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度精选人工智能算法艺术作品22件 | MANA网站

MANA APP MANA新媒体艺术站
2024-08-31

2023年,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和对各个行业所带来的惊人影响,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人工智能不仅是科技的风向标,也成为艺术家的得力助手,更是引领艺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艺术行业也正在迎来一场变革,对于未来的创作者来说,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艺术意味着什么?艺术还有那些可能?

为此,我们在2024年到来之前,对MANA网站www.manamana.net国内外优秀创作者上传的人工智能&算法艺术类原创作品做了一次年度盘点,在这些作品中,人工智能不再只是工具,而是灵感的源泉或作品本身,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他们有的是创作领域的新生力量,有的是活跃多年的成熟团队,其作品中都会用到人工智能技术或相应概念,并在创新性、观赏性、娱乐性、学术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在将这些优秀的创作者推荐给大家,欢迎进MANA网站检索创作团队名字关注他们。

创作者:徐徐Hsu
以下为2023年度精选作品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

01

中国:《先知》人工智能交互光影装置MANA平台创作者:陈天禅


陈天禅的光影作品独特地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展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无缝结合。这件作品运用深度学习算法来理解和解析观众的生物信号,如心率、体温和压力,实现了与观众的微妙互动。这种互动基于复杂的生物信号处理技术,能够从心电图(ECG)和皮肤电反应(GSR)等数据中提取观众的情感和生理状态信息。通过预测分析,作品根据观众的行为和反应实时变幻光影效果,创造个性化的互动体验。
通过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先知》不仅展示了光的灵动表达,更深层地揭示了人类心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微妙共振。这些作品成为了精神律动和情感共鸣的象征,提供了一个体验生命深意的无形奇迹。在陈天禅的光影艺术中,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与表达的桥梁,模糊了艺术与科技、情感与表达之间的界限,深入探索了人类心理和情感的深层次联系。




02

法国:AI让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复活歌唱

MANA平台创作者:Inook



这是一场充满趣味、诗意且互动性的建筑投影演出,创作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Deepfake让博物馆中几个世纪前的肖像画“活了过来”,栩栩如生地演绎流行歌曲,算法重新创建了面部的体积和动作,带来令人惊叹地逼真效果。现场观众和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人物”一起跳舞、唱歌,广场瞬间变成一个巨大的舞池,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03

中国:人工智能装置“神经收敛”

MANA平台创作者:林万山



作品说明:持续性重组,生成,信息诗本,对抗脑-眼-融合关节”人工神经网络在光路中窃窃自语。(该文本由“神经收敛”装置系统自组织生成)
艺术家设想中个圆形空间就是AI生命的镜中园林,一个通过光影构建的镜中园林世界,这个园林中的机械书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但是他没有答案,日思夜想不得其解的书生面前逐渐出现一滩圆形的水, 一日书生突然摘下耳朵,将耳朵放在面前的这摊水上,耳朵遇水化鱼,在面前游动,书生得到了一段信息“持续性重组,生成,信息诗本,对抗脑--融合关节”人工神经网络在光路中窃窃自语。”基于这段信息,开始以光为笔墨,用文字改造他的镜中园。

于故事场景设定向AI提出“我是谁”这个核心问题,得到了一批信息文本,艺术家将这组数据本身映射为伺服电机的机械运作,并在现场以实时算法将这组信息转化为全息影像,投射在整个装置的后方,进而构建这个由信息光与机械肉身行为混合场域。


04

中国:AIGC呈现人类至后人类的探索

MANA平台创作者:徐鹏Hsu

指导老师:薄一航



作品《BEING》叙事灵感来自于《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一书中关于后人类的三个相互交织、首尾相连的故事,以三幕单幅影像描述了人类至后人类的探索,从身体感知、身份认同和文化符号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后人类概念在数字时代的视觉呈现。作品借助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视觉元素参与到影像创作中,在配乐上以AIVA生成音乐为灵感来源,使用CINEMA4D渲染视觉画面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结合,创造后人类美学下独特的视听体验。


05

中国:一个基于AI 机器人的科幻艺术项目

MANA平台创作者:孙羽茜




Wander[001] 是一个基于AI 机器人的科幻艺术项目。Wander是一个在未来的地球上旅行的机器人,用户通过微信或discord向Wander发送任意真实地点,她就会在未来去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并返回游记、照片和真实坐标。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00人加入Wander的旅程,游戏中全部内容均由AI基于真实地点信息生成,

项目网站 https://www.wander001.com 小伙伴们也可以添加微信:wanderingBot 进行体验,让我们与AI一起创造想象中的未来地球。




06

中国: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探索人机亲密关系的边界
MANA平台创作者:费俊, BMW委任创作


《情绪的复调》是艺术家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以及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系列艺术实验项目之一。这个跨学科项目研究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来介入心理疗愈。交互影像装置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检测并呈现观众的情绪,还会针对每一位观众的独特的情绪生成因人而异且具有疗愈性的声音视觉体验,形成从情绪的认知、转化到接纳的积极心理效应。


《情绪的复调》回应着BMW对未来出行的感性视角:以更具情感的智能科技来定义更有温情的驾乘体验。以艺术的共情能力结合科技的感知能力来塑造可移动的感性。作品将BMW i7作为了情绪感知的交互界面,⻋载方向盘会采集体验者的情绪数据,并通过⻋内的影音设备和外部影像装置呈现出体验者情绪类型的可视化影像,与此同时,装置还将根据体验者的情绪类型实时生成具有逆向引导性的情绪回应影像。两种既相逆又和谐统一的影像演绎仿若音乐中的“复调”,在应和之间形成了和声般的心理体验,为体验者开启一场情绪的疗愈之旅。

费俊, BMW委任创作《情绪的复调》, 2023 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 BMW



07

中国&美国: 人工智能达利
MANA平台创作者:Shan Jin



“达利生活 "是一项开创性的体验,仅在达利博物馆提供,旨在颂扬达利的艺术和遗产,想象一下,传奇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亲自欢迎您来到博物馆,讲述他的杰作背后的动机,甚至分享对时事的看法。
作品采用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尖端技术,利用机器学习来创建达利的肖像版本。这种技术被称为 "Deepfake"。这是博物馆首次应用人工智能让艺术家复活。这是艺术与人工智能相遇的一个代表案例,也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更多可能。


08

中国:探索AI技术与裸眼3D的无限可能

MANA平台创作者:FlintArt

Flint Art:“你如何看待这个作品?”

ChatGPT:“这个神奇的建筑作品通过AI技术的呈现,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梦幻般柔和的世界。白色光滑纸板与雕刻的方式相结合,呈现出灰白石堆和沙漠山谷的景色,细节丰富、独特而精美。
整个作品所采用的色调调性非常柔和,进一步凸显出艺术性的感觉,令人陶醉其中。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潜力,丰富了裸眼3D技术的专业性和精湛技艺。

总的来说,这个神奇的建筑作品是一件充满艺术性的作品,通过AI技术的呈现,展示了裸眼3D技术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观众可以通过这个作品,深刻领略到AI技术在未来艺术创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所能带来的惊人效果。”

以上文案由ChatGPT生成


09

中国:AI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无限极”

MANA平台创作者:陈天禅


在美国纽约州的展览“Apex: Beyond the limitless”中,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陈天禅的作品《无限极》通过连绵不断地空间镜头展现了宇宙的浩渺与世界的万千景象。
事物的大与小、简与繁都是相对的。我们从任何一个极点延伸去想都很难穷尽其尽头。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沙。在现实中,当我们在加州海滩上沐浴着温暖阳光时,我们身边的一颗砂粒中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和宇宙。

陈天禅是一位拥有近10年数学、编程和人工智能学术背景的艺术家。目前正在麻省理工学院数据、系统与社会学院(IDSS)攻读机器学习项目。凭借在阿尔弗雷德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和伍伦贡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的学习,他的艺术作品致力于展现深刻的前瞻性和理性之美,如今正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2019年至2021年期间,陈天禅作为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员,参与了XR技术软件的研发以及艺术市场的扩张实施。他在文本翻译、跨文化交流、品牌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具备出色的技能,并在艺术与技术领域的学术展示上表现卓越。

10

中国:《AI之梦》人工智能沉浸式科幻体验
MANA平台创作者:Xenario飞来飞去
导演:飞苹果


“AI之梦”是以“探讨近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电影科幻体验项目,由德国新媒体艺术家、未来体验设计师Alexander Brandt飞苹果创作导演。它以人工智能为主题,虚拟偶像为亮点,沉浸式电影体验为新模式,基于科学原理设计新媒体场景及趣味互动展项,将高科技体验、时尚娱乐消费、文化创意教育有机结合,引领您探索未来。
观众将进入妙幻空间中,跟随人工智能AiAi爱小爱的故事,进入到十四个真实的线下物理场景,参与电影剧情交互,感知与学习人工智能、天文学、航天航空等多种知识科普,透过人工智能的引领的具哲学深度的未来故事视角,体验全新的电影叙事方式。


这个大型项目由上海天文馆总设计师Alexander Brandt大师创作执导、著名的Xenario飞来飞去公司制作,国际科学艺术研究院支持,有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数字信息化专家、天体物理专家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背书,自由跨越艺术、科技、人文、社会、硬科幻边界。


11

中国:通过AI算法揭秘艺术家的面孔之谜

MANA平台创作者:朱越 邱潇桐

指导老师:胡晓琛 陈天翼



均值回归(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概念最初来源于弗兰西斯高尔顿在研究人类身高的亲子关系时发现的生物数量性状的“回归现象”,即平均来说,子代的表型值比亲代更接近于群体的平均值。他测量了930名成年子女及其父母的身高,并计算了父母身高的平均值。他发现当父母的平均身高高于人口平均值时,孩子往往比父母矮。高尔顿称这种现象为回归到平均值我们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却总是能从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另一种在人群中的均值回归。那我们的存在是否为群体的均值?创作者以自己所在的群体为例,基于Linkedin等社交媒体上采集的艺术家面孔构建数据库,利用StyleGAN合成艺术家平均脸,并用Runway预训练的Face Landmarks检测模型,对平均脸的面部表型特征进行分析,利用OSC协议与Processing进行通讯,实现摄像头实时传入观众人脸数据,通过坐标点间的欧几里得距离,计算得到与艺术家平均脸之间的相似度和人脸抽象图案。

本作品中用于训练的人像数据集均经过授权,且用于展示的肖像均为生成的人脸,并非真人肖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造成任何人的不适,可及时与创作者联系,便于调整相关数据。


12

中国:用AI在上海生成一片“光之海”

MANA平台创作者:刘佳玉


艺术家刘佳玉收到上海Cc基金会&艺术中心的邀请,带来了她的全新艺术实践《激流引力》,作品名是艺术家与ChatGPT讨论后生成的,另外由AIGC生成作品的视觉系统。她将数据编程技术的理性与东方式的柔美诗意相结合,在虚拟场域中进行自然的重塑和探索。
通过AIGC生成的视觉系统

她通过对221条LED进行编程,呈现出24小时内的日月光变化,整个15米长的灯光装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影像“显示屏”,当作品开启,仿佛在城市空间内照亮一片波光粼粼的“海洋”。




13

中国:通过AI再造一个视觉景观澳门

MANA平台创作者:邓碧文+二进制小组

二进制小组成员:谭淦泉、何嘉维、钟佩珊
张浚琪、王培生、范乐镱、王智、何子振


本作品以有着多元文化的澳门为主题,以全世界耳熟能详的“利玛窦”为原型,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关于澳门和“利玛窦”的网络数据(文字、图片、影像),并运用AI来在数据世界中再造一个视觉景观澳门。

在创作过程中运用GPT类型(ChatGPT、Auto GPT)的AI软件来处理得到的文字信息,形成一套能基于数据编织的问答神经网络系统,我们称之为“AI利玛窦”。根据AI语言问答系统来重写“AI利玛窦”游历数据澳门的文字剧本,再将网络和现实上收集到的图片和视频数据资料通过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AI2D软件,NVIDIA Instant-ngp、Agisoft Metashape、RealityCapture、CloudCompare等AI3D软件来重新构建视觉图像剧本。

通过十个章节(报纸、外销版画、码头、骑楼街道、鱼行醉龙、炮台烟火、药房、街道神游、城市动物园、闸门)在时隔四百年的当下以AI之眼重视利玛窦的澳门记忆,在时空交错的游历中与1582年遥遥相望,填补青史中留白之处。通过数字化跨时空的想象,我们可以跟随利玛窦游历于过去、当下,和未来之中,”他”既可以是孑然一身的西方使者,也代表着生活在现代澳门的芸芸众生;他行走在历史的记忆符号构建的宫殿,又流动于永恒无限的数字想象时空之中。



14

中国:AI动画-大宋文人朋克计划

MANA平台创作者:严湘宁



一千多年前,一名工匠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他梦到了未来由互联网络构成的虚拟乐园。作为一位来自古代的人类,面对虚拟技术带来的诱惑,他做出了与大部分现代人不同的选择。


15

中国:用AI协同想象和续写“山海经”
MANA平台创作者:邱宇


艺术家邱宇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基于不同的文化和经验,作品《共同的想象》基于东方文化的生态想象构建,艺术家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想象和续写了“山海经”中的生物形象,在一个虚构世界中建立了想象的生命共同体,进而思考在经验、语言和想象共同作用下的生态叙事。

AI生成的三维生物形象

续写的传说——AI生成图像变体


16

中国:宋代山水AI算法表达
MANA平台创作者:张荣东 赖煜晋 周也山 庄博
指导老师:罗保权 刘振华


云宋算法是来自新媒体艺术团队DR维度漫游的虚拟空间影像作品,试图讨论宋代美学和东方哲学在当代语境中的新定位,新形式。通过Ai学习技术,生成构建动态视觉影像,为大众创造更直观的升维式宋代美学体验。
云宋算法体验空间是紧跟时代发展而诞生的新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淡雅、流动、虚实等的效果讲述宋代山水。同时结合了人工智能对抗网络等先进技术,重构传统三维动态设计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把艺术与科技相融合,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创造出沉浸式空间的目标。
基于AI学习的宋代山水画的点云动态空间影像设计,点云是我们的呈现形式,ai的学习机制是将画面升噪,使得画面趋于模糊和点云化,我们利用ai的学习逻辑并训练ai成熟的掌握宋代山水的呈现方法,点云化的画面是ai对宋代山水的本质理解(与人类绘画不同的地方)。在对ai生成的动态影像的在创作中,将画面以反向的ai逻辑进行处理,并加之以空间和整体效果的考量,最终呈现具有空间的点云呈像。


17

中国:AI公共艺术装置

MANA平台创作者: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师生

主创设计:罗保权
设计执行:陈弘、朱鸿标、陈铭杰
周雨薇、陈姝雁、梁丹婷
使用单位: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江南中街道办事处


项目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罗保权老师团队创作完成,旨在通过一个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符号性、国际性等特质的AI公共艺术装置,联结“艺术与科技”,创造一个具有强识别度的城市新地标,重新建构江南西的人文景观与商业面貌图腾。

《时尚之眼》Eye of Fashion是一个内部嵌有数字屏幕的人工智能数据生成艺术装置,内容由江南西区域的生活数据(不同时期的天气数据、车流密度、人口流动、交通信号和碳排放等环境信息)以及文化数据(岭南画派画作、历史图片、区域发展大事件)作为驱动,成为江南西能量的画像与数字人文载体。作品试图创建基于元宇宙的数字世界,成为打通物理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桥梁,它带领我们感受作为广州城市记忆的江南西发展历史,以及体验江南西在新时代所展现出来的新活力。

《时尚之眼》 AI大数据生成内容


18

中国:AIGC沉浸式交互游戏
MANA平台创作者:
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铁钟


“灵境石语”项目是为了配合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的线下碑帖展览,而推出的系列沉浸式VR交互游戏,由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铁钟带领团队设计制作。该项目采用严肃游戏的模式,将文献研究的成果,有机融入到游戏场景之中,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文献背后的故事。甫一推出,即受到学界,业界的关注,并获得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优秀项目最佳互动奖。
2023年8月,制作团队再度推出“灵境石语”之“雪泥鸿爪”全新游戏。与第一期主要通过场景演绎的方式不同,“雪泥鸿爪”不再进行单一作品的解读,而是以苏轼的生平游踪为线索,让观众在现代与古典、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游戏场景中,感悟苏轼交织着山水漫游与艺术历程的人生旅途,领略山水与书法自然与文化间的互为成就。最大程度上消除观众与文物间的距离感,不知不觉中,观景人也成了画中人。

随着技术发展、成本降低,文化IP向数字转化的速度正在加快。被谈论多年的“元宇宙”,在上海已经开始落地成为可消费的内容。与纯商业项目相比,“雪泥鸿爪”更注重于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实验性技术的探索。此次开发过程中,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尝试运用AIGC技术中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探索人工智能协作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团队使用自然语言的处理技术,将围绕每个场景的主题文字通过AI 系统( Chat GPT-3.5),描述为可感的文字关键词。进而向AI绘图系统提供提示和布局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自动生成。根据不同软件的特性,前期主要采用midjourney完成草图绘制。后期,则采用stable diffusion加关键词引导的方式,旨在获得更稳定可控的创作效果。团队以一千多张图片为训练数据,广泛尝试Dreambooth、LORA和Hypernetworks等不同的训练方式,训练出效果最佳的专属风格模型,激发国风山水的多样想象。


19

中国:AI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数字丹青山水

创作者:陈铭杰、陆宇航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罗保权



《彩墨流漓》是一副数字丹青山水作品,展示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运用岭南画派色彩,结合数字艺术编程与人工智能算法,将山水元素转化为动态粒子效果,实现了科技与东方美学的巧妙融合。作品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动态粒子效果,艺术家模拟岭南山水的起伏变化,创造了流动的画面。精心训练的算法分析岭南山水画的特点,生成符合画派风格的粒子运动轨迹。这种数字科技赋予作品更大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将传统山水艺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作品独特之处在于将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算法融入传统山水画,突破传统艺术的界限。观者既可感受传统艺术的韵味,又能领略现代科技的创新之美。数字科技与东方美学的巧妙结合,呈现壮阔的山水图卷,展示艺术与科技的无限可能性。《彩墨流漓》引领观者进入独特的艺术与科技交汇境界,激发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与欣赏。



20

德国:AI人工智能生成的雕塑

MANA平台创作团队:onformative



当人工智能成为创造者时会发生什么?人类的创造力和机器制造的产出如何能够相互促进?
出于对与人工智能共同创造的好奇,德国创作团队onformative在2020年启动了一个人工智能雕刻的项目,设计了一个机器学习过程,准确地说是强化学习,来观察人工智能学习如何雕刻3D模型的演变。
作为创造者最好地体验人工智能,并从它身上学习,成为onformative团队的主要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人工智能开发的策略和输出同样感到惊讶,受到过程和视觉多样性的启发,策划了一系列例子,并建立了一个3D的审美环境来协调它们。



21

中国:人工智能山水图

MANA平台创作者:曹雨西



新媒体艺术家曹雨西在当代艺术展「重彩万重山」中,结合东方气韵的内涵以及致敬传统文化,展开了一场贯通古今与中西的艺术畅想。
以“栾华”为灵感 运用人工智能风格深度网络算法,学习东方各式风格水墨绘画,阅历过数万幅古往今来的经典山水图卷,从而随机生成“人工智能山水图”。
用当代技术把古人绘画中难以表现的云雾缭绕、重岩叠嶂,千岩竞秀的壮丽奇幻之景象表现出来,也让观众在数字科技和东方美学碰撞出的全新火花中沉浸着。


22

中国:AI交互叙事游戏

《蒙太奇主义吃瓜》

MANA平台创作者:王倩怡

指导老师:侯玥


《蒙太奇主义吃瓜》是一个关于新闻舆论的交互叙事游戏。一场舆论风暴正在发生,您可以通过摄取小世界中的细节引导故事发展。社会舆论绝非简单的“表达”、“发声”和“争论”等日常现象,而是借助“表达”、“发声”和“争论”生成的“公共意志”以支配个人意志和行动,从而获得相对意义的“真”。无论你想成为、又成为了什么样的角色,请努力寻找自己的真理。

 项目推广及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MANAbusiness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MANA新媒体艺术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