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世界里的另一面镜子:燕郊的80个家长
我们都在 用力地活着
酸甜苦辣里 醒过也醉过
也曾倔强脆弱 依然执着
相信花开以后 会结果
1
今天中午,@凤凰网、@凤凰周刊报道了一则新闻。
【#燕郊近80名外卖骑手是白血病儿家长#】
在河北燕郊,距离北京不到3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聚集了不下80名白血病患儿家长的骑手站点。
这一群“特殊背景”的骑手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送餐。
“第一次化疗能借的都借了,移植还要50万,为了筹钱我发视频卖肾,只要能救儿子,要我命都行”;
“儿子不仅得这病而且全身排异,全年花了70多万,我抗了7年,现在我家啥都没了”;
“我想把2个肾卖了,救我孩子命,只要能救,要我命都行”;
“我爸生病脑血栓,我儿白血病,我妈瘸了,太难了,我扛不住了”;
“以前想着要好好学习、要做什么,现在想着健康就行,慢慢变成活着就好”;
女儿得了白血病让前夫帮忙发朋友圈,前夫说是亲戚的孩子,自己只差给人跪下去借钱...
说这些话的人,是父亲,是母亲,是肩有千斤担却一刻也不能停歇的孩子家长。
他们拼尽全力,相互取暖,共度苦难,只为对得起孩子,对得起自己。
2
对于正能量和热血鸡汤此类的东西,我向来是不大喜欢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很反感。
现实世界里有个很大的悖论,许多掌握话语权和社会资源的人,比如达官贵人、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总是喜欢大肆鼓吹成功者的励志故事。
而对于那些失败者的故事,他们绝口不提。
这样最后就会形成一个错误的社会群体理解误差:努力就能成功,白手起家全靠打拼。
于是,我们看见开公司的挣大钱了,开火锅店的发财了,搞加盟搞投资的,似乎全都挣钱了。
然后一窝蜂地把新韭菜全都吸引进来了,结果这群新手,全都破产了。
同样的现象,在抖音、知乎、小红书和微博上,我们已经是全民小康赶超欧美了,哪里还有穷人?
知乎人均收入过万,抖音评论区里15万的车狗都不开,小红书上全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微博上一片祥和,偶尔的消极怠工和躺平摆烂,都能有一个二舅故事给你打一针鸡血。
感动并且欣慰,凤凰周刊还在关注着80个穷人活着的故事。
张艺谋也只能庆幸,是在1994年拍了余华的《活着》,若是搁到今天,《活着》不过审,《幸福》喜上映。
3
不是说大家都得关心民生困苦,都应该怨声载道控诉命运不公,都去义愤填膺地谴责现实残酷。
而是说,我们应该正视现状,看见现实,认清形势,承认悲剧的存在,哪怕就是80个家长活着的故事,它也远比一个二舅所带来的精神治愈,更加有效。
至少我会认为,命运残酷如此,他们尚且咬紧牙关死撑着,我除了蹒跚向前之外,别无选择,也没法自甘堕落。
“平凡的苦衷 说爱说痛都太笼统
被故事选中 没资格懵懂”
我并不害怕看见80个家长的心酸故事和80个成年人的苦难生活,因为这就是现实世界里的残酷,每个人在生活这座大山面前,都在硬撑。
我反感的是,对于这样的“求生之路”,他们有意遮掩不让传播,而对于那些加工美化过后的正能量和热鸡汤,又总是喜欢时常端出来膈应我们。
96岁的孤寡老人,捡垃圾吃饭店的剩饭住在天桥底下,这样的新闻,鲜见报道。
96岁的阿婆深夜出摊卖2块钱一个的煎饼自力更生养活自己,他们大肆宣扬,这便是正能量。
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全部都是反击躺平摆烂的最佳工具。
反过来,励志故事背后的心酸委屈,也都是在控诉着制度、文化、关怀、保障的种种缺陷,这些东西,便不该翻到明面上来深究探讨。
也就是说,这80个苦难者的故事,只能激励着我,去继续隐忍比他们更小更微不足道的苦难,而对于更多白血病孩子的父母,更多被厄运击垮的寒门穷困人士,并不能由此掀起舆论水花,推动更多的兜底保护。
正是因为长安城里摆在墙上的鲜花开得太艳了,以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城墙上的人,都开始看不见普通人的生活窘境了。
“谁家没个50万现金,没个300万的资产呢。”
不是专家蠢和傻,非要这么说惹得大家愤怒骂街,而是他们知道,这样说更符合“幸福指数”的正能量宣传标准。
反之,今天要是媒体和专家说一句,“大家穷得连5万块钱都拿出不来,一场大病就让中产家庭一夜返贫”,那就得分分钟被掐了话筒关了麦克风。
毕竟,“6亿人月收入不足千元”这种话,只有总li一个人能说、敢说。
4
苦难就是苦难,悲剧就是悲剧,不要害怕公开苦难,也不要害怕播放悲剧,正视这些不美好的东西,我们才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知耻而后勇,悲剧中汲取的力量,也往往远胜于喜剧。
当我们真的看见了众生痛苦,才有可能去慢慢调解,去日拱一卒,去功不唐捐,去争取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不是说周公子王公主们集体炫富晒完爹后,就全民皆富裕、人间无疾苦了。
我们必须承认,在如此和谐的文明城市里,还有人在谋生,不是为了生活,而仅仅只是为了活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