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国际化教育成为《深夜食堂》翻拍版,你真的能及时发现吗?

顶思 2019-05-01

连接改变教育

翻拍的《深夜食堂》砸了,砸在”全盘照搬“、“形式俱在,精神全无。”可是在朋友圈里吐槽这部当下“红剧”的你,有没有想过,在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上,你也可能犯了和中式《深夜食堂》一样的错误呢?没错,这件事就是国际化教育。


本文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授权转载。


日版和中国翻拍版的《深夜食堂》

单就一部电视剧而言,无论《深夜食堂》是否发动半个娱乐圈,我们郑重其事地去讨论它是否失败、失败在哪里,都显得有点多余。而且如果只在影视娱乐的语境里,你焉知满屏的吐槽,不是一种营销?但我仍想说一些多余的话,只因为其背后反射出来了某种特别典型的“照搬”思维方式

当这种思维方式用来拍电视剧,我们便一眼就能看出来,还会觉得特别可笑。但要是这种思维方式用在“试错”周期特别长,本身又特别严肃的事情上呢?那些不接地气的地方能这么容易看出来,或者看出来会立刻被纠正吗?比如教育这件事?恐怕很难。

跟《深夜食堂》同出一辙,“照搬”思维方式的问题,出在“预设太满”上:到底是复制一种“成功”的样式稳妥,还是要揉开皮肉,切入内核,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从这样的预设为原点,我们最容易因为盲目而走偏的,是这样两个地方:

第一,为什么我们相信“成功”是可以复制,或是“照搬”的?

第二,为什么只要有一个成功模板在前,我们就特别容易忘记自己的真实处境与需求?

而这两种偏执,通常都是同时出现的。和电视剧的即刻反应不同,当我们用这样的思路“导演”孩子的教育甚至人生时,只有当孩子碰壁时,我们才突然省悟到,那些想当然“照搬”别人成功路径、或“照搬”国外概念的办法,实质谬之千里。

当牛娃的教育出现“偏差”


我很赞同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有所规划,但规划完了,落到孩子实际的学业进展中,教育真的可以是一个项目管理过程,用“品控”思路完成每个环节,就功到自然成了吗?


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小艾和小贝的故事,实际上换个说法,应该都是特别成功的牛娃故事,有些尴尬的“偏差”,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小艾的父母在教育上信奉“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们会照着书列出孩子的“敏感期”列表,或者从各种“名校男孩/女孩”养成文章中总结出“不同年级最重要的事情”清单,然后尽量在孩子该“长”什么能力的时候,给予机会和资源,不让她错过。

作为高知家长,小艾的父母倒不会逼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但英语肯定是不能丢的能力。除了在该启蒙的时候启蒙,从小学开始,英语原版书的分级阅读成套买回、暑假海外夏令营每年不落,到了高中,小艾顺理成章地成了小留学生,“美高党”。因为个性外向,熟读美国文学和历史,她很快就跟美国同学打成一片。

但在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小艾还是遇到了烦恼。在学校聚会上,小艾受邀发言,她绘声绘色地讲了耶稣诞生在马厩的故事,却只收到象征性的掌声。小艾困惑极了,最后,还是特别喜欢她的英语老师提醒她:没有美国同学期待从亚洲同学那里听一个他们烂熟的圣诞故事,他们想听中国的节日传统。小艾沉默了。

“但是,我并不知道什么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小艾在电话里向父母抱怨,直到这时,父母才突然发现,他们忘了教给孩子他们最熟悉的生活方式。

小贝妈妈的教育理念是“一步都不能走错”。和小艾家一样,小贝妈妈也从小给孩子规划好了留学之路。从幼儿园开始,妈妈就开始了不同教育学派的专业分析:到底是蒙特梭利园好,还是融合了华德福里面的某个幼儿园好。

朋友问她,这些园看起来“差不多一样好”啊,有什么不同?

小贝妈妈正色说,幼儿园是孩子的起点,理念不一样,对孩子的影响当然不同。

理论上来讲,小贝妈妈的观点自然是有道理的。

进入学校阶段,小贝妈妈基本上变身择校专家、选课专家:在各种双语学校中,要选课程最好、国外资源最多的学校,口碑只是参考,小贝妈妈自有一套甄别理论:她觉得外教师资是重中之重,在她看来,外教能给孩子原汁原味的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上,还有跟孩子互动中传递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孩子的尊重。

可是不久之后,小贝的“硬伤”就出现了:小学即将毕业,这个一直在国内读书的孩子,托福裸考过100分,英语能写科学报告作业,然而中文能力竟写不来一张请假条。

你不知道这样的偏差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也许很快能被纠正,也许还是会有很多人觉得不是问题。但我总觉得这种将孩子往家长“理想模范”样式里去教养,科学严谨地好像要在一个“to do List”上画钩,反而让人觉得,好像丢了些什么。

小艾和小贝的例子可能有点特殊,但推而广之,家长在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上帮孩子加码,而无视他们丢失离生活最近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情况就常见多了。比如孩子不会做家务、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反而已经是“时代特征”了。

说到家长“一步都不能走错”的心理,我突然又想到一个常见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孩子是否应该从小“严选”同学圈?

我朋友当中,有很多将孩子从就近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的,原因是觉得“孩子同学家庭背景素质参差”,担心孩子学到坏习惯,希望他们从小有“更好的”朋友圈:至少同学是差不多家庭背景,大家的世界观也相像。

也许还有一个隐含的愿望:将来这些孩子的工作圈层也差不多,可以资源共享。

但有一次,我在一个活动上听一位校长谈到这个问题,突然让我看到这个愿望的负面。他觉得,让孩子从小就在背景相似的学校里成长,今后会成为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看待世态人情的眼界,太过狭小与封闭。这种对不同生活景况的了解和同理心,是孩子环游世界也学不来的。

说到底,中国式家长的向往,或多或少是“求胜”式教育,当家长说希望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岁月静好,其中隐藏条件也是塔尖上的平静。这种愿望没有对错,但无论如何,你不会希望孩子在人情世故上的能力,是在关起门来的居酒屋,上演给中国人的市井温情。就算你手握再怎么强大的资源,最终是要在现实生活中“行得通”。

“行得通”很重要。

当国际化教育成为“套路”

到选学校,我们也是差不多同样的思路。

现在我们越来越认可一种理念,一个孩子经历教育形成的面貌,是学校、家庭和个人三方合力的结果。

在课程全国都一样的年代,比如回想70后、80后从小接受的教育,实际上所有“因人施教”的可能性,可能都在于孩子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师。但自从国际化课程一定程度被引入,当不同类型学校开始研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与时俱进的、更好的教育才开始真正露出开端。

然而这个变好、变得更适合中国学生的过程,怎么样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回望起来,学校本身都经历着一场《深夜食堂》式的反思和修正,而家长,实际上更难得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

刚开始做教育记者的最初几年,我就像小贝妈妈一样,热衷于探访“原汁原味”的舶来教育模板。那些体系完整的英系课程、美式课程、IB课程,掰开说都能让人顿时眼前一亮,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引导孩子做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看起来都是给孩子的升级版学习之道。

所谓原汁原味,那就得不走样。这中间也有非常必要的工作,那就是把国外课程的教材、教学法甚至道具都搬进中国学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到底好不好?这并不像一部电视剧那样能马上看出问题。

一所学校新开出国际化课程,通常会动用很多资源请名校长担纲,找足外教,配备好功能齐全的学科教室,就像一个剧组,筹措出一个整齐亮眼的阵容;不要说家长一时难以辨别这样的学校是否真的对孩子好,连学校自己,最开初可能都抱着这样的信念:这套在国外被证明很好的课程,我们只要照着做,甚至在每个部分的形式上做到更好,就一定错不了。

前阵子,我还跟一位前同事聊到这个话题,前几年,她女儿从一所公立名小学考进一家双语名校,妈妈与有荣焉的劲头还没过去,就开始发觉问题。她翻了翻女儿的课本,发现人文类学科真的都是双语,中文课有,中国史也有,但是被归在科学课里的地理,通篇都在讲美国,压根没有中国的部分。

“我不能让女儿不知道中国地理呀,”她说,于是这个部分基本上是在家里补的。

这是个早几年的例子,国际化课程发展很快,最初的引入很容易求形似,但问题出现之后,一些有前瞻的校长开始寻找中西合璧之路,开始倚重中国教师的研究能力,去教国际课程。你可以去看一条国际课程在中国的发展线路,从原汁原味,到中西合璧式的配合,到现在出现的融合课程,从某种程度上看,是重新回到自己的需要和生活,去吃透别处的课程结构和目标、教学方法,反而是更可期待的一种变式。

所以家长看学校,在这些变动的过程中,除了要平面去看学校“有什么”,有条件更要去看,学校如何理解教育,想给学生带去什么。

教育的问题,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并不在于学了某项更好的知识,而是始终都是:教给孩子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多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力。而在知识和能力之前,教孩子认识自己是谁,作为知识来源和去向的生活本身到底是什么,是更重要的认知。

而在学校之外,始终不乏“看起来很美”的理念走在最前面,比如STEM,比如各种名目的思维课程,或者项目制学习法(PBL)。

我一直觉得,所有概念一定有其优点,并且在一定范围奏效过,但拿来自己用之前,如果不理解,首先务必弄懂它原理;弄懂之后,从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兴趣出发,看看是否真的对自己有用,真正有用的是哪个部分,和我们之前正在学的内容、方法有何异同?是否取其一点来借鉴、优化,比整个拿来用的效果更好?

我曾经在一篇讲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文章下面,看到一位家长焦虑的留言:现在又出来DT了,怎么样?好不好?我正在给孩子报班学思维导图,那是不是过时了?

这位家长对教育得多没有安全感呀!对各种名目的教育都没有认真对比过,只要一整套买给孩子就好——实际上也是一种“剧本太简单”的处理方式,而且困难的地方在于,那些推陈出新的“招术”,家长永远没可能追得尽。

当我们对着《深夜食堂》吐槽导演用力翻拍,却不肯用心去讲一个自己的深夜食堂故事时,当我们真心觉得居酒屋不如大排档,老坛酸菜牛肉面不如沙县小吃的时候,实际上转回头,就能清清楚楚对照出我们自己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中产阶级教育”的执念。那么多鄙视链,就算都站在顶端,能过好谁的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

原版《深夜食堂》的成功,就在于讲好了自己的故事

关于顶思

顶思专注于K12国际教育领域,致力于为国际教育行业搭建资源聚合平台,为国际学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连接K12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集团及教育主管部门等与以国际学校为核心的周边机构的资源中枢,助力基础教育国际化。

社群交流|资源对接|行业咨询|定制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