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120万网友点赞!“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读读马原著 2022-09-14

120万网友点赞!

只因女医生在武汉方舱医院的这个举动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20-02-17



“主治医生说得我们泪流满面”
“你们不光治病,还治心”……




近日,武汉一方舱医院内
医护团队为患者们带来的
一场特殊播报
在社交平台上
收获了120余万网友点赞打气





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队员、浙江大学四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蒋思懿,正是这位“播报员”,她所在的浙江援助武汉第三批医疗队,接管了武汉黄陂方舱医院。

”对不起,我来晚了”


“亲爱的患者们,大家中午好!我是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的思懿,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播里,蒋思懿一字一字讲出的话。





此时,是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5天,也是方舱医院正式启用的第二天,已有80多名新冠肺炎的轻症患者入住。这篇足足三页的广播稿是前一天晚上,她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宿舍花了2个小时写下。


 


“我这样写行不行?”“这样去广播合适吗?患者们会喜欢吗?”……当天晚上10点多,蒋思懿在“浙大四院前线突击队”微信群里分享手写稿,征询大家意见,第一次播报,她紧张又忐忑。



蒋思懿知道,患者入住后会担心方舱医院条件不好,会担心得不到必要的救治。她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消除大家的疑虑,她要让患者知道方舱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可以成为大家平安健康的守护神。


于是,在这次播报里,有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团队中有浙江省各家医院的呼吸科、感染科及重症的医生,护理人员也都是各家医院最棒的小哥哥、小姐姐,请大家放心,也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保障大家的安全”。


她也会在最后哽咽地说道:“我们医疗队不是武汉人、不是湖北人,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希望大家携手,共渡此次难关。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当蒋思懿的广播说完最后一段话,不知不觉间,现场掌声连片,患者们为这支远道而来的浙江队竖起了大拇指。


随即,蒋思懿收起眼泪,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除了诊疗问题,她和同伴还会挨个搜集患者们的生活困难、问题,准备逐一解决。




”再苦再难也要尽快收治患者”


2月9日,由传染病学专家、浙大四院前院长陈亚岗教授率领的浙江310人驰援湖北第三批医疗队出发。次日凌晨到达休整片刻,这支医疗队已投身战“疫”!






“2月11日开始收治病人行不行?”2月10日,当地相关负责人的这句话就一直萦绕在陈亚岗的脑海中。
 
“行,好!再苦再难也要尽快收治患者,控制感染源,为控制疫情抢占时间。”







那两天,从接到任务开始,这支“浙家军”便争分夺秒着手医院临时建制、队伍整编、方舱改造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完善收治流程及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细节,落实相关的医疗用品和食品储备等,工作有条不紊、进展迅速,2月11日,接手并启用黄陂方舱医院;2月12日凌晨,即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入住。

”医疗技术和人文关爱绝不打折扣”


开舱后,方舱医院的医疗条件、食宿情况势必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条件很艰苦,但没有条件,我们就自己创造条件。”2月13日一早,浙大四院外科片区科的护士长吴小萍“发布”几张大家正在晾晒护目镜的照片说,护目镜的数量非常有限,也是唯一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资源,使用后,经过消毒液浸泡、冲洗、晾干、擦拭就可再备用。 而为节约每一套防护服,工作期间一律不进食、不上厕所,这也意味着尿不湿成了每一名医护人员的标配。



由于一般的方舱医院没有设置医护休息和饮食区,所以他们要完成全部工作,才能回到驻地洗完澡休息。陈亚岗介绍,工作条件相对艰苦,每天六点多起床,半夜一点半休息。可他们还是想方设法给病人提供了图书角,精心挑选音乐和视频,希望能丰富舱内人员生活,能让他们尽早的康复。


附:

“走出火神山医院,我悄悄删掉了手机上的遗书”


来源:人民日报,楚天都市报 2020-02-18


  最近,抗疫前线不断传来好消息:15日,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武汉火神山医院又有4名患者康复出院。


  武昌的王中信先生(化名),就是其中一名出院者。感染后,他坚持写日记记录就医感受,读来让人动容。全文如下:


01PART未发出的遗书


一直存在手机里,没敢发到家庭群里  


  人活在人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句话一点都不矫情!


  我1月25日做的核酸,27日中午,医院电话来了,通知是阳性。当时感觉一下子掉进了深渊。后来住进医院,心里稍微稳了点。


  第一件事,测血氧饱和度,只有80多,人也咳得厉害。进病房,护士第一时间安排了吸氧。接着,就是上药,阿比多儿,连花清瘟,注射莫西沙星,常规的手段都上了。病情略有好转,但还是胸闷气短。


  就这样扛了三天,继续拍CT,结果还是不乐观,病灶继续在扩大。上个厕所,咳嗽半天。医生说,这是没控制住。



  听到这里,心也开始慌了。晚上失眠,生怕自己扛不住,连遗书都写好了,一直存在手机里,没敢发到家庭群里。当时想,进ICU前再发,免得家人过于担心。给自己信心,也给家人信心,坚信能扛过去,但也要做最坏打算。


   听说注射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抵抗力,买了18瓶注射,医生连续三天上了40mg的激素,多管齐下,病情似乎是控制了,期间的两次核酸结果,却还是阳性。这多少让人心里有点崩了。


  这些天,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问老婆和10岁的儿子的状况,幸运的事,他们都还好。这也算感染住院期间,最好的消息了


  住院时,我不停在内心给自己打气:外面有大好世界,美好生活,我还这么年轻,一定不能有事。


  医生说多吃水果,牛奶和糕点能增加营养,把饭菜当药吃,一定要吃完。我一一照做,心中一直有个念头:我能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转院火神山02PART


小伙子,相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  


  在武昌医院住院8天,每天要输液,吃药。


  医护人员非常尽心,每次打针,我都会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戴着口罩的护士,看不到她的面容,但她每次都会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用谢!


  我告诉她:没有谁是应该的,大过年的,你们应该都是在家团圆,可还冒着生死的风险冲在一线,你们太不容易了


  护士感动之余给我打气:有你这句话,我们的付出都值得。你要加油,早日康复,一定要扛过去!


  医院的伙食还不错。每天固定时间有人送上不同的饭菜,荤素搭配,有水果有汤,还有牛奶,保证营养。听护士说,这些营养餐是不同餐饮企业赞助的,心里满是感激:那么多人为了患者在奔忙,我们除了坚定信念,配合治疗,有什么好怕的?


  好消息陆续在传来,各大医院不断有人康复出院,最大的年龄有90多岁。在医院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增添了几分信心。


  2月5日,我突然接到通知,要转院去火神山医院。


  没多问缘由,收拾好行李,我和同病房的另一患者,还有别的病房里的人,三人一起上了救护车,沿途40多分钟,就这样一路坐着到了新建成的火神山医院。




  来自部队的医护人员接管了我们所在的病区,住进病房,有医生询问了病史和用药,以及身体状况,安顿住下。查房结束,老家湖北的管床医生留下暖心的一句话:小伙子,相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加油加油。


  这一刻,除了感动,还有祝福,我希望所有医护人员都好好的,因为他们是所有患者的坚强后盾,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打针,吃药,一切如旧。


  第二天,医生问了我的状况后,就把我的药停了。多番询问,他告诉我这是对症下药,我的相关症状在缓解,就不需要输液,只需按时服药,氧疗静养就好。


  2月9日,我拍了CT,结果显示病灶在慢慢吸收。当晚,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结果让人有点兴奋还是其他心理作用,怎么睡都睡不着,感觉喘不过气,又怕睡着了就醒不过来。辗转到三点多,心里终于平静了,睡到7点醒来。



03PART白求恩


我还想在武汉看樱花呢  



  到了火神山医院,经过几天接触,和医护人员逐渐熟络起来。打听得知,接管我们病区的是一家老八路医院的医护,当年,白求恩医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这群千里驰援的医护人员,有人去过非洲维和援医,有人在北京小汤山阻击过SARS,有人得知武汉疫情后,在55岁即将退休的年岁里,依然毫不畏惧地奔赴火神山。


   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部队有部队的风貌。雷厉风行,干事爽脆。除了治病救人,这些24小时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最可爱的人,还是患者的家人,病区的清洁工,病人的心理按摩师……




  有几个细节特别打动人。


  查房的医护人员,每天进病房时,都是笑呵呵地和病患打招呼。


“今天怎么样,是不是好多了?”


“看你这么年轻,一定能扛过去,要有信心。”


“小伙子,我看你状态不错,一定要保持,多吃些,饭菜要吃完,增强抵抗力。”


“有那些不舒服,告诉我,我们来想办法,解放军来了,给你当后盾,我们都是来为你们加油的,你很快就会康复的”


  ……


  听着这些暖心的话,在火神山的日子也没那么难熬。

 

  两个病区住了100多号的病人,医护人员本来就很紧张。怎么办?他们说,只能克服,创造条件上啊。


  所以,在病房,在走廊,你可以看到,他们都是跑着的姿态。额头满是汗珠,雾气模糊了护目镜,但一见到患者,总是轻声细语,笑脸相迎。


  除了治疗,医护人员还承担了送餐和清理垃圾的活儿。每日三餐,准时通过传递间送到病患手中,吃饭过后,他们又会拿着垃圾袋上门清理垃圾,既是医护人员,又是病区的清洁工。很不容易。





  他们还是所有病患的家人,打针送药间歇,会和你拉拉家常。“家里人还好吧?”有时多了份盒饭,他们会挨个挨个敲窗询问,要不要再来一份。有时,看到体型高大的患者,他们会硬塞给你,“多吃点,好得快。”还有护士小姐姐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还想在武汉看樱花呢。

我出院了04PART


我走出来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盼望着的好消息终于来了。


  2月10日,我在火神山第一次做了核酸检查。第二天傍晚,医生笑眯眯地通知我,阴性。血检结果也比较好,趋向于正常了。也就是说,再做一次核酸如果是阴性的话,我就可以出院了。对我来说,这真是一剂强心剂和救心丸!


  当晚,火神山根据安排,在本是两人间的病房里增加了一个床位。这也意味着,接收的病人会越来越多。


  我告诉家人:希望自己能早点出院,把宝贵的资源腾给最需要的人。


  2月11日晚,医生给我停了氧气,转给新入院病人。“你血氧饱和度差不多正常了,早点断奶,早点适应。”即使心里有点不舍,但我还是配合。没想到,当晚睡得特别香,一夜醒来三次,我都自助测了氧饱,都是正常的97。


  第二天一早,护士来取样测核酸,真让人紧张和期待!一定是阴性,我这样告慰自己。


  所有的等待都是漫长的,心都是悬着的。

 

  检测结果依然是阴性!


  2月15日,拿到出院小结的那一刻,我心里反而平静了。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院,我要回到家人身边了。



  20多天的煎熬,终于过去了。走出火神山医院时,我悄悄删掉了手机里的遗书。


  鬼门关前走一遭,才明白人间真情的可贵。这些天里,单位领导天天给我加油鼓劲,朋友同事们微信留言问候,同学们想尽一切办法帮我求医问药,这些都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动力。


  我想谢谢所有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正是有了他们的不畏危险、夜以继日的工作,才有了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


  我想对所有患者说,相信自己,相信医生,你会和我一样早日康复!

   

  是的,我走出来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阴霾过去,我们所有人都会迎来繁花似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