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化教育做的好不好谁说了算?这里有你应该了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顶思 2019-05-01

连接改变教育

政府需要第三方评估,教育就更是如此了。现有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多数是“近亲繁殖”且缺乏标准。实际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也都是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这些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帮助家长诊断孩子,也帮助学校诊断自己。


本文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授权转载。


文 | 爱娃


也许一对一的感情世界里“第三者”是一个敏感词,但是现实生活里,我们则经常能看到这些“第三者”,而且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根本离不开他们。


比如——


  • 第三方服务:支付宝给素未谋面的买家和卖家进行第三方的支付交易担保,买家不用担心卖家卷款逃走,卖家也不用担心买家吃霸王餐。


  • 第三方认证:你花大价钱买来的有机蔬菜,总希望能有“绿色食品”的认证,最不济也应该有“无公害食品”认证,才会觉得这钱花得值。


  • 第三方检测:搬了新家,怀疑甲醛没散掉怎么办?找第三方的专业室内空气检测机构来检测才放心。


  • 第三方监理:可以给房子的质量与价值提供权威的鉴定,没有第三方监理的房屋不能上市销售。


  • 往大了说,还有第三方信用评级:标准普尔的国家主权评级甚至可以给一个国家的可信赖度评分,曾经被标普评为“垃圾级”的俄罗斯,让一向强大的普京都愁眉不展。


什么是第三方?

所谓第三方,也就是指两个相互联系主体之外的一个客体,通俗点说,就是甲方和乙方之外的“丙方”


为什么需要这个丙方呢?


因为现实中,合同关系里的甲乙双方需要这么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避免欺诈和纠纷的风险。


西方很早就出现了第三方评估的概念。国际上有许多充分独立的评估机构,比如美国的兰德公司、布鲁金斯研究所、现代问题研究所等。


第三方的独立性是其建立社会公信和赢得支持的关键,而第三方存在的价值在于向纳税人反馈,政府是否把应该用于公共事业的钱用好了?特别是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领域,更是需要大量专业的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



教育评估需要“第三方”

政府都需要第三方评估,教育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里要自我表扬一下,我们从事国际教育的媒体行业,其实也算是相对独立的第三方。


但是教育这个行业,主要承载着民生大计,要求它自我发展、自我蜕变,不是不可能,但速度显然是缓慢的。


我也一直觉得,教育行业也需要能理解教育和运用科学工具来进行评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甚至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教育,无论是本土教育还是国际教育,没有一个真正的客观评价体系,一定会是残疾的。



这其实也是部分我们教育评估的现状:


现状一 “近亲繁殖”

现有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多数是“近亲繁殖”。这其实说起来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场景。


比如某某教育评估院,谁会是这个评估院的院长呢?就是原来教育局退下来的老领导。而这些退下来的领导们,更习惯于沿用体制内的那套方法,观念和经验更加陈旧。


大力推进政府引入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工作的李克强总理就说过:


我们过去评价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是否落实到位,往往通过主管部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这就造成了‘自拉自唱’,自己给自己‘唱赞歌’,和群众的实际感受往往有较大差距。


 现状二  缺乏标准

教育评估过于依赖个人经验,过于模糊,缺乏标准,也缺乏把标准讲清楚的动力。


业内人士曾透露,标准当然是越模糊越好,因为标准在我身上,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我把标准定明确了,我“裁判员”的利益不就没有了吗?


所以造成了现在教育评估的标准要么是大家完全摸不透,靠“猜”和“运气”,要么就是两极摇摆,一会向东一会向西。


以前是“唯分论”,现在是“无分论”,完全以成绩来评定学生肯定有问题,但完全不看学生的成绩就一定科学吗?


在美国,课程标准就讲得非常清楚,学校把课程看做老师和学校的契约,老师并不是创造者,而是按照一个很细化和明确的标准去上课


但我们的体制里即便出了一个优秀的老师,既能创造也能实践,教育评估里来了3个专家给出5个批判意见,也很打击老师的积极性。


教育确实有太多经验性的东西,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有量化的东西去分析它,而不是只依靠人的经验,现状是,我们的教育太需要量化了。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早就建立了第三方评价制度,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机构。美国的专业性教育评估机构就有很多, 在教育管理和教育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有目共睹,这与他们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体系的监督和引导是分不开的。美国教育尽管由非政府组织评估,但却没有引起很大的争议,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美国的科学课课程标准


▲中国的科学课课程标准。与上图相比,可以看到美国课标比中国课标要细化、明确很多。


你不知道的国际教育“第三方”

实际上,国际教育领域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多如牛毛,随便举些例子大家都耳熟能详,只是平时我们很少会注意到他们的“身份”。


PISA考试大家都知道吧?因为啥?还不是因为上海学生曾经两度在PISA考试里夺冠,这把我们脸长得,媒体每个月都得拿出来说一遍啊。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大名鼎鼎的PISA测试背后的组织方和管理者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这就是一个带有政府主导色彩的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



这个名字里带着个“经济”的组织,在教育领域俨然一位老大哥——以定量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可供国际社会衡量比较教育发展的“OECD教育指标体系”,是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还有就是中国学生一生必考一次的TOEFL、GRE、GMAT、TOEIC(托业)、SAT背后的管理者了——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


ETS则是一个彻底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在美国,所有的考试与评价都是由独立于政府和招生单位之外的社会第三方考试评估机构来组织和实施的。



ETS可谓是这些机构中的老大哥,而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私立非盈利性教育考试和评估机构,


当然学生党们可以把狂背单词的这笔账算到ETS的头上,但也是因为ETS,学生们才有了一份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凭证,无论你是申请哈佛还是加州大学,你都需要这份凭证敲开Dream School的大门。


除了学业和语言水平测试等,还有提供第三方面试服务的教育评估机构,比如目前申请美高和北美院校比较主流的是CIEE的CAI面试、VERICANT维立克面试。


尤其是一些质量高的美国私立高中、TOP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如果学校不亲自组织招生官来华面试、学生赴美学校面试或SKYPE面试,大部分都会建议学生参加学校指定的第三方机构去面试。


第三方教育评估,已然成了国际教育评价的通行做法和主要趋势。


这些第三方机构都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在法律上,政府不能任意对这些机构进行干涉。而这些评估机构的最重要价值就是客观、公平、公正。



“第三方”能给教育带来什么?

还是以美国为例,引用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秀娣的观点,美国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对推动学校的自主发展有积极效用,具体来说,相比较“政府指定”的评估,这种独立第三方评估有更积极的作用:


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流。第三方评估者由代表政府的专家官员转变为同行专家。因为是同行,就便于沟通和理解,也便于发现问题和对策;


变统一标准为因校而异。第三方评估专家组人员的专业构成有数据、财务、学生口人士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等组成,保证了评估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而且因为专家是内行,所以不会用同一种标准衡量完全不同的学校。


变行政指令为市场需求;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权威来自于政府和市场的支撑。在美国,第三方认证过的学校学生可以申请联邦助学贷款、奖学金。这样,院校从学生的利益和院校生存的角度考虑,一般都会主动申请第三方认证。


任何评估都要建立在尊重被评估对象的现实基础之上。行政属性的评估往往居高临下,用既定的统一标准对待不同的被评个体。即使发现标准错了,也懒得去修改。


第三方评估重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所以在评估标准的制定上,评估双方会有一个沟通协商程序,这样评估的标准和结果将更客观和科学。


这就是教育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优势。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三方?

其实对家长来说,教育第三方评价最直接的作用有两个:


1.评价学校

先从每一个中国家长都要经历的“择校关”说起。实际上择校看上去是一个选择学校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对自己孩子的认识过程。因为你在择校,学校,或者说运气和时机也在择你。


现在,80、90后中国家长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开始对以往最信息不对称的学校信息有了很大的需求。


传说中的名校到底好吗?好在哪里?哪门学科最强?是鸡血派还是自由派?


这些问题的答案,散落在各种各样的论坛里,飘荡在同事邻居的口耳相传里,可就是没有一个权威的、可靠的、系统的说法。


所以好多家长只能拿出当年高考复习的精神,大海捞针般把一所学校的信息碎片捞起,再试图拼出一个模糊的画像,这个画像也充其量是一个“大众点评”水平的学校点评。


好不容易锁定几所学校,人山人海的校园开放日也去了,但你能看出些什么?这所学校的外教流失率谁敢告诉你?小学生几点才能睡觉?


也正是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称,给家长们焦虑和盲目的“择校热”又添了一把柴。



2.评价孩子

另一方面,家长们对孩子的评价关注度更高了。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有升学的压力,有阶层的压力,有经济的压力,有家庭原型的压力。


总之,想知道我的孩子是块什么“材料”,处于同龄人的什么水平,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一定是每一个中国家长贯彻一生的终极疑问和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相对公正独立的教育第三方,给社会大众提供权威的系统的一个评价体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未来会出现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吗?我相信一定会。因为更多人看到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包括政府也在进步。在这个网络和大数据时代,教育第三方的评估机构一定会应运而生,实际上并不一定只是一种冷冰冰的评判,而是帮我们自我诊断:


帮助家长诊断孩子,帮助学校诊断自己。


自我审视和诊断,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