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重磅预告】央视百家讲坛:八位青年思政课教师讲中国精神(10.1-8)
【重磅预告】
10月1-8号,央视《百家讲坛》
国庆特别节目
《中国精神》
邀请八位青年思政课教师
讲授伟大中国精神的传奇
CCTV-10首播12:04,重播23:23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匆匆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还孕育出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
98年过去了,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它与历经革命战争烽火淬炼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锻造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迸发的小岗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照耀着过去,也照耀着现在,照耀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未来。
那么,98年前,在嘉兴南湖的那条小船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而在此诞生的“红船精神”,是如何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我们今天的青年人,又应该如何理解、继承和弘扬始于红船精神的一系列中国精神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会峰副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国庆特别节目《中国精神》第一集《红船精神》,敬请关注。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这里,他们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他们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这里,他们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
而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九十多年过去了,历史渐行渐远,而井冈山精神却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革命岁月里,飘扬在井冈山山间,飘扬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那么,井冈山精神的内核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又应该怎样弘扬和发展这种精神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白洁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国庆特别节目《中国精神》第二集《井冈山精神》,敬请关注。
第三集《长征精神》
10月3日
汹涌的江河,拦不住滚滚铁流;漫漫的草甸,托不垮坚毅信念;皑皑的雪山,压不倒钢铁脊梁。长征,展现出了人类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迸发出跨越时空的强大力量,树立了坚不可摧的历史丰碑!
回首80多年前的那段苦难岁月,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难、百姓涂炭。面对日寇野蛮的侵略,无耻的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位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一次次勇往直前的冲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这是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同人民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在指引着一代代人,走出他们自己的长征路,中国今天的进步与发展,谱写着新时代的伟大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到来了,我们该如何去学习与弘扬长征精神呢?回首过往,那段震惊世界的长征路上发生了哪些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呢?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玉进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中国精神》第三集《长征精神》。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圣地,是几代人挥洒青春和奉献热血的地方,那里有着让人无法忘却的革命精神和情感,萦绕在宝塔山,萦绕在南泥湾,萦绕在那段艰苦的延安岁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一系列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延安地理位置偏僻,物质生存条件极其艰苦,还要经常面对国民党和日寇的侵袭、围剿。然而,全国各地大批爱国青年和有识之士却毅然踏上了奔赴延安之路。这条道路漫长而艰辛,他们不仅要克服敌人的层层阻挠,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
那么,当时地理位置偏僻、物质条件又极其艰苦的延安,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在延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怎样内涵丰富的延安精神?重温宝贵的延安精神,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呢?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忠宝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国庆特别节目《中国精神》第四集《延安精神》,敬请关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不是没有挫折,不是没有汗水,但无数科研工作者咬紧牙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艰难的岁月里,中国人没有低头,而是用“两弹一星”撑起了自己的和平盾牌,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国防之路。
那么,“两弹一星”精神究竟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实质?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于敏、彭桓武、王淦昌等“两弹一星”元勋为共和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努力?重温“两弹一星”精神,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又有着怎样的启迪与教益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付丽莎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国庆特别节目《中国精神》第五集《“两弹一星”精神》,敬请关注。
自古以来,优秀的中华民族从不缺乏优秀的意志品质,每当岁月的浪潮缓缓退去,一个个犹如金子般闪耀的“中国精神”,总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困难重重,国防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958年,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满怀豪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广袤的松嫩平原,展开艰苦的地质勘探,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重大发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由此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大庆油田建设的过程中,石油工人们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其中王进喜因为油田建设而奋不顾身的先进事迹,获得了“铁人”的称号。“铁人”不仅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着一种精神——铁人精神。那么铁人精神诞生的背后,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它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呢?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明明副教授走进《百家讲坛》,精彩讲述国庆特别节目《中国精神》第六集《铁人精神》,敬请关注。
1962年年底,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蹚着齐腰深的洪水查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
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浓缩出了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使这些宝贵经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去世后,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兰考接力奋斗,不仅实现了焦裕禄治好沙丘的遗愿,更是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焦裕禄,这样一个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身体殁了,精神还活着。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那么,焦裕禄精神都有哪些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萌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中国精神》第七集《焦裕禄精神》。
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集中缩影,也是世界了解中国、走进中国的窗口。无数奋斗者在这里挥洒青春的热血,无数梦想在这个地方扎根发芽。
四十年峥嵘岁月,深圳以其特有的姿态,彰显着“中国自信”!数十载砥砺奋进,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不仅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谱写了一首首叫做“中国奇迹”的壮阔史诗,在这些催人奋进的史诗背后,是唱响新时代的特区精神。
特区精神鼓舞着无数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特区精神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怀揣奋斗梦想,勇往直前,奔向新的时代。
今天,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该如何弘扬特区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呢?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磊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中国精神》第八集《特区精神》。
以上文字来自央视网
照片和图片来自网络
百家讲坛国庆特别节目
青年思政课教师专场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