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的“国际情怀”真的够国际吗?
“国际情怀”可以说是IB课程的灵魂所在,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诸如Alevel、AP等所谓的“国际课程”的重要依据所在,但“国际情怀”的内涵本质是什么呢?
本文授权转载自:IB教学研(gh_4bc30686833e),作者:程明
“国际情怀”在PYP、MYP、DP的核心圆环图中,都是外圈的第一个内容,写作International Mindedness。在PYP的纲领性文件《Making the PYP Happen》一书中,也是作为开篇的第一个内容,给大家介绍的,其标题为“小学项目受哪些信念与价值观的推动?”。在IB的官方培训中,往往也是大家需要第一个讨论的议题。
所以“国际情怀”可以说是IB课程的灵魂所在,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诸如Alevel、AP等所谓的“国际课程”的重要依据所在,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不是对母国教育体制和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努力争取做到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多语言学习和跨文化理解以及全球参与。[1] ”
这句话并不是对IB中的“国际情怀”的简单定义,而且在IB文件中也强调,“考虑到小学项目中各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这一概念本身的难以捉摸性,如果我们提出任何简单的定义并期待这个定义能经得起严格的检验,那是非常天真的。因此,国际文凭组织宁愿提出一种复合的定义,来反映指南中将要讨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2] ”
而这种“复合的定义”,主要便是通过《国际文凭组织学习者培养目标》来体现出来的,其具体内容主要如下:
如图所示,“所有国际文凭教育项目的目标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人”,所以说一个合格的IB学生,评估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你有无“国际情怀”。特别是对于PYP小学项目来说,毕业是没有纸质考试的,只是一个成果展,所以你的成果展能否通过展示出你身上所具备的上图中的十大Learner Profile,从而体现出你的国际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Making the PYP Happen》文件中,接下来一个标题就是“小学项目学校如何在学习者社区中培养国际情怀”,文件指出“学校被视为一个学习者社区”,当然学生的家庭和所生活的区域也是一个重要的社区。对于那些招收纯外籍学生的IB学校来说,这种国际化的社区文化是很好建立的,因为大家都是来自背景和地域完全不同的家庭,母语不同,文化不同,这也是IB项目成立的背景所在:
“国际文凭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战后的国际联盟时期,国际上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某种方式为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在此期间各种学校纷纷成立,联合国国际学校、纽约国际学校、日内瓦国际学校等等,正是在20世纪两次大战对世界巨大的严酷冲击之下,IB国际课程的国际教育理念开始产生。[3]”
之后,1968 年瑞士日内瓦创立了IB国际课程大学预科项目(DP),IB国际课程成立之初是为了解决国际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开发的课程,使17-19岁的学生在完成中学最后两年的学习之后,能够获得被世界各地大学认可的文凭,从而顺利进入大学深造。[4]
中国的第一所IB学校——北京国际学校(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也是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英国大使馆里面的校舍合并而成,随后几年该学校开始招收更多来自其他大使馆的孩子。1988年,该学校在中国外务部正式得到官方注册,被批准接收在北京的外国侨民的孩子,三年后,即1991年,该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提供国际文凭课程大学预科项目的学校。[5]
图片来源: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官网
以上可以看出,IB课程产生之初,一方面是为了世界大战之后更好地解决世界上不同民族和文化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国际流动性人才子女更好地转学和进入大学深造而设计的。而对于一个以中国籍学生为主的IB学校来说,面临的“国际情怀”的挑战就很大了:在大中国这片土地上,坐五个小时飞机,你可能还在中国,更别说坐火车和开汽车。
学生能够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文化和种族的冲突都非常有限,对于一个班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的小学生来说,更多面临的实际问题,倒可能是不同性格之间的个人冲突。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鲜有外国移民,即使是从国内其他地方移民而来的家庭,往往也是放弃了家乡的文化根基,会说方言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
我们的农业文化基因,决定了我们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内聚性和同化性;此外,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中国的屈指可数,而在国外国际组织中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又有多少?所以如何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国际情怀,是一个重大议题,目前很多学校的做法就是大量招聘外籍员工,并强调员工的多国和多种族背景。
但从另一方面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最具有国际情怀的,我们的《山海经》早就绘制出遥远地域的山川河流;我们与欧洲的交流史可追溯至凯撒大帝时期;我们的郑和下西洋,浩浩荡荡,威服四方;我们当今的阿里巴巴,成了全球最大的在线交易平台,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用户遍及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在如今的中国,你可以见到全世界最多品牌的汽车和其他各种商品。可以说,我们的民族是最善于学习,最具包容性的,我们很早就接触世界,和平也好,战争也好,历经风雨,却从未被外族同化,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IB所倡导的“国际情怀”,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技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中国孩子为主的IB学校,我们是否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和身边的人,同学、父母和老师和睦相处,再去放眼全球,讨论高大上的国际议题。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IB的“国际情怀”真的够国际吗,还是只是一种建立在西方体系上的国际化?大部分的IB学校都是存在于美、加、澳、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授课语言也集中在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这三种语言中。中国的大学,并不会认可学生的IB文凭成绩,还有广大的第二、第三世界国家,也认可吗?如今的世界虽然很多方面还是西方主导,但是20年,50年,100年之后呢?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如今面临的冲突和矛盾是越来越多,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深入和明显。我们的政府也在适时地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政策,倒像是走向了一种更加积极、开放、包容的国际化。
所以我们不禁要反思,“国际情怀”的内涵本质所在,如果它只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技能,那么我倒是认为,对于幼小低龄段的孩子,最好多去和大自然交流;小初高龄段的孩子更好地去学会如何和自己及身边的人相处;中学生,可以开始去思考世界性问题,探究事物的本质。这其实也是“国际情怀”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比如对于大部分幼儿园小朋友来说,他们的“国际”所能涉及到的最远范围,就是去理解大自然中更多的花花草草,简单规律,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外语的能力是最强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外语是自然习得的,和学习母语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脑中可能并没有什么“国际化”的概念。
另外,由于IB学校的学费往往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所以这是否仅是一种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不具有普世性(但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90%以上的IB学校为公立学校。因此有人认为,该课程推行的是“非美价值观”和联合国宪章的理念,缺少对美国历史的继承,并指责IB国际课程项目的运作耗费了太多的公共资金。[3]),或者说在为谁培养精英?这些群体中的学生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触到社会中的各个阶层?IB学校多大程度上又造成了一定的阶层固化?在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下,我们可否有一套建立在东方文明价值观基础上的“国际情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Abrioux, Marc and Rutherford, Jill. Introducing the IB Diploma Programm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54.
[2] IB. 小学项目的实施: 国际初等教育课程框架[M]. 加的夫: 国际文凭, 2010: 2.
[3] IB国际课程研究[D]. 徐鹏.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5.
[4] IB.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EB/OL].http://www.ibo.org/history/, 2013-4-23.
[5] Abrioux, Marc and Rutherford, Jill. Introducing the IB Diploma Programm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32.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免费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上海:021-60496511
北京:010-5338276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