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李蕉:“不能把‘伟大’讲浅了,不能把‘历史’读浅了。”
《中国青年》专访李蕉: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6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获第四届全国青教赛一等奖第一名
“不能把‘伟大’讲浅了,不能把‘历史’读浅了。”
“知来龙,知去脉,是这门思政课的教学核心。”
思政课是一个人思想的导航仪
在传统课堂里,老师是完全的大主角,决定着课堂、教材、作业、考试等等;李蕉追求“人课合一”,而这种“合”是多层次的,老师、助教、学生等轮流登场,相辅相成,共生学习。
在时代的更迭中,学习变得多元而愉快。无论你在知乎询问城市政策,还是在抖音上搜宫保鸡丁的做法,背后都有一个俱乐部式的学习共同体。
“我的课堂就像兴趣爱好小组,每周聚一次,进行一次头脑风暴,下课了分头继续学习。从第一周到第16周,我们越来越紧密,感觉自己和一群贼聪明的人、最有激情的人在一块进步。我的学生不会把我当成一个权威,我所讲的,只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拐杖,帮助他们去爬山。”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郭壮第一次上李蕉的课,就被圈粉了,“本科时候也上过党史课,四平八稳从建党前后讲起,但是李蕉老师能将党史与当今紧密结合,能让历史活过来,感到耳目一新。历史和现实发生了强烈联系,这才有价值,才有意思。”
那么,历史是如何在课堂上照进现实的?
李蕉解释道:“知来龙,知去脉,是我这门思政课的教学核心。在全球近代史的视野之下、在16世纪到21世纪的500年之间去定位中国,这就是‘来龙’。但是任何一个时段,都要应对当下的中国,不是平铺直述的流水账,这就是‘去脉’。知古鉴今。过去的事不是单独存在的,知道从哪里来,才能知道往哪儿走。”
此前,学生学到的历史可能是散点,而李蕉认为历史课其实是一个人思想的导航仪,历史学好了,导航的坐标系的精度就提升了。
“我做的事特简单,就是把坐标系的精度提升了,学生跟着我走走走,终于到一个山顶,往下一看,突然能够看懂国家和一个政党的坐标,并把自己和国家民族放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好。你就知道中国为什么走在了这条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并且要奔着205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而去。”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彼此
俱乐部式的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李蕉将之又升级为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
学生200多人,来自各个系,是彼此互不认识的松散结构。李蕉做党史研究,一直觉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量十分强大,沿用“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好办法,她把学生分成30个小组,挑选了10位助教,分别下沉到小组中间。
“我的助教相当于政委,思想工作是最优先的。学习也是一场战争,我要把200人的散点集合成一个个战斗单元,同时10个助教还要联手变成一支部队,形散神不散。”
李蕉挑选助教的唯一原则是靠谱。不挑专业,不挑年级,年年都会用新人,4个本科生,加上她自己的6位研究生。这10位政委是层级结构,其中有位大助教,“相当于我的分身”,还有两个课堂管理助教,处理两个平行班的行政事务。
怎么激活小组?李蕉笑着说,老的原理来自于“比学赶帮超”,现实版本就叫“微信跑步圈”。一个人做缺乏动力,那就请吃瓜群众来督促。助教就是团队的任务进度条、啦啦队和夸夸群群主,送上陪伴和鼓励。
李蕉录过一个8分钟的小视频,“助教的正确打开方式”,告诉学生“怎么最大限度开发‘助教’这个助学利器”。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助教要在关键的时刻帮一把,越努力的同学就越帮,偷懒的同学再差都不帮。李蕉想借此形成一种生态,“你只要努力,便能得到帮助。老是去帮懒汉,打击的是勤劳者的信心。我不断奖励付出的人,就想传递这个价值观”。
但助教最特别的武器,是发现个性,弘扬个性。
“一个好的集体,不能是所有的士兵都长得一样。一个有战斗力的单元,一定具有内部的多样性,1+1要大于2。这叫保留个性,熔铸共性”。
在学习小组,大家一起攻下学习的难关,把书读懂读透读深,共同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课堂展示版本,这就是共性;助教带着组长去激发能量,比如说谁最有逻辑性,谁的可视化的能力特别强,谁的idea特别多,谁看书的速度特别快……这就是弘扬个性。
“我们带一个团队,不是要让所有人都变成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彼此,这才是一个最酷的、最多元的、也最具有战斗力的一个集体。”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歆怡告诉《中国青年》记者,“作为李老师的助教,这门课和这群人给了我非常大的惊喜。当我重新构筑历史的框架、填充历史的血肉,收到一个集合不同社会视角的书单越读越有兴趣,当我还学会写剧本、做剪辑……我们彼此都是互促者和共勉者,这是我最感动和热爱这门课的地方。”
李蕉则提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组内排名投票时,唯一的考量因素是组内贡献度大小,“不讲结果,只讲贡献,这是我们唯一的价值观。虽然好的耕耘,它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强调结果,否则它就会导致学生变为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要讲社会主义的性质,讲奉献,讲牺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问耕耘,每个人都要把这句话在学习中落实了。”
不要把“伟大”讲浅了
在课堂上,李蕉也会碰到学生提出尖锐敏感的问题,如何回应,她对此的态度非常鲜明。
“第一,不能够回避。比如我们党也曾在历史上遇到一些挫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中国道路是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发展出来的。曾经的争论,都根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层思考。
“第二,要辩证的思考。失败乃成功之母,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来自于对上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及时总结。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依旧面临复杂的挑战,所以我们更需要吸取历史的智慧,更需要辩证地分析。”
在李蕉看来,历史被读浅了,往往是因为只建立了一个二维的线性坐标,非黑即白,零和游戏,“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高维空间。我的党史课,会借用线性代数中间的高维空间的思维方式,去定位今天的中国共产党。”
党的成熟发展,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道路的曲折探索,所以,李蕉的思政课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上下两篇,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来凸显我党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但是她与学生更多地在探讨,胜利因何而来?其实是我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败,经受了所有磨难,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只有激发学生自己去探寻这条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党的“伟大”。
在中共党史课上,李蕉会给学生看原始的档案资料,每周要读600页,每周进行4小时的深度讨论。
“有过疑问的学生,通过一步步的阅读,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在档案里,他们亲自动手,主动探寻党是怎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现代化的民族复兴道路的,再读《中国共产党党史》,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所以,李蕉讲党史这课,讲党的伟大,强调先要深刻理解“伟大”两个字。
“伟大不是来自于成功,不止是因为他骨血里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而是因为他一次次经受了时代的重大挑战,历史的复杂考验,能够正视每一次的困难,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甚至自我革命,这个才是伟大的。如果让学生把‘伟大’两个字单纯理解成为一门成功学,看成是历史的功劳簿,那样的‘伟大’太空洞了,是个不真实的神话。要跟学生讲明白党的伟大从何而来,不要把伟大讲浅了。”
李蕉常常会跟她的博士研究生探讨,当下这30年到底怎么走?现在她教的孩子18岁,30年后就是48岁,是社会栋梁和中流砥柱。他走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否沿着往前发展的蓝图前行,这就决定了中国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你看我们的党从历史上一身伤痕地走来,还在负重前行;你看他尽管受到了质疑和抨击,依然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在勾画蓝图,号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加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你的青春贡献于此不会后悔,也会变得特别有价值和有意义——所以我常常有一种责任感。在清华教的孩子,都是国家顶尖的年轻头脑,如果在课堂里,他们一直没想明白为谁而学,知识为谁而创新,为什么而努力;如果我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点家国情怀,没有使命感,我会觉得自己愧对这个讲台。”
如今,教育部招生改革工作“2020年强基计划”正在开展,主要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李蕉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不是说呼唤几个科学家回国,不是去摘取科学殿堂上的几颗璀璨的明珠,而需要铸造一批红色工程师,能扛起家国责任,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带动中国下一轮的发展。这30年也需要教育者的力量,蓝图画得再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博大精深,前提是要把这一批孩子教好,落实到行动。我们不仅需要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还需要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青年接续。”
李蕉的研究生郭壮则告诉《中国青年》记者,毕业后可能也会从事思政教育工作。
“‘蕉组’有一点点理想化的色彩,其中一多半人,本科都不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学科,而是来自文学、哲学、新闻、经济等专业,转行都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好奇。上过李蕉老师的党史课,极能感受到那种帮助他人把党的历史、党的理论讲清楚弄明白的快乐,虽然做助教很累(导读三本书,得找十几本书去读),但我觉得真的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真的在做事情而不是走向虚无。”
李蕉和她的学生们,都在努力将历史里凝聚的宝贵经验,传递给新一代的青年,一起扛起这个时代。
不是做还是不做
我的回答永远都是怎么做
李蕉没有想过推出网红课,是个“活在当下”的人。她思维敏捷,观察敏锐,却始终让人如沐春风,小语调里都滋润着情感。
“我觉得我讲的最核心的东西不是单纯的知识,它不像数据结构、电路原理等理工科工程。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我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刻板的新闻播报员,不管外面刮风下雨,都非常平静地播报。我得是‘活’着的,就是在课上讲这一段的时候,我的语气停顿,一个眼神,都是通过当时传递。上网课,我也像课堂一样,穿正装,站着上课,打开互动区的共享屏幕——我要看见学生说话,也让他们看见我的微表情……我觉得所有的思想包括信仰,离开了活生生的人,就会变得枯燥而没有说服力。”
她屡屡提到“党员”,说党员也是活生生的人。以前的中国老百姓不是读了《共产党宣言》才信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常说的是,这小伙人不错,听说他是共产党员;后来老百姓发现好多不错的小伙都是共产党员,就信赖地跟着一起走。
“所以传递价值观不是靠大道理,人才是最重要的。上一堂思政课,说到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价值观得是鲜活的,学生得看到我。”
第一轮“翻转课堂”的课改,是在2016年,当时李蕉从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回来,决定放弃原来传统的教书方式,重整思路。她幽默坦诚地回忆道:
“可能我的人设不太符合常规,比较喜欢尝试新东西,这方面甚至有点莽撞。其实思政课很有历史传统,只是面对当下的新青年,确实面临新挑战。当我认识到以传统的方式不能说服新青年时,就想通过改革来寻找出路,希望未来10年,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更有意义,少一些挫败感。”
困难确实很多,时间紧张,人又累又苦,但李蕉迈出了第一步。现在她的“翻转课堂”改革已经从1.0版进化到5.0版,她仍会念起第一届的学生。
“2016年课改时,清华五字班陪我做了这次冒险。2019年这个班毕业,还给我投票,让我拿到了‘毕业生心中的好老师’称号。真的特别感动。我们的人生在那次交集中互相影响,就像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从那个时候,学生开始叫我蕉爷。”
很多人可能在纠结中耗费生命,而李蕉是理想主义的大女主,又是坚定的行动主义者——“蕉爷”之飒爽,贯彻人生。
而作为“青椒”(青年教师)的一员,李蕉说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背负着科研、生活等压力,女教师还会面临工作与家庭无法平衡的苦痛。她自称是幸运的,过去的十年,能跨专业发展,拿到了长聘职位,婚姻有爱,家有俩娃。
提前焦虑的年轻学生常常跑过来问,李老师是怎么成为“人生赢家”的?
“可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只是总有幸福感。每教新一届的学生,有教书的欢喜;做研究,有进一步的欢喜;陪伴孩子,陪一天就有陪一天的欢喜……如果说我什么都没有落下,可能是因为直面困难。我没有逃避任何一个挑战。不是做还是不做,我的回答永远都是怎么做?”
她的解决办法特别简单,结婚生子,读书做研究,如果都要,就不要去抱怨。她总说一句老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两年前李蕉曾代表学校参加青教赛,工作压力很大,就请父母来照顾家。结束比赛后,她买两张机票,让父母周游四海;还有一段时间,她的小孩需要辅导作业,她就通过快递方式外包了琐碎的家政环节,整合所有零散时间,陪孩子度过。
“学生问我怎么成为赢家,我说不知道,他们也相信我不是在装虚伪。其实,所有青椒的困惑我也都有,我可能解决了一部分,但我对于未来要怎样去教书也一眼看不透,也不知道5年、10年之后新青年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不怕困惑,我觉得困惑是永恒的。时代变化,挑战会不断出现,从7岁到70岁,每一岁都有它的挑战。变的是什么?是你面对困难的心态,越来越从容和坚定。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所以没被吓死的都打赢了。”
采访在李蕉魔性而欢畅的笑声中结束。