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一个理想主义创新学校,最后会不会仍被分数“绑架”?

王永倩 顶思 2019-11-23

7月15日,一土上海《2020未来课堂》项目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内正式启动。在这场开幕式中有两大亮点,一个是美国热门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的观影会,另一个是奇葩说教育辩论会。


文|王永倩


《极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值得一看的纪录片”,掀起了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广泛热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16hs62ss&width=500&height=375&auto=0

Most Likely To Succeed预告片


这部记录篇的主角High Tech High是美国加州的一所K12学校,该校有13所分校,共5000多名学生。不说这是一所学校,小思会以为这是一所令人脑洞大开的博物馆或是艺术馆。走廊里,墙面上,天花板上……到处布满了学生们制作的各类收购手工作品,或是建筑模型,或是机械装置,或是艺术作品。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传统的教师、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科目、甚至没有考试……那么,孩子们学什么?家长放心让孩子在这里读书吗?



实际上,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基于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学习成果都会在一年一度的项目展览上以作品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个展览的观看者可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教育专家……任何对展览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前来观赏。孩子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土上海发起的20.20暑期项目就是以PBL为主要教学方式,旨在将学习与实际的任何或问题挂钩,让孩子投入于问题中去,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希望探索出一条更符合未来要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项目。



起初,家长们也是充满了疑虑和困惑。影片中,一名新生妈妈震惊的表示:没有测试?没有课本?没有成绩单?老师不站在课堂前?可是问道为什么仍然坚持送孩子上这所学校时,她表示,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仍然是在为父母工作,这让她感到恐慌。


另一所学校的学生也表示希望老师多教课本知识,不管别人怎样,自己只想考高分,想上大学。



幸运的是,这所学校达到了98%的大学入学率,其平均成绩比地区水平还高出了10%,终于让曾充满了疑虑的家长们放下了心。


可是,如果没有如此高的大学入学率呢?这样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还应该继续吗?


这也是7月15日奇葩说教育辩论会的主题——如果PBL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你还会继续吗?


双方辩手不仅有来自教育界的精英人士,还有两个来自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中生,给本次辩论会增加了许多看点。 


以下是影片中的一些令小思印象深刻的画面和辩论会上辩手们的精彩回顾。


“我不想上学”


该影片的导演Greg Whiteley以自己的女儿开始了整部纪录片。在一次家校见面会上,老师告诉Greg,最近,他4年级的女儿成绩有些下滑。女儿坐在一边,开始呈现完全放空状态,过了一会儿,女儿哭着说:“我不想上学了。” 


Greg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女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听到女儿说不想上学时并没有的当回事,依旧让孩子正常上学,可是看着女儿每天在课桌面前做那些数学题,“我觉得女儿身上某种东西死了”。


孩子不想上学,上学是否是唯一的出路呢?


反方三辩沈立岑


沈立岑老师表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怎么进雇主公司,用什么敲门砖进入雇主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跨进去,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谈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


正方一辩王天思


而王天思老师,作为一个正在用PBL给3-7岁孩子做数学启蒙的数学老师,他表示,用传统考试来评论PBL是不恰当的。评价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一个恰当的标准。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C’s能力——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可以说是PBL的评判标准。


让孩子坐在考场,保持安静,回答一张试卷上的为题,如何考察孩子的团队合作?


反方一辩邓豪


邓豪老师引用2017年上海的语文高考作文“预见”引发思考。他认为,现在考试考的更多的是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思考。考试已经变了,不能拿以前的“标准化”“统一答案”来看待考试,看待成绩。


考试的目的是评估教育学的成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指导未来学习。当考试承载了学生的竞争、老师的评估、学校的发展时,考试也就会引发一些议论。


邓老师认为成长最终的目标是在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批评,得到一点点的成长。而没有成绩提高的PBL是“假”PBL。


自我成长,始终比名校重要


一个小女孩站在老师们的面前,老师问,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她双手扭捏在一起,非常不好意思地说“太害羞。遇到陌生人时声音会变得很尖,非常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但其实很多时候别人根本听不清我在说什么”。老师给她的评价是非常用功,但很害羞、安静,也非常保守。


结果这个女孩担任了女生组的导演,不仅需要进行人员协调,还需要指挥其他人。慢慢地,女孩说话声音变得坚定而有力,安排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


学期结束时,老师问:你的声音是怎么改变的?


她笑着回答:自信。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是一个领导者,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跟随着别人的人。知道我自己去做了一回领导者,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领导别人!自信,这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自信确实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但是自信是否能够成为进入企业的“敲门砖”?


换一个角度来说,进了大学,就是精英了吗?


正方三辩王文哲


正方三辩王文哲指出,今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超过了40%,加上海外留学毕业生,已经逼近了50%。而50%是国际上标准的海外高等教育普及率。也就是说现在有个好成绩,有个好大学,也已经是普通水平,不再是20年前那10%的精英。


有趣的是,有96%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已经做好了毕业的准备,而只有11%的企业主认为美国的毕业生做好了准备。看来企业主对毕业生的整体状态并没有很满意。


而反方三辩沈立岑则认为,雇主提出现在毕业生并没有准备好跨入社会,说明现在的教育仍然有不足的地方。


PBL确实是“小而美”的。但是更应该关注的是PBL的落地情况。PBL能不能在更大范围的推广?怎么去推广?推广能不能落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PBL是一个响应式学习。老师需要去响应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而对于大部分的学校来说,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状态吗?很难。这对老师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老师其实是顾不到很多学生的,也没有办法响应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沈立岑指出,所有的好的教学方式,没有配套的课程体系,没有配套的师资培训,都是“耍流氓”。落地不了的事情,如何惠及更多的学生?


失败不一定是Loser


Brian所在的小组目标是做一个巨大的齿轮,而Brian是小组组长。由于前期的一些工作没有做好,展览当天,他们的作品失败,没有展示出来。


这令Brian一度非常沮丧。他承认,也许自己曾经伤害了小组的策划成员。老师对Brian进行了一些鼓励,使得Brian决定在暑假将齿轮完成。偶尔,老师和Brian妈妈会来学校帮忙。


最终齿轮大获成功,转动的那一刻,Brian激动地落泪。


正方二辩屎蛋(成都好奇学校初中生)


屎蛋同学认为PBL有两种能力——面向未来面向自己的能力。


面向未来就是天思老师提到的团队合作、与人沟通、批判性思维等,这些能够立竿见影地学到、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到的能力、能够面向未来的能力。但是面向未来仅仅是具备这些能力是不够的。


片中做齿轮的小组组长在假期时间坚持把齿轮做完,这时候没有棒棒糖奖励,没有考试结果,也没有测评,但是他仍然坚持,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他对这个项目的好奇心和对自己的诚意。


好奇心能够激发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能够激发我们去探索自己身体的“荒原”。什么是自己身体的“荒原”?其实就是自己的“怂圈”,也是自己的“舒适圈”,是自己力所能及,能做到的事情。在这个“怂圈”中,我们能获得成长吗?不能。所以我们要跳出“怂圈”进入到“学习圈”去学习我们不知道、想知道的东西。


既然进入到学习圈,如果保持好奇心呢?这就需要“诚意”,需要诚意地去探索生命中的东西、探索我们的感召。探索到了之后,还需要诚意地去做这件事情,诚意地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如果我们诚意地去活,我们好奇地去活,这是一个能让我们直面死亡,直面自己的方式。


反方二辩蔡甘蓝(迎园中学初中生)


蔡甘蓝同学则认为,在中国的体系中,高考成绩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雇主招聘时首先看中的是毕业院校和成绩。PBL学习中获得的技能不一定是毕业生获得工作的“敲门砖”。家长也未必会让自己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正方导师、埃尔特教育联合创始人张释文


反方导师、牛朋大会创始人李朝占


辩论的最后, 正反双方导师埃尔特教育联合创始人张释文、牛朋大会创始人李朝占也再次阐明了己方观点。


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


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也对此次辩论会进行了总结。他提出了几个维度:


1.  “油门”与“刹车”——任何一个重要的变革,希望都不要以一个革命的方式发生。PBL怎么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正需要像辩论会中的正反双方一样不断探讨和探索,在一张一弛中让教育创新的“油门”和“刹车”都能踩得到位。


2. “理想照进现实”——《极有可能成功》是从理想的角度反映出人们对于创新教育走向的期待,而教育奇葩说又将这样的理想放在现实中探讨它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3. 动态发展——世界正在变化,考试的标准、考试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也不是不变的。


他表示,此次辩论的目的是引发思考,激发讨论,深入对话题的理解,让人去思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问题,去思考如果用动态的眼光去看问题,结果会是怎样的。另外,做决策需要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方面进行考量。

2002年由美国全国教育协会 (NEA)、美国教育部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基金会、苹果电脑公司、微软公司等倡导成立的一个非营利性联盟组织P21(United States-based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旨在促进美国K12教育的核心地位并为21世纪做准备。P12组织确定了21世纪学生必须具备最重要的四个学习技能4C’s: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

Communication 沟通交流能力

Collaborations 团队协作能力

Creativity 创造力


更多信息请戳:

Most likely to succeed纪录片官网:

http://mltsfilm.org/

High Tech High:

 http://www.hightechhigh.org/


相关阅读:

从全美热议的纪录片,看中国离真正成功的教育改革还有多远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一土上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