方式。



关于虚拟社交,目前已经有众多平台,比如Rec Room、VRChat、SteamVR Home、Facebook Horizon等等,如果你体验过之后,肯定会被这种全新的社交方式吸引。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虚拟社交,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效果确实很粗糙。




01

虚拟社交的进化方向


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了,未来,虚拟社交对我们生活方式的颠覆。


这还要从“社交”两个字说起~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社交是人类创建如今高度文明的关键技能,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性差别。


同时,从心理学来讲,社交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需求之一,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没有社交的环境中,很快就会精神异常,甚至崩溃。



那么,我们所需要的社交方式是怎样的呢?


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面对面的线下交流,但是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性太强,我们需要实现像面对面一样的线上远程虚拟交互。


要达到这个效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虚拟社交给人一种面对面的感觉。



这一点,即使是现在的社交工具天花板微信,也做不到。


很多人以为,社交的信息传达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其实不然。


根据美国口语学者雷蒙德·罗斯的研究,人际沟通中,只有35%的信息是语言符号传播的,其余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比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等。



而在我们当下被称为社交工具天花板的微信上,沟通的主要方式有文字、表情包、语音、视频,貌似通过这些方式,比如视频,能够传达语言和非语言的所有信息。


但现实情况是,视频对于表情肢体等信息的传达并不充分,一方面是视频的镜头并不能360°完全展示这些画面,另一方面,显示在屏幕上的“平面”视频缺乏空间感。



所以,即使是视频,看似像是面对面的形式,但也难以带来面对面的感觉。


这种差别就像是我们在电影院看2D电影和3D电影的差别,或者,我们通过普通视频和全景视频来体验某旅游景区的壮美之间的差别。



一种是旁观者视角,一种是参与者的视角,而只有参与者的视角才有扑面而来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近年流行的VR看车、VR看房被不断看好就是最好的例证,我想即使给我们看几千张房子或者汽车的图片,也不如让我们带上VR眼镜,如身临其境般的看上一分钟来得更真切。


而虚拟社交所需要的的进化方向正是这样,那就是类似于线下面对面的线上虚拟社交,或者说虚拟线下社交。



02

虚拟社交的现状


当然,现在已经涌现出很多VR社交应用,在这里,你可以以本人的形象出现,也可以化身各种动漫人物、电影角色等等,同时,社交的场景也是多种多样的立体空间,比如会议室、太空、海底等等。



以我们较为熟悉的VRchat为例,用户可以自由上传使用第三方3D软件制作的形象、场景、自定义游戏,扮演各种自己喜欢的角色。


在完成形象选择和语音之后,玩家就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了,比如创造自己的故事、社区,通过声音,甚至手势、表情、触摸,和其他玩家沟通,实现虚拟互动,在各种虚拟场景中,还可以参加活动、上课、艺术创作、玩游戏,甚至为大量玩家表演或是构建新的虚拟世界。


数据显示,目前《VRChat》的用户数已经超过400万,同时还有400万个虚拟角色被创立,游玩时间达到了3600万小时,以及确立了1200万个交友关系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比如主打多人小游戏的VR 社交应用Rec Room,PC 屏幕共享的 VR 社交软件BigScreen,还有最大的VR游戏平台Steam内置的VR社交应用SteamVR Home等等。


虽然HTC、Facebook等大厂都在布局VR社交,但是目前这一领域确实还处于初期,还远没有形成“气候”。


首先从用户数量来说,虽然像VRChat用户数已达到数百万,月活能够达到数万,但是这完全不足以形成生态,距离普及的程度更是相差甚远。


同时,这也直接受制于VR硬件的销量,如果VR头显等产品在未来很难有所突破的话,VR社交只能处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局面。



况且,如今的VR社交应用也十分粗糙。


一方面是粗糙的场景设计,场景设计的难度在于丰富与精致,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以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是粗糙的人物形象,在虚拟社交中,无论是以真人形象出现,还是cos各种动漫人物等,想要更好的呈现,必须在建模上下功夫。


另外,更加精致的手部识别,甚至表情识别等也需要提升,虽然目前很多 VR 社交平台的团队已经在优化,比如 Altsapce 支持 Oculus Touch 控制器,Vive 控制器,以及 leap motion,从而将手部动作还原,但用户的表情、身体动作细节的捕捉还都没有解决,如果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看到的都是表情包般的人物形象,相信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VR社交所面临的阻力还有平台之间的兼容问题等等。



03

结语


当然,随着VR社交的众多问题的不断解决,以及VR头显等设备的不断普及,未来虚拟社交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以自己喜欢的形象,跨越空间,和任意一个玩家在喜欢的场景下面对面交谈、游戏、办公,甚至恋爱。


而这一切的发生不再是像看电影,而是穿越到电影剧情中,在那个时空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到那时,谁还想用微信呢?



本文版权归新浪VR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全文完

-------------------------------

好消息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

新浪VR也建立了自己的视频号

愿和你分享未来的惊喜


【扩展阅读】


新浪VR,早一天看到未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VRSINA

新浪微博 @新浪VR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