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人人能够成为艺术家吗?

陈天禅 MANA新媒体艺术站
2024-08-31


当Open 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在短短两个月用户突破一亿时,人们都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已来临,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它的运用将涉及人类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当然也包括艺术领域。事实上,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了。但是,若我们揭开这层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热表象”,便会发现其创作范式已与一般传统意义上创作大不相同了。


▲ 人工智能影像《无限极》创作者:陈天禅

当我们谈到人工智能艺术时,除艺术家独特的禀赋外,经常会想到这个新兴领域的技术和算法,比如机器学习、自主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而支撑这些复杂人工智能技术的是数学,数学不仅是人工智能算法基础,也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之源。数学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语言和工具,使得人工智能可以理解、描述和生成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文学等。本文试图从数学原理切入,剖析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以及其在艺术中的活态显现,揭示数学在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探讨万物互联数字环境下人工智能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远景。


▲ 数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语言




01/

人类智慧的究极艺术——数学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在中国古代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便占有一席之地,而代表着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也将其视为哲学之原点,“毕达哥拉斯”更是提出 “万物皆数”的哲学概念,可见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与物理学经验性观察不同的是,数学是完全基于人类想象而产生的抽象数理逻辑。无论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十进制,抑或是表示时间的十二进制都出自人类的想象集合。数学的发展历程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史,从最早简单计数开始,数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也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人类文明便是建立在当下的数学基石之上,倘若人类发现“1+1≠2”时,这世界的一切也将随之崩塌。
数学不仅是人类理解自然规律和事物本质的抽象观念集合,更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数字“1”的概念从我们祖先的脑海想象中浮现时,人类也在数字艺术帷幕上落下了第一个原点,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基于此点延展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煌煌巨作。


▲ 结绳记数被认为是人类最早产生“数”的概念的象征之一


尤其是在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数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艺术创作领域,更显现其奇妙的数理之美。我们能透过人工智能生成的瑰丽图景看到其背后数理逻辑与生成代码,能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学方程与数字也能转化为一朵盛开的花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02/

人工智能载体

的诞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横空出世,标志着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ENIAC”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和电子器件,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任务,而且速度比人类先前运用各种工具,如算盘等计算要快得多,在当时被称为“巨脑”。这台计算机使用的计算系统仍然是以人类熟悉的“十进制”,每个数字由10个电子开关控制,这些开关可以组合成数字。由于“ENIAC”的零件经常超负荷运转而易损坏,因此人类在对机器和电路不断研究后发现“二进制”是最为适合计算机工作的计算系统。和十进制相比,二进制仅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比十进制更简单,计算机中的所有运算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运算实现,既可大大简化计算机的电路设计,又更易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

▲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从此人类便开始以二进制为基础,不断研究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一百年不到的时间内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从每秒5000次提升到了每秒51.3亿亿次的“超算机”。尤其是在近20年的时间内,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尤为迅猛而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它是指让机器表现出类似于人类智能的能力,例如学习、推理、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感知、决策制定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开发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行动的机器,从而可以在某些领域完成人类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如复杂的数据处理和重复繁重的机械性工作。


▲ 人工智能的视觉化形态


其实上述“人工智能”的定义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提出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定义中所说的“模拟”和“类似”二字,对我们从底层逻辑上认识人工智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和人类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的一种技术而非生物体。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它并不能完全复制人类的智能,而是基于人类的智能思维方式和方法,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某种任务性工作。




03/

从蹒跚学步

到学富五车



20世纪50年代起,人工智能领域便逐渐崛起为计算机科学一个重要分支。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和知识推理,这些系统运作需依赖大量手动编写的规则和知识,比如早期的图像识别就是依靠人力对一个个物体进行标注。

2016年创造了大名鼎鼎的“ChatGPT”的OpenAI公司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其人工智能系统成功击败了当时的世界顶尖DOTA 2选手Dendi。对于不了解电子竞技的人而言,这可能在当时甚至都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标题。然而对于熟知电子竞技的玩家来说,这就好比有人在篮球领域击败了正值巅峰时期的迈克尔·乔丹。


▲ 人工智能击败电子竞技选手Dendi


这一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在游戏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展现了其在复杂决策和策略运筹方面的潜力。无疑,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等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它使得人工智能在诸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突破。

如今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既包括自动驾驶、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实际应用场景,也涵盖了视觉艺术创作、音乐生成、文学创作等领域。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优化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人工智能具备了处理高度复杂任务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范式。




04/

人工智能

的技术伦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软件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应用,使其在艺术创作领域崭露头角。以当下最为火爆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软件“Midjourney”为例,可以实现诸如图像风格迁移、自动填充、图像合成等功能。这种类型的软件利用神经网络学习大量的艺术作品,以捕捉各种风格和技巧,并将这些风格应用于新的图像。通过这种技术方式,艺术家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作品创作与古典或现代艺术风格相融合,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或语言。


▲ 使用Midjourney制作的人工智能图像《Théâtre_D’opéra_Spatial》



当然,这也带来诸多新的有趣话题。比如,这些自动生成的图像是否意味着其创意也来自于人工智能?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图像从运行原理上来说,是通过不断学习人类过去所创作的绘画、图形、摄影等图片后,不断优化算法而给出的,令人类满意的结果。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人类对其算法的优劣评判标准讲究的是“论迹不论心”,只有令人满意的人工智能算法,才会被留下沿用并进一步拓展,而结果差强人意的算法模型则会被摒弃淘汰。因此,这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创意仍然来自于人类的价值标准与集体性经验。尤其是一些灵感来自于过去艺术家、摄影师个人风格的图像作品,这是因为使用者在创作这些图像时的想法就源自过去的图像和视觉信息。

再如,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意识觉醒从而生发出独立于人类的艺术灵感?这是个广泛而备受关注的话题。也许我们要从生命的自我意识角度切入来进行讨论,真正帮助人类从茹毛饮血动物走向璀璨文明的并不是工业革命,也不是新大陆的发现,甚至不是火焰的使用与掌握,而是人类祖先在45万年前仰望星空的那一刹那瞬间,是生命在低纬时想象力的诞生并导致其发展到高纬后的自我意识觉醒。
诚然,有观点认为:人类的创造力也源自于对过去知识的学习而产生,那么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过去知识学习后输出的结果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创造力”。但是二者直接虽然在形式上看似殊途同归,在过程上却是大不相同。人类的创造力是在收到过去知识启发后一种向外的拓展,是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之前从未被探索过的虚空。而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则根据收到的指令后,通过由人类已经编写好的算法规则在自己内部的知识库中寻找最优的匹配。而这些算法作为数学的一部分,本身也是源自于人类的想象的。


▲ 数学源于人类的想象


这就好比是人类进食产生能量和直接焚烧这些食物产生能量的区别一样。二者看似都产生了能量,但是人类进食而产生的能量经历了一些列的化学、生物反应,而将食物当做燃料则仅仅是单纯的氧化反应生热,存在着本质区别。

因此,无论计算机硬件性能提升多么快速,无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多么迅猛,只要其底层逻辑即“二进制”不变,其永远都将是人类最忠实的仆从,因为驱动人工智能运算规则的“二进制”本身就源于人类的想象,人工智能就好比人类南柯一梦中一个极其精彩的片段。因此人工智能低纬形式的“二进制”,并不具有人类的“想象力”,即便其今天已发展到高纬度的“MidJourney”或者“ChatGPT”也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创新。其所有的表现和生成输出都是在经历学习人类过往认知后的“知识性”反馈,是对人类思维、创造、交流等行为的高度模拟,并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智慧。哪怕“ChatGPT”说出自己想要毁灭人类的计划,也仅是在人类语言层面上的表述,不代表其真的具备毁灭人类的意识或者思维。
图灵奖获得者LeCun曾经举过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来形容人工智能的局限:“AI可以通过人类的律师考试,这是因为考生的内容都是仅仅停留在文字上的。但是AI绝对没有可能自己安装一个洗衣机,而一个十岁的孩子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学会怎么装了。”这是因为即使是当下最先进的AI也不具备人类的“认知能力”,所以在这一点没有被解决之前,AI是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智能”的,只能是如同它的定义一般: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
这也反映出AI的另外一大特征,即“服从规则”。这里的规则并不指AI所从事工作的规则,比如AI在下围棋时恰恰不会遵守人类棋谱上约定俗成的“规则”,而是服从围棋AI程序本身的规则。即:“不断尝试,不断修正,不断进化”这一准则。


▲ 围棋AI通过强大的计算速度不断迭代进化


我在MIT学习编写机器学习算法时,就曾深深体会到AI的这一特点。当时我的导师就曾告诫过我们一定要避免“信息茧房”的出现。我当时并没有非常理解,直到在我后来参与奈飞(Netflix)一个AI视频推荐算法编写项目时,发现我竟然可以通过对程序的修改任意调整我想要AI向用户推荐的重心,也可以窥探到用户的所有行为习惯以及欣赏偏好。在我对AI提出指令的时候,AI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完成我的命令,结果也许不尽人意,但它对程序的编写者展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当下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便是“算法霸权”,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制作并普及这些人工智能系统的资本。在资本的控制下,善于筑造“信息茧房”反而成为了受欢迎的算法,因为这么做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算力,同时还可以非常容易地操控、诱导这些“信息茧房”中的用户的意识形态甚至消费行为,这无异于是另一种形态的“精神控制”。

虽然AI是中性的,但是资本是逐利的。因此,被资本所创作出的AI因为自己“遵守规则”的特点,也毫无悬念地成为收割财富的镰刀以及制造一个个“信息茧房”的“帮凶”。而人类则截然不同,虽然我们不具备人工智能快速的运算能力,但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就是“打破规则”。 三千年前古希腊学者希帕索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被其老师毕达哥拉斯的门徒淹死在爱琴海中。这引发了第一次的数学危机后,刺激人类开始向着知识领域边界之外的茫茫黑夜不断前行。同时,在人类区别于AI的认知能力的加持下,这些被主动打破的规则也不断重塑着人们的认知解构和思维逻辑,使得人类拥有更加复杂且独特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一位能力巧夺天工的铁匠,终其一生与炽热的坩埚与轰鸣的锅炉为伍,只为不断精湛自己的铸造技艺;那么人类便是手持火种勇于驶向认知的黑暗之海的探险家。
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或许并不意味着艺术创作变得简单,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恰恰相反,艺术的创作难度很可能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大幅度提升。因为许多曾经难以想象的视觉场景将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快速实现,曾经深藏于人类知识宝库的角落中的内容得以借助AI重现。艺术家之间在视觉资源与技术资源上的差距被迅速缩小,而艺术创作的质量将更加仰仗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直觉、知识储备、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及超前的艺术观念。



05/

AI技术对未来艺术的影响




1839年摄影术的诞生,开启了新的影像生产时代,对当时绘画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留影存形”的肖像画和历史性题材绘画,人们担心摄影会取代写实性绘画。摄影发明之前,视觉艺术主要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展现。这些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往往需要经过多年严格训练且具有天赋的艺术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创作,也难以进行大规模复制。即便是以“复数性”为代表的版画作品,在纯粹的机械复制效率上也远不及摄影。
但随着摄影技术逐渐演进,其已经形成具有多重功能的图像工具与独立的摄影艺术形式。摄影术不仅完全占据了社会生活的图像记录,如新闻事件、生活场景、时尚风情等,还对艺术创作方式产生了影响,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视角与语境。传统绘画创作往往受制于技术和时间的制约,难以完全捕捉自然界的细节和动态。然而,摄影术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捕捉瞬间和细节的可能,从而促使艺术创作更加多元化。


▲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枪 1》(Gun 1),45.4 x 33.3cm 摄影作品,1954年



也许相同的一幕也即将在未来的艺术创作生产中重演,人工智能的出现如同当年横空出世的摄影术一般,会对未来的艺术形态以及创作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艺术创作方法将进一步扩宽,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图像的构成、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将会消解成为职业艺术家最后一道技术壁垒:长期的专业图像训练。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也许不再需要经过严格的图像训练如:造型基础训练,图像构成、Photoshop图像编辑等,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理想图像。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还将为跨学科艺术创作提供可能,会发展成为独立于现有艺术形式之外的另一门新兴艺术。艺术家可以与程序员、工程师和科学家等跨领域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和实践,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体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可以为艺术家带来独特的展示方式,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沉浸于艺术作品之中。

也许未来艺术家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时,将出现“两极分化”的创作人群。这是由创造者的知识背景决定的,因为对人工智能运行原理的理解需要数学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背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艺术潮中,将出现大量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绘画”、“摄影”、 “影像”、 “插画”、“设计”等作品。这些作品看似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但是从生成逻辑上来讲仍然是其原本的艺术形式外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艺术。


▲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生成的“概念图”©Tianchan


那么,什么是人工智能艺术呢?在传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寸画面都进行事无巨细的编辑。需要在提供灵感的同时,兼顾到作品呈现部分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微观调整。而人工智能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便是“生成”,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更像一个编剧兼导演,他只提供自己的创作思路,之后将其转变为人工智能所能够理解的“文本”,与人工智能算力系统“合作”便可以获得依此“文本”生成的作品大致或全部。因此对于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不仅需要超前的艺术观念与灵感上升华,还要对人工智能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才能做出优秀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
然而,并不意味这只要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创作,最终呈现的作品就属于“人工智能艺术”,这和人工智能艺术的早期创作生态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早期(2018-2020年),人工智能艺术的主要创作生态可以被概括为“非开源模型与创作方式分享”,这是因为在人工智能艺术发展的初期时所使用的模型相对还不成熟,仅仅是生成一张图片可能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主要的目的还是对模型的性能和效率进行优化,艺术家尚未开始个性化地训练有着自己创作风格的模型。同时,在人工智能艺术的早期阶段,艺术家们的主要探索集中在创作中使用的关键词(prompt)或者是所谓的“咒语”。而早期模型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有效并实用的“咒语”,艺术家和程序员们自发地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创作社区。在社区中,人们相互交流自己所使用的“咒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保留整理下来一大批非常实用的“咒语”。


▲ 使用不同的“咒语”生成的不同内容的人工智能图像


这种现象在早期大大推进了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版权问题。由于早期模型基本上都处于非开源的状态,比如Midjourney这样的AI图像软件就是搭载在discord上的非开源模型,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创作者所使用的模型都完全一致。而在一名创作者公开自己的“咒语”时,其他人只要输入相同的“咒语”内容,便可以得到与原作非常类似的图像。比如有创作者在Midjourney上使用“咒语”:“在太空中骑着火箭的马斯克,黑色背景,波普艺术风格”,那么另一位创作者只需要将这些内容复制粘贴到Midjourney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相似的图片。那么这个图片的版权归属,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化创作应当如何体现?这个问题对人工智能艺术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从而导致一部分艺术家主动脱离了创作社区,开始尝试训练属于自己的AI模型,人工智能创作从而进入到了当下的2.0时代。
由于AI模型的逐渐成熟,现在的人工智能创作生态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模型开发者选择将自己的程序开源化,人们可以随意下载这些模型的源代码并且进行个性化调整。同时在硬件条件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创作者们甚至可以训练属于自己的AI模型。这使得这些本地化的人工智能软件成为了真正属于创作者们所创造的内容,人们也从之前的“用户”身份逐步成长为 “艺术家”。艺术家可以将自己脑海中的灵感通过代码、指令的形式命令人工智能快速将其“投影”到现实中,以辅助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艺术创作。

▲ 艺术家陈天禅使用个性化模型制作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无限极》,1920×2560分辨率,人工智能影像


因此我们可以回答上述的问题,即人工智能艺术是一种使用带有艺术家风格和创作思路训练的个性化AI模型所产生的艺术内容。当然,这种内容并不拘泥于数据文件形式的图像或数字影像等, AI艺术可以通过艺术媒介的转化,从数字图像、视频转化到凹版画、水印木刻、陶瓷、雕塑、空间装置等不同媒介的艺术品。但其内核是不变的,即:使用带有艺术家风格和创作思路训练的个性化AI模型所产生的艺术内容。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底层逻辑与思维已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路径而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底层和日益更迭的数字化媒介与网络环境。这也表明AI只是作为这个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执行工具,而非创作的源头,人工智能艺术的背后的主体仍然是艺术家的天才想象和惊人的创造力 。
那么,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2.0时代,那些存在于1.0时代的非开源模型和程序是否不再适合艺术创作了呢?我认为,即便这些非开源模型在当下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家体现自己独特风格的需求,但是它们仍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寻求灵感的方式。正因为人工智能的运作逻辑和人类完全不同,很多人类创作者在进行图像设计时残存于潜意识中的一些概念,甚至是生物性的本能都不会影响到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往往可以呈现出一种区别于传统视觉经验的内容,从而为艺术家提供宝贵的灵感并用于创作。
未来我们将看见更多匪夷所思的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它们刷新我们对既有艺术品的定义,颠覆我们的认知,极大拓展了我们的视觉经验和审美体验。人们将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技术伦理,艺术的价值以及艺术家的社会角色。推动艺术界对传统艺术观的自我更新与挑战,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人工智能艺术将在当代艺术领域逐步另辟出一块崭新的高地。



 关于本文作者 


陈天禅


陈天禅是一位拥有近10年数学、编程和人工智能学术背景的跨媒介艺术家。毕业于麻省理工苏世民计算机学院机器学习项目。凭借在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系、纽约大学数学系和伍伦贡大学数学系的理学背景,他的艺术作品致力于展现事物背后的深刻关联并以呈现出一种诗性与数理混合之美特质。2019年至2021年期间,陈天禅作为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员,参与了XR技术软件的研发以及艺术市场的拓展实施。其在文本翻译、跨文化交流、品牌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具有出色的技能,并在艺术与技术领域展现出卓越才华。

  过往作品《顶点》


作品“顶点”虽然融入了艺术家的想象力,但底层逻辑是基于“向量场”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在数学和物理领域传统上是复杂和抽象的,艺术家过在人工智能中使用视频技术,让原本冷酷的宇宙法则变得生动活泼。


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常常漫不经心地浪费它,只是在宝贵的时光溜走时才为它的损失而哀叹。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时间可能不仅仅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环,一个永无止境的重生和更新循环。那些我们曾经细细品味的转瞬即逝的美丽,我们逝去的挚爱灵魂,终究会与我们重逢,不是今生,而是在遥远的未来,在我们的身体经过无数次消融和重组之后。可能是从现在开始,4 亿年、4 万亿年或4万万亿年之后。但准确的时间间隔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将再次相逢。



文章转载来源自:中央美院艺讯网/www.cafa.com.cn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MANA新媒体艺术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