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日本侵华的五个误解

2017-08-07 酷哥 思想酷

喜欢就点击“思想酷”,打开置顶公众号功能

带您领略浩瀚无边的思想世界

酷哥微信caiyunpeng789



1904年的8月7日,日俄在我国的辽阳、旅顺展开争夺战,日俄战争进入白热化。也自此开始,关于日本、俄国和中国的复杂交错的关系,国人陷入重重迷雾,很多今天的所谓“常识”,其实都是深深的误解。


误解1:

甲午战争后日本吞并了朝鲜


大韩帝国的官员和侍从


这是中国的历史书的一个定论。但真相是: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半岛成立了一个“大韩帝国”,一定程度上受日本影响,但却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国家。


大韩帝国成立不久,宫廷内部分裂成亲日和亲俄两派。俄国的势力迅速渗透,例如,财政、军事等方面聘请大量俄国人为顾问;俄语学校在京城汉城出现;咸镜道的矿山开采权被俄国攫取;辞退很多日本顾问;日本守备队被裁减;一些日本外贸商人被驱逐。等等。

 

日本对大韩帝国的排日行为感到不满,而且认为韩国人“忘恩负义” (日本认为,是日本把朝鲜从大清的锁链中解放出来,朝鲜却倒向俄国的怀抱,并对抗日本),同时也对俄罗斯的威胁感到恐慌。

 

总之,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半岛并未被日本吞并,只是开始成为日本和俄国争夺的对象。

 

误解2:

日俄战争是为了争夺东北


1904年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士兵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开始与俄国谈判。1898年,日本外务大臣西德二郎向俄国驻东京公使提出 “朝鲜归日本,东三省归俄国” 的建议,被拒绝。这说明,在当时日本的眼中,最重要的不是中国东北,而是朝鲜。


旷日持久的谈判当中,发生了对日本更加不利的情形:1900年,沙俄以 “大清国闹义和团,危及中东铁路安全” 为由,出兵占领了东三省。日本认为东北与朝鲜一水之隔,一旦沙俄经由东北杀进朝鲜,日本四岛不再安全,“占有朝鲜,是日本国防的绝对必要。绝不允许他国染指。”

 

这是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最重要的原因。1904年2月6日日本向沙俄发出《最后通牒》:


1.沙俄和日本在大清国的商业利益应该均等;

2.沙俄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权,日本则可以承认沙俄在大清国东北的特权;

3.朝鲜铁路与中东铁路实行连接联运;

4.如果沙俄不从大清国撤兵,则日本就要出兵朝鲜;

5.沙俄不得干涉日本在朝鲜的作为;

6.废除以往日俄之间关于朝鲜的一切条约。

 

除了第1条,其余都是为了朝鲜。但沙俄没有回复。日本于2月8日夜袭旅顺口沙俄舰队,打响日俄战争。


1905年对马海战后,俄国与日本谈和,10月签署日俄《朴次茅斯和约》,其中第二款很关键:朝鲜半岛归日本控制。这是整个和约开门见山的要求。换言之,是日本通过这场战争最迫切想要的东西。然后才是第五款:沙俄转让两个租借地给日本---大连,旅顺;第六款: 沙俄转让 “南满铁路” 给日本。


《朴次茅斯和约》签署后仅一个月,日本就迫不及待和大韩帝国签署《乙巳条约》,大韩帝国沦为日本的 “保护国”。五年之后的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换言之,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先后打了两场战争才得偿所愿: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就是为了和俄国争夺朝鲜,而旅顺、大连、南满铁路,是顺带性的目的。


误解3:

关东军九一八事变后进驻东北


关东军司令部,1907年设立于旅顺


1904年,日本征得清政府同意出兵东北,发动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半的战斗,战死十万名日本兵后,日本战胜,将俄军从东北驱赶出去,并将东北99%的土地归还大清。


如上所述,日本发动日俄战争,主要是为了占据朝鲜,但“战利品”不仅如此。1905年,日本与大清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清政府割让以下几项主权作为日本撤军条件,日本则视为此次出兵的政治报酬:


1.割让旅顺、大连两处租借地;

2.割让南满铁路的经营权以及沿线的林产、矿产;

3.允许日本在南满铁路两侧驻军。


此后,日本开始接管南满铁路、移民旅顺和大连,并派一支部队进驻南满铁路两侧,这支部队就叫关东军,理由是保护日侨。


换言之,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已在东北驻扎二十六年,且在这二十六年当中,无论与张家父子还是东北的中国居民,基本上相安无事。

 

误解4:

《田中奏折》是日本

蓄谋侵略中国的铁证


1927年的东方会议。据说会议后不久,《田中奏折》即到天皇手中


在中国流传甚广的《田中奏折》中有一句著名论断: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句话一向被视为日本图谋吞并中国的铁证。


《田中奏折》全称《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据说是日本首相田中义一1927年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后由爱国志士蔡智堪潜入日本皇室书库抄录完成。1929年经南京《时事月报》披露,国际舆论大哗。


但《田中奏折》是否存在颇具疑点。此件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提出,美国籍辩护律师反驳“文章的记述矛盾点多”,盟军在日本的档案中则从未发现该文件的存在。结果,有关“日本图谋征服世界的证据”不足,没有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未加以采认,至今却仍被以假当真,用来作为反日教育题材。


事实上,《田中奏折》是伪造文件,在西方汉学界已是公认结论。例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就压根没提及此。


真伪暂且不论,《田中奏折》95%以上的文字都在谈如何经营“满洲”,根本没有提到一个具体怎样吞并全中国的计划。小国吞并大国,这是一个大计划,要在实行意义、可行性、具体步骤等方面,作出详尽的策划和说明,但此类文字,奏折里没有。退几步讲,《田中奏折》即使是真的,也只是给天皇的一份建议书,奏折上并没有天皇的批复文字。亦即,即使是真的,也仅仅在讨论阶段。


误解5:

日本人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是大多数国人坚信不疑的历史“常识”。但是,翻遍日本战史资料,没有这句话的出处。


奇怪的是,抗战期间,认为日本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国人相当普遍,从高级将领到前线小兵,几乎都是这么认为。


有没有人不这么认为呢?有。白崇禧在《回忆八一三淞沪抗战》说:“自8月13日至11月9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


显然,“征服”和“灭亡”不是同义词。


蒋介石在1942年于兴隆山召开军事会议,做了一篇名为《抗战形势之综合检讨》的演讲:“敌素夸以十五个师团兵力,于三个月内击败中国...”


在这里,“击败”和“灭亡”,意思也是不同的。“征服”也好,“击败”也罢,都是指军事上的胜利。


更多史料显示,日本当时的战略目的,是所谓的“对支一击”,狠狠打击国民党军队一下,然后要求签订“城下之盟”,迫使蒋介石承认伪满洲国、同意华北非军事化、扩大上海中立区等要求。这就是“征服”。征服是征服,灭亡是灭亡。美军在1945年征服日本,但并没有灭亡日本。


那么,“灭亡”一词可有出典?有的。孙中山在其著作《三民主义》中说到:“最近可以亡中国的是日本。他们的陆军,平常可出一百万,战时可加到三百万,海军也是很强的,几乎可以和英美争雄。中国假若和日本绝交,日本在十天以内,便可以亡中国。”《三民主义》在民国时期脍炙人口、广为传播,对当时的中国人,影响巨大。


日本史料中,唯一比较相关的,是中日战争爆发时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其回忆录中显示,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曾对天皇裕仁说过:“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


这也许就是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讹传的源头?

 

以上这些颠覆性的史实,当然不是为日本当年那场罪恶深重的侵略战争做辩护。但历史不容篡改,对历史的任何隐瞒、掩盖和删剪,不仅透着阵阵心虚,也容易误导后来人,对那场战争产生绝对化的印象,若藉此培养出一种怨妇似的心态,就更贻害不知几代人了。


注:本文资料主要编选自冯学荣著《日本为什么侵华》更多您闻所未闻的史料剖析,欢迎识别下图二维码获取


仇恨如被刻意误导

将使国民更加丧失理性

用历史常识取代政治宣传

著名香港学者冯学荣著

《日本为什么侵华》

还原历史 奉献常识

购书支持先知书店

注:欢迎朋友们分享转发。思想酷面向社会公开约稿,并招募优秀内容编辑和作者,欢迎您自荐或荐才,薪酬从优!交流、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微信caiyunpeng78918910623426为了我们走得更远,请尽快关注这两个号码!为提供更优质购书服务,您可在孔夫子网搜索千字文华签名书店”,购买更多的绝版书和九品、六品书。想每天读到同类好文,请关注思想酷。


让思想的翅膀多飞会儿


到底是谁杀死了张作霖?

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国家

中日战争是沙俄布下的一招“妙棋”?

关于两场中日战争,你知道的也许都是疑点

人世间的许多痛苦,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理解有误


思想酷

微信号:sixiangku2016

新浪微博@先知书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